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匆匆》创优公开课课件(共24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5《匆匆》创优公开课课件(共24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7.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五四学制)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3-24 16:44:30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匆匆
五四制统编语文教科书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目录
CONTENTS
1
警句,引入“匆匆”
2
初读,感知“匆匆”
3
赏读,品味“匆匆”
4
悟读,岂能“匆匆”
01
思考,引入“匆匆”
1.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孔子《论语》
2.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
3.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长歌行》
4.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明日歌》
5.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不须长富贵,安乐是神仙。——《窦娥冤》
6.抛弃时间的人,时间也会抛弃他。 ——莎士比亚
警句,引入“匆匆”
02
初读,感知“匆匆”
匆 匆
文\朱自清
初读,感知“匆匆”
1.有感情朗读课文,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时间匆匆。
2.涵咏语言,品味本文用具体事物描写时间匆匆的精妙表达。
3.体会文章蕴含的情感和哲思,拓宽对人生的思考。
学习目标
初读,感知“匆匆”
初读,感知“匆匆”
请同学们自由大声地朗读课文,并用简洁的语言说说文章主要写了什么内容?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整体感受?
文章主要写了时间匆匆而逝,表达了作者的无奈与惋惜之情。
初读,感知“匆匆”
听读课文,任选一话题在组内交流:
1.我印象最深的是哪一句?为什么?
2.我听读后的心情是怎样的?
3.我听读后的疑问是什么?
听读,体会“匆匆”
03
赏读,感知“匆匆”
请同学们细读文本,找出你认为描写时间匆匆流逝最生动可感的词句,有感情地朗读,并思考:
作者是如何将抽象的时间流逝描绘得生动可感的?
(温馨提示:先自主学习,在文中圈点批注,然后小组交流)
赏读,品味“匆匆”
赏读,品味“匆匆”
“我默默里算着,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
这个比喻的新奇之处?
作者把八千多日子比作一滴水,这个比喻很夸张也很新奇。一滴水渺小,针尖上的一滴水更是渺小,我们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让人害怕,让人心痛,让人惆怅和惋惜。
赏读,品味“匆匆”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
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
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
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把时间与生活中常见之物进行对比,有何表达效果?
燕子,杨柳,桃花。这些日常生活中的常见之物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都能失而复得。与时间形成对比,通过这样的对比,引发思考,让人对时光的流逝更加惋惜,希望抓住时光,不要这样溜走。
赏读,品味“匆匆”
改文:
——洗手的时候,日子匆匆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匆匆过去;默默时,便也这样匆匆地过去。
原文:
——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
两者的表达效果哪个好?为什么?
赏读,品味“匆匆”
请同学们运用以上赏读方法,再读第三段,找一找文中列举的大家每天都在做的事情:洗手,吃饭,睡觉,发呆……这些事我们每天都经历,你的时间也是这样过去的吗?
请向朱自清学语言,学着写几句。如:发呆时,思考时,看书时……
学以致用
赏读,品味“匆匆”
学以致用
读书的时候,日子从书页间窜过去;
游戏的时候,日子从鼠标上跨过去;
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中滑过去;
工作的时候,日子从忙碌中过去;
散步的时候,日子从双腿边溜过去;
徘徊的时候,日子从脚步中跨过去;
……
04
悟读,岂能“匆匆”
思考探究:
作者在文中运用了一连串的问(12个问号),有何深意?
(方法指导:请同学们先自主学习,找出本文的问句,读一读,体会这样表达的好处;然后小组交流。)
悟读,岂能“匆匆”
  在逃去如飞的日子里,在千门万户的世界里的我能做些什么呢?只有徘徊罢了,只有匆匆罢了;在八千多日的匆匆里,除徘徊外,又剩些什呢?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我何曾留着像游丝样的痕迹呢?我赤裸裸来到这世界,转眼间也将赤裸裸的回去罢?但不能平的,为什么偏要白白走这一遭啊?
如何理解?
悟读,岂能“匆匆”
《匆匆》这篇散文朱自清写于1922年3月,当时作者24岁。“五四”运动时,朱自清为光明和新时代的到来而欢呼。但是由于旧的东西当时还没有被摧垮,新的社会蓝图又不清晰,朱自清很想为国家作出贡献,但是他找不到方向,没有目标,于是陷入了苦闷中,徘徊于人生的十字路口。在犹豫中,眼看宝贵的时光从身边白白地流逝,于是写下了这篇散文。
品读感悟·写作背景
悟读,岂能“匆匆”
朱自清,字佩弦,江苏扬州人,原籍浙江绍兴。现代著名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文学研究会早期主要成员。
主要作品: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你我》《伦敦杂记》。散文代表作有《荷塘月色》《背影》《绿》等。

品读感悟·人物背景
悟读,岂能“匆匆”
1946年10月,在反饥饿、反内战的实际斗争中,他已经身患重病,却仍然签名于《抗议美国扶日政策并拒绝领取美援面粉宣言》,誓死不接受美国的救济粮,始终保持着一个正直的爱国知识分子的气节。
品读感悟·人物背景
悟读,岂能“匆匆”
拓展延宕,身临其境
悟读,岂能“匆匆”
文章作品流芳……
爱国精神传世……
本人又是珍惜时间的典范……
面对匆匆而去的时光,
你又有怎样的感悟?
不悔梦归处
只恨太匆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