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课 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0课 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 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9.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03-23 15:34:4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教 案
教学基本信息
课题
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
学科
历史
学段: 初中
年级
七年级
教材
书名:《义务教育教科书 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
教学目标及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目标:
1.了解蒙古族的兴起和成吉思汗统一蒙古的史实,认识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各部、建立蒙古政权对蒙古社会发展起了积极作用;了解忽必烈建元的过程,认识元朝的统一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2.结合地图,动态呈现蒙古统一草原,灭西夏、金、南宋,最后统一全国的过程,涵养时空观念。通过史料分析,了解忽必烈大行汉法,培养史料实证的核心素养;结合两宋、元、明清的疆域图,认识元统一的进步意义,培养历史解释的核心素养。
3.通过对元朝统一意义的学习,体会元朝统一对统一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发展起到的作用,涵养家国情怀。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元朝建立的过程
教学难点:理解元朝统一的历史意义
教学过程(表格描述)
教学环节
主要教学活动
设置意图
开场白
新课导入
一、成吉思汗统一蒙古
1.诸部混战
2.统一蒙古

二、蒙古灭西夏与金
1.蒙古灭西夏
2.蒙古灭金
3.蒙古与南宋对峙
三、元朝的建立与统一
1.继承汗位
2.大行汉法
3.统一
人物故事:
文天祥抗
知识拓展:元大都的历史影响和历史遗迹
本课小结
知识检测
1:
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统编历史教材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十课《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
蒙古族是中国北方的少数民族,是我们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重要一员。“蒙古”一词在蒙语里的含义是“永恒之火”,寄托了这个民族生生不息的期望。
2:
请看这两张照片,展示的是蒙古族的标志之一——蒙古包的内外景。蒙古包是用特制的木架做围栏和支撑,用羊毛毡围裹在周围,用马鬃或驼毛拧成的绳子把它们捆绑起来建成的。蒙古包圆形尖顶开有天窗,可通风、采光。由于蒙古族逐水草而居,过游牧迁徙式的生活。因此这种既便于搭建,又便于拆卸移动的房屋,也就是蒙古包被普遍使用。细心的同学会发现,第二幅图蒙古包内还供奉一位蒙古历史上杰出人物的画像——他就是成吉思汗。这个骑在马背上的民族从13世纪初开始不断征战,最终完成了全国的统一,建立起强大的元朝,在中国历史上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3:
13世纪初,蒙古草原上分布着蒙古部、塔塔尔部、克烈部、乃蛮部、蔑儿乞等部落。我们根据下面这段材料,了解一下当时这些部落间的情况。
4:
据《蒙古秘史》记载:
没有逃避地方,只有冲锋打仗。没有平安幸福,只有互相杀伐。
5:
从这段记载中我们能看出:蒙古诸部相互征战,社会动荡不安。在这种情况下,人民热切盼望统一。
草原上这些部落长期混战不休,战火不断,不仅因为他们互相争夺资源,也因为金朝也剥削蒙古各部并有意挑起它们之间的争斗。
6:
时势造英雄,在这样的乱世下,蒙古部内出现了一位杰出人物——铁木真。铁木真9岁时,父亲也速该在部落纠纷中被杀害,之后母亲和铁木真及其兄弟姐妹都被逐出部落。年少的磨难使得铁木真深信只有将草原上各部统一,人们才能迎来和平,过上安定的生活。
7:
成年后,铁木真逐渐建立起一支强大的军队,经过多年的作战,于1206年完成了蒙古草原的统一,建立了新的政权,称“蒙古汗国”。
8:
他被拥立为大汗,被尊称为“成吉思汗”。“成吉思”在蒙古语中的意思是“大海”,这象征着他的伟大。
9:
那么统一蒙古草原之后成吉思汗采取了哪些措施巩固统治呢?
课本第48页相关史事给我们提供了材料。
成吉思汗在统一蒙古草原后,建立了军事、行政和生产相结合的制度,把蒙古人按编制组织起来,平时生产,战时出征;又组建了一支有一万人的护卫部队,还建立司法机构,创制蒙古文字。
10:
我们可以从行政、军事、文化三个方面来进行总结和提炼。
(1)行政方面:建立了军事、行政和生产相结合的千户制度:把全部牧民分为几十个千户,分别分封给他所属的亲兵和归附各部首领。这些被分封的贵族称为“那颜”,按照级别有万户那颜、千户那颜和百户那颜,依等级受领不同数额的牧地及依附牧民。牧民平时从事畜牧生产,战时随领主出征打仗。这种制度是在新兴的蒙古国家统辖下的各级军事、行政和生产的组织机构,它的设立,巩固了蒙古各部的统一,为后来成吉思汗的军事征服战争奠定了组织基础。
(2)军事方面:建立一支一万人的强大护卫军制——怯薛制度。怯薛指的就是保护大汗的禁卫军,主要由贵族、大将等功勋子弟构成。怯薛军有着严格的纪律,也享有非同一般的特权。他们只听命于大汗,构建了成吉思汗统治的基础。
(3)文化方面:创制蒙古文字。成吉思汗命人依据畏兀儿字母创制蒙古文字,即蒙古畏兀字,促进了蒙古族文化上的发展。
11:
这些措施巩固了蒙古各部的统一,促进了蒙古族的发展壮大。
12:
统一蒙古后,成吉思汗开始向南方发动大规模的战争。他三次进攻西夏,迫使西夏降服;又大举攻金,迫使金朝遣使求和。与此同时,成吉思汗还发动了数次西征,征服大片土地,建立起一个横跨欧亚大陆的蒙古大汗国。
13:
成吉思汗在军事上的成功得益于骁勇善战的蒙古骑兵。蒙古骑兵主要可分为两种,轻骑兵和重骑兵。轻骑兵机动性高,能日行70千米,可以灵活作战;重骑兵身披重甲,擅长突击和近身搏斗。
14:
另外蒙古统帅征战时也善于运用正确的战略战术。蒙古军队作战,往往是凭借精锐骑兵打围歼战。这儿的“1258年蒙古围攻巴格达城军队部署图”所展示的,就是这种战法。当面对敌军强大的主力时,骑兵化整为零,不断骚扰敌军,当敌军疲惫不堪时,又能迅速集中,正面突破。面对这种战法,敌军往往不能抵抗。大家可想一想,为什么蒙古人会采取这种战法呢?这和他们原来的生活习性是有关系的,这种战法来源于他们游牧民族围猎的习惯。
15:
同学们请看地图,1206年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各部,建立政权。
16:
1218年,蒙古出兵灭西辽。当时中原正处在南宋和金对峙的阶段,成吉思汗利用这种有利时机,首先攻打西夏。从1205年开始,蒙古军三次进攻西夏。1226年,成吉思汗再次率蒙古大军进攻西夏。西夏向金求援,由于西夏已与金交恶,所以金朝皇帝拒绝支援西夏。
17:
1227年,西夏灭亡,成吉思汗也在这次征程中病逝。
18:
早在1211年,成吉思汗为摆脱金的奴役,就亲率大军攻金,但没有达到灭金的目的。成吉思汗的继任者窝阔台大汗践行成吉思汗的遗言,改而采取“联宋攻金”的战略。在南宋军与蒙古军联合攻打下,1234年,金朝灭亡。
19:
之后,蒙古军队一方面从北向南正面进攻南宋,另一方面从甘肃经青海、四川到云南,于1246年先降服吐蕃各部,又在1253年消灭大理政权,控制整个西南地区,逐渐形成了对南宋王朝包围的战略形势。
20:
南宋与蒙古直接对峙的局面形成,双方的战争前后持续四十多年。
21:
我们回顾一下蒙古的进攻的顺序,蒙古先在1227年灭西夏,又在1234年灭金,之后蒙古和南宋直接对峙的局面形成。
22:
成吉思汗(太祖)去世后,大汗之位由其第三子窝阔台(太宗)继承,之后是窝阔台长子贵由(定宗)即位。贵由死后,经过一系列动乱,由成吉思汗第四子托雷的长子蒙哥(宪宗)即位。蒙哥大汗非常倚重他的弟弟忽必烈,命他总领漠南汉地事务。1251年,忽必烈以藩王身份开府金莲川,征天下名士而用之。在这时候,围绕如何管理新征服的汉地,忽必烈面临两种选择:我们来看一段材料:
23:
别迭(蒙古贵族)等言:“汉人无补于国,可悉空其人以为牧地。”
——《元史?耶律楚材传》
这儿的“悉”是“全部,都”的意思。正如别迭所说,一般的蒙古贵族,主张驱赶甚至屠戮汉人,毁坏农田,营建牧场,发展游牧经济。
24:
而忽必烈的幕府中还聚集了很多精通汉文化的儒士,包括刘秉忠、姚枢、元好问、郝经等。汉族儒士则提出“行仁政”、“不嗜杀”、发展农桑的建议。
同学们认为忽必烈最终会做出怎样的选择呢?是的,忽必烈最终选择了采纳汉族儒士的建议。
其实,忽必烈在身边这些汉族儒士的影响下逐渐对中华民族的主体文化——儒家文化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25:
大儒郝经称赞忽必烈“好儒术,喜衣冠,崇礼让。”据《元史·张德辉传》的记载,1252年,当时大儒张德辉与元好问北上觐见忽必烈,给他上“儒教大宗师”的尊号,“世祖悦而受之”,忽必烈非常高兴地接受了。在认同汉文化的同时,忽必烈在“如何管理汉地,如何治理国家”的政治倾向上也在发生变化。
26:
1259年,蒙哥大汗在攻打南宋合州时,被矢石击中,伤重而死。1260年,忽必烈继承了大汗之位。即位之后的忽必烈,进一步采纳汉族儒臣的建议,实施“治国安民”的方略,大行汉法。接下来我们分别从政治、经济、文化等角度对此进行分析。
27:
政治方面:改制
据《元史?世祖本纪一》记载
中统元年(1260年)三月……帝即皇帝位……五月,建元中统……
这里的“建元”是指“建立年号”的意思。从中国历史文化传统来讲,这是中原正统王朝最重要的标志之一。蒙古从成吉思汗到蒙哥大汗,一直没有像中原正统王朝那样建立年号。忽必烈三月登基,五月即宣布“建元中统”,遵用中原正统王朝以年号纪年的传统,其以中原正统王朝自居的意图显而易见。另外,忽必烈后来在1271年改国号为“大元”,这取义自儒家经典《易经》中的“大哉乾元,万物资始”。这句话的意思是“蓬勃盛大的乾元之气,是万物创始化生的动力资源”。忽必烈定“大元”做国号是希望元朝能长盛不衰。除了建立年号,改国号以外,忽必烈还效仿中原王朝设立各种机构,包括中书省、六部、枢密院、御史台等,逐步建立起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体系。这些措施表明忽必烈积极按照中原王朝的模式改造蒙古政权。
28:
经济方面:重农
我们来看下面这段材料,据《元史?食货志一》记载:
世祖即位之初,首诏天下,……以农桑为本。于是颁《农桑辑要》之书于民。
忽必烈即为之初便昭告天下“国以民为本,民以衣食为本,衣食以农桑为本”。不久设立了专门主管农事的机构——大司农司。1273年,大司农司集古今农家之书,编成《农桑辑要》。忽必烈大喜,下令将《农桑辑要》颁行全国,用以劝课农桑,指导民众从事农业生产。
我国最早的农业科学著作是北朝贾思勰的《齐民要术》,这在上学期我们学过,但它是个人著作,并非官修。《农桑辑要》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官修农书。蒙古族过去是游牧民族,没有也并不重视农耕经济,但是现在元朝政府颁布指导农业生产的《农桑辑要》,这不仅表明忽必烈对于农业生产的重视,也表明在经济上,忽必烈积极向较为先进的中原农耕文明学习。
29:
文化方面:崇儒
前面我们已经提到过,忽必烈在仍然是藩王的时候,就已经对中原儒家文化心生仰慕。他的金莲川幕府中聚集了很多精通汉文化的儒士。成为大汗以后,他继续大力推崇、发展儒家文化。
据《元史?世祖本纪三》记载:“至元四年(1267年)正月,敕修曲阜宣圣庙,五月……敕上都重建孔子庙。”
这儿的“敕”是皇帝(就是忽必烈)发布的命令,“宣圣庙”指的是孔子庙,因为孔子被尊称为“大成至圣文宣王先师”。孔子作为儒学的开创者,具有崇高的地位。忽必烈下令修复曲阜、上京两地孔庙,实际上是对以儒家文化为代表的汉文化的充分认可和公开推崇。此外,据《元史?世祖本纪四》记载“至元八年(1271年),命设国子学”。忽必烈也开始在中央兴办儒学学校(就是材料中的“国子学”),让蒙古贵族子弟接受儒学教育。这些措施充分体现了忽必烈对儒学的推崇以及对儒学教育的重视。
30:
其他方面:定都
1272年忽必烈采纳汉族大儒郝经的建议,定都大都(今北京)。元大都是由另一位汉族大儒刘秉忠来主持设计和修建的。
请观察这张《大都城平面图》,同学们从中能否找到忽必烈大行汉法的证据?大家一定发现了,整个城市的设计方正规整,整齐对称,是典型的定居城市的设计。我们知道,蒙古人原本的生活方式是游牧迁徙,现在蒙古大汗也开始效仿中原地区的汉人,转向定居了。
31:
请仔细观察图中,皇城的东西两侧分别设有太庙和社稷坛。(即图中红圈标出的两处)太庙意在表示崇敬祖先、提倡孝道;社稷坛意在祭祀土地神和粮食神,这种设计叫“左祖右社”,一直是中原儒家文化所倡导和推崇的理念。在忽必烈之前,历任蒙古大汗都没有设置这样的机构或者场所,这样的设计清楚地表明忽必烈尊崇、提倡汉法。
不仅如此,大都的城门名字大多数都是取义于儒家经典《易经》,我给大家举两个例子,仍然看这张《大都城平面图》,北门健德门取义自《易经?乾卦》“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安贞门取自《易经?讼卦》“不克讼,复即命;渝,安贞吉”。感兴趣的同学课后可以再找一找其他城门名字的出处和寓意。
32:
刚刚我们从改制、重农、崇儒、定都四个方面分析了忽必烈如何大行汉法。
现在请同学们想一想:忽必烈采纳汉族儒臣的建议,推行中原地区的各种制度与文化,这对他完成统一大业有什么作用和影响呢?
忽必烈采纳汉族儒臣的建议,推行中原地区的各种制度与文化,一方面取得了汉族地主阶级对元政权的认可和支持,有利于蒙古政权的封建化与民族交融;另一方面有利于稳定社会秩序,促进社会经济的恢复发展,增强元朝军队实力,为元朝完成统一大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271年,元朝建立后,加紧了对南宋的进攻。1276年,元攻入南宋都城临安,南宋灭亡。南宋大臣陆秀夫、文天祥等拥立南宋宗室继续抗元。1279年,元攻灭南宋残部,完成统一。
33:
我们结合这个图示,再给大家梳理一遍元建立及统一的过程。1206年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各部,建立政权,并开始对外征战。1227年,蒙古灭西夏,解除了后顾之忧。之后蒙古采取“联宋攻金”的战略,在1234年灭金朝。此后,蒙古贵族发动了历时40多年的灭宋战争。蒙古军队一方面从北向南正面进攻,另一方面从甘肃经青海、四川到云南,降服吐蕃各部,消灭大理政权,控制整个西南地区,形成了对南宋王朝包围的战略形势。1271年忽必烈建立元朝,加快攻宋的步伐。1276年,元军攻占南宋都城临安,南宋灭亡。1279年元朝消灭南宋余部,统一全国。
34:
在宋元之战期间出现了一位著名的历史人物——文天祥。文天祥是南宋状元,出任赣州知州。元军进攻临安时,他招募军队前去救援,并用全部家产充作军费。南宋朝廷委任文天祥为右丞相,派他到元军大营谈判。后被元军扣留,不受利诱,威武不屈,后来乘机逃出,历经磨难,继续组织南宋余部进行顽强抵抗。文天祥兵败被俘后,写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千古名句。他被押送到大都,关押了近四年,宁死不屈。写下了大义凛然的《正气歌》。元世祖忽必烈亲自劝降,许以高官厚禄,被他严词拒绝。他被押送到刑场后,面南而拜,从容就义,年仅47岁。
35:
东城府学胡同有文丞相祠,是当年文天祥被关押的地方,同学们有机会可以去实地参观。
36:
元最终在1279年完成统一,那么元的统一有着怎样的历史意义呢?
37:
从五代十国到两宋时期,中国一直处于政权并立,分裂割据的状态。
38:
而元的统一,结束了这样一种混乱局面,促进了国内各民族人民之间经济文化的交流和边疆地区的开发,促进了蒙古封建化的过程,也加强了中外交流和中西交通的发展。
39:
不仅如此,元的统一还开创了明清500多年国家长期统一的政治局面,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元朝基本奠定了中国的版图和疆域,明、清在其基础上进一步发展,才逐渐形成我们今天中国的版图。
40:
总结起来就是:元的统一结束了我国历史上较长时期的分裂割据的局面,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本节课提到的元大都,就是我们的首都北京。
41:
元大都的设计和建立对于北京今天的城市建设和发展产生深远影响,这些影响至今仍然存在,其中最重要的是北京中轴线。元大都建成后中轴线已经初步形成,位置在今旧鼓楼大街的中心线及其向南的延伸线,越过太液池东岸的宫城中央。(就是图上的这条红线)
42:
后世在此基础上不断进行扩建和延伸,才形成我们今天看到的南起永定门,北至钟鼓楼,全长7.6公里的北京中轴线。
43:
经过700多年漫长岁月的洗礼,元大都并没有彻底消失在历史长河之中,它留下了一些今天我们仍然能够看到历史遗迹——元大都城垣。
44:
这些高达十余米的城墙遗迹,俗称“土城”,1957年被北京市政府列为北京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围绕元城墙遗址,现在已经建成元大都遗址公园,图中展示了公园中的忽必烈石像。元大都遗址作为北京城市文明发展的见证和实物遗存,是研究北京城址变迁的重要实迹,对于北京市文化历史的探源与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如果想寻找元大都的历史痕迹,同学们可以去北京中轴线、元大都遗址公园实地参观,学完本课之后,相信你会有新的感悟。
45:
最后,我们借助时间轴来回顾一下本课的主要内容。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蒙古族历史上两位杰出的人物成吉思汗和忽必烈。13世纪初,蒙古族开始兴起,蒙古族杰出的领袖成吉思汗在1206年统一蒙古草原,并开始向外扩张,他和他的后继者在1227年灭西夏,又在1234年灭金。1271年成吉思汗的孙子忽必烈建立元朝,大行汉法,效仿中原王朝建立政权。元于1276年灭南宋,最终在1279年统一全国。元的统一结束了我国历史上较长时期的分裂割据的局面,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下面,我们用几道题,来巩固一下本节课所学的知识。
46:
一位同学在做“宋元时期大事年表”时,列出了下列重大历史事件,若将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
题中给出4个历史事件,分别是“蒙古灭金”、“蒙古灭西夏”、“南宋灭亡”、“元朝建立”;根据本课所学,蒙古灭金是在1234年,灭西夏是在1227年,灭南宋则是在1276年,元朝建立是在1271年,所以正确的顺序应该是②①④③,选B。
47:
下列活动与右图人物相关的是( )
题中给出4个历史事件,“改国号为元”、“被尊为成吉思汗”、“创制蒙古文字”、“行汉法,设立统治机构”。根据本课所学,“被尊为成吉思汗”,“创制蒙古文字”的应该是成吉思汗铁木真。“改国号为元”、“行汉法,设立统治机构”的是忽必烈,这道题让选与忽必烈相关的事件,应该选①④,D。
48:
右图所示人物为后人留下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千古名句,他是( )这句诗出自《过零丁洋》,是南宋抗元名将文天祥在1279年广东兵败被俘,在押解到大都的途中,经过零丁洋时所作。所以这道题应该选D文天祥。
以上就是本课的全部内容,谢谢大家,再见。
展示蒙古包照片,给学生直观的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出蒙古族游牧迁徙的生活方式,导入新课。
通过分析史料,了解蒙古诸部混战的局面,培养学生论从史出,史料实证的意识。
利用地图动态呈现蒙古草原由诸部混战到统一的过程,涵养学生的时空观念。
结合相关史事材料,引导学生从政治、军事、文化三个角度归纳总结成吉思汗巩固统治的措施,培养论从史出,史料实证的核心素养。
结合图片,介绍蒙古轻重骑兵及围歼战法,解释蒙古军队强大的原因。培养史料实证核心素养。
利用地图动态呈现蒙古攻灭西夏和金的过程,涵养学生的时空观念。
结合图片,介绍成吉思汗到蒙哥大汗时期的汗位变动,为忽必烈继位介绍背景知识。
结合文字、图片材料,表明对于如何管理新征服的汉地,忽必烈面临两种蒙古旧法、汉法两种选择,为下面忽必烈大行汉法作铺垫。
结合图片和文字材料,表明藩王时期的忽必烈已经对儒学产生兴趣,他在“如何管理汉地”问题上观点也在逐渐发生变化。
通过对材料的分析和解读,使学生理解忽必烈在政治方面行汉法的表现,培养学生史料实证的核心素养。
通过对材料的分析和解读,使学生理解忽必烈在经济方面行汉法的表现,培养学生史料实证的核心素养。
通过对材料的分析和解读,使学生理解忽必烈在文化方面行汉法的表现,培养学生史料实证的核心素养。
通过对《元大都平面图》的解读,使学生理解元大都的设计也处处体现了忽必烈大行汉法的,培养学生史料实证的核心素养。
利用图示,再次梳理元建立和统一的过程,涵养时空观念。
介绍“文天祥抗元”的人物故事,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通过元与其前代、后代的地图的对比,引导学生从“终割据,奠基础”两个角度归纳元统一的历史意义,培养历史解释的核心素养。





结合相关的图文材料,通过对“北京中轴线的历史发展”、“元城墙历史遗迹”的介绍,使学生感悟元大都的建立对于北京今后的城市建设和发展产生的深远影响,涵养家国情怀。











结合时间轴,总结回顾本课的主要内容:两个重要的历史人物,三个重要的历史事件。再次梳理元朝从建立到统一全国的过程,涵养时空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