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六市2021届高三下学期3月第一次联考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河南省六市2021届高三下学期3月第一次联考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47.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03-23 19:49:5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 1年河南省六市高三第一次联考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 历史
一、选择题:本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4.西周时,兵源主要来自贵族;春秋时,诸侯国开始向庶人征兵;至春秋中后期以后,士兵阶层来源更加多元化。这一变化
A.反映了社会结构的逐渐转型 B.推动了土地国有制度的发展
C.起源于兵家思想的广泛传播 D.体现了世卿世禄制度的废除
25.魏晋南北朝时期儒学的主要代表何承天、范缜等,在研究儒家经典方面并无成就可言,其
知名于世,只是站在儒家立场上对佛教的批判。这一现象说明
A.三教合流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B.传统主流思想面临危机
C.社会动荡是佛教盛行的主要原因 D.门阀政治阻碍学术发展
26.南宋临安城里相扑运动异常火爆,一些正式相扑比赛之前,往往安排几名女相扑手对打暖
场,甚至男女混扑场景也可出现。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民间推崇尚武精神 B.市民阶层发展壮大
C.男女平等思想出现 D.城市商品经济发展
27.下图是《自然科学大事年表》中所绘制的“中西科技发展对比示意图”,据此可知
A.中国古代科技领先于西方 B.古代的中西方科技长期交流
C.西方科技重视理性和实验 D.元末明初中国科技渐趋落后
28.下图为张謇大事年表(节选),最能直接证明
A.近代中国工业体系不健全 B.近代民主政治建设稳步推进
C.南京临时政府鼓励工商业 D.资产阶级实践实业救国理念
29. 1925年,中国共产党第四次代表大会,制定了开展职工运动、农民运动、青年运动、妇女运动等群众运动计划和政策。这一系列运动
A标志革命统一战线的正式形成 B.适应了民主革命发展需要
C.体现了共产党掌握革命领导权 D.促进了土地革命蓬勃发展
30. 1943年4月2日,山东抗日根据地颁布《山东省抚恤抗日阵亡将士、荣誉军人暂行条例》,
规定:“凡抗日阵亡将士及荣誉军人,不论其属于任何部队,均依本条例抚恤之”。这一规

A.体现了抗战形式的灵活多样 B.践行了民族革命统一战线
C.提高了根据地军民生活水平 D.落实了根据地三三制政策
31. 1953年7月,英国工商代表团在伦敦出口公司董事长杰克·佩里率领下,绕道香港来到北
京,跟中国签订三千万英镑贸易协定。中英交往在当时
A.促进了中国的改革开放 B.得到英国各界人士的广泛响应
C.奠定了中国工业化基础 D.有利于打破西方对中国的封锁
32.伯利克里时期,十将军选任方法仍是直接举手表决,而雅典原最高行政长官执政官的任用
方法发生了改变,由直接举手表决更改为任意抽签,这表明雅典
A.当时直接民主泛滥 B.民主制度趋向衰落
C.执政官趋向平民化 D.执政官居权力中心
33. 15世纪,捷克胡司主张改革教会,用捷克语讲经祈祷,并把圣经翻译成捷克文,他指斥教皇为反基督分子。这一思想
A.旨在促进宗教信仰自由 B.反映教会与贵族矛盾激化
C.促进近代国家意识觉醒 D.巩固了新教在欧洲的统治
34.苏联散文集《莫斯科:时空变化的万花筒》生动地再现了20世纪二三十年代莫斯科的独特
面貌。其中提到:“l1月末《消息报》上第一次出现了广告。如今,所有的报纸和贸易指南
上广告已是琳琅满目。”这一描述
A.说明工业化发展的环境日益优化 B.推动了苏联斯大林新体制的确立
C.继承实践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 D.反映苏俄勇于探索经济建设新路
35.右图为罗丹雕像《思想者》,塑造了一个强有力的劳动男子,他低头沉思,在为人类一切烦恼冥想。这一作品
A.强调素描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B.具有现实主义风格
C.体现了工业化时期绘画艺术
D.强烈主张个性抒发
二、非选择题:共160分。第36—4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43~47题为
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一)必考题:共135分。
41.(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人最早接触博物馆的概念,始于以林则徐、魏源为代表的最早一批觉醒的中国人。随着中西方往来的日渐频繁,清廷派出官员、士绅、留学生等一些知识分子走出国门,到欧美、日本亲身感受博物馆,并把博物馆思想带回国内。维新运动时期,康有为、梁启超等人本着强国富民的抱负,对博物馆的功能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提出“博物馆……以开民智而悦民心”。1905年,随着南通博物苑的建立,中国人自己创办的博物馆诞生。之后各城市创办的不同类型的博物馆相继出现,如保定博物院、天津博物院、江西教育博物馆、山西教育图书博物馆。根据《第一次中国教育年鉴》记录,到1920年,全国博物馆已经达到27所。1935年,中国博物馆协会成立,促进了博物馆事业的发展。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后,在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下,中国博物馆事业进入第一个大发展时期。1949年1 1月,党中央首先在文化部设立文物事业管理局,统一管理文物博物馆事业。同时,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文物征集运动,空前地扩大了馆藏。20世纪80年代,中国博物馆学科建设逐步完善,各高校纷纷成立博物馆学专业,与历史学、考古学等专业一并为各文博单位输送人才。国家文物局、各地区文物主管部门相继组织各类文物培训班。1994年,中共中央印发《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要求搞好博物馆、纪念馆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1996年,中共十四届六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把博物馆、革命纪念馆作为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组成部分。从2008年起,全国博物馆、纪念馆陆续向社会免费开放,博物馆的社会职能得到更好的发挥。伴随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移动通信等新技术成果的应用,智慧博物馆建设成为博物馆信息化工作的发展趋势。
一以上材料均摘编自陈卓《中国博物馆事业的发展与现状分析》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近代中国博物馆发展的特点,并简析其原因。(10分)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新中国成立后博物馆发展变化及其意义。(1 1分)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近代以来博物馆事业发展的历史启示。(4分)
42.(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各文明在世界经济总产值中所占份额1950-1992(百分比)
——摘编自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
解读材料,拟定一个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阐述论题。(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晰)(12分)
(二)选考题:共25分。请考生从2道地理题、3道历史题中每科任选一题作答。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题目对应的题号方框涂黑。按所涂题号进行评分,不涂、多涂均按每科所答第一题评分;多答按每科所答第一题评分。
45.(15分)【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前秦苻坚当政时,极力拉拢汉族地主,实行了一系列政策。苻坚从选拔人才入手,
整顿吏治,提拔了一大批汉族地主分子,在十六国中,前秦最为人才济济。在苻坚支持下,王猛在十数天内杀掉不法贵戚强豪二十余人,结果“百僚震肃,豪右屏气”。针对关中少雨易旱,苻坚下令推广先进的区种技术,还在当地大兴水利,使北方社会经济得到很大程度的恢复。苻坚还废止胡汉分治,强调“黎元应抚,夷狄应和”。他还下令恢复了太学及地方学校,使公卿子弟入学受业,成绩优秀者,予以旌表授官,对不通经的官吏则予以罢遣。史载当时“关陇清晏,百姓丰乐,自长安至于诸州……旅行者取给于途,工商贸贩于道”。社会经济情况比过去有很大改善。
一摘编自詹子庆、田泽滨主编《中国古代史》等
(l)根据材料,概括苻坚改革的主要内容。(8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苻坚改革的意义。(7分)
46.(15分)【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正如我们已经看到的,一战的爆发,或多或少是欧洲领导人心血来潮的结果;与此相反,第二次世界大战则是穷兵黩武的国家之间的侵略行为……西方民主国家和苏联的领导人都没有能够对这些挑战作出果断回应,导致轴心国的战事扩张愈演愈烈。西方国家同苏联之间存在竞争,尤其是民主政体对斯大林的极权政体充满怀疑,妨碍了英国、法国同苏联之间展开有效的合作,从而制约了它们对付轴心国的行动。另外一个重要原因是民主国家内部存在严重分歧,英国和法国领导人对于一战结束后签订的凡尔赛和约中针对德国侵略行为的条款有争议……随着20世纪30年代的延续,一个越来越清楚的事实是,把国际安全的保证完全寄托在国际联盟的身上是毫无意义的。
——摘编自迈克·亚达斯等《喧嚣时代·20世纪全球史》
(1)根据材料,概括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8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二战对国际局势造成的影响(7分)
47.(15分)【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林俊德(1938-2012年),中国工程院院士、总装备部某基地研究员。大学毕业后
从事核试验研究达50多年。由于核爆炸具有极大的破坏性,测量仪器研制一直存在很大难
度。面对西方国家的技术封锁,林俊德根据当时的实际情况,独立创新制作了钟表式压力自记仪等仪器,为测量核爆炸冲击波参数提供了完整可靠的数据和科学依据。其后将冲击波测量技术成功应用到常规兵验,解决了国际上大面积立靶自动检测、核试验地震、余震探测及其传播规律研究等技术的难题。当选院士后,主动担纲某重大国防科研实验装备的研制任务,带领攻关小组连续攻克方案设计、工程应用、实验评估等难关,研制了适合各种实验要求的系列重要装备。2012年他被确诊为癌症晚期,住院期间,强忍病痛整理移交了用毕生心血积累的全部科研试验技术资料。临终前他交待:把我埋在新疆核试验基地马兰。“大漠,烽烟,马兰。平沙莽莽黄入天,英雄埋名五十年。剑河风急云片阔,将军金甲夜不脱。战士自有战士的告别,你永远不会倒下。”这是2012年感动中国给予他的颁奖词。
一摘编自《献身国防科技事业的楷模》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林俊德院士的主要贡献。(8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林俊德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7分)
2021年河南省六市高三第一次联考
文科综合参考答案
41.参考答案(1)特点:学习西方博物馆理念;时间起步晚;具备启迪民智和教育功能;博物馆事业发展快,类型多样。(4分,任答两点即可)原因:西学东渐;先进人士的探索;近代中国落后于世界;民族危机和政治运动;我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6分,任答三点即可)(2)变化:博物馆开始走向大众,融入人民生活;党和政府推动,快速发展;博物馆发展更加专业化;博物馆免费开放;博物馆职能增加新内涵,成为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组成部分;博物馆建设呈现新趋势,融入高新科技;设立文物事业专业管理机构。(5分,任答三点即可)意义:彰显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促进了博物馆事业全方位发展;有利于我国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有利于丰富民众的文化生活;有利于培养民众的爱国主义意识;加强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6分,任答三点即可)(3)发挥博物馆文化功能,启迪民智;积极融入科技因素,促进博物馆事业发展;培养博物馆专业人才;充分发挥博物馆的社会功能;博物馆事业的发展要以人为本,服务大众等。(4分,任答两点即可)
42.参考答案论题:20世纪中期后,中华文明经济总量在世界经济总值中所占份额逐渐增长(3分)论证:新中国成立后,1953—1957年,一五计划,大力发展工业化,工业化初步发展,为我国工业化奠定初步基础;改革开放后,农村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释放农村和城市经济活力,进一步促进我国经济发展,我国经济总量进一步提升;1992年,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中华文明的主体即是中国,中国经济的发展,使我国经济总量不断提升,进而,中华文明在世界经济总值中所占份额不断增长。(8分)小结: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华文明在世界经济总值中所占份额不断增长,影响日益扩大。(1分)备注:其他论题,言之有理即可
45.参考答案(1)主要内容:整顿吏治,加强集权;劝课农桑,休养生息;推行开明的民族政策,缓和民族关系;恢复太学,发展教育。(8分)(2)意义:有利于缓和阶级矛盾,稳定社会秩序;有利于汉族文化在北方的复苏,有利于民族交融;有利于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有利于加强前秦的统治力量,为前秦统一北方打下物质基础。(7分,任答3点即可)
46.参考答案(1)原因:法西斯国家疯狂的扩张和侵略,国际社会未能及时制止法西斯的侵略;英法等西方国家与苏联之间的竞争和矛盾,特别是对苏联社会主义制度的仇视;英法等西方国家内部的矛盾;把维护国际安全的希望寄托在国际联盟身上。(8分)(2)影响:彻底打败了法西斯国家;社会主义国家从一国到多国;推动民族解放运动发展;削弱了帝国主义势力;形成美苏对峙的新格局;和平与发展成为各国的追求(7分,任意三点即可)
47.参考答案(1)贡献:冲破封锁自创测量仪器,为核试验提供科学依据;将核试验测量技术拓展到常规领域解决技术难题;带领团队攻关,研制系列重要国防科研实验装备;奉献毕生的科研试验技术资料。(8分)(2)原因:矢志报国、奉献民族的家国情怀;自力更生、勇攀高峰的探索精神;坚实的知识基础与创新精神;国家大力发展国防科技事业的战略决定;社会主义制度有利于集中力量办大事;第三次科技革命浪潮的兴起等。(7分,任意4点即可)。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