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六单元第二课时数的认识(2) 人教版(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六单元第二课时数的认识(2) 人教版(表格式)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8.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03-24 21:18:3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沙雅县小学数学集体备课课时教案
学段:高段 学科:数学 六年级(册)下册
课题
第二课时 数的认识(2)
主备人
授课教师
备课组
成员
课型
复习课
课时
第2课时
授课时间
学习内容
教材第73页3-6题的内容。
教 学
目 标
知识与技能:
通过复习,使学生能进一步理解因数、倍数、质数、合数等含义。
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小数和分数的基本性质。
过程与方法:经历有关基本概念的整理和复习的过程,体验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条理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应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
重点
1、熟练掌握2、3、5倍数的特征并正确解决有关问题。
2.弄清概念间的联系和区别。
教法
学法
教法、引导归纳,复习回顾。
学法、合作交流。
教学工具
班班通多媒体设备
第二课时
二次备课




一、导入新课
上一节课我们分析了数的组成和分类,今天我们来回忆下因数和倍数、质数和合数。
二、学习目标
1、熟练掌握2、3、5倍数的特征并正确解决有关问题。
2.弄清概念间的联系和区别。
三、自主学习
1.课前检测------初识模型
1、由“整除”这个基本概念引出有关概念。 举例说说什么叫整除,什么叫约数和倍数。
如24÷6=4 36÷12=3
24能被6整除 36能被12整除
2.提出质疑
思考:3÷2=1.5 6÷1.5=4这两个式是否表示整除关系?为什么?
四、合作学习,建立学习模型
1.生生互助,感知模型
总结整除的概念:
进一步理解质数、合数、互质数、质因数、分解质因数的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把24、36分解质因数,通过分解来进一步理解上述概念) 举例说说能被2、3、5整除数的特征,以及偶数与奇数。
2.师生合作,理解模型
提问:非0自然数有几种常用的分类方法,分类的依据是什么?
学生边回答教师边板书:非零自然数根据是不是2的倍数,分成偶数和奇数;根据所含因数的个数,分成质数和合数。
3.交流提升
回答:什么是奇数、偶数?什么是质数、合数?
教师指名一一回答,并要求学生记住100以内质数表
达标测试
教材74~75页练习十四第2、5、6题。
学生独立完成并在小组中相互交流,教师巡视并针对具体情况进行指导。
六、总结反馈
本节课是对数的认识部分知识的应用,通过系统地整理,使同学们能够更好地进行问题的解决,并能够更灵活地运用知识解决相应的数学问题,触类旁通。
七、作业
完练习册中本课时的练习
板书设计
数的认识(二)
倍数和因数
教学反思
教研组长签字
集体备课组长签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