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课《古代诗歌三首》创优公开课课件(共73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2课《古代诗歌三首》创优公开课课件(共73张PPT)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7.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五四学制)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3-24 16:41:3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2 古代诗歌三首
【五四制统编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马 诗
李贺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目 录
二、文学常识
三、理解诗意
五、比较拓展
四、体悟诗情
一、学习目标
一 学习目标
流畅朗读,背诵诗歌
理解诗意,体会情感
理解托物言志的手法
3
2
1
学习目标
成语导入
( ):作战或做事时,不畏艰难,勇敢地走在他人前面。
( ):形容士兵众多,声势壮大。
( ):用以祝贺人成功迅速而容易。
( ):形容军人英勇地战死在沙场上。
( ):喻到了危险的边缘,及时醒悟回头。
一马当先
千军万马
马到成功
马革裹尸
悬崖勒马
二 文学常识
一看诗题明对象
二看作者知背景
三看诗文解大意
四看资料悟诗情
五反复诵读入诗境
学法指导
李贺(790--816),字长吉,唐代河南人,唐宗室郑王李亮后裔。有“诗鬼”之称,是与“诗圣”杜甫、“诗仙”李白、“诗佛”王维相齐名的唐代著名诗人。著有《昌谷集》。
李贺倚石图
作者简介
三 理解诗意
马诗
大漠沙如雪,
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
快走踏清秋。
诗意理解
马诗
大漠沙如雪,
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
快走踏清秋。
古代一种兵器,形似月牙。
何日,
何时。

用黄金装饰的马笼头。此指袋上金络脑。

字正腔圆 节奏鲜明 抑扬顿挫
马诗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四 体悟诗情
抓住诗中关键的字、词、句,谈谈自己对这首诗的感受与理解。
温馨提示:可以从遣词造句、修辞手法、描绘景物、写作手法等角度
体悟诗情
大漠沙如雪
“大”字表现了沙漠的辽阔连绵,又运用比喻,将万里平沙喻为皑皑霜雪,给人以悲凉肃杀之感。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王维《使至塞上》
体悟诗情
燕山月似钩
资料助读一
燕山,中国北部著名山脉之一。战略要地。指燕然山。亦借指边塞。自古为南北交通孔道。在军事中也很有地位,古代与近代战争中,常常是兵家必争之地。
诗人李贺生活于贞元、元和之际,正是藩镇极为跋扈的时代,而“燕山”的幽州蓟门一带又是藩镇肆虐为时最久、为祸最烈的地带。
思考:作者仅仅描写“燕山”景色么?
体悟诗情
资料助读二
燕山,指燕然山,中国北部著名山脉之一,战略要地,亦借指边塞。自古为交通要道,是兵家必争之地。
诗人李贺生活于贞元、元和之际,正是藩镇极为跋扈的时代,而“燕山”的幽州蓟门一带又是藩镇肆虐为时最久、为祸最烈的地带。
体悟诗情
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南北朝《木兰辞》
君言丈夫无意气,试问燕山那得碑。
——南北朝 庾信《杨柳歌》
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
——唐 李白《北风行》

体悟诗情
古诗词里的“燕山”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络脑”是指马笼头,一个“金”字,体现了马所佩戴的鞍具的贵重,象征着马受到重用。“何当”领起设问,强烈的传达出无限企盼之情。
何当铁络脑,快走踏清秋。
体悟诗情
文字塑人,你从中读到一位怎样的诗人,请用下面的句式说话。
燕山,一位____的诗人令我_____ 。
提示:结合描绘景物、助读资料、作者经历思考。
体悟诗情
资料助读三
李贺才华横溢,壮志凌云,满腹傲气,迫切地想为国家人民奉献,但因其父名叫李晋肃,“晋”“进”同音,与李贺争名的人,就说他应避讳父亲名讳不举进士,使得他终生不得登第。李贺一生怀才不遇,穷困潦倒,27岁时在郁闷悲苦中去逝。
体悟诗情
大漠边塞
骏马疆场
苦无鞍具
驰骋无期
志在报国
思战心切
不被赏识
生不逢时
托物言志
体悟诗情
前两句写景:
后两句抒情:
知识链接:托物言志
托物言志是古典诗词中常见的一种表现手法。托物言志,也称寄意于物,是指诗人运用象征或起兴等手法,通过描摹客观上事物的某一个方面的特征,来表达作者情感或揭示作品的主旨。
体悟诗情
五 比较拓展
南园
男儿何不带吴钩,
收取关山五十州?
请君暂上凌烟阁,
若个书生万户侯?
马诗
大漠沙如雪,
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
快走踏清秋。
比较两首诗,思考:
1.两首诗思想内容基本相同,是什么? 2.两首诗写作手法各具特色,试说明。
比较拓展
南园
马诗
写作手法
直抒胸臆
痛快淋漓
通篇用比
托物言志
抒情委婉
耐人寻味
思想内容
积极进取、希望投笔从戎、驰骋沙场、为国建功。也有怀才不遇之苦。
比较拓展
马诗
李贺
大漠沙如雪,
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
快走踏清秋。
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千锤万凿出深山
石灰吟
2 吟说石灰历程
3 体悟诗人品质
4 抒发崇敬之情
目 录
1 知诗人,解诗题
壹 正确熟练朗读,背诵默写古诗。
贰 理解石灰形象,体会诗人品质。
叁 了解诗人生平,感受伟大情怀。
学习目标
于谦(1398-1457),字廷益,号节庵,官至少保,世称于少保。明朝浙江承宣布政使司杭州钱塘县。天顺元年因“谋逆”罪被冤杀,谥曰忠肃,有《于忠肃集》。与岳飞、张苍水并称“西湖三杰”。
作者简介
解诗题:
“吟”为“吟颂”之意,古代诗歌体裁的一种名称,蕴含着作者的赞颂之情。
这是一首赞颂石灰的诗。
石灰吟
千锤/万凿//出深山,
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注释
若:好像。
等:平常。
浑:全。
石灰生命历程
千锤万凿
烈火焚烧
粉骨碎身
将《石灰吟》分别改编为一首六言、五言绝句,然后比较与原诗的不同。
要求:1.各句最后一字不变;
2.改编后诗意不变。
石灰吟
千锤万凿出山,
烈火焚烧等闲。
粉骨碎身不怕,
要留清白人间。
深:说明石灰掩埋之深,运送山路之远。突出了石灰开采的艰难。
浑:为全之意。强调了石灰对自己处境的态度。
千、万:虚指,表示锤击次数之多,体现了石灰开采非常艰难。
碎身:与“粉骨”意思相近,强调石灰所受磨难之重,从而突出石灰无所畏惧的精神。
石灰吟
锤凿出深山,
焚烧若等闲。
粉骨浑不怕
清白在人间。
诗中字里行间都隐藏着诗人自己的影子,请用下面的句式说话:
从诗中 ,
我读出一个 的于谦。
从诗中 ,读出一个 的于谦。
千锤万凿
烈火焚烧
粉骨碎身
若等闲
浑不怕
清白人间
……
饱经磨难
不畏艰险
刚正不阿
从容坦然
打不倒,压不垮
清白正直
……
知人论世:于谦参加科举考试时,以状元的文才被降到三甲第九十二名,几乎名落孙山。无它,就因为他不肯对主考官溜须拍马招致妨恨而已。为官后,又因敢于为民请命,严惩作奸犯科权贵,而受到排挤打击。于谦做官官便服一套,瘦马一匹。同僚不以其为清廉,却说他坏了官场规矩。
知人论世:1449年,明英宗贸然率军出征,50万人马全军覆没,英宗被俘。于谦临危受命任兵部尚书,督战五昼夜打败瓦剌军,赢得京师保卫战,百姓免遭涂炭,英宗因此归国。但英宗复位,于谦不仅未受嘉奖,反而遭朝中恶势力迫害,以叛逆罪被诬告。有人劝其逃离,但于谦一身正气,不肯逃走避难,终被杀害。
忠心义烈,与日月争光。
——《明史》
你还知道哪些如石灰、于谦一样的人?请举出几位。
屈原、司马迁、文天祥、岳飞……
年少吟石灰,壮志凌青云。
据说《石灰吟》是于谦12岁时所做,我们与当年作诗的于谦年纪相当,让我们读出于谦的壮志凌云、意气风发!
年少吟石灰
壮志凌青云
石灰吟
千锤万凿出深山,
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临刑亦无悔,丹心照汗青。
本该受到重奖的于谦,却惨遭杀害。戴着脚镣走上刑场的于谦,或许有无数的话想向世人诉说。千言万语道不尽于谦的心怀,化作我们深情的吟诵、不尽的崇敬。
临刑亦无悔
丹心照汗青
石灰吟
千锤万凿出深山,
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推荐阅读
1.《咏煤炭》(于谦)
2.《明朝那些事》
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
任尔东西南北风
咬定青山不放松
竹石
2 聆听“竹”音
3 体悟“竹”神
4 拓展延伸
目 录
1 知诗人,解诗题
壹 背诵默写古诗;
贰 理解竹子形象;
叁 体会诗人品质。
学习目标
郑燮(1693—1765年),字克柔,号板桥,江苏兴化人。是清代著名的画家、书法家、文学家,素有诗、书、画“三绝”之称,是著名的“扬州八怪”(清代乾隆年间扬州地区的一个画派)重要代表人物。
《竹石》写“竹”还是写“石”?
竹石:扎根在石缝中的竹子。
这是一首题画诗,题于作者郑板桥自己的《竹石图》上。
竹 石
咬定青山不放松,
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
任尔东西南北风。
竹 石
咬定/青山//不放松,
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
任尔//东西/南北风。
四时不谢之兰,
百节长青之竹,
万古不败之石,
千秋不变之人。
——郑燮
郑燮一生多画兰、竹、石,为何?
读本诗,你读出一个怎样的形象,用下面的句式说话:
这是一棵 的竹子。
提示:抓住诗中关键词语,分析竹
子的内在品质。
“咬”字使竹人格化,不仅写出了竹子牢牢扎根青山的情景,更表现出竹子不畏艰辛,与大自然抗争,顽强生存的精神。
“破”字写出生长环境的恶劣与贫瘠,更能体现竹子扎根在岩石缝中的坚韧不拔。
“千”“万”两字写出了竹子那种坚韧无畏、从容自信的神态,“还”字表现虽历经磨难,依旧卓然挺立。
“任尔”则表现竹铁骨铮铮、刚正不阿的品质。
这是一棵 的竹子。
不畏艰辛 顽强生存
坚韧不拔 刚正不阿
铁骨铮铮 正直不屈
……
不畏艰辛 顽强生存
坚韧不拔 刚正不阿
铁骨铮铮 正直不屈
……


托物言志 借物喻人
意象
意象
马——报国建功 生不逢时
石灰——清白正直 不畏艰险
竹子——坚韧顽强 刚正不阿
意象,也就是融入诗人思想感情的“物象”,简单地说就是借物抒情。
花中四君子
兰,谦谦君子的象征。
菊,象征恬然自处、傲然不屈的高尚品格。
竹,常被看作不同流俗的高雅之士的象征。
梅,是坚韧不拔的人格的象征。
“非唯我爱竹石,即竹石亦爱也。”
——郑燮
体会郑燮《竹石图》如何体
现了《竹石》诗中“竹”的精神?
郑燮《竹石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