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化学 九年级下册 到实验室去 探究酸和碱的化学性质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鲁教版化学 九年级下册 到实验室去 探究酸和碱的化学性质 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42.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1-03-23 09:56:0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探究酸和碱的化学性质》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复习,巩固对酸碱盐知识的理解 ;?
2、学会测定溶液的酸碱度和酸碱性的方法; .
3、了解酸碱中和反应在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
4、进一步培养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来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创设具体的问题情景,使学生在问题中回顾酸和碱的性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现象推测物质,培养发散性思维
3、通过构建知识网络,学会使用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学习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以奇妙的化学现象,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究激情。
2、通过解决具体的问题,使学生懂得化学与日常生活、生产联系比较紧密,体会到化学知识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树立“环境友好化学”的观念,进一步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1、常见的酸碱指示剂的使用
2、酸和碱的化学性质和用途
3、酸碱中和反应在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
4、溶液酸碱度的测定及应用
难点: 1、掌握酸和碱的性质和用途,并能拓展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
2、正确书写酸碱的化学方程式。??
3、对酸碱知识归纳,并构建酸碱盐的知识体系。
三、教学准备
1、教学环境的设计与布置
将班内学生分为六组,形成学习小组
2、教学用具的设计和准备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学案
仪器药品:量杯、烧杯、紫色石蕊、氢氧化钠溶液、稀盐酸、熟鸡蛋
四、教学时间:
1课时
五、教学流程
教师活动 小组活动 设计意图
趣趣味实验

向玻璃容器中倒入水,放入一枚熟鸡蛋,倒入紫色液体A,再倒入无色液体B,最后倒入无色溶液C。
仔细观察,描述实验现象,完成学案第三部分第1题内容。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使其积极主动地参与复习。可以培养学生实验观察能力,语言组织能力




拨 问题1:
根据实验现象,推测加的A、B、C三种物质可能是什么?并说出判断依据 。
(板书纪录)
小组讨论,交流,完成学案第三部分第2题。
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同时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
问题2:
鸡蛋为什么会浮起来?
(板书记录)
(要求设计实验方案)
(演示学生实验方案)
(点评实验方案)
小组讨论、交流。汇报
根据实验现象,推测加入A、B、C、的可能组合。
讨论原因
小组设计实验方案 发散性的问题,产生分析
产生冲突
巩固科学探究的步骤
控制变量法设计实验。
问题3:
废液如何处理才能排放呢?
要求小组优化实验方案
(学生实验,验证方案)
书写化学方程式
设计方案
优化方案
落实基本知识
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
连连点成网
从物质分类角度,要求学生自主构建知识网络,汇总知识网络
小组构建知识网络,完成学案第四部分。
形成知识体系
作作业
学案第五部分:中考链接
做练习
巩固知识体系
六、板书设计
酸和碱的化学性质
七、教学反思
本课通过探究鸡蛋的沉浮,加深学生对酸碱盐知识的理解。学生通过对知识网络的构建提高了归纳总结的能力。对废液成分的处理的方案设计即树立“环境友好化学”的观念,又使酸碱盐知识得到应用。 分组实验,更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对知识的把握程度更准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