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
导学案
一、学习目标:
1.鉴真东渡日本的情况;唐玄奘西行取经等史实;
2.认识鉴真六次东渡、玄奘西行体现的积极上进、自强不息的精神动力;
3.分析唐朝时期出现频繁交往高潮的主要原因。
二、学习重难点:
学习重点:唐朝与日本的交往、唐朝与天竺的交往。
学习难点:隋唐时期对外交往频繁的原因。
三、课程学习
导入新课:
图片导入:1980年,日本佛教界友好人士将供奉于奈良市唐招提寺的鉴真大师像运回中国巡展,中日佛教界共同演绎了一段“鉴真大师回国探亲”的佳话。鉴真大师是什么时候去日本的?为什么要去日本?产生了什么作用?今天让我们共同学习第4课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了解这一历史.
目标导学一
遣唐使和鉴真东渡
1.(多媒体出示问题:遣唐使为什么不顾生命危险来到唐朝)教师讲述:唐朝完备制度,学习中国的先进文化。
2.简述遣唐使的基本情况.
1)、日本遣唐使乘船来中国是为了什么?
师:为了学习中国的先进文化。
2)、遣唐使团由哪些人组成?
师:使节、留学生、留学僧等
3)、产生了哪些影响?
师:把唐朝先进的制度、天文历法、文字、典籍、书法艺术、建筑技术等传回日本,对日本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
PPT呈现
鉴真的相片,提问学生这是哪一位历史人物?他为什么双目紧闭呢?
提出问题,让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然后提问,最后老师再总结:
1)、为什么鉴真像双目紧闭呢?
师:鉴真六次东渡日本才获成功,途中所遇困难难以想象,致使双目失明。然而鉴真没有屈服,在双目失明的情况下,依然东渡日本。
2)、鉴真像被日本政府定为国宝,这是因为鉴真对日本有着突出的贡献,鉴真对日本有哪些贡献呢?
答:鉴真在日本传授佛经,还传播中国的医药、文学、书法、建筑、绘画等。
目标导学二
唐与新罗的关系
1.问题导入新罗地理位置(多媒体展朝鲜和唐朝地图)
2.教师只简要介绍新罗情况的情况即可。总结唐与新罗的影响。
(1)新罗对唐朝的影响:
物产居唐进口首位。
朝鲜的音乐广泛流传于中国的宫廷和民间。
(2)唐朝对新罗的影响:
仿唐制建立政治制度,采用科举选拔人才。
引入中国医学、天文、历算等。
用PPT图片呈现影响,加深学生印象。
目标导学三
玄奘西行
1、教师总结介绍玄奘其人。(课前学生收集材料,教师课上总结。)
唐代高僧,法相宗创始人,佛经翻译家、旅行家。俗姓陈,名祎,洛州缑氏人。幼年家贫,父母早丧,13岁出家,20岁在成都受具足戒。曾游历各地,参访名师。627年他从长安出发,西行求法。645年正月,玄奘带着657部佛经回到长安。
2、玄奘西行基本情况:(学生以小组讨论方式总结)
(1)玄奘西游的时间是?
(2)玄奘的重大贡献有哪些?
3、影响。
对中印文化交流作出贡献,对中国佛经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大唐西域记》是研究中外交流史的重要文件。
PPT中给出《大唐西域记》等贡献图片。
自主探究,合作互助
阅读课本,用最简洁的语言分析鉴真东渡和玄奘西行的共同之处。(学生分组讨论)
四、课堂总结
唐朝国家安定强盛、经济文化繁荣,对各国产生了强大的吸引力。唐朝比较开放、宽容的对外政策给各国友好交流提供了机会。陆路和海路交通比过去发达,为中外相互往来创造了条件。
一个国家只有强盛才有辐射力和吸引力,才可能得到别人的尊重乃至仰慕。一个国家在确保主权独立的前提下,只有对外开放,鼓励交流,才会进步。
五: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