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单元综合检测(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三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单元综合检测(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6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03-23 22:56:4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0-2021学年历史部编版八年级下册
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单元综合检测
(含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2.5分,共30分)
1.下图是1998年为了纪念一次转折性会议召开20周年而发行的纪念章。这次会议是( )
A.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中共八大
C.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D.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2.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征程。下列各项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无关的是( )
A.恢复了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
B.结束“以阶级斗争为纲”
C.开始了系统清理重大历史是非的拨乱反正
D.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3.“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这个说法所反映的政策是( )
A.农业合作化
B.发展乡镇企业
C.国有企业改革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4.下表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有关数据编制的。该表中农村收入与消费水平的增长高于城市的主要原因是1979-1984 年我国城乡居民收入
与消费水平增长率表
收入 农村(家庭收入) 17.6%
城镇(职工货币工资) 8.0%
消费水平 农村 8.9%
城镇 4.5%
A.土地改革的完成
B.土地私有制的实行
C.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5.青岛海尔集团创立于1984年,它以创新为核心,努力建立灵活、高效的现代企业运行机制。同年,上海电声总厂发起组建上海飞乐音响公司,在本公司职工中发行股票。在政策上能够为这些企业的改制提供有力支持的是( )
A三大改造
B.土地改革
C.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6.作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决策的会议是( )
A.中共十二大
B.中共十三大
C.中共十四大
D.中共十五大
7.《联合早报)指出:“中国经济发展似乎可以说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对外开放,让世界进入中国......让世界进人中国”开始于( )
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
B.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
C.国有企业实行政企分开
D.设立上海浦东开发区
8.“这次会议明确概括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这就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这次会议”是( )
A.中共八大
B.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C.中共十二大
D.中共十三大
9.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和1978年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的相同点是( )
A.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B.深化了改革开放
C.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
D.指出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10.下图是王老师上历史课时给同学们展示的复习提纲。据此判断,他复习的专题是( )
A.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农村政策的新变化
B.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C.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
D.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新成就
11.2013年3月17日,习近平在哪次会议上强调,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 )
A.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
B.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
C.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
D.十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
12.不同时期流行着不同的关键词。请将下列关键词按照反映的历史事件时间先后顺序排列( )
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②科学发展观 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④“多快好省”⑤“两个凡是”
A.①②③④⑤
B.④⑤①②③
C.①③②⑤④
D.②①③⑤④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题,第13题10分,第14题10分,共20分)
13.阅读下面材料:
改革开放大事记
时间 主要内容
1978年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1978年 安徽凤阳小岗村生产队私下立了全国第一份将田地包干到户的生产契约
1980年 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决定同意在广东省的深圳、珠海、汕头和福建省的厦门设置经济特区
1982年 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双包”(包产到户包干到户)制是社会主义农业经济的组成部分
1984年 开放14个沿海城市;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1987年 中共十三大对我国的政治经济体制改革进行了全面部署
1990年 设立上海浦东开发区
1992年 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同年召开的中共十四大,提出必须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全党,并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
1997年 江泽民在中共十五大上作了《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的报告
请回答:
(1)依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归纳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经济上的战略决策。(2 分)
(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举例说明中国的改革开放是逐步推进、不断深化的。(4分)
(3)我国的改革开放以1992年为界可分为前后两个阶段。1992 年前后,对内改革的重心有什么不同?推动重心发生转移的关键因素是什么?(4分)
14.识读下列图片,回答问题。
(1)图一和图二中会议分别将哪一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2分)
(2)图三中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和核心分别是什么?图四中的“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的战略目标是什么? (3 分)
(3)谈一谈你对图五中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认识。(5分)
参考答案:
1.C 解析:本题的关键信息是“1998年”“转折性会议”“20周年”。由所学知识可知,1978年召开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故C项符合题意。
2.D解析:中共十三大提出 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D项符合题意。
3.D解析: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责任明确,农民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农业连年获得丰收。农民高兴地说:“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D项符合题意。
4.D解析:表格内容反映了1979-1984 年我国农村居民收入和消费水平增长率均高过同期的城镇居民。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使农民获得了生产和分配的自主权,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农业生产得到大发展,农村开始富裕起来。
5.C 解析:海尔集团创新运行机制和上海电声总厂组建上海飞乐音响公司都反映了我国域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内容。
6.C解析:1992年,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明确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7.B解析:本题的关键信息是“对外 开放”。1980年开始,我国在广东、福建两省建立4个经济特区,而深圳成为经济特区的代表,对外开放的“窗口”。因此,B项符合题意。
8.D解析:1987 年,中共十三大明确概括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分析四个选项,只有D项符合题意。
9.A解析:由所学知识可知,B 项所述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无关,C、D两项所述与“南方谈话”无关;只有A项所述是二者的相同点。
10.B解析:提纲所述内容均与邓小平有关,是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的过程,故选B项。
11.A解析:2013 年,习近平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当选为国家主席。在会上,他深刻阐述了中国梦的宏伟蓝图,并强调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
12.B解析:1958年5 月,中共八大二次会议提出“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1977年2月7日,《人民日报》、《紅旗》杂志和《解放军报》公开提出“两个凡是”方针;2002年,在中共十六大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2012年,在中共十八大上,科学发展观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2017年,在中共十九大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由此可判断,B项正确。
13.(1)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
(2)对内改革:
①农村:安徽凤阳小岗村分田包干到户,自负盈亏;随后,在中央指导下,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逐步在全国推开。
②城市:从1984年起,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中心环节是增强企业活力;1992年,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对外开放: .
1980年决定兴办深圳、珠海等4个经济特区,1984年开放广州、上海等14个沿海城市,1990年设立上海浦东开发区,逐渐形成从沿海到内地这样一个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3)1992年前:改革经济体制中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环节;1992年后:建
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关键因素: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及邓小平理论成为党的指导思想,解决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关键问题。
14.(1)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2)发展;以人为本。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3)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
_21?????????è?????(www.21cnjy.com)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