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浙江中考科学一轮复习专题:重力和摩擦力(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0-2021学年浙江中考科学一轮复习专题:重力和摩擦力(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72.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1-03-23 18:24:4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1浙江中考科学一轮复习专题:重力和摩擦力
1.能够正确描述摩擦力的概念,并能用大量事例说明摩擦力是普遍存在的。
2.能确定摩擦力的方向,知道它们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3.通过实验,探究摩擦力跟物体表面受到的压力以及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的关系。
1.重力
物体由于地球的吸引而受到的力叫重力.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物体受到的重力的大小跟物体的质量成正比,计算公式是:G=mg,g为比例系数,大小为9.8N/kg,表示质量为1kg的物体受到的重力为9.8N.重力作用在物体上的作用点叫重心.
2.重心
(1)重心:一个物体的各部分都要受到重力的作用.从效果上看,我们可以认为各部分受到的重力作用集中于一点,这一点叫做物体的重心.
(2)重心的位置:质量均匀分布的物体(均匀物体),重心的位置只跟物体的形状有关.有规则形状的物体,它的重心就在几何中心上,例如,均匀细直棒的中心在棒的中点,均匀球体的重心在球心,均匀圆柱的重心在轴线的中点.不规则物体的重心,可以用悬挂法来确定.物体的重心,不一定在物体上.
(3)质量分布不均匀的物体,重心的位置除跟物体的形状有关外,还跟物体内质量的分布有关.载重汽车的重心随着装货多少和装载位置而变化,起重机的重心随着提升物体的重量和高度而变化.
3.摩擦力的大小
对于初中摩擦力的大小不需要利用公式计算,摩擦力大小只要求求出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这两种摩擦力一般与平衡力相结合出题,例如:静摩擦力,要根据受力的情况来分析,而不要想当然或跟着思维定势走.
4.增大或减小摩擦的方法
增大有益摩擦的方法:
(1)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如汽车轮胎做上花纹;
(2)增大压力,如骑自行车捏闸的力越大,摩擦力越大;
(3)变滚动为滑动,如汽车急刹车时车只滑不滚;
(4)变湿摩擦为干摩擦.
减小有害摩擦的方法:
(1)使接触面变光滑;
(2)减小压力;
(3)用滚动代替滑动;
(4)使接触面分离;
(5)变干摩擦为湿摩擦.
考点一:重力
【经典例题】1.(2018?杭州)如图为掷出的实心球的运动轨迹,实心球离开手后在空中飞行过程中最高点所受到的力(  )
A.只有重力
B.重力和空气阻力
C.重力和手的推力
D.重力、空气阻力和手的推力
考点二:重心
【经典例题】2.(2020?桐乡市一模)某同学用夹子把小刀和勺子固定成“八”字后,将牙签插到“八”的中间位置,再把牙签的中间部分搭在水杯口的边缘上。这时,在没有其它外力的作用下,小刀和勺子竟然在牙签上保持住了平衡。如果把夹子、小刀、勺子和牙签视为整体,牙签与杯口接触点为支点,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整体重心位于支点的正下方
B.整体重心位于靠近小刀的一侧
C.整体重心位于靠近勺子的一侧
D.整体重心位于靠近杯口中心处
考点三:摩擦力的大小
【经典例题】3.(2019?衢州)如图,重为500N的小科沿着竖直的直杆匀速上爬,此阶段他受到的摩擦力为f1;小科停在A处稍作休息,此阶段他受到的摩擦力为f2;之后沿杆匀速下滑,此阶段他受到的摩擦力为f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f1>500N,方向竖直向下
B.f2=500N,方向竖直向下
C.f3<500N,方向竖直向上
D.f1=f2=f3,方向都竖直向上
4.(2018?杭州)如图,粗糙程度相同的水平地面上,重30牛的物块在AB段受F=10牛的水平拉力作用,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到B点时撤去水平拉力,物块仍继续运动,到C处静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 AB 段物块受到水平向右的摩擦力,大小为 10 牛
B.在 AB 段物块受到水平向左的摩擦力,大小为 20 牛
C.在 BC 段物块受到水平向左的摩擦力,大小为 10 牛
D.在 C 点物块受到水平向右的摩擦力,大小为 30 牛
5.(2018?衢州)如图所示,手握着瓶子处于竖直静止状态,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瓶子处于静止状态,不具有惯性
B.手的握力越大,瓶子所受的摩擦力就越大
C.瓶子受到竖直向上的摩擦力
D.瓶子受到手的握力和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6.(2020?双台子区一模)如图所示,叠放在一起的物体A和B,在大小为F的恒力作用下沿水平地面做匀速直线运动,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
A.地面受到B施加的水平向左的摩擦力,大小为F
B.若增大F,则A、B不可能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
C.A受到B施加的水平向左的滑动摩擦力,大小为F
D.B所受重力与地面对B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7.(2020?杭州)连接在水平桌面上的物体M两端的轻质细绳分别绕过定滑轮与A、B相连,细绳恰好水平,如图所示。当A重3N,B重5N时,M恰好做水平匀速直线运动,若滑轮摩擦不计,此时M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   N,方向是   。当B刚触地时,若A、M都不会与滑轮相碰,M受到的摩擦力方向是   。
考点四:增大或减小摩擦的方法
【经典例题】8.(2020?瑞安市模拟)生命在于运动,下列与运动相关的实例中,属于减小摩擦的是(  )
A.打球时用力握紧球拍
B.乒乓拍上贴膜
C.举重运动员在手上涂擦镁粉
D.旱冰鞋下装轮子
9.(2020?新昌县模拟)《村居》诗中“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描绘的是儿童放飞风筝的画面,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放风筝的儿童在奔跑中惯性会越来越大
B.越飞越高的风筝相对于地面是静止的
C.儿童鞋底有凹凸的花纹是为了增大摩擦
D.线对风筝的拉力和风筝对线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
10.(2020?舟山)生活中处处有科学。下雨天,老师常会提醒学生小心地滑,原因是路面有雨水,鞋底和路面之间变得光滑,   减小,容易摔倒。学生进入教室后,甩动雨伞,伞上的雨水就会被甩出,原因是雨水具有   。值日同学将地面上的积水扫开,目的是通过   使蒸发加快。
11.(2020?嘉兴)生活中处处有科学。下雨天,老师常会提醒学生小心地滑,原因是路面有雨水,鞋底和路面之间变得光滑,   减小,容易摔倒。学生进入教室后,甩动雨伞,伞上的雨水就会被甩出,原因是雨水具有   。
考点五: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
【经典例题】12.(2020?南浔区二模)某科学兴趣小组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压力、重力二个因素是否有关”,设计了如图装置:在水平放置的台式测力计上放质量不计的白纸,再在白纸上压金属盒,右边连弹簧测力计,弹簧测力计右端固定,左边用手拉白纸。
(1)为了测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弹簧测力计读数时有什么要求?   。
A.白纸、金属盒都必须匀速运动
B.白纸必须匀速运动、要等金属盒停止运动
C.白纸运动可以不匀速、要等金属盒停止运动
D.白纸、金属盒都必须停止运动
探究小组进行了3次实验,记录如下:请根据探究记录回答:
实验步骤
台式测力计的示数F/N
金属盒重力G/N
弹簧测力计示数f/N

将金属盒放在质量不计的白纸上,在拉动白纸的过程中读出相关数据
5
5
2

接步骤①,将质量不计的氢气球系在金属盒上,在拉动白纸的过程中读出相关数据
3
5
1.2

接步骤②,往金属盒注入适量的沙子,使台式测力计的示数为5N,在拉动白纸的过程中读出相关数据
5
7
2
(2)要得出摩擦力大小与重力是否有关的结论,应对比步骤   。
(3)写出本探究的结论   。
13.(2020?兰溪市模拟)如图所示是小科“探究滑动摩擦力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过程:
(1)该实验要用弹簧测力计拉着木块在水平方向作匀速直线运动,根据二力平衡原理,可知此时摩擦力与拉力大小相等。
(2)小科分析分析甲、乙,发现F1<F2,由此可以得出初步结论:   ,为了得出的结论更有说服力,小科接下来应该还需要进行的操作是   。
(3)小科在探究后反思:该实验过程中某项操作有很大的难度,经老师引导后,将实验装置改成如图丁所示,改进后与改进前相比有什么优点   ;可以进行如此改进的理由是   。
14.(2019?天台县模拟)“探究滑动摩擦力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过程如图所示。
(1)实验:用弹簧测力计拉着木块在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根据   原理,可知此时摩擦力与拉力大小相等。
(2)分析:发现F1<F2,说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   有关。
(3)反思:因为操作中很难做到匀速拉动,所以测力计示数并不稳定。
(4)改进:实验装置如图丙所示,拉动木板,发现弹簧测力计示数仍然不稳定,原因可能是   
A.木块A下表面粗糙程度不均匀
B.长木板上表面粗糙程度不均匀
C.长木板没有匀速运动
D.拉力F的大小不稳定
15.(2019?西湖区校级模拟)为了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同学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1)该实验中,必须用弹簧测力计拉动木块A做匀速直线运动,这是因为   。
(2)下列增大或减小摩擦的方法中,利用了该实验结论的是   。
A、用力压住橡皮,擦去写错的字
B、汽车在结冰的路面上行驶时,在车轮上缠绕铁链
C、搬动很重的石块时,在地上铺设滚木
(3)该实验中,若甲图中木块A运动的速度大小为v1,乙图中木块A运动的速度大小为v2,则关于v1和v2的大小关系,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v1>v2B、v1=v2C、v1<v2D、上述三种可能都有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重力(共1小题)
1.(2018?杭州)如图为掷出的实心球的运动轨迹,实心球离开手后在空中飞行过程中最高点所受到的力(  )
A.只有重力
B.重力和空气阻力
C.重力和手的推力
D.重力、空气阻力和手的推力
【解答】解:小球相右上方推出后,到最高点,竖直方向速度为零,水平速度不为零,故在最高点,受到重力和空气阻力。
故选:B。
二.重心(共1小题)
2.(2020?桐乡市一模)某同学用夹子把小刀和勺子固定成“八”字后,将牙签插到“八”的中间位置,再把牙签的中间部分搭在水杯口的边缘上。这时,在没有其它外力的作用下,小刀和勺子竟然在牙签上保持住了平衡。如果把夹子、小刀、勺子和牙签视为整体,牙签与杯口接触点为支点,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整体重心位于支点的正下方
B.整体重心位于靠近小刀的一侧
C.整体重心位于靠近勺子的一侧
D.整体重心位于靠近杯口中心处
【解答】解:
由图可知:用夹子把小刀和勺子固定成“八”字后,将牙签插到“八”的中间位置,再把牙签的中间部分搭在水杯口的边缘上,这时夹子、小刀、勺子和牙签构成的整体处于平衡状态,此时这个整体只受到支持力和重力作用,且重力和支持力平衡,所以整体重心位于支点的正下方,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三.摩擦力的大小(共5小题)
3.(2019?衢州)如图,重为500N的小科沿着竖直的直杆匀速上爬,此阶段他受到的摩擦力为f1;小科停在A处稍作休息,此阶段他受到的摩擦力为f2;之后沿杆匀速下滑,此阶段他受到的摩擦力为f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f1>500N,方向竖直向下
B.f2=500N,方向竖直向下
C.f3<500N,方向竖直向上
D.f1=f2=f3,方向都竖直向上
【解答】解:
小科在沿杆匀速上爬时,处于平衡状态,受到的是竖直向下的重力G和竖直向上的摩擦力为f1,这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即f1=G;
小科停在A处休息,处于平衡状态,受到的是竖直向下的重力G和竖直向上的摩擦力为f2,这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即f2=G;
沿杆匀速下滑时,处于平衡状态,受到的是竖直向下的重力G和竖直向上的摩擦力f3,这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即f3=G;
综合分析:f1=f2=f3,方向都竖直向上,故D正确。
故选:D。
4.(2018?杭州)如图,粗糙程度相同的水平地面上,重30牛的物块在AB段受F=10牛的水平拉力作用,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到B点时撤去水平拉力,物块仍继续运动,到C处静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 AB 段物块受到水平向右的摩擦力,大小为 10 牛
B.在 AB 段物块受到水平向左的摩擦力,大小为 20 牛
C.在 BC 段物块受到水平向左的摩擦力,大小为 10 牛
D.在 C 点物块受到水平向右的摩擦力,大小为 30 牛
【解答】解:AB、在 AB 段物块做匀速直线运动,木块处于平衡状态,拉力与滑动摩擦力相等,物体向右运动,受到水平向左的摩擦力,大小为 10 N,故A错误,B错误;
C、在 BC 段物块做减速运动,到C处静止,BC段滑动摩擦力大小只与压力与接触面粗糙程度有关,故滑动摩擦力不变,还是10N,故C正确;
D、粗糙程度相同的水平地面上,在 C 点物块静止,在水平方向不受力的作用,故D错误。
故选:C。
5.(2018?衢州)如图所示,手握着瓶子处于竖直静止状态,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瓶子处于静止状态,不具有惯性
B.手的握力越大,瓶子所受的摩擦力就越大
C.瓶子受到竖直向上的摩擦力
D.瓶子受到手的握力和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解答】解:A、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瓶子越重,瓶子处于静止状态,具有惯性,A错误;
BD、瓶子保持静止,处于平衡状态,受平衡力的作用。对瓶子受力分析,竖直方向上受重力和静摩擦力,二力平衡。根据平衡力的特点,可知静摩擦力大小等于重力大小,方向与重力方向相反竖直向上。手的握力越大,瓶子受到的压力越大,形变程度越大,但是静摩擦力是不变的。故B错误,C正确;
D、手对瓶子的握力和瓶子所受的重力不是平衡力,握力在水平方向上,而重力在竖直方向上,重力和静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故D错误;
故选:C。
6.(2020?双台子区一模)如图所示,叠放在一起的物体A和B,在大小为F的恒力作用下沿水平地面做匀速直线运动,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
A.地面受到B施加的水平向左的摩擦力,大小为F
B.若增大F,则A、B不可能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
C.A受到B施加的水平向左的滑动摩擦力,大小为F
D.B所受重力与地面对B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解答】解:
A、由题可知,物体A和B在大小为F的恒力作用下沿水平地面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物体A和B(看做一个整体)在水平方向受到平衡力作用,即B受到地面施加的水平向左的摩擦力f和拉力F平衡,所以f=F;
因地面受到B的摩擦力与B受到地面的摩擦力是相互作用力,所以地面受到B施加的水平向右的摩擦力,大小为F,故A错误;
B、在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时,B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大小不变,若增大F,则拉力大于B受到的滑动摩擦力,所以A、B不可能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故B正确;
C、因A、B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A、B相对静止,但A与B之间存在静摩擦力的作用,而不是滑动摩擦力,故C错误;
D、对于B来说,地面对B的支持力等于A和B的重力之和,所以B所受重力与地面对B的支持力大小不相等,则二力不是平衡力,故D错误。
故选:B。
7.(2020?杭州)连接在水平桌面上的物体M两端的轻质细绳分别绕过定滑轮与A、B相连,细绳恰好水平,如图所示。当A重3N,B重5N时,M恰好做水平匀速直线运动,若滑轮摩擦不计,此时M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 2 N,方向是 水平向左 。当B刚触地时,若A、M都不会与滑轮相碰,M受到的摩擦力方向是 水平向左 。
【解答】解:当A重3N,B重5N时,M恰好做水平匀速直线运动,则M在水平方向上受到三个力的作用:A对M3N的拉力、B对M5N的拉力、桌面对M的摩擦力的作用,这三个力平衡,则摩擦力的大小为f=5N﹣3N=2N,摩擦力的方向是水平向左的;
当B刚触地时,M由于惯性,仍然会向右运动,则M受到的摩擦力方向是水平向左的。
故答案为:2;水平向左;水平向左。
四.增大或减小摩擦的方法(共4小题)
8.(2020?瑞安市模拟)生命在于运动,下列与运动相关的实例中,属于减小摩擦的是(  )
A.打球时用力握紧球拍
B.乒乓拍上贴膜
C.举重运动员在手上涂擦镁粉
D.旱冰鞋下装轮子
【解答】解:
A、打球时用力握紧球拍,是在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通过增大压力来增大摩擦的,故A不符合题意;
B、乒乓拍上贴膜,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的,故B不符合题意。
C、运动员在手上涂擦镁粉,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的,故C不符合题意;
D、旱冰鞋下装轮子,是通过变滑动为滚动来减小摩擦的,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9.(2020?新昌县模拟)《村居》诗中“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描绘的是儿童放飞风筝的画面,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放风筝的儿童在奔跑中惯性会越来越大
B.越飞越高的风筝相对于地面是静止的
C.儿童鞋底有凹凸的花纹是为了增大摩擦
D.线对风筝的拉力和风筝对线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
【解答】解:A、惯性大小的唯一量度是物体的质量,放风筝的儿童在奔跑中质量不变,惯性不变,故A错误;
B、越飞越高的风筝与地面之间的距离越来越大,相对于地面是运动的,故B错误;
C、儿童鞋底有凹凸的花纹是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故C正确;
D、线对风筝的拉力和风筝对线的拉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作用在两个物体上,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D错误。
故选:C。
10.(2020?舟山)生活中处处有科学。下雨天,老师常会提醒学生小心地滑,原因是路面有雨水,鞋底和路面之间变得光滑, 摩擦力 减小,容易摔倒。学生进入教室后,甩动雨伞,伞上的雨水就会被甩出,原因是雨水具有 惯性 。值日同学将地面上的积水扫开,目的是通过 增大水的表面积 使蒸发加快。
【解答】解:
下雨天,路面有雨水时,鞋底和路面之间变得光滑,在压力一定时,摩擦力减小,人容易摔倒。
甩动雨伞,雨伞上的雨水与雨伞一起运动,雨伞受力后由运动变为静止,而伞上的雨水由于具有惯性,继续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所以就会被甩出。
值日同学将地面上的积水扫开,这样增大了水的表面积,使蒸发加快。
故答案为:摩擦力;惯性;增大水的表面积。
11.(2020?嘉兴)生活中处处有科学。下雨天,老师常会提醒学生小心地滑,原因是路面有雨水,鞋底和路面之间变得光滑, 摩擦 减小,容易摔倒。学生进入教室后,甩动雨伞,伞上的雨水就会被甩出,原因是雨水具有 惯性 。
【解答】解:下雨天,路面有雨水,鞋底和路面之间变得光滑,在压力一定时,摩擦减小,容易摔倒。
甩动雨伞,雨伞上的雨水与雨伞一起运动,雨伞受力后运动状态发生改变,由运动变为静止,伞上的雨水由于具有惯性,继续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所以就会被甩出。
故答案为:摩擦;惯性。
五.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共4小题)
12.(2020?南浔区二模)某科学兴趣小组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压力、重力二个因素是否有关”,设计了如图装置:在水平放置的台式测力计上放质量不计的白纸,再在白纸上压金属盒,右边连弹簧测力计,弹簧测力计右端固定,左边用手拉白纸。
(1)为了测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弹簧测力计读数时有什么要求? C 。
A.白纸、金属盒都必须匀速运动
B.白纸必须匀速运动、要等金属盒停止运动
C.白纸运动可以不匀速、要等金属盒停止运动
D.白纸、金属盒都必须停止运动
探究小组进行了3次实验,记录如下:请根据探究记录回答:
实验步骤
台式测力计的示数F/N
金属盒重力G/N
弹簧测力计示数f/N

将金属盒放在质量不计的白纸上,在拉动白纸的过程中读出相关数据
5
5
2

接步骤①,将质量不计的氢气球系在金属盒上,在拉动白纸的过程中读出相关数据
3
5
1.2

接步骤②,往金属盒注入适量的沙子,使台式测力计的示数为5N,在拉动白纸的过程中读出相关数据
5
7
2
(2)要得出摩擦力大小与重力是否有关的结论,应对比步骤 ①③ 。
(3)写出本探究的结论 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时,滑动摩擦力随压力增大而增大,与重力大小无关 。
【解答】解:(1)金属盒在水平方向受到弹簧测力计的拉力与摩擦力的作用,金属盒处于平衡状态时,拉力与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由平衡条件可知,摩擦力等于测力计的示数;实验时必须保持金属盒处于平衡状态,即金属盒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白纸既可以做匀速直线运动,也可以不做匀速直线运动,故ABD错误,C正确,故选C;
(2)根据金属盒处于平衡状态,可知竖直方向上受到的重力和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3)要判断重力的大小是否直接决定摩擦力大小,应控制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与物体间压力相同而物体的重力不同,由表中实验数据可知,应选择①③实验步骤进行分析;
(4)由表中实验数据可知,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时,滑动摩擦力随压力增大而增大,与重力大小无关。
故答案为:(1)C;(2)①③;(3)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时,滑动摩擦力随压力增大而增大,与重力大小无关。
13.(2020?兰溪市模拟)如图所示是小科“探究滑动摩擦力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过程:
(1)该实验要用弹簧测力计拉着木块在水平方向作匀速直线运动,根据二力平衡原理,可知此时摩擦力与拉力大小相等。
(2)小科分析分析甲、乙,发现F1<F2,由此可以得出初步结论: 当粗糙度相同时,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为了得出的结论更有说服力,小科接下来应该还需要进行的操作是 重复多次实验 。
(3)小科在探究后反思:该实验过程中某项操作有很大的难度,经老师引导后,将实验装置改成如图丁所示,改进后与改进前相比有什么优点 不需要匀速直线运动 ;可以进行如此改进的理由是 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只与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度有关,与运动速度无关 。
【解答】解:(2)分析甲、乙可知,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压力不变,乙中的压力大,发现F1<F2,故可以得出初步的结论:当粗糙度相同时,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为了得出的结论更有说服力,小科接下来应该重复多次实验,从而获得普遍的规律;
(3)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运动的速度无关,只与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木块与弹簧测力计固定不动,拉动木板运动,该实验设计的优点是:一方面,不需要木板做匀速直线运动,便于实验操作,另一方面,由于测力计静止便于读数,大小等于滑动摩擦力,由于压力、接触面粗糙程度不变,故示数稳定。
故答案为:(1)当粗糙度相同时,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重复多次实验;(2)不需要匀速直线运动;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只与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度有关,与运动速度无关。
14.(2019?天台县模拟)“探究滑动摩擦力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过程如图所示。
(1)实验:用弹簧测力计拉着木块在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根据 二力平衡 原理,可知此时摩擦力与拉力大小相等。
(2)分析:发现F1<F2,说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 压力大小 有关。
(3)反思:因为操作中很难做到匀速拉动,所以测力计示数并不稳定。
(4)改进:实验装置如图丙所示,拉动木板,发现弹簧测力计示数仍然不稳定,原因可能是 B 
A.木块A下表面粗糙程度不均匀
B.长木板上表面粗糙程度不均匀
C.长木板没有匀速运动
D.拉力F的大小不稳定
【解答】解:(1)要使物体所受的摩擦力与拉力平衡,应用弹簧测力计拉着木块沿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滑动摩擦力等于测力计的拉力,因此,这里是利用了二力平衡的知识;
(2)比较甲、乙两图,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压力大小不同,测力计的示数不同,即F1<F2,所以摩擦力的大小还与压力大小有关;
(4)在压力不变的情况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不稳定,即摩擦力是变化的,根据影响摩擦力的因素可知,原因是长木板上表面的粗糙程度不同,故B正确;
故选B。
故答案为:(1)二力平衡;(2)压力大小;(4)B。
15.(2019?西湖区校级模拟)为了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同学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1)该实验中,必须用弹簧测力计拉动木块A做匀速直线运动,这是因为 只有匀速直线运动滑动摩擦力才等于弹簧测力计示数 。
(2)下列增大或减小摩擦的方法中,利用了该实验结论的是 A 。
A、用力压住橡皮,擦去写错的字
B、汽车在结冰的路面上行驶时,在车轮上缠绕铁链
C、搬动很重的石块时,在地上铺设滚木
(3)该实验中,若甲图中木块A运动的速度大小为v1,乙图中木块A运动的速度大小为v2,则关于v1和v2的大小关系,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D 。
A、v1>v2B、v1=v2C、v1<v2D、上述三种可能都有
【解答】解:(1)实验过程中,必须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着物块A做匀速直线运动,根据二力平衡条件可知,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就等于摩擦力的大小;
(2)由图示可知,图甲与图乙接触面相同而压力不同,因此图甲、乙所示实验探究的是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压力的关系;
A、用力压住橡皮,擦去写错的字,是通过增大压力来增大摩擦力的,故A符合题意;
B、汽车在结冰的路面上行驶时,在车轮上缠绕铁链,是通过增加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的,故B不符合题意;
C、搬动很重的石块时,在地上铺设滚木是用滚动摩擦力来代替滑动摩擦力来减小摩擦力的,故C不符合题意。
(3)由图可知,图甲与图乙物体间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压力不同,乙图中的压力大,滑动摩擦力大,但滑动摩擦力大小与物体运动速度无关,所以甲乙两图中的速度之间的关系是:v1可以大于、等于或小于v2,故D正确。
故答案为:(1)只有匀速直线运动滑动摩擦力才等于弹簧测力计示数;(2)A;(3)D。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