11《送东阳马生序》习题课件(共32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11《送东阳马生序》习题课件(共32张PPT)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495.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3-23 17:57:1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人教版
11 送东阳马生序
A
【点拨】B项,“媵”应读yìnɡ;C项,“馁”应读něi,“食”应读sì;D项,“贽”应读zhì。
请教
等待
拖着
供养,给……吃
给予,赠送
初次进见尊者时所持的礼物
3.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仓鹰击于殿上 B.四支僵劲不能动
C.同舍生皆被绮绣 D.生以乡人子谒余
【点拨】A项,“仓”同“苍”;B项,“支”同“肢”;C项,“被”同“披”。
D

不真实的,虚假的

行走
有时
或者
香气
难闻的气味
热水
食物煮熟后的汁,菜汤
快步走
趋势
最终
士兵
古代学官名
学位的最高一级
名词用作动词,在腰间佩戴
名词用作动词,动手
名词作状语,用笔
名词用作动词,寄居
名词作状语,每天
名词作状语,每年
形容词用作动词,表示骄傲
连词,表转折,但,却
连词,表修饰
介词,用
连词,因为
介词,前者译为“因、因,为”,后者译为“把”
相当于“而”“来”
形容词,周到
动词,到达

跟从
好像

动词,担忧,忧虑
名词,忧患
名词,学说
动词,说
动词,询问
名词,天资,资质
书籍
书信
连词,所以
副词,特意,故意
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因为内心有值得快乐的事,不觉得吃的穿的不如人。
(2)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
前辈道德声望高,门人学生挤满了他的房间,他不曾把言辞和脸色略变得温和些。
(3)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
(如果)他们的学业还有不精通,品德还没有养成的,那么不是天资低下,而是用心不像我那样专一罢了,哪里是别人的过失呢?
(4)谓余勉乡人以学者,余之志也;诋我夸际遇之盛而骄乡人者,岂知予者哉?
如果说我勉励同乡努力学习,则是我的志愿;如果诋毁我夸耀自己的际遇好而在同乡面前表示骄傲,难道是了解我吗?
8.按要求默写句子。
(1)点出自己学习态度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
(2)渲染了从师求学艰难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作者求学时饮食方面生活艰苦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作者怡然自乐,对同舍生的豪华生活毫不艳羡的原因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余幼时即嗜学。
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
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
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饥饿
相当于“之于”

诋毁,毁谤
B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又担心没有学问渊博的老师和名人与自己交往,曾经跑到百里之外,拿着经书向同乡有道德有学问的前辈请教。
(2)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
我却穿着破旧的衣服,坐在他们中间,一点也没有羡慕他们的意思。
12.作者勉励马生勤奋学习,并不讲大道理,却直接以自身经历相告,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以自身经历相告,现身说法,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态度恳切,增强感染力和教育作用,使人易于接受。
13.对课文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本文写作者在老师面前毕恭毕敬的表现,既说明了“援疑质理”的求教之艰难,又表现出作者求知的渴望与诚心。
B.作者对“同舍生”的穿戴作了详细的描写,是为了突出“同舍生”服饰的华贵,与作者的“缊袍敝衣”形成鲜明的对比,凸显作者的志趣所在。
C.作者用对比写“今诸生”求学之便,强调了天资和求学条件的重要性。
D.作者以自己勤苦求学而功成名就的事实,现身说法,告诫年轻人要认真刻苦地学习,情真意挚,语重心长,显得亲切动人,催人奋进。
C
(二)(遂宁中考改编)
【甲】今诸生学于太学,县官日有廪稍之供,父母岁有裘葛之遗,无冻馁之患矣;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无奔走之劳矣;有司业、博士为之师,未有问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也;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不必若余之手录,假诸人而后见也。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
(节选自《送东阳马生序》)
【乙】亭林①先生自少至老手不释书,出门则以一骡二马捆书自随。遇边塞亭障②,呼老兵诣道边酒垆③,对坐痛饮。咨其风土,考其区域。若与平生所闻不合发书详正必无所疑乃已。马上无事,辄据鞍默诵诸经注疏。遇故友若不相识,或颠坠崖谷,亦无悔也。精勤至此,宜所诣渊涵博大,莫与抗衡与。
(节选自《清朝艺苑》)
【注释】①亭林:即顾炎武。②亭障:边塞岗亭、堡垒。③垆:酒家的代称。
14.用“/”给【乙】文画线语句断句,划两处。
若 与 平 生 所 闻 不 合 发 书 详 正 必 无 所 疑 乃 已。
/
/
给予,赠送
放下
难道
自然,当然,应当
A
【点拨】A项,介词,在/介词,在;B项,介词,用/连词,因为;C项,代词,那里/表推测,恐怕;D项,连词,表转折/连词,表并列。
17.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不必若余之手录,假诸人而后见也。
凡是所应该具备的书籍,都集中在这里,不必再像我这样用手抄录,从别人处借来然后才能看到了。
(2)遇故友若不相识,或颠坠崖谷,亦无悔也。
即使遇到亲朋好友也好像不认识,有的时候因为太专注而摔到山谷中,也不后悔。
18.根据对【乙】文的理解,概括亭林先生“所诣渊涵博大”的原因。
①勤奋好学;②注重实地考察;③治学严谨;④学习专注。
19.结合【甲】【乙】两文,说说你受到怎样的启发。
示例:我们青少年要把心思用在读书、学习上,要专心致志,一丝不苟,不能心有杂念,在生活方面不要与人攀比。这样才能学有所获,学有所成。
【乙文参考译文】顾炎武(字亭林)先生从小到老手都没放下过书,出门就随身带一骡二马驮书。有时候到了边塞亭障,就找老兵到路边的酒家一起畅饮,询问当地的风土人情和地理。如果发现与自己以往了解的情况不相符合,他就翻书详细地订正,一定要毫无疑问才停止。坐在马上空闲的时候,就跨着马鞍默默背诵四书五经等经典著作和对它们的注释文。即使遇到亲朋好友也好像不认识,有的时候因为太专注而摔到山谷中,也不后悔。认真仔细到这个程度,自然学问博大精深,没有能与他相比的。
行为正直(行事依照标准)
道德(品行)
“德”远流长
(2)试根据下列材料,概括“德”所包括的文化内涵。
①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乾卦》)
②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老子》)
③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为政》)
示例:①不懈奋斗,顽强拼搏(或勇于进取,执着追求)。②恩泽万物而不计得失(或乐善好施,淡泊名利;或甘于奉献,大公无私)。③诚信兴业,诚信兴邦(或诚信为本)。
立“德”厉行
(3)班级在“世界文化发展日”举办“传承中华美德”主题活动,请提出一项活动方式并解说。
示例一:举办“德才兼备话名人”故事会。从修身养德、为学求知以至终成栋梁、济世安民的古代先贤身上汲取精神营养。
示例二:组织“立德·厉行”演说活动。探索青少年如何将领悟美德内涵与行为实践有机结合,发扬披荆斩棘、百折不挠的进取拼搏精神,传承中华美德。
示例三:举办“报效国家”读书报告会。传扬中华儿女为争取民族独立和繁荣富强而舍生忘死、发奋图强、执着追求的崇高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