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的化学性质
教学目标:1、认识常见金属与氧气、稀盐酸、稀硫酸的反应
2、学习利用实验认识物质的性质和变化的方法
3、通过不同实验现象得出分析结论,形成科学、严谨的科学精神
重点:了解金属的主要化学性质,初步认识金属活动性
难点:金属与酸的置换反应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通过上节课中石器时代到青铜时代到铁器时代到铝器时代中金属材料的发展,肯定金属材料对世界工业发展史做出的巨大贡献。同时提出问题:这些事实都是通过考古学家从发掘出来的金属器皿中证实的,同时还发现了一个问题,所有的青铜器、铁器都是锈迹斑斑,而金器却几乎完好无损,光亮如新。引发学生思考。
认真思考,小组讨论并回答问题,可能会涉及到“活泼”、“稳定”等词
复习上节课内容的同时,通过问题引入,引发学生思考,得出金属之间也有活动性的差异。同时引出问题:如何来判断这种差异?
指出“铁铜较活泼,而金不活泼,导致铁器铜器易被腐蚀”,从而引出“金属活动性”同时继续提出问题“如何判断各金属的活动性强弱?”
学生思考、讨论,得出“与其他物质反应的难易程度”
由已知推导未知,在学生已有的认知基础上继续发散引出判断金属活动性的第一个思路。
引出“镁在空气中就可点燃、铁需在氧气中才能点燃”的实验事实,同时结合课本,由“镁、铁、金”各自与氧气发生反应的难易程度得出金属的“活泼性”有差异。同时指出铝有较好的抗腐蚀性的原因
思考,总结,记笔记
指出第一个实验中的缺点,并由之前燃料的合理开发与利用课题中“氢气的制取”实验得出,有些金属也可以与酸进行反应生成氢气,激起疑问“金属与酸的反应中是否可以判断出金属活动性强弱?”指导学生设计实验,金属与稀盐酸、稀硫酸反应。
思考实验步骤,动手做实验,观察现象、初步分析讨论。由实验现象得出活动性:Mg>Zn>Fe>Cu
由分组实验使学生体会到金属的活动性强弱还可以通过与酸的反应现象来初步判断。培养学生对于实验现象以及结果分析的准确描述,提升学科核心素养
给出实验步骤,指导学生分组实验,做镁片、锌片、铁片、铜片分别与稀盐酸、稀硫酸反应实验。步骤:取四只试管,分别加入镁片、锌片、铁片与铜片,向四只试管中分别加入稀盐酸(稀硫酸)
指导学生依据锌与稀盐酸的反应,正确书写镁、铁与稀盐酸、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从物质的分类角度思考几个反应式的特点,给出置换反应的概念:由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与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叫做置换反应。
总结、归纳、记忆
板书设计
金属的化学性质
1、与氧气反应
2Mg+O2==2MgO
4Al+3O2==2Al2O3
2、与酸反应
Mg+2HCl==MgCl2+H2↑
Zn+2HCl==ZnCl2+H2 ↑
Fe+2HCl ==FeCl2+H2 ↑
3、置换反应
由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得到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叫做置换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