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产业区位选择
湘教版高中地理新教材必修二复习
学习目标:
①结合实例,说明农业的区位因素。
②结合实例,说明工业的区位因素。
③结合实例,说明服务业的区位因素。
知识要点:3.1农业区位因素与农业布局
[特别提醒]
农业的定义
1.农业的含义:
利用动植物的生长发育规律,通过采集、捕捞、人工驯化、培育、种植、养殖等途径来获得产品的产业。
知识要点:3.1农业区位因素与农业布局
2.自然因素对农业生产及区位选择的影响
知识要点:3.1农业区位因素与农业布局
3.社会经济因素对农业生产及区位选择的影响
{5940675A-B579-460E-94D1-54222C63F5DA}区位因素
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对农业区位选择的影响
市场
市场的需求量最终决定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
关注市场动态,发展市场需求的农作物品种
交通运输
提高农业生产的商品率,扩大农产品销售的范围
园艺业、乳畜业等应布局在交通运输方便快捷的地方
政策
政府制定相应的政策,直接干预农业生产
响应政府决策,在政策规定的范围内发展农业生产
科技
机械
使劳动生产率大大提高
技术条件的发展和改进,通过改变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而影响农业区位的选择
化肥
增加了农业的产出
良种
使单位面积产量提高
冷藏
扩大了农产品的销售范围
知识要点:3.1农业区位因素与农业布局
4.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
知识要点:3.1农业区位因素与农业布局
5.农业区位选择
{5940675A-B579-460E-94D1-54222C63F5DA}农业类型或作物
农业区位的选择
种植业
湿润、半湿润的平原和盆地地区
林业
山地、丘陵地区
畜牧业
半干旱、干旱地区
渔业
湖泊、水库、沿海海域
水稻
水分条件较好的平原地区
玉米
夏季高温多雨、生长季较长的地区
棉花
光照充足、夏季高温的平原地区
甘蔗
高温多雨的热带、亚热带地区
甜菜
气候温凉的中温带地区
柑橘
气候湿润的亚热带丘陵地区
苹果
湿润、半湿润的暖温带地区
知识要点:3.2工业区位因素与工业布局
1.工业区位:指工业企业的经济地理位置,以及工业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与相关事物的联系。
2.主要区位因素
{5940675A-B579-460E-94D1-54222C63F5DA}自然条件
地质、地形、气候、水文、植被等
自然资源
矿产资源、土地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等
社会经济
当地的总体发展水平、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交通运输、劳动力供给、投资环境、政策、市场等
科学技术
生产设备与工艺、从业人员素质、科技研发能力、信息化水平等
知识要点:3.2工业区位因素与工业布局
3.主要的工业区位因素的影响
{5940675A-B579-460E-94D1-54222C63F5DA}影响因素
具体内容
对工业区位的影响
自然资源
矿产资源、土地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等
资源型工业直接受制于区域的自然资源状况。土地的供给状况和地价,对占地较多的企业尤为重要
自然条件
工业布局区域的地质、地形、气候、水文、植被等的基本状况,以及有无大的自然灾害
在地形起伏较大、自然灾害频发的地区,尤其是洪水威胁严重的地区,不宜布局大型工业企业
社会经济因素
包括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基础设施状况、交通运输条件、劳动力供给、投资环境和经济政策、市场等
减少运费可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从而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靠近消费地则可以及时把握市场动态,了解消费者的需求,从而增强工业产品的竞争力
科学技术因素
包括生产设备与工艺、从业人员素质与科技研发能力、信息化水平等
相当一部分加工制造业对技术工人的综合素质有比较高的要求。高科技产业应当布局在大城市附近或科技水平比较高的地区。科技创新对现代企业的发展有重要意义
知识要点:3.2工业区位因素与工业布局
3.主要的工业区位因素的影响
{5940675A-B579-460E-94D1-54222C63F5DA}影响因素
具体内容
对工业区位的影响
环境质量
包括大气环境、水环境、土壤环境等
要努力减少工业生产对环境生态的破坏,严格控制工业区对居住区和其他城市功能区域的干扰,如有水污染的工厂要远离水源地和河流上游等
信息化水平
研究和开发领域的前沿动态,原材料行情及市场需求变化
信息技术的推广是传统区位因素(原材料、土地、劳动力等)的作用在减弱,新的区位因素(科技、知识、创新等)的作用得以凸显。信息化水平高的地方更容易吸引企业布局和集聚
集聚因素
包括地域上的集聚和信息技术的交流与合作
集聚有利于企业共享基础设施与服务,节省运输费用,减少交易开支,降低生产成本;可以加强技术协作与信息交流,促进集成创新,进而增强竞争力
知识要点:3.2工业区位因素与工业布局
4.环境因素影响下的工业区位选择
知识要点:3.2工业区位因素与工业布局
5.主导因素决定工业区位选择类型
{5940675A-B579-460E-94D1-54222C63F5DA}主导因素
布局类型
布局原则
典型工业部门
原料
原料指向型
接近原料产地
制糖工业(原料运输成本较高)、水果罐头加工业、水产品加工业(原料不便于长途运输)
市场
市场指向型
接近市场(往往是指城市)
啤酒、瓶装饮料工业、家具制造业、炼油业等(产品不便于长途运输);印刷厂(产品运输成本较高)
动力
动力指向型
接近火电厂或水电站
有色冶金如电解铝工业、重化工工业(电能消耗量大)
劳动力
廉价劳动力
接近具有大量廉价劳动力的地方
普通服装工业、电子装配业、纺织工业、鞋帽加工业等
技术
技术指向型
接近高等教育和科学技术发达地区
飞机制造工业、集成电路工业、精密仪表工业、高分子合成工业、航天工业、生物制药工业等
知识要点:3.2工业区位因素与工业布局
6.工业区位因素及其作用的变化
{5940675A-B579-460E-94D1-54222C63F5DA}区位因素
影响变化
原因
原料
越来越小
工业原料范围越来越广,可替代原料越来越多;交通条件的改善使运输成本不断降低
交通
交通方便的地方具有很大的吸引力
原料的运进和产品的运出都需要交通运输
普通劳动力
劳动力数量要求降低
工业生产对技术的要求越来越高;廉价劳动力指向型工业在工业中的比重不断下降
市场
影响很大
对市场变化快速反应,利于企业生存和发展
信息
越来越大
信息越来越成为企业生存的关键,信息交流量大的城市越来越能吸引工业聚集
高素质劳动力
要求提高
工业生产中的技术含量越来越高;技术导向型工业在工业中的比重越来越大
环境
影响增大
人类对生存环境的要求不断提高
知识要点:3.2工业区位因素与工业布局
7.工业布局:
(1)定义:指工业生产的空间分布和地域组合。
(2)类型:
①宏观:包括工业部门、多个企业的总体布局,某工业部门的战略配置,区域工业综合布局。
②微观:指工业企业的布局,工业点的布局等。
(3)意义:合理的工业布局有助于推动区域经济快速增长,促进地区产业均衡发展,有利于城乡统筹。
(4)工业区:工业区是工业布局的地域表现形式,可分为传统工业区与新兴工业区,或专业性工业区与综合性工业区。目前,世界上规模宏伟的工业区有欧洲西部工业区、北美工业区、俄罗斯工业区、日本太平洋沿岸工业区、我国东部沿海工业区等。
知识要点:3.2工业区位因素与工业布局
8.世界工业布局的特点:
(1)工业基地向大型化、综合化的方向发展。
(2)工业布局集中与分散相结合。
(3)工业布局在近原料地、近燃料地、近消费地、临海型的基础上,又出现了临空型、科技型的新布局类型。
(4)世界各国各地区工业布局的不平衡状态依然存在。
知识要点:3.3服务业的区位选择
1.服务业概述
{5940675A-B579-460E-94D1-54222C63F5DA}含义
是指生产服务产品和提供服务的经济部门或企业的集合
地位
服务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水平是衡量现代社会经济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
类型
生产性服务业
包括物流、金融、信息、商务、科技服务等
生活性服务业
包括批发零售、住宿餐饮、房地产、文化娱乐等
公共服务业
包括教育、卫生、公共管理、社会保障等
知识要点:3.3服务业的区位选择
2.生产性服务产业——以金融服务业为例
(1)金融服务业种类
(2)金融服务业区位因素:包括地理位置、经济基础、交通通信、政策、科技、劳动力素质、市场等。
{5940675A-B579-460E-94D1-54222C63F5DA}银行
办理存款、贷款、汇兑、储蓄等业务
证券
证券交易所是买卖股票、公司债券、公债等有价证券的市场
信托
一种特殊的财产管理制度和法律行为
保险
保险公司是销售保险合约、提供风险保障的公司
知识要点:3.3服务业的区位选择
3.生活性服务业——以商业服务业为例
(1)商业服务业含义:指以商品流通及相关服务为人们日常生活提供服务产品的行业。
(2)商业服务业区位因素:交通、市场、行政等。
(3)中心地理论:高级中心地服务范围大,彼此相距远,六边形数目少;低级中心地服务范围小,彼此相距近,六边形数目多。
知识要点:3.3服务业的区位选择
4.各类型服务业的一般区位特征
(1)为个人和家庭提供日常服务的服务业,区位选择主要考虑到靠近消费者需求,一般档次的主要趋向居住区分布,高档服务趋向购物中心。
(2)以企业为服务对象,提供运营活动产生的服务性需求的服务活动,其区位特征是接近服务对象,高度集中于大城市。
(3)具有办公机构性质职能的服务业,具有趋向中心区布局的特征。
知识要点:3.3服务业的区位选择
5.影响服务业的主要区位因素
{5940675A-B579-460E-94D1-54222C63F5DA}主要因素
对区位选择的影响
市场
①看人口规模。投资少、成本低、盈利所需顾客少→布局在居住区;投资大、成本高、盈利所需顾客多→布局在城区中心
②看人口平均消费水平。消费水平低,多靠近居住区;消费水平高,多靠近城区中心
③看居民消费偏好。服务业多选择在消费偏好较高的区域
交通
交通便利的地方,客流量大,可扩大消费市场,也便于商品物资的集散
劳动力
主要考虑劳动力成本,不同类型的服务业对劳动力数量、工资水平以及劳动力素质要求不同
集聚
一方面可共享基础设施、降低交易成本,便于获取信息和技术,彼此带动、扩大知名度和影响力,另一方面,也可以减少消费者的交通费用,最大限度地吸引消费者
其他因素
历史文化、政策等因素对服务业的区位选择明显,且在现代社会中的影响越来越强
知识要点:3.3服务业的区位选择
6.现代服务业的发展
知识要点:3.3服务业的区位选择
7.服务业区位因素的变化
思维导图:产业区位选择
典例探究:
硒砂瓜个大多汁、含糖量高,是西北地区农民在干旱的地表覆盖一层10-15厘米厚的砂石进行栽培而来,被称为石头缝里“蹦”出来的西瓜。完成下面小题。
1.覆盖砂石可以提高硒砂瓜的品质,主要是因为( )
A.光合作用增强 B.昼夜温差增大
C.土壤有机质增加 D.风沙侵袭减少
2.覆盖砂石一定程度上能够缓解瓜地水源缺乏的状况,主要是减少了( )
A.下滲 B.地下径流 C.蒸发 D.蒸腾
【解析】1.砂石的热容量比土壤小,白天升温快,夜间降温快,覆盖砂石可以增大昼夜温差,B正确。覆盖砂石不会增强光合作用、增加土壤有机质和减少风沙侵袭。
[答案提示]1.B
典例探究:
硒砂瓜个大多汁、含糖量高,是西北地区农民在干旱的地表覆盖一层10-15厘米厚的砂石进行栽培而来,被称为石头缝里“蹦”出来的西瓜。完成下面小题。
1.覆盖砂石可以提高硒砂瓜的品质,主要是因为( )
A.光合作用增强 B.昼夜温差增大
C.土壤有机质增加 D.风沙侵袭减少
2.覆盖砂石一定程度上能够缓解瓜地水源缺乏的状况,主要是减少了( )
A.下滲 B.地下径流 C.蒸发 D.蒸腾
【解析】2.覆盖砂石可减少土壤蒸发,保持土壤水分,C正确。
[答案提示]2.C
典例探究:
北京798工厂是上个世纪50年代苏联援助中国建设的一家大型国有工厂,由东德负责设计建造。上世纪90年代陆续停产后,一批全新的创意产业入驻其间,逐渐发展成为画廊、艺术中心、设计公司、餐饮酒吧等各种空间聚合体。完成下面小题。
3.北京798由废弃工厂成功转型为文化创意产业园,所带来的影响有( )
①带动区域产业结构升级②加速区域资源大规模开发③改变了城市的服务职能④提供老工业基地振兴样板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4.798艺术区初期吸引有关艺术家及企业入驻的主要因素是( )
A.地价 B.工业基础 C.市场 D.集聚效应
【解析】3.结合材料分析,北京798工厂是上个世纪50年代苏联援助中国建设的一家大型国有工厂,属于典型的老工业基地,通过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实现了成功转型,为老工业基地的振兴提供了很好的样板,①④正确;转型为文化创意产业园,不是以资源的开发为基础,③错误;增强了北京的服务职能,但并没有改变北京的服务职能,④错误。故选C。
[答案提示]3.C
典例探究:
北京798工厂是上个世纪50年代苏联援助中国建设的一家大型国有工厂,由东德负责设计建造。上世纪90年代陆续停产后,一批全新的创意产业入驻其间,逐渐发展成为画廊、艺术中心、设计公司、餐饮酒吧等各种空间聚合体。完成下面小题。
3.北京798由废弃工厂成功转型为文化创意产业园,所带来的影响有( )
①带动区域产业结构升级②加速区域资源大规模开发③改变了城市的服务职能④提供老工业基地振兴样板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4.798艺术区初期吸引有关艺术家及企业入驻的主要因素是( )
A.地价 B.工业基础 C.市场 D.集聚效应
【解析】4.798艺术区最初是废弃的工厂,空置厂房多,地价低廉,是吸引付租能力较低的艺术家及企业入驻的最主要因素,A正确;工业基础不是艺术家及企业考虑的因素,B错误;798艺术区初期为废弃的工厂,不具备市场及集聚效应的优势,C、D错误。故选A。
[答案提示]4.A
典例探究:
在大城市,某种商品的同一购物半径内往往出现多个超市购物地,这时消费者选择的购物超市具有随机性。科学家经过实际研究后证实了这种随机性的存在,并构建了购买概率等值线模型。下图是R、S、T三家超市的购买概率等值线模型图,概率为0.5的等值线交点表示无差别地点,即该点在两个超市的购买概率相等。完成下面小题。
5.影响消费者购买概率的主要因素包括( )
①消费者习惯②距离超市远近
③交通便利度④超市服务水平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6.随着经济的发展,某投资者
计划在该区域再建一家超市,
最佳选址是( )
A.甲 B.乙C.丙 D.丁
【解析】5.读图可以看出,就同一家超市来看,距离超市越近,购买概率越高,说明影响消费者购买概率的主要因素包括距离超市远近,②正确。从T超市来看,购买概率等值线向东北和西南方向凸出,说明应该是这两个方向的交通非常便捷,购买概率较高,③正确。消费者习惯对购买概率影响也较大,①正确。超市服务水平相差不大,对购买概率影响较小,④错误。A正确,BCD错误。故选A。
[答案提示]5.A
典例探究:
在大城市,某种商品的同一购物半径内往往出现多个超市购物地,这时消费者选择的购物超市具有随机性。科学家经过实际研究后证实了这种随机性的存在,并构建了购买概率等值线模型。下图是R、S、T三家超市的购买概率等值线模型图,概率为0.5的等值线交点表示无差别地点,即该点在两个超市的购买概率相等。完成下面小题。
5.影响消费者购买概率的主要因素包括( )
①消费者习惯②距离超市远近
③交通便利度④超市服务水平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6.随着经济的发展,某投资者
计划在该区域再建一家超市,
最佳选址是( )
A.甲 B.乙C.丙 D.丁
【解析】6.读图可以看出,丙地到R、S、T三家超市的购买概率均小于0.5,如果在丙地再建一家超市,则周边地区的购买概率较高;而甲地到R、S超市的购买概率均等于0.5;乙地到R超市的购买概率大于0.5;丁地到S超市的购买概率大于0.5;如果在甲、乙、丁地再建一家超市,会导致相互竞争过于强烈,因此最佳选址是丙,C正确,ABD错误。故选C。
[答案提示]6.C
典例探究:
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葡萄为多年生藤本果树,耐寒、耐旱、怕涝,气温过高会使葡萄藤被灼伤。下图为意大利坎帕尼亚区域示意图。著名的格雷克葡萄种植在甲地海拔450-500米的山坡上。
材料二:葡萄酒的酿造离不开优质的葡萄和精湛的工艺。意大利酿制葡萄酒的历史可追溯到公元前8世纪,葡萄酒不仅层次丰富、口味芳香,产量也领先世界。
(1)简述坎帕尼亚铁路线的空间分布特点。
[解析] 铁路线的空间分布特点需要描述整个区域铁路分布的疏密差异、分布的地理位置特点等。读图可知,整体而言,铁路主要分布在西部沿海平原地区,西部地区铁路密集,而东部地区铁路分布稀疏,呈现出西多东少的整体特征;细节方面,西部地区,铁路多沿海岸线延伸,而东部地区铁路多沿山谷或河谷延伸(注意图中山脉、河谷等信息与铁路的关系)。
[答案提示] 集中分布在西部沿海平原;西部密集,东部稀疏(西多东少);西部铁路沿着海岸线延伸;东部多沿山谷或河谷延伸。
典例探究:
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葡萄为多年生藤本果树,耐寒、耐旱、怕涝,气温过高会使葡萄藤被灼伤。下图为意大利坎帕尼亚区域示意图。著名的格雷克葡萄种植在甲地海拔450-500米的山坡上。
材料二:葡萄酒的酿造离不开优质的葡萄和精湛的工艺。意大利酿制葡萄酒的历史可追溯到公元前8世纪,葡萄酒不仅层次丰富、口味芳香,产量也领先世界。
(2)分析甲地种植格雷克葡萄的有利自然条件。
[解析] 注意“自然条件”。甲地地处地中海沿岸,属地中海气候,夏季受副高控制,盛行下沉气流,降水少,多晴天,光热充足,且昼夜温差大,有利于糖分的积累;冬季受西风影响,降水较多,葡萄怕涝,葡萄多种植在甲地海拔450-500米的山坡上,坡地地形,利于冬季排水;气温过高会使葡萄藤被灼伤,甲地海拔相对较高,气温较低,防止葡萄藤夏季被灼伤;注意图中“火山”信息,甲地火山灰覆盖,土壤肥沃,有利于葡萄的种植。
[答案提示] 夏季受副高控制,降水少,光热充足;星夜温差大;坡地地形,利于冬季排水;海拔高、气温低,防止葡萄藤夏季被灼伤;火山灰覆盖,土壤肥沃。
典例探究:
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葡萄为多年生藤本果树,耐寒、耐旱、怕涝,气温过高会使葡萄藤被灼伤。下图为意大利坎帕尼亚区域示意图。著名的格雷克葡萄种植在甲地海拔450-500米的山坡上。
材料二:葡萄酒的酿造离不开优质的葡萄和精湛的工艺。意大利酿制葡萄酒的历史可追溯到公元前8世纪,葡萄酒不仅层次丰富、口味芳香,产量也领先世界。
(3)简析意大利葡萄酒生产的区位条件。
[解析] 根据材料“意大利酿制葡萄酒的历史可追溯到公元前8世纪,葡萄酒不仅层次丰富、口味芳香,产量也领先世界”可知,意大利葡萄产量大,品种优良,酿酒原料丰富;同时,酿制葡萄酒的历史可追溯到公元前8世纪,酿酒历史悠久,技术先进,经验丰富;意大利地处欧洲,离欧美等经济发达地区近,消费市场广阔;注意图中“铁路、港口”等信息,意大利交通便利,利于葡萄酒运输与出口。
[答案提示] 葡萄产量大、品种优,酿酒原料丰富;酿酒历史悠久,技术先进、经验丰富;离欧美市场近,市场广阔;交通便利,利于葡萄酒运输与出口。
欢迎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