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课 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 课堂检测(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2课 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 课堂检测(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17.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03-23 16:42:4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部编版
历史
七年级下册
第二单元
第12课
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
课堂检测
(共计50分)
姓名
班级
总分
一.
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1.
宋朝时,春节、元宵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宋代称春节为元旦,下列关于宋代人欢庆元旦的习俗主要有(B)
①赛龙舟
②燃放鞭炮
③舞狮子
④舞龙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2.
《水浒传》中描写:“梁山好汉鲁智深与兄弟逛街,这条街上不仅有人说书唱曲,杂耍表演,还有人卖饮食、药材、古玩、字画。”他们到的地方是(A)
A.瓦子
B.大相国寺
C.邸店
D.坊市
3.
假如时光倒流,你来到北宋开封城,想去最繁华的地方游玩,你会选择的地点是(A)
A.大相国寺
B.开封府
C.西子湖畔
D.天波杨府
4.
电视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的剧本颇有来历,“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出自宋代婉约派女词人的《如梦令》,请问她是下列哪位(C)
A.苏轼
B.柳永
C.李清照
D.辛弃疾
5.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王安石这首诗描述了宋代哪一节日的气氛(D)
A.元宵节
B.端午节
C.中秋节
D.元旦
6.
元朝剧作家人才辈出,其中最优秀的当属关汉卿,他的代表作有(A)
A.《窦娥冤》
B.《念女娇》
C.《满江红》
D.《蝶恋花》
7.
某同学看到一本人物传记中写道:“他是北宋杰出的词人,他提高了词的格调,作品豪迈奔放,气势恢宏......”据此判断,文中的“他”是(A)
A.苏轼
B.辛弃疾
C.李清照
D.陆游
8.
《资治通鉴》是我国古代一部杰出的史学巨著,下列对该著作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
A.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B.由著名史学家司马光主持编写
C.记述了上起战国下至五代的历史
D.有助于后人“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得失”
9.
下列不属于“元曲四大家”的是(A)
A.王实甫
B.关汉卿
C.郑光祖
D.马致远
10.
下列对宋词的说法不正确的是(D)
A.词是宋朝主要的文学形式之一
B.苏轼的词风豪迈而飘逸
C.李清照的词风委婉、细腻
D.辛弃疾继承了李清照的词风,进一步提高了词的社会功能
11.“天子好蹴鞠,满城尽高俅。”这两句诗除了讽刺的意味外,同时也(D)
A.说明了知识分子受到社会普遍尊重
B.体现了宋朝乡村生活的丰富多彩
C.道出了靖康之变发生的直接原因
D.反映了宋朝市民生活的一个侧面
12.
某班的同学们课余时间排练历史剧《宋代词人苏轼》,若请你配音,可以选择的台词是(D)
A.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B.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C.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D.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13.
元朝戏曲空前繁荣,下列对元杂剧表述错误的是(D)
A.熔音乐、歌舞、动作、念白于一炉
B.是比较成熟的戏剧形式
C.关汉卿是著名剧作家
D.完全服务于封建统治
14.
司马迁和司马光都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史学家,他们生活的朝代分别是(B)
A.西汉、唐朝
B.西汉、北宋
C.秦朝、元朝
D.唐朝、北宋
15.
瓦子在宋代城市里盛行,主要是因为(B)
A.士大夫的提倡
B.市民阶层的不断壮大
C.农民的需要
D.达官贵人的需要

非选择题(20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0分)
材料一:
北宋开封城内人口稠密,居民超过百万,是当时中国最大的城市。城里买卖和居住的地方已经分不清,随处可开设商店,小商贩也不被限定在特定的市区之内,城乡内外均可沿街叫卖,商品可以在白天、夜间交易,三鼓之后还可以夜市,通晓不绝。城内还有饮食街、马行街、衣料铺、药铺等。
材料二:长安城简图
(1)材料一反映了北宋开封怎样的经济景象?分析这一景象出现的主要原因(5分)
商业繁荣(或经济繁荣)。原因: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
(2)材料二反映了哪个朝代长安城的布局?(2分)
唐朝
(3)结合材料二,归纳材料一中开封商业活动的特点(9分)
①住宅区和商业区没有明显的界线。②商业活动没有时间限制或出现了夜市、早市。③出现了专门的街市。
材料一的经济景象对市民的娱乐生活有何影响?试举一例说明。(4分)
经济的繁荣促进了市民娱乐生活的发展,出现了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瓦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