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六年级下册科学4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同步练习(含答案)教科版 
一、填空题 
1.(______)是具有特殊性质的一种气体。 
2.将小苏打和白醋混合,用手摸玻璃杯的外壁,感觉比原来(______)一些,同时看到产生了大量的(______)。 
3.小苏打和白醋的反应非常(______),铁生锈的速度比较(______)。 
4.白醋与小苏打反应的实验中,反应容器的温度会(______)(填上升或下降),把反应生成的气体倒向燃着的蜡烛,发现火焰没有熄灭,你认为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请至少回答2点) 
5.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产生了一种新的物质,它是(______),这种东西能使燃烧的蜡烛(______),而且质量比空气重。 
6.在做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实验时,用手触摸玻璃杯外壁,手会感觉到(________),说明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会(________)热量。 
7.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产生的气体(______),具有的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 
8.小苏打与白醋反应很(______),观察反应会发现有大量的气泡产生,说明这个过程中产生了(______)。 
9.将盛在试管中的二氧化碳气体从蜡烛火焰的上方倒下去,蜡烛的火焰熄灭。这个实验说明二氧化碳气体具有(______)和(______)两个特点。 
二、选择题 
10.把小苏打和白醋在玻璃杯中进行混合,我们能看到的现象是( )。 
 A.有气泡产生 B.有二氧化碳气体产生 C.以上现象都可以观察到 
 11.大量的白醋和少量的小苏打混合变化后,留下的液体闻起来的气味是( )。 
 A.有明显的酸味 B.没有明显的酸味 C.有烧焦羽毛的气味 
12.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产生的气体( )。 
 A.不支持燃烧 B.支持燃烧 C.支持轻度燃烧 
13.在混合小苏打和白醋的实验时,小苏打与白醋的比例约为( )。 
 A.3∶1 B.1∶3 C.1∶1 
14.王晓明用集气瓶里的气体,沿杯壁倒入烧杯(如下图),观察到低的蜡烛先熄灭,274320067945这个现象所支持的解释是( )。 
 A.瓶子里装的是水蒸气 
 B.这种气体不支持燃烧并比空气重 
 C.瓶子里的气体是二氧化碳 
 D.蜡烛不能在杯子内燃烧 
15.课堂上,我们把小苏打和白醋在玻璃杯中进行混合,然后将气体倒在点燃的蜡烛火焰上,火焰立即熄灭。根据此实验现象,我们可以判定( )。 
 A.该气体不支持燃烧 B.该气体不仅不支持燃烧,而且比空气重 
 C.该气体是二氧化碳 D.该气体是氧气 
16.把点燃的细竹条伸进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的杯中,火焰会( )。 
 A.继续燃烧 B.马上熄灭 C.燃烧半分钟后熄灭 
17.他们在实验室发现了一瓶无色的气体(如图甲),想知道它是什么气体,就利用图乙的方法去检验它的性质,发现蜡烛会熄灭,并且是下面的先熄灭。小明同学马上下结论:“这气体就是二氧化碳”。实验乙现象看,这种气体具有的性质是( )。 
 A.不支持燃烧 B.比空气重 C.AB都有 
18.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产生了大量气体。将燃烧的细木条伸进反应后的玻璃杯中,马上就熄灭了。由此可判断该气体( )。 
 A.是二氧化碳 B.不支持燃烧 C.是氮气 
19.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产生的气体( )。 
 A.可以帮助燃烧 B.有毒 C.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 
20.收集小苏打和白醋混合产生的气体,沿着内壁倒入有一长一短两根燃烧蜡烛的烧杯中,( )。 
 A.长蜡烛先熄灭 B.短蜡烛先熄灭 C.两根蜡烛同时熄灭 
21.小苏打和白醋完全混合后,留在杯中的液体状态是( )。 
 A.有絮状沉淀物 B.呈乳白色 C.无色透明 
三、判断题 
22.做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实验时,必须用玻璃棒搅拌,以加快反应速度。(______) 
23.小苏打和醋混合产生大量的气泡,生成新的气体,这种气体能使燃烧的细木条熄灭,说明这种气体不支持燃烧。(______) 
24.小苏打与白醋混合后会产生气体,同时释放热量。(______) 
25.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产生的物质可以使火柴烧得更旺。(______) 
26.二氧化碳气体能使燃着的火熄灭,所以蜡烛燃烧一定不会产生二氧化碳。(______) 
27.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产生的气体能使蜡烛的火焰熄灭。(______) 
四、简答题 
28.白醋和小苏打反应产生了什么气体?它有什么特点? 
29.二氧化碳气体有什么特点。 
五、实验题 
30.小苏打和白醋混合的实验。 
实验方法:取一只玻璃杯倒入三匙白醋,并用手触摸杯子外壁下方;接着小心倒入一匙小苏打,在玻璃杯上盖上玻璃片,观察瓶子内发生的变化,同时再次用手触摸外壁下方。 
实验现象:反应剧烈,产生大量气泡,加入小苏打后用手触摸杯壁,感觉比原来凉了。 
初步结论:把白醋和小苏打混合后,有明显的变化,有新物质产生,是化学变化。 
新物质检测:①当我们把盖在杯子口的玻璃片移开时,迅速用点燃的木条或火柴伸进杯子内发现火焰立即熄灭。②点燃蜡烛,像倒水一样把玻璃瓶中气体从火焰正上方向下倾倒,火焰也会立即熄灭。 
(1)依据①②实验说明产生气体的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科学家经过反复实验和其他大量研究,证明了这种气体是__________。 
(3)手触摸杯壁,前后对比,感觉比原来凉了,说明白醋与小苏打反应__________(吸热/放热)。 
31.学习了《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后,某小组同学继续研究: 
(1)在化学变化过程中,有些会吸收热量,使周围的温度下降。小苏打和白酷的变化过程就是吸热的。某小组同学为了探究小苏打与白醋反应时温度变化与小苏打用量的关系,进行实验,获得的实验数据如下表,请回答: 
实验组数 
小苏打粉末用量(false) 
白醋用量(false) 
初始温度(false) 
混合后最低温度(false) 
收集到的气体体积(false) 
1 
4 
100 
9 
7.5 
1.07 
2 
8 
100 
9 
7 
2.14 
3 
12 
100 
9 
6.8 
2.80 
①本实验中改变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 
②假如在100毫升的白醋中加更多的小苏打,你觉得温度会一直下降吗?先猜测再写出理由。 
我猜测:__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 
③第3组瓶中剩余的无色透明液体,还有白醋吗?请写出你的检测方法和判断依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小芳探究泡沫喷发高度与什么因素有关,下表是其中的实验数据。 
白醋的量 
(毫升) 
小苏打的量 
(克) 
泡沫喷发高度(厘米)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第1组 
100 
4 
1.2 
1.3 
1.2 
第2组 
100 
8 
2.2 
2.1 
2.0 
第3组 
100 
12 
2.4 
2.5 
2.4 
①这个实验设计研究的问题是泡沫喷发高度与__________有关吗?改变的条件是__________;不改变的条件有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分析以上数据,小芳能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小芳发现第3组实验的锥形瓶中有白色沉淀。这些白色沉淀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 
假如加人16克小苏打,能使泡沫喷发得更高吗?你的理由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 
33.探究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发生化学变化时伴随的现象。 
探究的问题: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产生了什么气体? 
我的假设:可能是二氧化碳气体。 
实验方法: 
(1)往杯子里插入燃烧的细木条,观察发生的现象。 
(2)把玻璃杯中的气体倒在蜡烛的火焰上观察发生的现象(以上实验还不足以证明产生的气体是二氧化碳) 
(3)将产生的气体导入一个装有澄清石灰水的透明玻璃杯中,观察澄清石灰水的变化。 
实验现象: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分析和实验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综合题 
34.小苏打和白醋都是厨房里常见的物质,它们混合起来会怎么样呢?观察小苏打和白醋在混合前分别有什么特点?完成下表然后回答问题。 
颜色 
(______) 
无色 
气味 
(______) 
(______) 
状态 
粉末颗粒状 
(______) 
把小苏打和白醋在玻璃瓶中混合,会发生什么变化?说说实验现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寻踪二氧化碳 
在科学课上,我们曾多次提到过二氧化碳这种气体。我们一起来回顾二氧化碳的踪迹。 
35.当小苏打和白醋混合时,发生化学变化,会产生大量________;杯子摸起来比原来凉,说明伴随着_______热量。 
36.人们吃食物后,身体热起来了,这是因为身体在进行呼吸作用,使食物中的__________能转化为_______ 
能。呼吸作用的过程可以表示成:糖类+氧气→二氧化碳+水 
一般情况下人体吸进去的和呼出来的气体成分比较表 
气体 
氮气 
氧气 
二氧化碳 
其他气体 
吸进人体的气体 
78% 
21% 
0.03% 
0.97% 
呼出体外的气体 
78% 
16% 
4% 
2% 
比较人体吸进去和呼出来的气体成分,发现二氧化碳含量___________,说明人体的呼吸作用属于__________变化。 
37.二氧化碳是一种温室气体,全球变暖则是温室效应引起的。在现代社会中,人们大量燃烧煤、石油等能源物质来获得能量,这个过程中同时排放大量二氧化碳。近百年来,全球地表平均温度上升了约0.74°C,而在北极地区上升了约7°C。为控制全球变暖,应大力推广可再生能源。以下能源均属于可再生能源的是( ) 
 A.石油和潮汐能 B.太阳能和风能 C.天然气和沼气 
38.面对全球气候变暖问题,除了推广使用可再生能源,我们还可以做哪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至少写出两点) 
参考答案 
1.二氧化碳 
2.凉 气泡 
3.快 较慢 
4.下降 ①产生的气体少②空气流动较大 
5.二氧化碳 熄灭 
6.凉 吸收 
7.二氧化碳 无色透明 不支持燃烧 比空气重 
8.快 二氧化碳气体 
9.不支持燃烧 比空气重 
10.A 
11.A 
12.A 
13.B 
14.B 
15.B 
16.B 
17.C 
18.B 
19.C 
20.B 
21.C 
22.× 
23.√ 
24.× 
25.× 
26.× 
27.√ 
28.小苏打和白醋混合会产生大量的气泡,生成新的气体是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气体比空气重,不支持燃烧,能让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29.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不能燃烧,不供给呼吸等。 
30.不支持燃烧 比空气重 二氧化碳 吸热 
31.小苏打粉末用量 不会 一定量的小苏打能够与100毫升的白醋完全反应,如果继续加入小苏打,再没有白醋和它发生反应了 加入少量小苏打观察是否产生气体,如果有气体产生,说明液体中还有白醋,否则就没有了。 
32.小苏打的量 小苏打的量 白醋的量 锥形瓶 小苏打的量越多,泡沫喷发高度越高 小苏打 小苏打和白醋的反应是有比例的,100毫升白醋中放入12克小苏打就有白色沉淀,说明白醋已经反应完了,放入16克小苏打不会使泡沫喷发得更高。 
33.往杯子里插入燃烧的细木条,火焰立刻熄灭 把玻璃杯中的气体倒在蜡烛的火焰上,蜡烛火焰熄灭 将气体导入澄清的石灰水时,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产生的气体不支持燃烧、比空气重,能和澄清的石灰水发生化学变化。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产生看一种新物质——二氧化碳,这种变化属于化学变化。 
34.白色 无明显气味 有酸味 透明液体 迅速释放大量的气泡,并听到嘶嘶声。用手触摸玻璃杯外壁,能够感觉到杯壁比原来稍微凉一些。 
35.气泡 吸收 
36.化学 热 增加 化学 
37.B 
38.①低碳出行; ②植树造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