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自相矛盾》课件(28张)

文档属性

名称 15 《自相矛盾》课件(28张)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3-24 11:32:2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5 自相矛盾
小学 五年级 语文
自相矛盾:
自相矛盾:比喻说话办事前后不一致或互相抵触。


《韩非子》是法家学派的代表著作。
韩非,战国末期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散文家,法家学派的代表人物。





自相矛盾
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

自相矛盾
楚人 有 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

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

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
誉:1.名誉,名声
2.称赞


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
誉:1.名誉,名声
2.称赞

称赞

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
誉:1.名誉,名声
2.称赞

称赞
刺破

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

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
盾 —— (坚)—— 物(莫能陷也)
矛 —— (利)—— 物(无不陷也)
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
有的人

其人弗能应也。
盾 —— (坚)—— 物(莫能陷也)
矛盾
矛 —— (利)—— 物(无不陷也)

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
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
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
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

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
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
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
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

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
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
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
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

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
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
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
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
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
放在句首,表示将发议论
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
放在句首,表示将发议论
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
放在句首,表示将发议论
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
放在句首,表示将发议论
存在
坚不可破的盾和无坚不摧的矛,是不可能同时存在的。
夫 不可陷之盾 与 无不陷之矛,不可 同世而立。
这一故事告诫人们说话做事要 ,不要 。
这一故事告诫人们说话做事要前后照应,不要自相矛盾。
作业:
1.背诵第15课《自相矛盾》。
2.预习第16课《田忌赛马》和第17课《跳水》。
同学们,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