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 远离有毒物质 教学设计(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10.3 远离有毒物质 教学设计(表格式)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63.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1-03-23 09:50:3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远离有毒物质》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远离有毒物质》是山东教育出版社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章第三节的内容。本节知识在学生学习了人体所需的六大营养素和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之后,有了对身体健康的最基本的认识,因此在此基础上学习对人体有害的物质则会让知识更加系统全面,让学生更加能辨识出生活中的化学物质。本节乃至本单元是一个体现新课标面向社会生活的单元,是体现化学教育价值的重要内容之一。从知识内容上以及中考的考查角度上,本节和本单元虽然不是初中化学的核心内容,但也属于知识拓展和应用的范畴。在中考的出题上多以选择性题第九题和填空题第十六题为主。课程标准对本单元教学要求不高,多属于“知道”、“了解”的层次,但是这些知识有利于联系生活实际,丰富学生的生活常识,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学生分析
根据九年级化学上册和下册前几单元的学习,从宏观物质到微观粒子,从氧气、二氧化碳到酸、碱、盐,从化学仪器的认识、基础实验操作到实验探究,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基础化学知识,对化学与自然界的关系有了一定的了解。但是,化学与生命,尤其是生理健康常识中的化学知识,学生是极其匮乏的,所以从本单元开始,我们要学习化学与生命健康的关系,而且这些知识都比较简单,也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在日常生活中,学生知道吸烟有害健康,知道一些有毒有害的化学物质,但大多都是一些零碎的知识,不全面,更不知道中毒的原因和机理。所以我们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广泛收集有关资料,结合教材,将学生原本零碎的知识加以整合,唤起学生关爱健康,珍爱生命,远离有毒有害物质的意识。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某些重金属盐、变质食物、烟草以及毒品对人体的危害。
(2)学会通过实验探究蛋白质的变性。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看视频资料,直观的了解到我们生活中的有害物质的危害及预防方法。
(2)通过学生实验探究了解蛋白质变性的原因,以及酒精消毒的机理。
(3)通过演示实验,初步了解烟草中的有害物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初步形成关爱健康,珍爱生命,远离有毒有害物质的意识。
(2)拒绝烟草、毒品等有害物质,爱护自己,保卫国家,弘扬社会正能量。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了解生活中的有害物质的危害以及预防并远离这些有毒有害物质。对于禁烟、禁毒等社会热门话题与生活的联系是近年中考题的焦点,因此应广泛的了解相关知识,丰富学生自己的知识面。
2、难点:通过实验来探究蛋白质的变性问题。
五、教学方法
本节课以讲解法和实验探究法相结合为主线,辅以相关网络视频,来学习有毒有害物质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在引导学生学习时,让学生明白初中化学本身就是生活中的化学,提炼生活,升华化学知识,同时能运用化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问题,分清楚哪些物质对人体健康有益,哪些有害,并主动远离有毒有害物质。禁止公共场所吸烟,拒绝一切毒品从我们自身做起,从我们的周围、家长做起,让我们共同创造美好的生活。
六、教学用具与学时
1、仪器:试管、试管架、细口瓶、滴瓶、胶头滴管、小烧杯、试管夹、酒精灯、火柴、玻璃棒、试管刷、多媒体演示投影仪。
2、药品:鸡蛋清液、蒸馏水、酒精、浓硫酸、醋酸铅溶液、硫酸铜溶液、硝酸银溶液。
3、学时:1课时
七、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世界上的物质丰富多彩,有的可以为我们提供充足的营养作为食物,但也有一些物质会危害我们的健康甚至生命,因此我们要拒绝远离这些有毒物质。为此我们来特意学一下第十章第三节——《远离有毒物质》。 聆听,为开启本节课堂做学习准备。 进入本节课堂,知道学习方向。
板书: 10.3 远离有毒物质
提问:在古代,帝王为了赐死某位后宫的妃子,一般都是赐毒酒。你知道这个毒酒的有效成分是什么吗? 学生讨论:砒霜、鹤顶红等 引入本节课第一个有毒物质
那砒霜和鹤顶红到底是什么呢?它们之间什么关系呢?我们来看一个视频了解一下。 学生观看视频,了解砒霜和鹤顶红,得知鹤顶红是砒霜的俗称。 砒霜中毒是因为其化学成分三氧化二砷中砷素的中毒。由此引入重金属盐中毒。
除了砒霜(三氧化二砷)能够引起人类的中毒,那么我们还会经常遇到一些重金属盐,也能使人发生中毒。大家观看PPT,常见的器官损伤是由哪些重金属引起的? 学生观看PPT,发现铅、镉、铬、汞等金属元素会对人的肺、肝、脑、肾、消化系统、骨骼、肌肉等主要器官和组织造成严重的损害 感受重金属盐中毒,对人类健康的摧毁。
那么当我们发生重金属盐中毒之后,会有什么样的症状呢?(观看PPT) 学生发现重金属盐和砷元素的中毒,最初都是来源于环境的污染。不同的重金属盐中毒,有不同的病症。 通过病症来初步学会判断重金属的中毒。
近一两百年来,工业革命的迅速发展,也导致了许多非常严重的环境污染公害病。这其中就有非常著名的日本的水俣病。那么什么是水俣病呢?大家来看PPT。 学生通过观看PPT,发现水俣病其实是通过地名来命名的,水俣病的爆发是因为工业废水的排放导致的。症状由轻到重,直至死亡。 通过切实发生的实例,让学生感受环境污染导致的重金属盐类中毒对人类的影响有多大!
为了让大家更清楚的了解水俣病,以及感受发病的症状,我们来观看一个视频,了解一下水俣病。(总结重金属盐中毒的板书) 学生通过视频了解水俣病。 学生可以更加实际的了解到重金属盐类中毒的危害。
板书: 一、预防重金属盐中毒
Hg、镉Cd、Pb、铬Cr、Mn、Cu……
砷化物 As2O3 → 砒霜
实验探究:通过刚才简单的学习,我们来完成一下蛋清的变质实验。并完成实验记录。 强调:
一、向6支试管中倒入少量的蛋清溶液,再用胶头滴管向其中滴加化学药品,但要注意每一次都要清洗胶头滴管。
二、注意本次药品中的浓硫酸,操作时注意安全。
三、取第1个试管中里已经凝结的蛋白在酒精灯上进行灼烧,闻气味。 操作
现象
加热+鸡蛋清
蛋白质很快凝结
醋酸铅+鸡蛋清
有絮状沉淀生成
硫酸铜+鸡蛋清
有絮状沉淀生成
硝酸银+鸡蛋清
有絮状沉淀生成
酒精+鸡蛋清
有絮状沉淀生成
浓硫酸+鸡蛋清
蛋白质变黄
灼烧+鸡蛋清
焦羽毛气味
通过实验,总结蛋白质变性的原因。并介绍两个小知识: 1.酒精消毒的原理。
2.误服有毒重金属盐的急救措施。 蛋白质受热或遇到重金属盐、酒精等化学物质时,结构会被破坏,生理活性也随之消失。因此摄入重金属盐,会导致人体中毒。 学会归纳总结,加强学习能力。
过渡:除了重金属盐和砷化合物中毒之外,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还会经常接触到另外一类毒性非常强的物质,首先我们来看几张图片。(展示PPT) 学生观察到几张造型非常优美的微生物霉菌的照片,但是这些霉菌会使生活中的食物造成霉变。 进入有毒有害的第二个物质的知识点学习。
发霉的面包、玉米、花生、霉变一半的水果,我们能否洗干净之后就可以吃呢?或者将霉变的部分切除掉,剩余部分能否食用呢?观看小视频,了解霉菌毒素。 学生思考过后统一回答,不能食用。通过视频,学生了解到霉菌毒素广泛存在于霉变的食物之中,而且还不能轻易的被消除掉。 讲解霉菌毒素。
而在我们中考中,考试频率最高的霉菌毒素,也是毒性最强的,那就是黄曲霉素,接下来我们通过一个小视频来了解一下黄曲霉素。(总结霉菌毒素的相关板书) 通过视频了解到黄曲霉素的毒性比砒霜强60多倍,耐紫外线,加热到较高温度下才能够被灭活。 一旦有食物霉变,不能食用,应该扔掉。
板书: 二、不吃变质食物
霉菌毒素 → 黄曲霉素(毒性最强)

变质的花生、玉米、麦类、谷物
那么在生活中我们还有一类有毒物质,就是这两年一直宣传的禁烟。原来是禁止室内公共场所吸烟,后来变成了禁止所有公共场所吸烟。大家可以看到在我们的校园门口有一个禁止吸烟的警示牌。为什么吸烟有害健康呢?我们来了解一下。(观看PPT) 香烟的烟雾中含有4000多种化学物质,其中大多数是有害物质,公认的致癌物超过50种,而其中最为有害的物质包括:一氧化碳、苯、甲醛、尼古丁、焦油和重金属盐。 了解吸烟有害健康。
演示实验: 取一个蒸发皿(原本应是坩埚,但实验操作不便)向其中加入一根香烟的烟丝在酒精灯上进行灼烧,在蒸发皿上盖一张干净的滤纸,再覆盖上一个石棉网。 闻到有一股淡淡的香烟燃烧的味道。 通过实验可以看到一根香烟中能产生的焦油量。
现象: 通过实验发现蒸发皿的内壁产生了大量的棕黄色的焦油,覆盖蒸发皿的滤纸也被熏黄。 学生观看实验结果。 大体了解一根香烟所带来的有害物质。
烟肺视频: 在上述演示实验期间,为学生展示播放医生公布的吸烟对肺的危害的视频。 学生观看视频,了解不同烟龄的肺的损伤程度不同。吸烟者是不吸烟者患肺癌概率的二十五倍。并且等待演示实验结果。 既能等待实验现象,也能充分利用时间形象的了解吸烟的危害。
上述演示实验是我们在不封闭的条件下做的,我们都看到了一根香烟所产生的焦油量是比较多的,那么如果在专业的实验室里做实验会又是如何呢?观看PPT视频(总结吸烟的危害的板书) 学生通过观看该视频能够充分的了解到烟草中的有害物质。 眼见为实,从而让学生知道:吸烟有害健康。
板书: 三、远离烟草
最有害:CO、苯、甲醛、尼古丁、焦油、重金属盐

C6H6 HCHO
过渡:通过上面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吸烟有害健康,所以大家一定要劝诫身边的亲人和家长要戒烟。但是大家发现,戒烟是很难的,因为大家都知道烟是有烟瘾的。说到“瘾”这个字,有一种有毒物质,它的毒性并不怎么强,但是它的成瘾性却非常强,那么这就是我们很容易想到的毒品。 聆听,转化知识。 引出毒品的学习。
板书: 四、拒绝毒品
大家观看PPT上这个非常漂亮的红色花朵,特别像我们在家里经常见到的虞美人,但是这个红花不是虞美人,它是严禁私人栽培的罂粟花。说到罂粟花,大家都知道它会提取出哪一种物质吗? 鸦片。1840年鸦片战争,开启了中国近现代史的灰暗。 了解鸦片的来源。回顾历史,勿忘国耻。
成熟的罂粟壳不仅会提取出鸦片,同时也能提取出吗啡、蒂巴因、可待因、罂粟碱、那可丁等物质,而这些提取物也是多种镇静剂的来源。而镇静剂在合理的范围内使用是作为药品的,但超剂量的滥用就成为了具有成瘾性的毒品。 了解罂粟科的提取物也是有一定药用价值的。 任何事物都有度,在合理范围内才是正确的。
在了解完传统毒品后,而现在的新型毒品就没有任何药用价值,比如:冰毒、摇头丸……那么它们有什么区别呢? 观看视频,了解毒品的危害。 拒绝毒品。
作为公众人物的明星,在吸毒后轻易被原谅,那谁来拯救因缉毒而牺牲的民警呢?世界如此美好,是因为有人替我们负重前行。 了解为保护国民的健康而牺牲不能立碑的民警是伟大的。对于毒品,坚决抵制。 弘扬社会正能量,做一个爱国的人。
作为中学生如何来拒绝毒品呢?大家讨论后,展示PPT总结。
那么为了便于记住毒品的危害,由赵丹路同学带领大家进行宣誓。 学生讨论,回答。
1.在毒品面前不能存在一丝一毫的好奇。
2.树立积极进取的人生观,绝不因为好奇以身试毒。
3.注意交友及社会场合的选择,增强自制力。
4.增强心理承受能力,战胜学习中的困难。
5.除了提高自身的防毒能力外,还应为全社会禁毒工作做贡献。 明确身份,加强对毒品的抵制。
宣誓: 珍爱生命,远离毒品。
洁身自好,努力学习。
志向远大,奉献社会。
总结: 通过本节课,我们学习了四种有毒有害物质。在平时的生活中,我们要远离哪些有害物质呢? 1.预防重金属盐中毒。
2.不吃变质食物。
3.远离烟草。
4.拒绝毒品。 再次回顾,加深印象。
课堂练习: 1.每年的5月31日为世界无烟日,2016年世界无烟日我国的主题:拒绝烟草的危害。下列属于烟草燃烧产生的有害物质的是( )
A.氧气 B.氮气 C.焦油 D.二氧化碳
2.下列物质中,能使蛋白质生理活性消失,出现中毒症状的是( )
A.水 B.硫酸铜溶液 C.氯化钠溶液 D.蔗糖
3.下列物质不属于毒品的是( )
A.鸦片 B.大麻 C.可卡因 D.咖啡因
作业: 1.复习知识
2.练习册10.3节习题(P52-P53)
板书设计: 10.3 远离有毒物质
一、预防重金属盐中毒
Hg、镉Cd、Pb、铬Cr、Mn、Cu……
砷化物 As2O3 → 砒霜
二、不吃变质食物
霉菌毒素 → 黄曲霉素(毒性最强)

变质的花生、玉米、麦类、谷物
三、远离烟草
最有害:CO、苯、甲醛、尼古丁、焦油、重金属盐

C6H6 HCHO
四、拒绝毒品
八、教学反思
本节课,以影视剧中的鹤顶红为导入,采用学生易于接受的视频教育为辅,创设情境,设计探究实验,引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在本节课的教学,充分挖掘教材内容各方面的价值,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态度,引导学生善于观察,积极参与过程体验,倡导学生自主、协作、勇于探究的学习精神和情感体验。
在教学中,通过蛋清的变质实验,让学生能清楚的感受到许多物质都能使蛋白质失活,尤其是酒精消毒的理解。在拒绝毒品教学时,要让学生能分辨出毒品,更要能由此明白毒品对一个国家的危害,弘扬社会积极阳光的一面的重要性。
但是,在教学中还有一些问题并没有在课堂上讲清楚。比如,含铅、汞、砷、锰、镉等元素的无机盐,通过各种途径进入人体内,会对人体造成危害,但并不是所有元素都是有害的,其中有一些元素在人体内又是必须的,只要摄入不过量,并不会造成中毒,在解决此类问题时,有些同学往往一概而论易出现错误。
希望在今后的教学中,能优化课堂环节,精简说教,让学生更多的参与到课堂中来,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