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教学设计
课题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单元
二
学科
科学
年级
七年级
学习目标
1.了解声音发生的条件。2.知道声音传播的条件。3.了解声速与哪些因素有关,记住常温下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重点
声音的发生和传播。
难点
声音的传播要依赖于物质;影响声速的因素。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1.听音乐:你听到了哪些声音?
听音乐回答思考
引起注意
讲授新课
一.声音的产生【思考与讨论】蝉又名知了。自古以来,人们对蝉最感兴趣的莫过于它的鸣声。你知道蝉是怎样发声的吗?二.声音的传播1.物体振动产生的声音是怎样传到人耳的呢?(1)声音可以在空气、水中和固体中传播吗?(举例,观看水中铃声视频,敲击桌面)(2)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吗?(观看视频)①将一只小电铃放在密封的玻璃罩内,接通电源使电铃发声,逐渐抽出玻璃罩内的空气,声音有什么变化?②再让空气逐渐进入玻璃罩内,声音又有什么变化?结论: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归纳】1.介质——能传播声音的物质叫介质。2.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作为介质传播声音。3.真空不能传播声音。
【思考与讨论】我们在观看科幻电影时,经常会看到这样的场景:太空中有飞行器发生了爆炸,附近飞行器里的人立即看到并听到了爆炸。你认为这个场景合理吗?【活动:做个土电话】说明:声音能通过固体传播声波你知道声音是以什么形式在介质中传播的吗?------以声波的形式(观看视频,区分声波与水波)声音具有能量,声波有广泛的用途,如超声波清洗机等。声速1.读图:你能总结哪些结论?结论:1、声音在不同的介质中传播快慢不同,一般是:固体
>
液体
>
气体2、声音传播的快慢与温度有关,一般同种物质中温度越高,传播越快。【拓展】击一下水管,会听到三次敲击声,你能用所学的知识解释该原因吗?(提示:声音传播速度与介质有关,且固体>液体>气体)【思考与讨论】对着山崖高声喊叫,我们会听到什么?查阅资料,尝试解释原因。
活动探究学生回答:①物体在振动②不能观看视频学生回答:蝉是通过腹部的鼓膜振动来发声的。学生回答:在空气中讲话可以听到声音,可以听到水中的铃声,耳朵贴着可以听到桌子传来的响亮的声音。学生回答:不合理。因为太空中没有空气,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读图,总结学生回答:,因此第一声来自水管的振动,第二声来自水的振动,第三声来自空气的振动。学生回答:回声.声音在传播中遇到障碍物会反射回来。
通过探究活动,发现声音产生的条件是振动知道放大现象的研究方法知道声音传播需要介质知道声音以声波形式传播,声音是一种能量,应用声波原理知道声速与温度和介质有关
课堂练习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只要物体振动,就一定能听到声音B.固体、液体、气体都能传播声音C.宇航员们在月球上可以听到打雷声D.声音在固体、液体中比在空气中传播的慢2.下列实验与实例,能说明声音产生的条件是( )A.无风的室内,音响旁的蜡烛火焰随音乐摆动B.美妙的歌声使人心情愉快,发动机的噪声使人心烦C.KTV墙壁隔音效果比较好D.两个宇航员在月球上要通过电话进行交谈3.下列各项中,能说明液体可以传播声音的事例有( )A.雨滴打在窗户上的“嗒嗒”声B.花样游泳,放着音乐伴奏C.将要上钩的鱼被岸上的说话声吓跑D.人听到水龙头“哗哗”的流水声
练习
巩固
课堂小结
1、声音产生:物体的振动(声源有:固体、液体、气体)2、声音传播(1)条件:需要介质(固体、液体、气体)(2)
形式:以声波的形式传播
(3)真空不能传播声音
3、声速声音传播的快慢跟介质和温度有关,一般情况下,固体>液体>气体,温度越高,传播越快。
板书
2.声音是如何产生的?声音又是如何传播的呢?
1.物体发声时都有什么特征?
【学生活动】
(1)给你一根橡皮筋,一个笔套,一把钢尺,试着使它们发出声音。
(2)用两只手指轻轻地放在自己的喉部,然后发出“啊——”的声音
问题::①物体发声时都有什么共同特征?
②当橡皮筋、笔套和钢尺停止振动时,它们还能发出声音吗?
结论:声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而产生的
【归纳】
1.声源:正在发声的物体叫声源。
2.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振动发声,都可以作为声源。
3.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停止。
【拓展】观看视频
如图所示是探究声现象时常用的装置。请回答:
(1)图中所示的实验现象说明:
(2)乒乓球在实验中起什么作用?————————————。
产生条件:物体的振动
声源:正在振动的物体
传播条件:需要介质
传播形式:声波
声音
介质相同时,温度越高,速度越快
温度相同时,固体>液体>气体
传播速度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27张PPT)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浙教版
七年级下
新知导入
鸟鸣
聊天
流水
新知导入
新知讲解
(1)给你一根橡皮筋,一个笔套,一把钢尺,试着使它们发出声音。
(2)用两只手指轻轻地放在自己的喉部,然后发出“啊——”的声音
合作探究
②当橡皮筋、笔套和钢尺停止振动时,它们还能发出声音吗?
物体发声时都在振动。
振动停止,发声也随之停止。
新知讲解
1.声源:正在发声的物体叫声源。
2.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振动发声,都可以作为声源。
3.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停止。
结论:声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而产生的。
课堂练习
(1)图中所示的实验现象说明
。
(2)乒乓球在实验中起什么作用?————————————。
(3)如果将这个实验拿到月球表面上去做
,你会观察到的现象是
,
说明—————————
如图所示是探究声现象时常用的装置。请回答: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将微小的振动放大
小球多次被弹开,但听不到声音
真空不能传声
乒乓球
音叉
点击图片:视频
新知讲解
蝉又名知了。自古以来,人们对蝉最感兴趣的莫过于它的鸣声。你知道蝉是怎样发声的吗?
蝉是通过腹部的鼓膜振动来发声的。
新知讲解
物体振动产生的声音是怎样传到人耳的呢?
声音可以在空气、水中和固体中传播吗?
真空中呢?
新知讲解
(1)将一只小电铃放在密封的玻璃罩内,接通电源使电铃发声,逐渐抽出玻璃罩内的空气,声音有什么变化?
(2)再让空气逐渐进入玻璃罩内,声音又有什么变化?
电铃声会逐渐减弱,当空气几乎被抽尽时,不能听到声音;
再让空气逐渐进入玻璃罩内,听到的声音会逐渐增强。
新知讲解
1.介质——能传播声音的物质叫介质。
2.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作为介质传播声音。
3.真空不能传播声音。
结论: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新知讲解
我们在观看科幻电影时,经常会看到这样的场景:太空中有飞行器发生了爆炸,附近飞行器里的人立即看到并听到了爆炸。你认为这个场景合理吗?
答:不合理。
在太空中不能听到爆炸的声音,因为太空中没有空气,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新知讲解
活动:做个土电话
能听到对方的说话,因为固体可以传播声音。
新知讲解
---------以声波的形式
点击图片:视频
新知讲解
----纵波
----横波
新知讲解
声波能使物体振动,表明声具有能量,我们把这种能量叫做声能.
B超
超声波清洗机
声波有广泛的用途,如超声波清洗机。
科学家用声呐来探测海水深度
新知讲解
25℃
5200米
1500米
346米
空气
水
钢材
25℃
25℃
15℃时空气中的声速是340米/秒,温度升高1℃,声速增加约0.6米/秒。
读图:你能总结哪些结论?
1、声音在不同的介质中传播快慢不同,
一般是:固体
>
液体
>
气体
2、声音传播的快慢与温度有关,
一般同种物质中温度越高,传播越快。
敲击一下水管,会听到三次敲击声,你能用所学的知识解释该原因吗?
新知讲解
由于声音传播速度与介质有关,且固体>液体>气体,因此第一声来自水管的振动,第二声来自水的振动,第三声来自空气的振动。
拓展:
新知讲解
1.
对着山崖高声喊叫,我们会听到什么?查阅资料,尝试解释原因。
对着山崖高声喊叫,我们会听到回声.
回声是声音在传播中遇到障碍物反射回来的现象。
利用回声可以加强原声、测量距离。
拓展:回声到达耳朵比原声晚0.1秒以上,人耳才能把两者分开。人离障碍物的距离至少要
17
米。
课堂练习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只要物体振动,就一定能听到声音
B.固体、液体、气体都能传播声音
C.宇航员们在月球上可以听到打雷声
D.声音在固体、液体中比在空气中传播得慢些
B
课堂练习
2.下列实验与实例,能说明声音产生的条件是( )
A.无风的室内,音响旁的蜡烛火焰随音乐摆动
B.美妙的歌声使人心情愉快,发动机的噪声使人心烦
C.KTV墙壁隔音效果比较好
D.两个宇航员在月球上要通过电话进行交谈
A
课堂练习
3.下列各项中,能说明液体可以传播声音的事例有( )
A.雨滴打在窗户上的“嗒嗒”声
B.花样游泳,放着音乐伴奏
C.将要上钩的鱼被岸上的说话声吓跑
D.人听到水龙头“哗哗”的流水声
BC
课堂总结
1、声音产生:物体的振动(声源有:固体、液体、气体)
2、声音传播
(1)条件:需要介质(固体、液体、气体)
(2)
形式:以声波的形式传播
(3)真空不能传播声音
3、声速
声音传播的快慢跟介质和温度有关,
一般情况下,固体>液体>气体,温度越高,传播越快。
板书设计
声音
产生条件:物体的振动
声源:正在振动的物体
传播条件:需要介质
传播速度
介质相同时,温度越高,速度越快
温度相同时,固体>液体>气体
传播形式:声波
作业布置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