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考2021】中考历史二轮专题 专项训练 主题二十二 殖民地人民的反抗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时空坐标+阶段特征+考点解读+拓展延伸)学案+试卷(原卷版+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备考2021】中考历史二轮专题 专项训练 主题二十二 殖民地人民的反抗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时空坐标+阶段特征+考点解读+拓展延伸)学案+试卷(原卷版+解析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4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03-24 10:15:22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二十二单元
殖民地人民的反抗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
知识点梳理
【时空坐标】
【阶段特征】
西方列强的对外扩张与殖民活动激起了殖民地人民的反抗。19世纪中期资本主义力量进一步增强,俄国、美国和日本走上了迅速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政治方面
拉丁美洲爆发了玻利瓦尔等人领导的独立运动,出现了一系列新兴独立国家;亚洲的印度爆发了反抗英国殖民统治的民族大起义,沉重打击了英国殖民者。俄国废除农奴制,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林肯领导美国内战,维护了国家统一;日本通过明治维新,开始跻身资本主义强国之列,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确立起来。
经济方面
1861年农奴制改革为俄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提供了大量的自由劳动力。美国内战清除了资本主义发展最大的障碍,为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条件。日本明治维新鼓励发展资本主义。
思想文化方面
启蒙思想的传播使拉丁美洲人民民主意识增强,拉丁美洲独立运动受法国启蒙思想影响。
【考点梳理】
考点一 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争
【2011】版课标·知道玻利瓦尔领导的反殖斗争、印度民族大起义等史实,理解殖民地人民反抗斗争的正义性和艰巨性。
拉丁美洲独立运动
时间
18世纪末19
世纪初
背景
(1)拉丁美洲的绝大部分地区仍处于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殖民统治之下,之间矛盾尖锐。(2)18世纪末19
世纪初,受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的影响下,拉丁美洲地区掀起了一场反抗殖民统治、争取民族独立的运动。
领导人
圣马丁和玻利瓦尔(他们被誉为南美的“解放者”

斗争对象
西班牙、葡萄牙等殖民国家
经过
(1)在南美洲北部地区,1819年玻利瓦尔率领队伍,打败西班牙军队。解放了哥伦比亚、委内瑞拉和厄瓜多尔等地,成立了“大哥伦比亚共和国”;在南美洲南部地区,圣马丁领导了阿根廷、智利、秘鲁的独立运动。
影响
赶走了西班牙、葡萄牙殖民者,赢得了胜利;鼓舞了其他殖民地人民的抗争
印度民族大起义
时间
1857年——1859年
原因
19
世纪中期印度已沦为英国的殖民地,英国完成了工业革命,进一步加强了对印度的经济掠夺和政治压迫,激起印度各阶层人民的强烈不满,人民反抗情绪日益高涨。
参加者
印度土兵、农民、手工业者以及被剥夺了权力的封建王公。
杰出人物
章西女王
斗争对象
英国殖民者
导火线
1857年,涂油子弹事件(密拉特事件)
经过
(1)1857年,印度土兵首先起来反抗英国殖民者,起义军夺取了德里。(2)英军后来攻陷德里;英军乘势进攻章西,年轻的章西女王领导军民与英军展开激战。(3
)章西失陷后,她率军转战外地。战斗中,她身先士卒,直到壮烈牺牲。
影响
(1)国内:印度民族大起义沉重打击了英国殖民者,反映了印度民族意识的觉醒。(2)国际:这次起义也是19
世纪中期亚洲民族解放运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考点二 俄国的改革
【2011】版课标·知道彼得一世改革、亚历山大二世废除农奴制法令,理解改革促进了俄国历史的进步。
彼得一世改革
时间
18
世纪初
改革者
彼得一世
目的
改变俄国的落后面貌,
实现富国强兵。
对象
他发出向西方学习的号召,颁布一系列法令,全面推行改革。
内容
政治上
改组行政机构,
建立了中央集权的行政体制,进一步加强了沙皇的专制权力;
军事上
他创建了一支纪律严明的新式常备军;
经济上
他鼓励兴办手工工场,准许工场主购买整个村庄的农奴;
文教上
他推行文化教育,派遣留学生,创办科学院,开办学校,创办报纸;
生活上
提倡人们学习西方的礼节与生活方式。
结果
通过改革,俄国的经济、军事实力大大增强,一跃成为欧洲军事强国,为对外扩张准备了条件。1700—1721
年,俄国与瑞典进行战争。俄国获胜,夺取了波罗的海的出海口,营建了新的首都——圣彼得堡。
性质
维护沙皇专制统治的地主(农奴制)阶级性质的改革
影响
积极
彼得一世改革以强兵和学习西方科学技术为目标,开启了俄国近代化的进程。
消极
但是,在他的统治下,农奴制却进一步强化,后来成为俄国社会发展的障碍。
亚历山大二世废除农奴制
时间
1861年
改革者
亚历山大二世
原因
19
世纪中期,俄国资本主义经济有所发展,但是,农奴制严重制约了这一时期俄国的经济发展。
目的
沙皇亚历山大二世为缓和国内矛盾,巩固沙皇专制统治
内容
1861
年,亚历山大二世颁布了废除农奴制的法令。法令规定:农奴获得人身自由,可以改变身份,自由转换职业;农奴在获得解放的同时,可以获得一份土地,但是必须出钱赎买,所出的价钱高于当时的地价。
性质
一场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意义
1861年农奴制改革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改革废除了农奴制,促使社会的各个方面出现了新的气象,推动俄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局性
农奴制的残余仍然存在,影响着俄国经济与社会的发展。
认识
改革促进了俄国历史的进步(2)改革是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动力(3)我们要坚持改革开放,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扩大对外开发,借鉴不同文明成就,学习先进科技成果
【知识拓展】俄国农奴制改革后,俄国仍然是沙皇专制政体,但专制独裁开始出现了一些民主气息,其社会性质是资本主义社会。
考点三 美国内战
【2011】版课标·知道《解放黑人奴隶宣言》的主要内容,理解南北战争在美国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美国南北战争(美国内战)
时间
1861年——1865年
根本原因
北方资本主义工商业经济和南方奴隶制种植园经济,南北方不同的经济类型的发展,加剧了南北矛盾。
直接原因导火线
1860年,共和党候选人林肯当选为美国第16任总统,林肯主张限制奴隶制的发展,成为南方奴隶主发动叛乱的借口。
矛盾焦点
奴隶制废存问题。
开始标志
1861年4月,南方军队挑起战争,美国内战爆发。史称“南北战争”。
转折
1862年,联邦政府颁布了《宅地法》和《解放黑人奴隶宣言》,调动了农民和黑人奴隶的积极性,扭转了北方军队在战场上的被动局面。
进程
1864年,北方军队围攻“南部同盟”的“首都”里士满。
结果
1865年,南方军队投降,美国内战以北方胜利告终,避免了美国分裂。
性质
美国内战实质上是美国历史上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
林肯贡献
为维护国家统一和解放黑人奴隶作出了杰出贡献。
影响
经过这场战争,美国维护了国家统一,废除了奴隶制,清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最大障碍,
为以后经济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
《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发表时间
1862年。
主要内容
宣布从1863年元旦起,南方叛乱地区的奴隶永远获得自由,并可以以自由人的身份参加北方军队。
影响
调动了黑人的积极性,他们踊跃参军作战,扭转了战场上的被动局面。
局限性
废除的是叛乱各州的奴隶制,而不是全国的奴隶制。
考点四 日本明治维新
【2011】版课标·知道明治维新的主要政策,理解明治维新在日本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明治维新
时间
1868年
推行人物
明治(睦仁)天皇和倒幕派
政治纲领
《五条誓文》
背景
(1)19
世纪中期,日本处于德川幕府统治之下,德川幕府推行闭关锁国政策,阻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2)1853年和1854年,美国进入被迫开放港口,幕府统治发生动摇。(3)面对民族和社会危机,一部分中下级武士联合西南强藩和朝廷公卿,发动了倒幕运动。
1868年,幕府统治结束,改年号为“明治”,1869年,天皇及政府机构迁到东京。
目的
以西方为榜样,全面改造日本。
主要内容
政治上
废藩置县,实现中央集权;
军事上
实行征兵制,建立新式军队;
经济上
推行地税改革,以“殖产兴业”为口号,大力发展近代经济;
社会生活上
提倡“文明开化”,
向西方学习,改造日本的教育、文化和生活方式。
性质
是一场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影响
明治维新成为日本历史的重大转折点,通过明治维新,日本迅速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实现了“富国强兵”,开始跻身资本主义强国之列。
局限性
明治维新保留了大量旧制度的残余,军国主义色彩浓厚。日本强大起来后,很快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
【提升突破】
1.美国南北战争与独立战争的比较。
(1)从起因上看:北美独立战争是由于美利坚民族的形成,北美经济的发展与英国宗主国的殖民压迫之间的矛盾引起的。而南北战争是因为北方资本主义工商业经济和南方奴隶制种植园经济这两种不同的经济形式之间的矛盾引起的。
(2)从性质上看:都带有资产阶级革命的性质,但独立战争具有民族解放战争的性质,南北战争则带有内战的性质。
(3)从阶段特征看:独立战争属于早期资产阶级革命,处在工场手工业阶段,而南北战争则处在工业资本主义发展时期,处在资产阶级在世界范围确立其统治的时期。
(4)从影响看:都有利于美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前者使美国摆脱了英国的殖民枷锁,为发展资本主义开辟了道路,后者废除了奴隶制度,进一步扫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
2.1861年俄国改革和1868年日本明治维新的异同。
(1)相同点:都是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都促进了本国经济的发展,此后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改革都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
(2)不同点:
①背景不同:俄国改革前面临着严重的农奴制危机,不面临民族危机;日本不仅有严重的国内问题,
而且面临着民族危机。
②前提不同:
日本在改革前,
倒幕派推翻了幕府的封建统治,
为维新改革扫清了障碍;
俄国在改革前没有发生内战。
③内容不同:俄国改革以废除农奴制为主;日本明治维新的内容包括政治、经济、社会生活等各方面,以学习西方为主。
3.英国、法国、美国、
俄国和日本等大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方式。
(1)通过资产阶级革命方式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有: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
(2)通过资产阶级改革方式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有:俄国1861年改革、日本明治维新。
4.日本明治维新对我国现代化建设有什么启示?
(1)抓住历史机遇,努力发展我国经济,促进社会发展。
(2)坚持改革开放,保持政策连续性。
(3)向先进国家学习,引进最先进的技术和设备。
(4)重视教育,培养人才,努力发展我国高新技术和产品,增强国际竞争力。
【识图学史】
玻利瓦尔
章西女王
彼得一世
林肯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二十二单元
殖民地人民的反抗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
单元专题训练
【典题聚焦】
考点一 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争
1.19世纪中期,随着工业革命的完成,世界出现了三股进步潮流。某班同学围绕相关话题进行了相关知识的梳理和归纳,下面是小华同学形成的结论。其中对应正确的是?(  )
选项
发展潮流
事件
结论
A
资产阶级统治的巩固
俄国废除农奴制改革
彻底消除了封建残余
B
资产阶级改革
中国洋务运动
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C
国际无产阶级运动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
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
D
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
印度章西女王领导的反英民族大起义
沉重打击了英国殖民者,反映了印度民族意识的觉醒
【答案】D
【解析】17—19世纪是西方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和巩固时期,1861年俄国废除农奴制改革推动俄国走
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但农奴制的残余仍然存在,影响着俄国经济与社会的发展,A项表述有误。洋务运动是晚清时期地主阶级统治集团求强求富的自救运动,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B项表述有误。南昌起义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C项表述有误。印度章西女王领导的反英民族大起义沉重打击了英国殖民者,反映了印度民族意识的觉醒。这次起义也是19世纪中期亚洲民族解放运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D项正确。
2.他认为“解放者”的称号高于一切帝王,义无反顾地投身独立运动,与殖民者展开了艰苦卓绝的斗争。为纪念他的功绩,现在玻利维亚共和国就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他是(  )
A.章西女王 
 B.玻利瓦尔
C.圣马丁 
 D.华盛顿
【答案】B
【解析】1819年,玻利瓦尔率领队伍,打败西班牙军队,解放了哥伦比亚、委内瑞拉和厄瓜多尔等地,成立了“大哥伦比亚共和国”,和圣马丁一起被誉为南美的“解放者”。玻利维亚共和国便是以玻利瓦
尔的名字命名的。故选B。
考点二 俄国的改革
1.俄国彼得一世即位后进行了改革。下列属于他改革措施的是?(  )
①农奴获得人身自由,可以改变身份,自由转换职业
②建立中央集权的行政体制,进一步加强了沙皇的专制权力
③农奴获得解放时,可以获得一份土地,但必须出钱赎买,所出价钱高于当时地价
④鼓励兴办手工工场,准许工场主购买整个村庄的农奴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答案】D
【解析】17世纪末18世纪初,沙皇彼得一世为改变俄国的落后面貌,实现富国强兵,发出向西方学习的号召,全面推行改革。政治上建立中央集权的行政体制,进一步加强了沙皇的专制权力;经济上鼓励兴办手工工场,准许工场主购买整个村庄的农奴,②④符合题意。①③是1861年俄国废除农奴制改革的内容。故选D。
2.亚历山大二世突破了阻碍俄国发展最大瓶颈,这个“最大瓶颈”指的是?(  )
A.资金缺乏 
 B.农奴制
C.土地自由买卖 
 D.劳动力不足
【答案】B
【解析】在农奴制下,俄国缺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必需的自由劳动力、资金,也不能提供必要的国内
市场,农奴制严重制约了俄国的经济发展。为摆脱农奴制危机,维护沙皇专制统治,亚历山大二世颁布废除农奴制的法令。改革废除了农奴制,推动俄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故选B。
3.列宁说:“臭名远扬的‘解放’是对农民的一场无耻掠夺。”而当时的某官员则说:“人民腰杆挺起来了,样子变了,面貌表情,步履姿势,言论谈吐,一切都变了。”下列对材料信息解读最准确的是?(  )
A.变革是俄国历史的一次倒退
B.列宁的观点正确,某官员观点错误
C.变革对农奴既是解放也是一场掠夺
D.变革使俄国摆脱了殖民压迫
【答案】C 
【解析】由材料及所学可知,材料中“解放”指的是俄国1861年改革,这场改革有双重性质。改革使
农奴获得人身自由,可以改变身份,自由转换职业,体现了对农奴的解放;农奴在解放的同时,可以获得一份土地,但是必须出钱赎买,所出的价钱高出当时的地价,体现了对农奴的掠夺。故选C。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改革废除了农奴制,推动俄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是历史的进步而非倒退,A错误。列宁和当时某官员都是从一个侧面去评价农奴制改革的,B错误。俄国并没有被殖民统治,D错误。
考点三 美国内战
1.以下是《大国崛起》丛书中某册的部分目录。这册书介绍的是?(  )
一、殖民时代………………………………………
2二、独立风云………………………………………10三、宪法立国………………………………………28四、兄弟阋墙………………………………………44
A.法国  B.美国  C.俄国  D.日本
【答案】B 
【解析】美国独立前,曾是英国的殖民地;独立战争结束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实现了国家的独立;1787年宪法规定美国是一个联邦制国家,实行三权分立;经过内战,美国维护了国家统一,废除了奴隶制度,清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最大障碍,故选B。
2.电影《乱世佳人》以19世纪中后期的美国南方种植园为故事背景,讲述了主人公斯嘉丽及其家人、朋友在战争乱世中生活的变故。这一时期美国出现的“乱世”是指?(  )
A.独立战争   B.工业革命
C.南北战争  D.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
【答案】C 
【解析】19世纪中期,美国存在着南方种植园经济和北方资本主义工商业两种经济类型,这两种经济
类型之间的矛盾不断加剧,导致美国南北战争的爆发。美国独立战争发生在1775—1783年;19世纪中期,美国基本上完成了第一次工业革命;1929—1933年的经济大危机处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故选C。
3.沃尔特·拉菲伯在《美国世纪》中写道:“在19世纪后期,落后于英国和法国技术的美国技术,突然获得大发展,并以电灯、打字机、电话……以及三样革命性进展——电、汽车和飞机——改变了世界。”美国技术取得大发展的政治条件是?(  )
A.民族独立  
B.国家统一
C.经济发达  
D.政府重视
【答案】B 
【解析】1861—1865年,美国内战爆发。美国内战实质上是美国历史上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经过这
场战争,美国维护了国家统一,废除了奴隶制度,清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最大障碍,为以后经济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故选B。
考点四 日本明治维新
1.1870年,日本兴办了第一家日报社。到1883年,全国报社增至199家,1890年更达716家之多。大批著作被翻译出版,报纸、杂志如雨后春笋般兴办起来,广泛介绍欧洲的工业文明,报道时事消息,使新思想新知识深入到民众中。由此可见促进日本社会转型的因素是?(  )
A.政府法令推动 
 B.大众传媒发展
C.近代教育产生  D.西方列强的侵略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报纸、杂志……广泛介绍欧洲的工业文明,报道时事消息,使新思想新知识
深入到民众中”可知,促进日本社会转型的因素是大众传媒发展,A、C、D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B
项。
2.日本大化改新有“在中央设立二官八省,地方设国、郡、里”的内容;明治维新有“废藩置县”的内容。据此可知两次改革都?(  )
A.学习隋唐制度 
 B.发展了资本主义
C.加强中央集权  D.推动日本近代化
【答案】C 
【解析】“在中央设立二官八省,地方设国、郡、里”指日本大化改新在政治上建立以天皇为中心的
中央集权制度,地方设立国、郡、里三级,由中央派官治理;明治维新时通过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C项正确。大化改新是学习隋唐制度,明治维新以西方为榜样,A项错误。大化改新使日本发展成为一个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明治维新使日本走上发展资本主义道路,推动日本近代化,B、D两项不符合题
意。
3.日本明治维新的措施中,最能体现改革的资本主义性质的是?(  )
A.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
B.“殖产兴业”,大力发展近代经济
C.“文明开化”,向西方学习
D.实行征兵制,建立新式军队
【答案】B 
【解析】明治维新时,日本提出了“殖产兴业”政策,具体内容就是运用国家政权的力量,从各方面积
累资金,以西方为榜样,大力发展近代经济。故选B。
【真题演练】
考点一 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争
1.(2019江苏南京)发生在18世纪末19世纪初,涉及地区广,卷入人口多,斗争时间长,沉重地打击了
西班牙和葡萄牙殖民统治的是?(  )
A.拉丁美洲独立运动 ????B.第一次亚非会议的召开
C.非洲独立运动高潮 ????D.巴拿马收回运河区主权
【答案】A 
【解析】据关键信息“18世纪末19世纪初”“打击了西班牙和葡萄牙殖民统治”可知,材料所述为玻利瓦尔、圣马丁领导的拉丁美洲独立运动,故选A。第一次亚非会议即万隆会议,召开于1955年;非洲独立运动高潮出现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1999年巴拿马才正式从美国手中收回运河区主权。故B、C、D排除。
2.(2019江西,10,2分)“这些曾经在乡村拥有一望无际的大片土地的所有者,一旦沦为居住泥棚、仅有几只瓦锅的佃户,其对英国殖民者的恐惧、不满和仇恨再也无法控制,因而一些爱国封建王公成了大起义
的领导者。”材料描述的是?(  )
A.美国独立战争 
 B.拉美独立运动
C.印度民族大起义 
 D.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答案】C 
【解析】据关键词“英国殖民者”“封建王公”“大起义”可知,材料描述的是印度封建王公领导的
印度民族大起义,故C项正确。
3.(2019湖南衡阳)某国驻印度总督本廷克说:“这种灾难,在商业史上无与伦比。棉织工人的白骨使印度平原都白成一片了。”据此判断当时印度反抗的是哪个国家的殖民统治?(  )
A.英国 
 B.法国
C.西班牙 
 D.葡萄牙
【答案】A 
【解析】题干描述的是印度人民遭受殖民压迫的惨象。联系所学知识可知,从17世纪开始,英国通过
东印度公司从印度掠夺了大量财富。到19世纪中期,印度已沦为英国的殖民地。为了满足本国工业扩
张的需要,英国强迫印度农民多种棉花少种粮食,再把棉花加工成棉纺织品返销印度,印度的手工业尤其是棉纺织业遭到沉重打击。故选A项。
4.(2017内蒙古呼和浩特)关于拉丁美洲民族解放斗争,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范围包括美国以南的全部美洲地区
B.主要参加者和领导者是土生白人
C.斗争受到法国大革命的影响和推动
D.拉丁美洲国家基本上实现了独立
【答案】?B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拉丁美洲民族解放斗争的主要领导者是土生白人,主要参加者是印第安人、黑人和土生白人。所以B项叙述错误,符合题意。
5.(2020江西)西蒙·玻利瓦尔曾经说:“独立是唯一的赐福,要以其他一切为代价。”他践行的
“独立”是?????(  )
A.美国独立战争 ????B.法国大革命
C.拉丁美洲独立运动 ????D.印度民族大起义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史实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抓住题干中的信息“玻利瓦尔”“独立”,联系
所学可知,玻利瓦尔领导了拉丁美洲独立运动,C项正确。美国独立战争的领导人是华盛顿等;法国大革命的领导人是罗伯斯庇尔等;印度民族大起义涌现出的民族英雄是章西女王等。故A、B、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
(2020新疆)下侧内容是某同学在学习《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争》一课时的笔记。 ????中人物应该是?( 
 )
?
A.玻利瓦尔  
B.卡斯特罗
C.纳赛尔  
D.甘地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争。依据示意图信息“拉丁美洲独立运动”“圣马丁”并结
合所学可知,方框内应该是玻利瓦尔。19世纪初,拉丁美洲人民在玻利瓦尔和圣马丁等人的领导下,反抗西班牙的殖民统治,建立了一系列独立国家,圣马丁和玻利瓦尔被誉为南美的“解放者”,A项符合题意。卡斯特罗是二战后古巴民族独立运动的领导人,B项排除;纳赛尔是二战后埃及独立运动的领导人,C项排除;甘地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印度民族民主运动的领导人,D项排除。
考点二 俄国的改革
1.(2019贵州贵阳)他为俄罗斯打开了“面向欧洲的窗户”,将一个守旧的国家推上了改革的道路,但与此同时又在相当程度上隔断了这个民族和自己历史的联系。他是?(  )
A.亚历山大二世 
 B.伊凡四世
C.尼古拉二世  
D.彼得一世
【答案】D 
【解析】17世纪末18世纪初,彼得一世进行了改革,为俄国打开了一扇“面向欧洲的窗户”,将一个守旧的国家推上了改革的道路。经历了彼得一世改革的俄国,“开始告别东方,走向西方;告别中古,走向近代;告别愚昧与落后,迈进近代化的门槛”。根据以上叙述,可知D正确。亚历山大二世改革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与材料叙述内容不符,所以A错误。伊凡四世是16世纪的沙皇,主要作为是加强了中央集权,所以B错误。尼古拉二世是俄国二月革命时期的沙皇,与材料的叙述没有关联,所以C错误。
2.(2018四川遂宁)俄国废除农奴制改革的影响之大,被人称为法国大革命后最伟大的社会运动。从废除农奴制法令的主要内容上看,它主要为资本主义发展直接提供了?(  )
①技术  ②自由劳动力
③市场  ④资金
A.①②  B.②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俄国的改革。1861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颁布了废除农奴制的法令。法令规定“农
奴获得人身自由,可以改变身份,自由转换职业”,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自由劳动力;“农奴在获得解
放的同时,可以获得一份土地,但是必须出钱赎买,所出的价钱高出当时的地价”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资金。②④正确,故选B。
3.(2019山东青岛)学会抓关键词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与关键词“俄国”“开启近代化进程”相吻合的历史人物是?(  )
A.彼得一世 
 B.亚历山大二世
C.列宁 
 D.斯大林
【答案】A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彼得一世改革以强兵和学习西方科学技术为目标,开启了俄国近代化的进程,本题选A项。
4.(2019四川南充)关于俄国彼得一世改革和1861年农奴制改革的相同点,表述正确的是?(  )
A.都是自上而下的改革
B.都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C.都废除了农奴制度
D.都改变了俄国的社会制度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彼得一世改革与1861年农奴制改革的比较。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两次改革都是由沙
皇下令自上而下进行的,A符合题意。彼得一世改革没有促进资本主义的发展,没有废除农奴制,也没有改变俄国的社会制度,B、C、D不符合题意。
5.(2019黑龙江齐齐哈尔)列夫·托尔斯泰在《安娜·卡列尼娜》中,借列文(同情农奴的农奴主)之口
说:“现在我们这里,一切都翻了一个身,一切都刚刚开始安排。”列文说的这些变化是因为?(  )
A.1861年改革  
B.彼得一世改革
C.十月革命 
 D.苏联模式
【答案】A 
【解析】列夫·托尔斯泰(1828—1910年)的作品《安娜·卡列尼娜》,揭露了俄国专制主义和地主对农民的残酷压榨,反映了在社会转型时期俄国农民既想反抗又找不到出路的状态。彼得一世改革是在18世纪初期。十月革命和苏联模式都出现在20世纪。俄国1861年改革废除农奴制,与材料中“同情农奴”“翻了一个身”相符。故A项符合题意,排除B、C、D三项。
6.(2018广东)1861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签署废除农奴制法令后,没有遇到俄国贵族的强烈抵抗,也没有发生内战,仅凭沙皇的一纸法令就能完成。俄国改革没有遇到贵族强烈抵抗的主要原因是(????
)
A.贵族与农奴矛盾未激化  
B.贵族对农奴处境的同情
C.贵族是改革利益获得者  
D.贵族力量弱小无力对抗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俄国农奴制改革的理解。俄国农奴制改革维护了俄国贵族的利益,是对农民
的敲诈与掠夺,所以俄国改革没有遇到贵族强烈的抵抗,故C项正确。
7.(2020海南)下图摘录了彼得一世改革的措施,这些措施的推行?(  )
?
A.建立起沙皇的专制统治
B.废除了腐朽的农奴制度
C.开启了俄国近代化的进程
D.使俄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
【答案】C 
【解析】由“鼓励兴办手工工场”“提倡学习西方的礼节和生活方式”等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彼得一世改革开启了俄国近代化的进程,故选C项。沙皇专制统治在彼得一世即位之前已逐步建立起
来;废除农奴制和走上资本主义道路是在1861年改革后。所以A、B、D三项不符合题意,排除。
8.(2020贵州贵阳)日本明治维新与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的相同点是?(  )
A.都使本国避免了沦为半殖民地的命运
B.都成为本国历史上的一个重大转折点
C.都废除了本国的农奴制
D.都彻底肃清了本国旧制度的残余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比较概括能力。明治维新和农奴制改革后,日本、俄国均走上了发展资本主
义的道路,这两次改革都成为本国历史上的重大转折点,故B项符合题意。日本在明治维新前面临严重
的民族危机,通过改革实现富国强兵,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的命运;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目的是摆脱农奴制危机,维护沙皇专制统治,故排除A项。日本明治维新以西方为榜样,全面改造日本;俄国的1861年改革颁布废除农奴制的法令,解决劳动力、土地、市场等问题,故C项排除。两国改革均具有不彻底性,日本明治维新保留大量旧制度残余,军国主义色彩浓厚,走上了对外扩张道路;俄国农奴制改革后,农奴制的残余依然存在,影响着俄国经济与社会发展,故排除D项。
考点三 美国内战
1.(2019广东深圳)马丁·路德·金说:“《解放黑人奴隶宣言》的到来犹如欢乐的黎明,结束了束缚黑人的漫漫长夜。”该宣言使黑人奴隶获得了?(  )
A.选举权  
B.受教育权
C.人身自由权 
 D.土地所有权
【答案】C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宣布,南方叛乱地区的奴隶永远获得自由,并可以以自由人的身份加入北方军队。结合题干所述可知,该宣言使黑人奴隶获得了人身自由权。所以C正确。宣言中并未提到给黑人以选举权、受教育权和土地所有权,所以A、B、D错误。
2.(2019黑龙江齐齐哈尔)评价历史人物是培养历史学科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林肯评价准确的是(  )
A.林肯当选为美国第16任总统
B.林肯领导了美国内战
C.林肯为维护国家的统一做出贡献
D.林肯颁布《宅地法》
【答案】C 
【解析】A、B、D三项属于历史事实即史实;C项属于历史评价。故选C项。
3.(2020云南)历史叙述包括史实与评价,下列属于历史评价的是?(  )
A.1860年林肯当选为美国第16任总统
B.1861年南方军队挑起战争,美国内战爆发
C.1865年南方军队投降,美国内战结束
D.美国内战是一场维护国家统一的战争
【答案】D  
【解析】A、B、C三项都属于客观陈述历史事实,排除。“美国内战是一场维护国家统一的战争”
是对美国内战的评价,故选D项。
4.(2018江苏南京)1862年9月,林肯说:“假如不采取解放奴隶的政策的话,是不可能平息这个叛乱的。……解放奴隶会给我们带来更多的东西,使敌人减少同样多的东西。”他这一主张的直接目的是(  )
A.扭转战局 
 B.解放农奴
C.废除奴隶制 
D.维护国家统一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林肯主张废除奴隶制的直接目的。1862年9月,林肯发表《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广大黑人欢庆解放,踊跃参军,北方军队获得雄厚的兵源,扭转了战争的局势,故选A项。解放农奴是俄国1861年改革的主要内容,排除B项。林肯废除奴隶制的直接目的是扭转战局,根本目的是维护国家统一,排除C、D两项。
5.(2018福建)1864年,
美国联邦部队中的黑人团队增加到166个,达到12.6万多人。其直接原因是
(  )
A.独立战争爆发
B.英国承认美国独立
C.法国大革命的推动
D.《解放黑人奴隶宣言》的颁布
【答案】D  
【解析】解答本题应注意1864年正处于美国南北战争期间。A发生于1775年,B发生于1783年,与题干时间不符,故排除;C与题干情境没有直接关系,排除。1862年,《解放黑人奴隶宣言》的颁布使广大黑人踊跃报名参军,故美国联邦部队中的黑人团队和人数增多,D正确。
6.(2018广西南宁)美国独立战争和美国内战是美国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它们对美国影响的相似点是(  )
A.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 B.结束了英国殖民统治
C.维护了美国国家统一 D.消除了国内种族歧视
【答案】A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美国独立战争和美国内战都属于资产阶级革命,因此都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故A属于二者的相似点;B仅属于美国独立战争的意义;C仅属于美国内战的意义;D的说法过于绝对,排除。
7.(2020山东聊城)“在战争危局下,他择时打出了最后一张牌——废奴。”这场战争是?(  )
A.英法争霸战争 B.美国独立战争
C.英荷争霸战争
D.美国南北战争
【答案】D
【解析】根据“在战争危局下”“废奴”,联系所学知识可知,林肯在南北战争中颁布了《解放黑人
奴隶宣言》,废除了黑人奴隶制,扭转了战局,故选D项。英法争霸战争、美国独立战争、英荷争霸战争均与废奴无关,排除A、B、C三项。
8.(2020福建)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1783年,华盛顿领导的独立战争取得胜利。独立后的13州维持着微弱的中央政府。虽然通过了统一的宪法,但是当时各州的利益互不相同,通信手段落后,联邦早晚会分裂。不过,蒸汽轮船、铁路和电讯技术的相继出现,阻止了美国分裂。
——摘编自[英]威尔斯《世界简史》
(1)根据材料,指出“独立战争”的领导人。(2分)
(2)你是否同意“蒸汽轮船、铁路和电讯技术的相继出现,阻止了美国分裂”的观点?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理由。(4分)
【答案】 
(1)华盛顿。(2分)
(2)【答案一】
判断:同意。(1分)
理由:美国独立后存在分裂的风险,但蒸汽轮船、铁路和电讯技术的出现为美国提供了更便捷的交通和
信息交流,促进了国内统一市场的发展。随着科技的进步,北方工业资本主义力量壮大,在南北战争中战胜了南方,从而阻止了美国分裂。(3分)
【答案二】
判断:不同意。(1分)
理由:美国独立后,各州利益不尽相同。随着先进技术的运用,南北方不同经济类型的发展,导致矛盾加
剧,南方诸州退出联邦,挑起内战。可见,工业革命成果的运用并不能阻止美国走向分裂,而是林肯政府通过南北战争打败南方,才阻止了美国分裂。(3分)
【答案三】
判断:不同意。(1分)
理由:林肯当选总统后,南方诸州退出联邦,挑起了内战。林肯政府采取一系列举措,凭借科技、经济等
优势,赢得了南北战争的胜利,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可见,阻止美国分裂的因素不仅是科技,还包括经济、政治等。(3分)
【解析】 (1)结合所学知识直接回答。(2)答案不唯一,此类题型概括理由是作答难点。答题时首先明确问题要求,对论点进行分析。若支持论点,则需要概括出蒸汽轮船、铁路、电讯技术的出现对美国产生的积极影响。如加强了各州之间的联系、形成了统一的市场、促进资本主义发展、为后来南北战争中北方的胜利奠定基础。若反对论点,则要分析美国独立后的形势。如南北双方存在的不同的经济类型、南北双方不可调和的矛盾。通过战争、政治、经济等手段也能阻止美国分裂,而不是仅仅依靠科技因素。围绕自己的观点,以精练的语言有条理地表达出来。
考点四 日本明治维新
1.(2019福建)明治维新时期,日本为提高国民的识字率,引入了普及初等教育和中等教育体系。这表明其实行的政策是?(  )
A.废藩置县 
 B.“殖产兴业”
C.征兵制 
 D.“文明开化”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日本明治维新及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据题干“明治维新”“教育”并结合所
学知识可知,在社会生活上,明治政府提倡“文明开化”,向西方学习,改造日本的教育、文化和生活方
式,故D项符合题意。废藩置县属于政治方面的措施,A项不符合题意,排除。“殖产兴业”属于经济方面的措施,B项不符合题意,排除。实行征兵制属于军事方面的措施,C项不符合题意,排除。
2.(2019四川南充)1871年日本教育部成立,其中第二批预算费用就包括派遣250名留学生出国深造;同一时期,日本仿效德国模式训练陆军军官,海军则仿效英国。这些举措共同表明,明治时期的日本(  )
A.重视军事训练 
 B.注重国民教育
C.积极学习西方  D.提倡“殖产兴业”
【答案】C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从1868年开始,明治政府实行了一系列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史称“明治维新”。材料所述的举措共同表明,明治时期的日本积极学习西方。故本题选C项。
3.(2020山东威海)下图是义务教育教科书《世界历史》第二册第一单元部分目录,由此推断该单元的学习主题是?(  )
A.走向近代
B.资本主义制度的初步确立
C.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
D.一战后初期的世界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归纳总结问题的能力。19世纪,随着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资本主义力量进
一步增强,俄国、美国和日本通过改革或防止分裂的战争走上了迅速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由此可以判
断出该单元的学习主题是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故选C项。走向近代指文艺复兴、新航路开辟等;资本
主义制度的初步确立主要指英、法、美早期资产阶级革命;一战后初期的世界主要指俄国十月革命、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建立、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等。故A、B、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
4.(2018山东潍坊)有学者认为,日本成为文明国家是由于学习了朝鲜、中国、印度和欧洲文明。
明治维新最能体现学习欧洲文明的是?(  )
A.废藩置县 
 B.忠君尚武
C.殖产兴业  
D.科举取士
【答案】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日本明治维新的内容。日本推翻幕府统治以后,明治天皇实行了一系列资产阶
级性质的改革,选项中最能体现学习欧洲文明的是殖产兴业。故选C。
5.(2017山西)近现代以来,美日关系经历了曲折复杂的变化过程。对下面两幅图片所反映的美日
关系,解读正确的是?????(  )
A.日本遭受美国侵略后,学习西方进行改革
B.日本为打破华盛顿体系,偷袭美国珍珠港
C.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在美国的扶植下迅速崛起
D.第二次工业革命后,美国加紧对日本进行技术输出
【答案】A 
【解析】图1反映的是1853年美国侵略日本的黑船事件,它打开了日本的大门,使日本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图2反映的是为了摆脱危机,日本决定学习西方,派参观团赴欧美学习,并进行了一系列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B、C、D三项与图片传达的信息无关,故选A项。
6.(2017内蒙古包头)在日本明治维新改革中,推动资本主义快速发展的经济措施是?(  )
A.废除封建身份制度  B.提倡社会文明开化
C.鼓励发展近代工业  D.大力拓展世界市场
【答案】C 
【解析】日本明治政府宣布士农工商平等,这有利于推动日本社会消除封建等级差别。提倡社会文明
开化推动了日本学习欧美资本主义文明。为了迅速发展工商业,明治政府扶植、保护私人企业的发展,
这最能推动资本主义快速发展。大力拓展世界市场不是明治维新改革的内容。故选C。
7.(2017福建)有学者认为,日本文明自古以来就具有“饮似长鲸吸百川”的能力。能佐证这一观
点的史实有?(  )
①大化改新  ②1861年改革
③明治维新  ④戊戌变法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B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日本在大化改新中积极汲取中国文化,在明治维新中接受西方的先进技术和思想,故选B。
8.(2020福建)下图所示的是某历史事件知识结构图。图中?处应填入?(  )
?
A.英国1640年革命 
 B.法国大革命
C.俄国1861年改革 
 D.日本明治维新
【答案】D
【解析】?通过材料内容可以判断,此事件为日本明治维新。故选D。
9.(2020湖南长沙)社会转型指人类历史上发生的结构性或根本性的社会变动,它是量变积累到一定程度所引发的超越原有社会模式的全方位、革命性的质变。下列选项属于“社会转型”的是?(???? )
A.彼得一世改革  B.明治维新
C.罗斯福新政  D.赫鲁晓夫改革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历史基础知识的能力。注意题干中“社会转型”的含义。日本通过明治维新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属于“社会转型”,故选B项。彼得一世改革开启了俄国近代化的进程,但农奴制进一步强化;罗斯福新政是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作出的政策调整,没有改变资本主义性质;赫鲁晓夫改革只是对苏联模式的小修小补,也没有改变社会性质。三者都没有使社会性质发生“质变”,故A、C、D三项错误。
10.(2020河南)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
明治维新前的日本
德川幕府统治末期的物价变化
材料二????1868年,明治政府开始实行一系列改革。明治政府兴建了现代化交通、通信和教育等基础设施,这些基础设施支撑了工业化和经济的快速发展。而日本民众承担了快速工业化带来的社会和政治成本。1873年农民的土地税占据了农民谷物收益的40%~50%,在明治发展的开头几年相当于政府财政收入的90%。购买工业设备的外汇主要来自低工资、劳动密集型产业的纺织品出口。
——摘编自《新全球史》
材料三????明治天皇一改过去天皇涂脂抹粉之形象,以断发蓄须、军装戎马之形象做出表率,皇室开启西方近代饮食习惯,这种先导性示范效应很快影响到普通日本国民。明治时期思想家森有礼以“开启民智、文明开化”为己任,通过刊物引导日本国民移风易俗,教育家福泽谕吉创办学堂,培养具备西方近代知识和国际视野的学生。
——摘编自《明治维新如何让日本移风易俗》
(1)据材料一,指出当时日本社会面临着怎样的危机。(2分)
(2)据材料二和材料三,概括指出各种社会力量在日本近代社会转型中发挥的重要作用。(4分)
(3)综上所述,面对社会发展,你认为不同的社会力量应该怎样承担好自己的责任?(1分)
【答案】 
(1)美国入侵,被迫开放港口;强藩割据,幕府统治已动摇;物价飞涨,市场混乱,社会矛盾尖锐。(2分,答出其中任意两点即可,符合题意的其他答案也可)
(2)政府:重视近代化基础设施的兴建,为日本经济发展提供政策支撑和物质条件。民众:创造社会财富,
为日本近代经济发展积累资金。皇室:改变形象和饮食习惯,为日本近代社会的文明开化起到示范引领
作用。知识分子:通过报刊或学堂宣传西方文明,推动日本社会的文明开化。(4分,每点1分,符合题意的其他答案也可)
(3)发挥自身优势,合力推动社会的发展。(1分,符合题意的其他答案也可)
【解析】 (1)根据地图中的图例“被迫开放的港口”并结合所学知识可得出美国入侵,被迫开放港口;根据地图中的图例“主持倒幕运动的四强藩”并结合所学知识可得出强藩割据,幕府统治已动摇;根据“德川幕府统治末期的物价变化”图可得出物价飞涨,市场混乱,社会矛盾尖锐。
(2)根据材料二“明治政府兴建了……基础设施……支撑了工业化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得出政府重视
近代化基础设施的兴建,为日本经济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撑和物质条件;根据材料二“日本民众承担了快速工业化带来的社会和政治成本……”可知民众创造社会财富,为日本近代经济发展积累资金;根据材料三“明治天皇一改过去……开启西方近代饮食习惯……影响到普通日本国民”得出皇室改变形象和饮食习惯,为日本近代社会的文明开化起到示范引领作用;根据材料三“明治时期思想家……通过刊物……教育家福泽谕吉创办学堂……”得出知识分子通过报刊或学堂宣传西方文明,推动日本社会的文明开化。
(3)依据材料和问题概括作答即可。重点依据“不同的社会力量”进行概括。
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争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24张PPT)
主题二十二
殖民地人民的反抗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
部编版
二轮复习
第二十二单元
殖民地人民的反抗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
单元综述
西方列强的对外扩张与殖民活动激起了殖民地人民的反抗。19世纪中期资本主义力量进一步增强,俄国、美国和日本走上,了迅速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政治
方面
拉丁美洲爆发了玻利瓦尔等人领导的独立运动,出现了一系列新兴独立国家;亚洲的印度爆发了反抗英国殖民统治的民族大起义,沉重打击了英国殖民者。俄国废除农奴制,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林肯领导美国内战,维护了国家统一;日本通过明治维新,开始跻身资本主义强国之列,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确立起来。
经济
方面
1861年农奴制改革为俄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提供了大量的自由劳动力。美国内战清除了资本主义发展最大的障碍,为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条件。日本明治维新鼓励发展资本主义。
思想文化方面
启蒙思想的传播使拉丁美洲人民民主意识增强,拉丁美洲独立运动受法国启蒙思想影响。
阶段特征
【2011】版课标·知道玻利瓦尔领导的反殖斗争、印度民族大起义等史实,理解殖民地人民反抗斗争的正义性和艰巨性。
考点一 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争
一、拉丁美洲独立运动
1.时间:18
世纪末
19
世纪初。
2.领

人:

 
 和


丁,






②“ 
 ”。




解放者
考点解读
3.性质:反抗
、争取
的运动。
4.过程:玻利瓦尔率领队伍,打败西班牙军队,解放了
、委内瑞拉和厄瓜多尔等地,成立了“
”。
领导了阿根廷、智利和秘鲁的独立运动。
殖民统治
民族独立
哥伦比亚
大哥伦比亚共和国
圣马丁
考点解读
二、印度民族大起义
1.时间:1857—1859
年。
2.领导人:
③ 
 。
3.意义:沉重打击了英国殖民者,反映了印度
的觉醒。
章西女王
民族意识
考点解读
考点二 俄国的改革
【2011】版课标·知道彼得一世改革、亚历山大二世废除农奴制法令,理解改革促进了俄国历史的进步。
一、彼得一世改革
1.目的:改变俄国的
面貌,
实现

落后
富国强兵
考点解读
政治上
军事上
经济上
文教上
生活上
2.内容:
改组行政机构,
建立了
的行政体制,进一步加强了
的专制权力;
他创建了一支
的新式常备军;
他鼓励兴办
,准许工场主购买整个村庄的农奴;
他推行
,派遣留学生,创办科学院,开办学校,创办报纸;
提倡人们学习
的礼节与生活方式。
考点梳理
中央集权
沙皇
纪律严明
手工工场
文化教育
西方
3.影响:通过改革,俄国的经济、军事实力大大增强,为对外扩张准备了条件。
彼得一世改革开启了俄国

的进程。
进一步强化,后来成为俄国社会发展的障碍。
 
结果
通过改革,俄国的经济、
大大增强,一跃成为欧洲
强国,为对外扩张准备了条件。1700—1721
年,俄国与瑞典进行战争。俄国获胜,夺取了
的出海口,营建了新的首都——

性质
维护沙皇专制统治的地主(农奴制)阶级性质的改革
考点梳理
军事实力
军事
波罗的海
圣彼得堡
近代化
农奴制
二、废除农奴制
1.背景:俄国

  
严重制约了俄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2.时间:1861
年。
3.人物:沙皇③
 

4.内容:农奴获得人身自由,可以改变身份,自由转换职业;农奴在获得解放的同时,可以获得一份土地,但是必须
,所出的价钱高出当时的地价。
5.意义:1861
年农奴制改革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
改革废除了
农奴制
,促使社会的各个方面出现了新的气象,推动俄国走上了
的道路。但是,农奴制的残余仍然存在,影响了俄国经济与社会的发展。
农奴制
亚历山大二世
出钱赎买
转折点
农奴制
发展资本主义
考点解读
1.背景:美国独立后,经济迅速发展。北方完成了工业革命,南方却以
为主,大量使用黑奴劳动。南北方不同的经济类型的发展,加剧了南北矛盾。
2.导火线:1860
年,
,主张限制奴隶制的发展。
3.时间:
年。
4.经过
考点三 美国内战
【2011】版课标·知道《解放黑人奴隶宣言》的主要内容,理解南北战争在美国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种植园经济
林肯当选为美国总统
1861—1865
考点解读
矛盾焦点
废存问题。
开始标志
1861年4月,
南方军队挑起战争,
美国内战爆发。
史称“
”。
转折
1862年,联邦政府颁布了《宅地法》和《
》,调动了农民和黑人奴隶的积极性,扭转了北方军队在战场上的被动局面。
进程
年,北方军队围攻“南部同盟”的“首都”里士满。
结果
年,南方军队投降,美国内战以北方胜利告终,避免了美国分裂。
性质
美国内战实质上是美国历史上
革命。
林肯贡献


作出了杰出贡献。
影响
经过这场战争,美国维护了
,废除了
,清除了
发展的最大障碍,
为以后经济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
奴隶制
南北战争
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1864
1865
第二次资产阶级
维护国家统一
解放黑人奴隶
国家统一
奴隶制
资本主义
考点解读
考点四 日本明治维新
【2011】版课标·知道明治维新的主要政策,理解明治维新在日本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一、背景
1.国内危机:19
世纪中期,日本处于德川幕府统
治之下。天皇是名义上的君主,幕府将军掌握了实
权。
考点解读
2.民族危机:1853—1854
年,①
  海军舰队两次强行进入日本港口,日本被迫在不平等条约上签字,开放港口。其他西方国家接踵而至,幕府统治发生动摇。
3.倒幕运动:1868


月,倒幕派在京都发动“王政复古”政变,倒幕派粉碎幕府的武力反扑,结束了幕府统治。
年,天皇及政府机构迁到东京。
二、时间:
年开始。
三、人物:
明治天皇。
美国
1869
1868
考点解读
四、内容
五、影响
1.积极:通过明治维新,日本迅速走上了
的道路,实现了富国强兵,开始跻身
之列。
2.消极:保留了大量旧制度的残余,军国主义色彩浓厚,日本强大起来后,很快走上了
的道路。
政治上
废藩置县,加强

军事上
实行征兵制,建立新式军队
经济上
推行地税改革,以②
为口号,大力发展近代经济社会
生活上
提倡

,向西方学习,改造日本的教育、文化和生活方式
中央集权
“ 殖产兴业 ”
“文明开化”
发展资本主义
资本主义强国
对外侵略扩张
考点解读
(1)相同点
(2)不同点
①背景:改革前都面临着严重的社会危机。
②性质:都是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③内容:都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采取了重大改革措施。④影响:都有利于本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领导力量及结果不同:戊戌变法中维新派没有发动群众,仅依靠一个无实权的皇帝,最终失败,中国仍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明治维新中日本中下级武士拥有较强的武装力量,通过武装倒幕运动使天皇掌握实权,最终使改革获得成功,日本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并逐渐强大起来。
日本明治维新与中国戊戌变法的异同
易错易混
(1)从起因上看:北美独立战争是由于美利坚民族的形成,北美经济的发展与英国宗主国的殖民压迫之间的矛盾引起的。而南北战争是因为北方资本主义工商业经济和南方奴隶制种植园经济这两种不同的经济形式之间的矛盾引起的。
(2)从性质上看:都带有资产阶级革命的性质,但独立战争具有民族解放战争的性质,南北战争则带有内战的性质。
1.美国南北战争与独立战争的比较。
提升突破
(3)从阶段特征看:独立战争属于早期资产阶级革命,
处在工场手工业阶段,而南北战争则处在工业资本主义发展时期,处在资产阶级在世界范围确立其统治的时期。
(4)从影响看:都有利于美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前者使美国摆脱了英国的殖民枷锁,为发展资本主义开辟了道路,后者废除了奴隶制度,进一步扫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
提升突破
(1)相同点:都是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都促进了本国经济的发展,此后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改革都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
(2)不同点:
①背景不同:俄国改革前面临着严重的农奴制危机,不面临民族危机;日本不仅有严重的国内问题,
而且面临着民族危机。
②前提不同:
日本在改革前,
倒幕派推翻了幕府的封建统治,
为维新改革扫清了障碍;
俄国在改革前没有发生内战。
③内容不同:俄国改革以废除农奴制为主;日本明治维新的内容包括政治、经济、社会生活等各方面,以学习西方为主。
2.1861年俄国改革和1868年日本明治维新的异同
提升突破
(1)通过资产阶级革命方式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有: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
(2)通过资产阶级改革方式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有:俄国1861年改革、日本明治维新。
3.英国、法国、美国、
俄国和日本等大国走上
资本主义道路的方式。
提升突破
(1)抓住历史机遇,努力发展我国经济,促进社会发展
(2)坚持改革开放,保持政策连续性。
(3)向先进国家学习,引进最先进的技术和设备。
(4)重视教育,培养人才,努力发展我国高新技术和产品,增强国际竞争力。
4.日本明治维新对我国现代化建设有什么启示?
提升突破
玻利瓦尔
彼得一世
章西女王
林肯
识图学史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二十二单元
殖民地人民的反抗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
单元专题训练
【典题聚焦】
考点一 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争
1.19世纪中期,随着工业革命的完成,世界出现了三股进步潮流。某班同学围绕相关话题进行了相关知识的梳理和归纳,下面是小华同学形成的结论。其中对应正确的是?(  )
选项
发展潮流
事件
结论
A
资产阶级统治的巩固
俄国废除农奴制改革
彻底消除了封建残余
B
资产阶级改革
中国洋务运动
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C
国际无产阶级运动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
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
D
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
印度章西女王领导的反英民族大起义
沉重打击了英国殖民者,反映了印度民族意识的觉醒
2.他认为“解放者”的称号高于一切帝王,义无反顾地投身独立运动,与殖民者展开了艰苦卓绝的斗争。为纪念他的功绩,现在玻利维亚共和国就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他是(  )
A.章西女王 
 B.玻利瓦尔
C.圣马丁 
 D.华盛顿
考点二 俄国的改革
1.俄国彼得一世即位后进行了改革。下列属于他改革措施的是?(  )
①农奴获得人身自由,可以改变身份,自由转换职业
②建立中央集权的行政体制,进一步加强了沙皇的专制权力
③农奴获得解放时,可以获得一份土地,但必须出钱赎买,所出价钱高于当时地价
④鼓励兴办手工工场,准许工场主购买整个村庄的农奴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2.亚历山大二世突破了阻碍俄国发展最大瓶颈,这个“最大瓶颈”指的是?(  )
A.资金缺乏 
 B.农奴制
C.土地自由买卖 
 D.劳动力不足
3.列宁说:“臭名远扬的‘解放’是对农民的一场无耻掠夺。”而当时的某官员则说:“人民腰杆挺起来了,样子变了,面貌表情,步履姿势,言论谈吐,一切都变了。”下列对材料信息解读最准确的是?(  )
A.变革是俄国历史的一次倒退
B.列宁的观点正确,某官员观点错误
C.变革对农奴既是解放也是一场掠夺
D.变革使俄国摆脱了殖民压迫
考点三 美国内战
1.以下是《大国崛起》丛书中某册的部分目录。这册书介绍的是?(  )
一、殖民时代………………………………………
2二、独立风云………………………………………10三、宪法立国………………………………………28四、兄弟阋墙………………………………………44
A.法国  B.美国  C.俄国  D.日本
2.电影《乱世佳人》以19世纪中后期的美国南方种植园为故事背景,讲述了主人公斯嘉丽及其家人、朋友在战争乱世中生活的变故。这一时期美国出现的“乱世”是指?(  )
A.独立战争   B.工业革命
C.南北战争  D.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
3.沃尔特·拉菲伯在《美国世纪》中写道:“在19世纪后期,落后于英国和法国技术的美国技术,突然获得大发展,并以电灯、打字机、电话……以及三样革命性进展——电、汽车和飞机——改变了世界。”美国技术取得大发展的政治条件是?(  )
A.民族独立  
B.国家统一
C.经济发达  
D.政府重视
考点四 日本明治维新
1.1870年,日本兴办了第一家日报社。到1883年,全国报社增至199家,1890年更达716家之多。大批著作被翻译出版,报纸、杂志如雨后春笋般兴办起来,广泛介绍欧洲的工业文明,报道时事消息,使新思想新知识深入到民众中。由此可见促进日本社会转型的因素是?(  )
A.政府法令推动 
 B.大众传媒发展
C.近代教育产生  D.西方列强的侵略
2.日本大化改新有“在中央设立二官八省,地方设国、郡、里”的内容;明治维新有“废藩置县”的内容。据此可知两次改革都?(  )
A.学习隋唐制度 
 B.发展了资本主义
C.加强中央集权  D.推动日本近代化
3.日本明治维新的措施中,最能体现改革的资本主义性质的是?(  )
A.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
B.“殖产兴业”,大力发展近代经济
C.“文明开化”,向西方学习
D.实行征兵制,建立新式军队
【真题演练】
考点一 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争
1.(2019江苏南京)发生在18世纪末19世纪初,涉及地区广,卷入人口多,斗争时间长,沉重地打击了
西班牙和葡萄牙殖民统治的是?(  )
A.拉丁美洲独立运动 ????B.第一次亚非会议的召开
C.非洲独立运动高潮 ????D.巴拿马收回运河区主权
2.(2019江西,10,2分)“这些曾经在乡村拥有一望无际的大片土地的所有者,一旦沦为居住泥棚、仅有几只瓦锅的佃户,其对英国殖民者的恐惧、不满和仇恨再也无法控制,因而一些爱国封建王公成了大起义的领导者。”材料描述的是?(  )
A.美国独立战争 
 B.拉美独立运动
C.印度民族大起义 
 D.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3.(2019湖南衡阳)某国驻印度总督本廷克说:“这种灾难,在商业史上无与伦比。棉织工人的白骨使印度平原都白成一片了。”据此判断当时印度反抗的是哪个国家的殖民统治?(  )
A.英国 
 B.法国
C.西班牙 
 D.葡萄牙
4.(2017内蒙古呼和浩特)关于拉丁美洲民族解放斗争,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范围包括美国以南的全部美洲地区
B.主要参加者和领导者是土生白人
C.斗争受到法国大革命的影响和推动
D.拉丁美洲国家基本上实现了独立
5.(2020江西)西蒙·玻利瓦尔曾经说:“独立是唯一的赐福,要以其他一切为代价。”他践行的
“独立”是?????(  )
A.美国独立战争 ????B.法国大革命
C.拉丁美洲独立运动 ????D.印度民族大起义
(2020新疆)下侧内容是某同学在学习《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争》一课时的笔记。 ????中人物应该是?( 
 )
?
A.玻利瓦尔  
B.卡斯特罗
C.纳赛尔  
D.甘地
考点二 俄国的改革
1.(2019贵州贵阳)他为俄罗斯打开了“面向欧洲的窗户”,将一个守旧的国家推上了改革的道路,但与此同时又在相当程度上隔断了这个民族和自己历史的联系。他是?(  )
A.亚历山大二世 
 B.伊凡四世
C.尼古拉二世  
D.彼得一世
2.(2018四川遂宁)俄国废除农奴制改革的影响之大,被人称为法国大革命后最伟大的社会运动。从废除农奴制法令的主要内容上看,它主要为资本主义发展直接提供了?(  )
①技术  ②自由劳动力
③市场  ④资金
A.①②  B.②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3.(2019山东青岛)学会抓关键词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与关键词“俄国”“开启近代化进程”相吻合的历史人物是?(  )
A.彼得一世 
 B.亚历山大二世
C.列宁 
 D.斯大林
4.(2019四川南充)关于俄国彼得一世改革和1861年农奴制改革的相同点,表述正确的是?(  )
A.都是自上而下的改革
B.都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C.都废除了农奴制度
D.都改变了俄国的社会制度
5.(2019黑龙江齐齐哈尔)列夫·托尔斯泰在《安娜·卡列尼娜》中,借列文(同情农奴的农奴主)之口
说:“现在我们这里,一切都翻了一个身,一切都刚刚开始安排。”列文说的这些变化是因为?(  )
A.1861年改革  
B.彼得一世改革
C.十月革命 
 D.苏联模式
6.(2018广东)1861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签署废除农奴制法令后,没有遇到俄国贵族的强烈抵抗,也没有发生内战,仅凭沙皇的一纸法令就能完成。俄国改革没有遇到贵族强烈抵抗的主要原因是(????
)
A.贵族与农奴矛盾未激化  
B.贵族对农奴处境的同情
C.贵族是改革利益获得者  
D.贵族力量弱小无力对抗
7.(2020海南)下图摘录了彼得一世改革的措施,这些措施的推行?(  )
?
A.建立起沙皇的专制统治
B.废除了腐朽的农奴制度
C.开启了俄国近代化的进程
D.使俄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
8.(2020贵州贵阳)日本明治维新与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的相同点是?(  )
A.都使本国避免了沦为半殖民地的命运
B.都成为本国历史上的一个重大转折点
C.都废除了本国的农奴制
D.都彻底肃清了本国旧制度的残余
考点三 美国内战
1.(2019广东深圳)马丁·路德·金说:“《解放黑人奴隶宣言》的到来犹如欢乐的黎明,结束了束缚黑人的漫漫长夜。”该宣言使黑人奴隶获得了?(  )
A.选举权  
B.受教育权
C.人身自由权 
 D.土地所有权
2.(2019黑龙江齐齐哈尔)评价历史人物是培养历史学科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林肯评价准确的是(  )
A.林肯当选为美国第16任总统
B.林肯领导了美国内战
C.林肯为维护国家的统一做出贡献
D.林肯颁布《宅地法》
3.(2020云南)历史叙述包括史实与评价,下列属于历史评价的是?(  )
A.1860年林肯当选为美国第16任总统
B.1861年南方军队挑起战争,美国内战爆发
C.1865年南方军队投降,美国内战结束
D.美国内战是一场维护国家统一的战争
4.(2018江苏南京)1862年9月,林肯说:“假如不采取解放奴隶的政策的话,是不可能平息这个叛乱的。……解放奴隶会给我们带来更多的东西,使敌人减少同样多的东西。”他这一主张的直接目的是(  )
A.扭转战局 
 B.解放农奴
C.废除奴隶制 
D.维护国家统一
5.(2018福建)1864年,
美国联邦部队中的黑人团队增加到166个,达到12.6万多人。其直接原因是
(  )
A.独立战争爆发
B.英国承认美国独立
C.法国大革命的推动
D.《解放黑人奴隶宣言》的颁布
6.(2018广西南宁)美国独立战争和美国内战是美国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它们对美国影响的相似点是(  )
A.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 B.结束了英国殖民统治
C.维护了美国国家统一 D.消除了国内种族歧视
7.(2020山东聊城)“在战争危局下,他择时打出了最后一张牌——废奴。”这场战争是?(  )
A.英法争霸战争 B.美国独立战争
C.英荷争霸战争
D.美国南北战争
8.(2020福建)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1783年,华盛顿领导的独立战争取得胜利。独立后的13州维持着微弱的中央政府。虽然通过了统一的宪法,但是当时各州的利益互不相同,通信手段落后,联邦早晚会分裂。不过,蒸汽轮船、铁路和电讯技术的相继出现,阻止了美国分裂。
——摘编自[英]威尔斯《世界简史》
(1)根据材料,指出“独立战争”的领导人。(2分)
(2)你是否同意“蒸汽轮船、铁路和电讯技术的相继出现,阻止了美国分裂”的观点?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理由。(4分)
考点四 日本明治维新
1.(2019福建)明治维新时期,日本为提高国民的识字率,引入了普及初等教育和中等教育体系。这表明其实行的政策是?(  )
A.废藩置县 
 B.“殖产兴业”
C.征兵制 
 D.“文明开化”
2.(2019四川南充)1871年日本教育部成立,其中第二批预算费用就包括派遣250名留学生出国深造;同一时期,日本仿效德国模式训练陆军军官,海军则仿效英国。这些举措共同表明,明治时期的日本(  )
A.重视军事训练 
 B.注重国民教育
C.积极学习西方  D.提倡“殖产兴业”
3.(2020山东威海)下图是义务教育教科书《世界历史》第二册第一单元部分目录,由此推断该单元的学习主题是?(  )
A.走向近代
B.资本主义制度的初步确立
C.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
D.一战后初期的世界
4.(2018山东潍坊)有学者认为,日本成为文明国家是由于学习了朝鲜、中国、印度和欧洲文明。
明治维新最能体现学习欧洲文明的是?(  )
A.废藩置县 
 B.忠君尚武
C.殖产兴业  
D.科举取士
5.(2017山西)近现代以来,美日关系经历了曲折复杂的变化过程。对下面两幅图片所反映的美日
关系,解读正确的是?????(  )
A.日本遭受美国侵略后,学习西方进行改革
B.日本为打破华盛顿体系,偷袭美国珍珠港
C.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在美国的扶植下迅速崛起
D.第二次工业革命后,美国加紧对日本进行技术输出
6.(2017内蒙古包头)在日本明治维新改革中,推动资本主义快速发展的经济措施是?(  )
A.废除封建身份制度  B.提倡社会文明开化
C.鼓励发展近代工业  D.大力拓展世界市场
7.(2017福建)有学者认为,日本文明自古以来就具有“饮似长鲸吸百川”的能力。能佐证这一观
点的史实有?(  )
①大化改新  ②1861年改革
③明治维新  ④戊戌变法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8.(2020福建)下图所示的是某历史事件知识结构图。图中?处应填入?(  )
?
A.英国1640年革命 
 B.法国大革命
C.俄国1861年改革 
 D.日本明治维新
9.(2020湖南长沙)社会转型指人类历史上发生的结构性或根本性的社会变动,它是量变积累到一定程度所引发的超越原有社会模式的全方位、革命性的质变。下列选项属于“社会转型”的是?(???? )
A.彼得一世改革  B.明治维新
C.罗斯福新政  D.赫鲁晓夫改革
10.(2020河南)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
明治维新前的日本
德川幕府统治末期的物价变化
材料二????1868年,明治政府开始实行一系列改革。明治政府兴建了现代化交通、通信和教育等基础设施,这些基础设施支撑了工业化和经济的快速发展。而日本民众承担了快速工业化带来的社会和政治成本。1873年农民的土地税占据了农民谷物收益的40%~50%,在明治发展的开头几年相当于政府财政收入的90%。购买工业设备的外汇主要来自低工资、劳动密集型产业的纺织品出口。
——摘编自《新全球史》
材料三????明治天皇一改过去天皇涂脂抹粉之形象,以断发蓄须、军装戎马之形象做出表率,皇室开启西方近代饮食习惯,这种先导性示范效应很快影响到普通日本国民。明治时期思想家森有礼以“开启民智、文明开化”为己任,通过刊物引导日本国民移风易俗,教育家福泽谕吉创办学堂,培养具备西方近代知识和国际视野的学生。
——摘编自《明治维新如何让日本移风易俗》
(1)据材料一,指出当时日本社会面临着怎样的危机。(2分)
(2)据材料二和材料三,概括指出各种社会力量在日本近代社会转型中发挥的重要作用。(4分)
(3)综上所述,面对社会发展,你认为不同的社会力量应该怎样承担好自己的责任?(1分)
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争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