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9.1 压强-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0-2021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9.1 压强-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94.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1-03-24 16:45:3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根据你所教的学科,选择一个课题,设计一个信息技术支持的教学单元,从导入环节、讲授环节、评价环节进行设计)。请下载下方模板,完成后上传提交。
单元计划模板
概览
作品标题
初二物理下册
《压强》
所属学科
物理
适用年级
八年级
对应教材
人教版初二下册物理
覆盖范围
□单元   □√课
 
其他
所需时间
说明:实施此教案所需的时间,如:45分钟,4课时,1年等等。
45分钟
概述(说明:在这里简要地描述教学目标、实施过程、成果要求等内容)
引导学生在探究物理知识的同时,渗透以人为本的培养理念,让“研究性学习”走进课堂,增强课堂教学的开放性、民主性,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教学中通过引导学生理解压强的概念、公式、单位,并通过实验操作的方法加深理解。在教学方法上采用了观察法、探讨法、演示实验法、训练法,使学生在探究过程中达到掌握知识的目的。
涉及学科(在相关学科复选框内打勾)
说明:本教案所涉及的学科领域,建议不要超过四门学科。

思想品德

音乐

化学
信息技术

劳动与技术
语文

美术

生物
研究性学习

其他

数学

外语

历史

社区服务

体育
√□
物理

地理

社会实践
学习目标与课程标准:
说明:清楚地描述你希望学生在经过本阶段的学习后所能达到的具体目标及相对应的课程标准。
学习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知道什么是压力,了解压力与重力的区别。
2、理解压力的作用效果与那些因素有关。
3、了解压强的概念,会运用压强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知道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科学探究,归纳的出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
2、通过参与科学探究,初步学习使用控制变量,具有一定的实验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实验探究,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使学生认识科学方法的重要性。
2、通过对日常生活、生产中压强现象的解释,培养学生勇于探索日常用品中物。理学原理的意识
过程(教学或学习过程)
说明:在这一部分,清晰地描述你的教学步骤以及相应的活动序列。请注意体现教学活动与框架问题的针对性并说明各活动所需的具体资源及环境。在用到自己制作的文档时,请注明文件名并设置相应链接。
教学过程
老师活动
学生活动
信息技术手段
一、查学诊断
二、示标导入
三、导学施教
四、练测促学
五、拓展延伸
1.力的三要素?
2.力的作用效果?
3.画出物体的重力示意图。
请同学们观察书上三幅图均为压力,他们有什么共同特征?观察图片:小小的蝉怎么能用细细的口器插入厚厚的树皮呢?笨重的骆驼怎么能背着沉重的货物行走松软的沙漠中?这些现你知道是为什么吗?
一、压力
1、杯子放在桌子上,杯子对桌子有压力。
2、将木块按到斜面上,木块对斜面有压力。
3、向墙上摁图钉,图钉对墙有压力。
提问:压力有什么特点,压力与重力的关系
1、用两个手指用力向中间压一支铅笔,观察两个手指的凹陷程度?
2、如图,与手掌接触的那部分气球的形变较小,而手指顶着的那部分形变明显?
3、小小的蚊子能轻易用口器把皮肤刺破,重重的骆驼却不会陷入沙中,为什么?
教师分析:力越大产生效果越明显.因此压力的作用效果和力的大小有关压力的作用效果和力的大小无关。而是和力作用的面积有关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的大小和压力作用的面积可能都有关系。因为压力作用效果可能与多个因素有关,因此在探究过程中要使用:控制变量法
一、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的关系
步骤:(1)把压力小桌腿朝下放在海绵上.分别在桌面上加1个和2个砝码,观察并记录小桌腿陷入海绵里的情况.
(2)再分别将压力小桌面朝下放在海绵上,小桌面朝上放在海绵上,同时加2个砝码,观察并记录小桌陷入海绵里的情况.
比较各小组结论,选出有代表性的进行总结、提升:
二、压强
当F、S都不一定时,用物体在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
定义

引出压强计算公式
P=  。(P表示压强,F表示压力,S表示受力面积。)
三、增大压强和减小压强
展示图片:提问这些用品或设备为什么要做成这样?
下列的事物中,蕴含了怎样的物理规律?
通过压强的物理意义,启发学生,使他们明白生活中有时要增大压强,有时要减小压强的原因。让学生认真观察,从图片中获取一些生活中增大与减小压强的方法。
1、图中为了增大压强的是(

2、有些公共汽车配备逃生锤,遇到紧急情况时,乘客可以用逃生锤打破玻璃逃生,为了更容易打破玻璃,逃生锤外形应选择图中的(

3.某同学在冰面上溜冰时,突然发现脚下的冰已有裂痕,你认为他该怎么办?
A、迅速跑开
B、原地大声呼救
C、蹲下并大声呼救
D、趴下,四肢展开并大声呼救
课堂小结
1.压力
2.压力的作用效果的影响因素:
压强公示:
单位:
3.增大压强和减小压强
学生回答问题并上台画出重力的方向
观察图片,由两个深浅不同的脚印发现压力的作用效果不同,从而引发思考并提出问题:压力的作用效果与什么因素有关?
学生独立思考,在小组内交流学生展示观点,归纳总结:压力是物体间的挤压作用,压力不一定是由重力产生的。
学生根据例子。画出物体对斜面的压力示意图。
学生实验:1、手指受压的感觉有什么不同?用力后这种感觉有何变化?
2、与手掌接触的那部分气球的形变较小,而手指顶着的那部分形变明显;用力越大,形变越明显。
学生活动:
学生大胆猜想:
猜想1:压力的作用效果可能跟_________
有关;
猜想2:压力的作用效果可能跟___________
有关;
学生按照实验步骤进行实验并收集证据:
收集证据:受力面积相同,但压力不同,受到的压力大,产生的形变大,作用效果明显。
压力相同,但受力面积不同,受力面积小,产生的形变大,作用效果明显。
分析论证:当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当压力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积都有关。
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成正比,与接触面积成反比;
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可以控制成反比的量——接触面积的大小,只比较同样面积上压力的大小。即比较单位面积上所受的压力
小组讨论得到比较压强的方法(1)F一定时,比S大小。(2)S一定时,比F大小。
小组学习
F

压力;单位:牛(N)
S

受力面积;单位:平方米(m2)
P

压强;单位:
牛/米2(N/m2)帕斯卡
简称帕
符号是Pa
1Pa的意思是什么:每平方米面积上受到的压力是
1
N
观察图片,
结合所学内容思考。
通过适当地交流与讨论归纳总结得出增大与减小压强的相关方法。
学生分组讨论
学生总结本节课堂内容
PPT展示
PPT展示
PPT展示
铅笔、气球
通过课件内容,动手做实验
观察PPT图片
通过PPT回答问题
板书设计
1、压强
一、.压力: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做压力。
1)方向:
垂直于接触面且指向受压物体。
2)大小:
3)压力的作用点:在被压物体的表面。
二、.压力的作用效果的影响因素:
1)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2)压力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三、增大压强和减小压强
所需资源
说明:在这一部分介绍可以用于帮助学生完成学习任务的材料或参考网址(建议在每个网址后写上一句话,简要介绍该网站适用于本教案的内容)
印刷材料

参考网址
http://wl./jc-chapter7138/(物理)
其他

评价方法或工具
说明:说明在本教案的实施过程中将用到哪些评价工具,如何评价,以及目的是什么。请注明这些评价工具对应的文件名并设置相应链接。
对学习过程或活动
整节课设计目的明确,层次分布合理,充分考虑了学生的实际情况,演示实验应用较成功,很好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学习效果较好。
对学习成果
学生加强对分组实验的动手能力,亲身体验到压强的定力。分组实验时候应多动手练习,
其他评价
可能有部分学生解释和理解课本实验时存在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