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三单元圆柱与圆锥整理和复习人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三单元圆柱与圆锥整理和复习人教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9.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03-24 11:13:4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题
整理和复习
主备人
授课教师
备课组
成员
课型
复习课
课时
1课时
授课时间
教学内容
教材第37页整理和复习,第38页练习七第5,6题。
二次备课
教 学
目 标
知识与技能:
1、进一步认识圆柱、圆锥的特征,巩固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掌握圆柱和圆锥的体积计算公式。
2、能运用有关知识灵活地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
经历知识的回顾整理过程,形成科学的学习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验掌握数学知识的成功喜悦,激发学习的兴趣,培养善于归纳总结、自我激励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归纳整理有关圆柱和圆锥的知识,形成知识体系。
难点:熟练运用圆柱和圆锥的相关计算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方法
教法:组织练习,引导回顾。
学法:归纳整理,自主构建,练习提高。
教法手段
多媒体课件。
(一语)
口语训练
第十二课时
二次备课




一、导入新课。
教师:同学们,经过这一段时间的学习,我们认识了两种新的图形——圆柱和圆锥。回忆一下,我们学习了圆柱和圆锥的哪些知识呢?
引导学生回顾思考,并在小组中议一议,也可以翻书看一看。每个小组委派一人代表回答。教师引导有次序地归纳。
二、学习目标
1、通过回忆、小组交流,说出圆柱和圆锥的特征和有关计算公式。?
2、通过练习、展示,会运用公式准确解决有关圆柱的表面积和体积及圆锥体积的实际问题。
三、自主学习
(一)前检测----解决问题,初识模型
1.复习圆柱和圆锥的特征。
2.同桌讨论圆柱和圆锥的异同点。
(二)提出质疑。
(1)反馈完成37页第1题。
(2)甲乙两人分别利用一张长20厘米,宽15厘米的纸用两种不同的方法围成一个圆柱体(接头处不重叠),那么围成的圆柱( )。
A、高一定相等 B、侧面积一定相等
C、侧面积和高都相等 D、侧面积和高都不相等
(3)下雨时,给打谷场上的圆锥
形谷堆盖上塑料防雨布,所需防雨布的最小面积是指圆锥的( )。
A.表面积 B.体积 C.侧面积 D.全面积
四、合作学习,建立加减模型
1、生生互助,感知模型
复习圆柱和侧面积、表面积和体积计算方法和圆锥的体积计算方法
1.学生回忆公式,小组互相交流,根据学生汇报板书公式。
2.讨论:
(1)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有什么联系?求法有什么不同?
(2)圆柱和圆锥的体积之间有什么联系?求法有什么不同?
(3)要求出分别要知道什么条件?
3.完成课本37页第2题
师生合作,理解模型
(1)课本37页第4题。
师巡视,学生独立思考,再指名板演。
(2)第38页练习七第1、3、5、题。
生独立思考,指名3名学生板演,然后集体订正。
交流提升
第38页练习七第6题。
小组讨论交流,再小组汇报,然后集体订正。
五、达标检测
1.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圆柱的体积是12立方分米,圆锥的体积是(4)立方分米。
2.用15个同样的圆锥铝坯,可以铸造成(5)个与它等底等高的圆柱体铝坯。(耗损忽略不计。)
3.把一个体积为24cm3的圆柱削成一个最大的圆锥,削去部分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
(1)一个圆锥形铅垂,底面直径是4厘米,高是10厘米。若每立方厘米钢重7.8克。问这个铅垂重多少千克?
(2)一个圆柱底面积是314平方厘米,高8厘米。一个圆锥和它的体积、底面积都相等,问这个圆锥的高是多少?
(3)一个圆锥与一个圆柱的底面积相等。已知圆锥与圆柱的体积比是1:6,圆锥的高是4.8厘米,圆柱的高是多少厘米?
(4)一个圆锥形沙堆,占地面积是30平方米,高是2.7米。每立方米沙重1.7吨,如果用一辆载重8吨的汽车把这些沙子运走,需要运几次?
(5)把50个底面直径是30厘米,高20厘米的圆锥,熔铸成一根底面直径是60厘米的圆柱形钢材。求圆柱形钢材长多少厘米?
(6)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它们的体积相差18立方厘米。求它们的体积各是多少立方厘米?
六、总结反馈
这节课复习了什么?有什么收获?
七、作业布置:
课本第37页第3题和第38页第2、4题。
板书设计
圆锥(练习课)

101028519685




教研组长签字:
集体备课组长签字:
单元测试试卷分析表
( )年( )月( )日
考试班级
科目
考试类型
试卷来源
分 数 段
100分
95-99分
90-94分
85-89分
75-84分
60-74分
60分以下
最高分
最低分
人数
实际人数
参考人数
优秀率
及格率
平均分








存在
问题

改进
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