租地农场、手工工场—资本主义萌芽—经济基础
富裕农民、市民阶级—新兴资产阶级—阶级基础
文艺复兴 ———— 思想文化基础
新航路的开辟
早期的殖民掠夺
资本的
原始积累
物质基础(有钱)
资本主义制度的初步确立(有钱 有权)
复习回顾
工党议员拿走女王权杖
Q:结合视频,说说工党议员为什么要拿走女王权杖呢?
The United Kingdom
“权杖”的往事
13世纪英国出现了一位一位好战王约翰王,也是一位屡战屡败的国王。约翰王为了他的战事,大肆征税和延长贵族的兵役时间,破坏了长久以来形成的国王和贵族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最终引发了贵族的反抗。1215年,约翰王签署《大宪章》,共有63个条款。
史料1:
第14条规定:国王在国家重要事务上,包括征税和服兵役,必须征求贵族意见,并且得到他们的同意。
第39条规定:国王不得随意侵犯贵族合法的人身自由。 ——1215年《大宪章》
议会的上院
14世纪中期议会形成上下两院。上院主要由贵族和高级教士组成,又称贵族院。
议会的下院
下议院主要由地方各县及各市镇的骑士、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组成,又称平民院。
英国政治传统
“权杖”何以
点燃战火
1
思想
政策
(资产阶级和新贵族)议会
王权(封建势力)
基本
原则
推崇“君权神授”宣扬“王在法上”
擅自强征新税
随意解散议会
议会和王权的矛盾激化(重要原因)
“王权有限”
“王在法下”
《大宪章》
(1215年)
掌握征税权
限制王权
对立
激化
权力
意图
《权利请愿书》
(1628年)
议会制度
(13世纪末)
“权杖”何以点燃战火
詹姆士一世
查理一世
请同学们阅读课本P80、P81找出当时议会与王权在哪些方面存在矛盾?导致了什么结果?
革命爆发
1640
革命的原因
权杖何以点燃战火
议会与王权的斗争
1
根本原因
斯图亚特王朝的封建专制统治严重阻碍英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经济基础
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
阶级基础
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力量壮大
思想基础
文艺复兴运动为资产阶级革命准备了思想文化条件
传统原因
英国”王权有限“的历史传统影响
看!这就是叛国者的脑袋!
英国国王在民众心中地位崇高,处死国王实际上是一种超出英国历史传统和社会心理承受压力的极端行为。
“权杖”点燃战火
——1649年1月30日,查理一世在白厅外被斩首
“权杖”何以
深入人心
2
1653年,克伦威尔驱散议会,实行军事独裁,成了“护国主”,一个没有国王头衔的国王。
《克伦威尔的立宪外衣》
在历史怪圈中徘徊:共和
在历史怪圈中徘徊:复辟
查理二世
詹姆士二世
1662年,英国恢复了君主制。接受议会条件,王权受限。
恢复天主教和君主专制制度
就在全国各政治、宗教派别的人士联合一致反对詹姆斯二世的时候,突然传来了王后玛丽在6月10日生了一男孩的消息。原来人们还抱有一种希望,即在信奉天主教的詹姆斯二世死后,将由信奉新教的玛丽公主或安妮公主继位,君民之间由于宗教问题而引起的矛盾可望逐步消失。但詹姆斯二世有了男性后裔,将来必将由他继承王位,而这个王子很可能将是一个天主教徒。人民的希望破灭了,群众的情绪更加激动。
——高全喜《英国宪制中的妥协原则——以英国宪制史的“光荣革命”为例》
开动脑筋:结合课本P82相关史事,为什么群众的情绪会如此激动?
倒行逆施
宗教迫害
在历史怪圈中徘徊:复辟
1688年,英国发生政变,议会作出决定:废黜詹姆士二世,迎请他的女儿玛丽和女婿威廉入主英国,这次政变史称“光荣革命”(非暴力的宫廷政变)。
权杖深入人心
光荣革命发生
2
斯图亚特王朝复辟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过程(1640—1688)
议会
王权
资产阶级和新贵族
封建势力
专制
民主
1640
1649
1660
1688
革命爆发
处死国王建立共和国
时间
光荣革命
克伦威尔就任“护国主”
1653
内战爆发
1642
(2)该示意图说明这场革命具有什么特点?(时间、走势、结果等)
长期性、曲折性、反复性、不彻底性
(1)根据以上图文材料,你可以得到哪些历史信息点?(从时间、进程、结果国家领导阶级等着手)
革命进程、革命时间、革命发生国家、革命开始标志、革命领导者 、革命结果
(3)你从中得到了什么启示?
启示:新的社会制度代替旧的制度不是一帆风顺的,要经过长期、反复、曲折的斗争。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权杖”的
和平转让
3
权杖的和平转让
权利法案
3
时间
颁布机构
目的
1689年
英国议会
限制王权
维护资产阶级利益
巩固资产阶级成果
①重申英国人自古就有的权利:
议会定期召开、
议员享有讨论国事和言论自由的权利、
征税权属于议会、国民可以自由请愿等。
②国王不经议会许可:
不能随意废除法律
也不能停止法律的执行
不得征收捐税
③今后任何天主教徒都不能担任英国国王,英国国王也不能与天主教徒结婚。
议会主权
限制立法权
限制司法权
限制财政权
限制王位继承权
限制王权
确立
君主立宪制
权杖的和平转让
权利法案
3
在法治下转让“权杖 ”
“权杖”精彩转让的意义
4
革命意义
4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经过近半个世纪的反复斗争,推翻了封建专制制度,它是人类历史上资本主义制度对封建制度的一次重大胜利。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为英国资本主义迅速发展扫清了道路,100多年后,英国发生了工业革命,成为大机器工业的发源地。
材料二:这是欧洲范围的革命,因为在它的影响下,不久欧洲大陆爆发了资产阶级革命,北美殖民地的资产阶级革命也如火如荼的开展起来。因此,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实际上揭开了欧洲和北美资产阶级革命的序幕,推动了世界历史的进程。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有什么历史意义?
对英国:(1)政治上: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确立了君主立宪制,有利于民主政治的发展。
(2)经济上:促进了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对世界、欧洲: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揭开了欧洲和北美资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序幕,推动了世界
历史发展的进程。
课堂小结
5
君主立宪制的英国
原因
经过
内战爆发阶段
胜利
复辟阶段
共和阶段
权利法案
时间、机构、目的、内容、影响
{5C22544A-7EE6-4342-B048-85BDC9FD1C3A}
资产阶级革命前
资产阶级革命后
国家制度
王权来源
议会与王权的关系
权力中心
统治方式
君主专制
君主立宪制
君主专制
法律赋予
王权限制议会
议会限制王权
国王
议会
人治
法治
在法治下转让“权杖 ”
1、光荣革命达到了革命的结果,避免了革命带来的破坏。
2、在英国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我们不能超越历史阶段去评价历史。英国议会并非毫无原则的一味让步,而是在宽容和反思中实现共赢。
3、光荣革命真正“光荣”之处在于,这次革命的解决办法为后世的英国人民找到了一个避免暴力的办法。
Q2:光荣革命中“革命”的含义是什么?同样还是保留了君主手中的“权杖”,为什么称其为“革命”?
在双方妥协中保留
Q3:革命的一般方式及其代价是什么,英国“革命”的代价是什么?
推崇“君权神授”宣扬“王在法上”
擅自强征新税
詹姆士一世
“王权有限”
“王在法下”
掌握征税权
《大宪章》
(1215年)
议会制度
(13世纪末)
基本
原则
权力
议会和王权的矛盾激化
V
S
随意解散议会
查理一世
限制王权
《权利请愿书》
(1628年)
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