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届中考语文话题作文的审题

文档属性

名称 2010届中考语文话题作文的审题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67.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0-05-04 19:01: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8张PPT。话题作文的审题训练点:话题作文的审题1、认识审清作文题目的重要性;训练目标:2、掌握常规的审题方法。俗说“走好第一步”非常重要,写作文也是
如此。审清文意是写好作文的第一步。如
果审不清文题,一是无从下手,二是事倍
功半,吃力不讨好,得不到基本分。如果
能审清文意,准确把握命题者的意图,抓
住文题中透露出来的关键信息,了解常规
要求,再动笔就能写出符合文意的作文来。审好作文题目的重要性做作文前先在草稿纸上写上提醒语!
准确审题:最重要的大比规则
作文的第一要著,是迅速而准确地审题。
审题,就是弄清命题者的“指令”,叫你写什么,就得写什么。打个比方:当建湖1万6千名考生都按照命题要求去打“排球”的时候,你却我行我素,去踢“足球”,这就违背游戏规则了,“足球”踢得再好,也是无效的。
审题的大忌,是匆匆扫描考题。正确的做法是:一个词一个词地在心中默读考题,强迫自己定下心来咬文嚼字,把题目的意思看清楚。把题目中的“关键词”找出来。关键词,是命题者下达指令的最主要的载体。 当一个词在考题中出现两次以上时,它就有可能是关键词。 下面看一个例子。 面对老师出的一个题目----写下你初中生活中最值得珍惜的五样东西,一位同学经过几番思考之后在纸上写下了书、纯真、友谊、苦难和爱。接着老师又要求在写下的五样东西当中划去相对不那么重要的一样。权衡之后,只好首先放弃了对纯真的留恋。可老师又一次次几近残忍的要求在剩下的几样当中再划去相对不那么重要的一样,于是他不得不又一次忍痛划去了苦难、书、友谊。最后偌大的一张纸上就残存下来一样----爱。
假如你也来回答这样的问题,你准备最后留下的是 。
请按要求先在横线上填空,然后以最后留下的一样东西作为写作的中心进行写作。要求:1、文题自拟,体裁自定。2、600字左右。 请按要求先在横线上填空,然后以最后留下的一样东西作为写作的中心进行写作。
要求:1、文题自拟,体裁自定。2、600字左右。
首先应确定写作中心,其次还应考虑“你”和“初中生活”。
实际写作中心应为:“_______”
写作话题为:“_______”
不过有一点须注意:“这样的问题”具体指什么应搞清楚。
可以理解为:
1、写下五样东西,然后作出取舍。
2、已知五样东西,从中作出取舍。 由于关键词不止一个,如果只在心里盘算,那就很可能有所遗漏。所以,不能“心算”,必须采用最“笨”的办法——“笔算”,即把好不容易找出来的几个关键词,一一在试卷上圈出来。这样,关键词就“跑”不了啦!为了防止被误解为“做记号”,可用铅笔画圈圈,写完后拿一橡皮擦去。(或摘录在草稿纸上)以上,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审题“操作程序” 。
切记:静心慢读—圈画关键 下面看一篇文章看看是否符合题意。 爱 书 的 海 子
书是海子的命,海子爱书如命。
海子爱书是有原因的。海子的妈妈不识字。有一次她看见海子在书上涂鸦,劈手就是一巴掌:“你这个不学好的小崽子,书是学生娃的命根,你咋能乱涂乱画呢?”
海子挺委屈,他是在练字呢!不过他怕挨打,那可疼哟!所以海子爱书。
那时海子爱书是被迫的,现在海子真的爱上了书。那崭新的书本,封面是光滑的油纸,书散发着好闻的墨香,海子最爱做的事就是把脸埋在书里,深深地吸几口气,墨香满鼻。 海子看书也是极仔细的,慢慢地掀起封面,别人看书都喜欢把那书折一下,海子可舍不得。他看到别人那卷角的书,海子总是叹息:好好的书弄成这样,可怜的书呀。海子的桌子上放着两本厚厚的大字典,那用处可大着呢!每当海子看过书,都怜惜的把书抚一抚,然后压在那两本大字典下。
海子那看书也绝,别人看书里的字,他看书里的纸。
海子有一个嗜好,那就是藏书。每当海子看到一本漂亮的书,都会毫不犹豫地买下来,哪怕会饿一星期的肚子。海子的妈妈看到海子这样爱书,高兴得整日合不拢嘴,心里头美:海子他爸总说爱书的娃有出息,我的孩子一定大有出息。一高兴,给海子一下子买了两个大书橱,里面装得满满的。海子看着那满满两大书橱的书,心里总感到特舒坦,特充实。海子摸着那些书,像摸着自己的孩子。
海子娘总说:“他娃,要是你上大学了,这书你还都带去呀?”海子总是一笑:大学?
终究,海子没考上大学。
海子是我表哥,高中毕业后被招工去了省城。临走时,把那几百本书一起给了收废旧的老头,一分钱没要。
那两个书橱呢?
劈柴烧了。思考本文是否偏题?具体方法点拨1、认真阅读,静心审题 。3、圈划摘录 “关键信息”。2、找准找全 “关键信息”。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这样说过:“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一个“真”字道出了教育的根本,做人的真谛。生活中,唯真才善,唯真才坚……请以“真”为话题,将你在成长历程中的所遇、所思、所感写下来。
注意:
1、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不少
于600字。
2、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不得抄袭。例说话 题(2003年盐城市中考题)解读指点 话题作文一般包含三个部分:
+ +“提示语”一般对话题作出了具体的诠释,
暗示了话题的含义或选材的范围。解读提示语:解读要求语:“要求语”一般提出本次习作所要写的具体
内容,如话题、写什么等。解读常规语:提示语要求语常规语提示语要求语常规语“常规语”一般提出平时习作中要注意的常规问题,如拟题、字数、书写等。实战训练请具体解读本次习作训练话题。
分别找出提示语、要求语、常规语。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这样说过:“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一个“真”字道出了教育的根本,做人的真谛。生活中,唯真才善,唯真才坚……请以“真”为话题,将你在成长历程中的所遇、所思、所感写下来。
注意:
1、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不少
于600字。
2、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不得抄袭。注意:1、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不少于600字。 2、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不得抄袭。具体分析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这样说过:“千教万教教
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一个“真”字道
出了教育的根本,做人的真谛。生活中,唯
真才善,唯真才坚……A、提示语为:B、要求语为:请以“真”为话题,将你在成长历程中的所遇、
所思、所感写下来。C、常规语为:具体解读提示语部分中明确的阐释了“真”的含义:真实而充满本色的生活、纯真而朴实的情感、真切的体验或感受等,因此在写作时要紧紧扣住这一含义。同时应注意立意:因真而善,或因真而坚……否则,如果理解为副词“十分”“很”“非常”等含义即为偏题。提示语部分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这样说过:“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一个“真”字道出了教育的根本,做人的真谛。生活中,唯真才善,唯真才坚……解读:具体解读要求语部分中首先明确了本次习作所要写的具体内容,即所写内容一定要与“真”有关,一定要“真”;其次明确了所写人物“你”即写自己;再次明确了选材的范围“成长历程中的所遇、所思、所感”。要求语部分请以“真”为话题,将你在成长历程中的所遇、
所思、所感写下来。解读:常规语部分中明确了习作中要注意的常规
问题,即注意点:1、“立意”;2、“文体”;
3、拟题;4、字数;5、不得出现真实的
人名、校名和地名;6、不得抄袭。具体解读常规语部分解读:注意:1、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不少于600字。 2、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不得抄袭。特别提醒:1、注意视野:学校、家庭、社会、自然。2、注意时间。3、注意人物。4、注意地点。5、注意中心。 不管是生活在喧嚣的都市,还是在宁静的乡村,每个人对大自然都会怀有浓浓的依恋之情。某一次走近自然的行动,会给你留下难忘的记忆:也许是观赏万顷碧波,也许是留意田间小路,也许是仰望弹孔皓月,也许是谛听枝头蝉鸣……自然的美妙让你流连忘返,心醉神迷。
请以“_____让我陶醉”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根据上述提示,在横线上填上相应的内容,补全题目。 2、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4、不要使用试卷中的阅读材料。实战演练:(一)2004年盐城市中考题 不是所有的鸟都能飞越太平洋,而有一种小鸟,却能飞越。它需要的仅仅是一小截树枝。它把树枝衔在嘴里,累了,就把那截树枝扔到水面上,然后落在树枝上休息。饿了,它就站在树枝上捕鱼。困了它就站在树枝上睡觉。就这样小鸟越过了太平洋。
其实,对每个人来说,在生活中都有自己的“那截树枝”。那么,什么是我们心底的“那截树枝”呢?是自信?是责任?是习惯?是信任?还是…请以“那截树枝”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试题所给材料可用也可不用,但所写内容必须是话题范围内的。实战演练:(二)实战演练:(三)在生活中,有许多的人和事物使我们感动。
同时,我们的一些行为也在感动着别人。
请以“感动”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1、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
2、文章不少于600字。
3、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
地名。小 结这一讲,你有哪些收获?这一讲,你有哪些收获?巩固练习:请从上述三个作文题中任选一题进行写作。谢谢!谢谢!谢谢!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