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及反思-3.6 《长方体和正方体》复习课西师大版(3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及反思-3.6 《长方体和正方体》复习课西师大版(3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1.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西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03-25 06:40:47

文档简介

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长方体和正方体》复习课
教学内容:复习长方体和正方体
教学目标:
1、通过整理复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表面积、体积、容积的意义,掌握其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计算。
2、在使学生在相互交流讨论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发展数学思考。
3、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感受探索成功的喜悦,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点:梳理表面积、体积、容积知识
教学难点:灵活应用知识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实物展示台。
教学过程
一、检查预习情况
1、说明复习课题及其内容
2、反馈预习完成情况,表扬完成预习任务较好的同学及小组。
二、汇报交流、完善知识网络。长方体和正方体单元复习提纲
班级:
姓名:
(1)长方体和正方体特征知识点归纳








两者之间的关系


顶点
面的形状
面的大小
棱长
长方体
正方体
(2)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和体积、容积知识点归纳
表面积




意义
计算方法
常用计算单位
(3)长度、面积、体积、容积知识点归纳








常用单位
它们之间的关系
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
1、小组讨论交流整理本单元的知识。
复习本单元中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体积、容积的有关知识,想想这些知识之间有什么联系和区别?尝试用列表或画网络图的方法来梳理。
课堂练习:判断题:
(1)长方体的12条棱中,最多只有4条棱的长度相等。(

(2)长方体
最多有2个面相等。


(3)正方体是长、宽、高都相等的特殊
长方体。


(4)4个同样的小正方体可以拼成一

大的正方体。


2、学生汇报、补充:
(1)容积单位与体积单位的关系
(2)长方体体积与正方体体积的统一公式
(3)求表面积应根据实际需要求几个面
(4)说各个公式的推导过程。
评价:能提出这么有价值的问题来,真了不起!
这个问题很有价值,我们可以共同研究一下!
二、课堂练习:
计算下面图形的表面积和体积。
3、学生归纳:常见的长度单位、面积单位、体积单位、容积单位?我们利用网络图不仅简要的整理了这些知识,而且还学到数学中常见的一种思想方法:比较法,将一些重要的知识通过不同方面来做对比,能帮助我们更深刻地理解知识。
4、讲解错例,相互交流
请摘抄本单元中自己易错的题目,并简要反思。
评价:刚才同学们通过自己的错例剖析,把错误消灭在萌芽状态,从错误走向成功。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
三、练习反馈、概括提升
【精练反馈】
1、
填空.7平方米=(
)平方分米
4300平方厘米=(
)平方分米
0.84立方分米=(
)平方厘米
2.4立方米=(
)立方分米
300毫升=(
)升
0284升
=
(
)毫升
402立方厘米=(
)毫升
9..8立方米=(
)升
2、选择。
(1)、正方体是(   )的长方体。
  A、长和宽相等   B、长和高相等 
  C、长、宽、高都相等
(2)(2)至少要(   )同样的正方体才可拼成一个较大的正方体。
 A、4块  B、6块  C、8块
(3)汽车的油箱可装30升汽油,30升是汽油的(   ),是油箱的(  )。
A、表面积   B、体积   C、容积
(4)把一块5dm长的长方体木块沿着横截面截成两段后,表面积增加了18dm2,原来这块木块的体积是(
)dm2。
A
45
dm2
B
90
dm2
C
180
dm2
3、教室的长为9米,宽6米,高3米,求教室的
占地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4、制作一个无盖的正方体铁皮箱子,已知箱子
的棱长是
3分米,至少需要多少铁皮?
5、一个长方体的游泳池,长50米,宽25米,池内水深2米。如果用水泵向外排水,每分排水5立方米,需要多少分钟排完?
6、一个长方体油桶,底面积是0.16平方米,高是5米。如果1升汽油重1.5千克,这个油桶可以装多少千克汽油?
7、把一块棱长是0.6米的正方体钢坯,锻成横截面面积是0.08平方米的长
方体钢材。锻成的钢材有多长?
四、完成课堂小测。
五、总结全课,评价各小组表现。
《长方体和正方体》复习课反思
通过复习长方体和正方体这节课,是我深深认识到构件建知识网络,发挥学生自主,利用错例,剖析评价。把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使我们的数学课堂鲜活而又精彩。
一、引导归纳总结,形成知识网络

知识的掌握应该是“深入浅出”,刚学的时候是由简单到难,在已有的知识基础上,从最极板的着手,通过知识的衔接,一步步慢慢的深入,从而掌握知识的重点及难点,并且会把新学到的知识进行综合来解决问题,在学生的头脑沉淀,这一步是“深入”。那复习这一步就是“浅出”学完一个阶段的知识,内容比较多,其中的练习也很多,不同的题目有不同的解题思路和方法,概念之间错综复杂,这时学生很容易就会混淆不清。我想,怎样才能使学生不把知识混淆在一起呢?既然是复习课,关键就是要使学生对已学的知识形成知识的网络,使所学的知识在学生的头脑中形成纵向、横向的联系。怎样把所学知识形成知识的网络,可以把所学的知识点列出来,写成提纲,或者制成表格,这样学生就很清楚的知道,这个阶段主要学了些什么知识点,便于学生记忆。对照着这些知识点,学生就可以回忆起里面的内容,也有利于知识之间的比较。《复习长方体和正方体》一开始我就让学生把这单元的知识汇成了一张表格,让学生回去先复习整理。课堂上通过校长交流和同伴补充等形式,填写表格,这样有利于学生把这些知识进行归纳,并且联想到其中的概念和公式,以及要注意的地方。把知识串连到一起,也有助于区分知识间的区别。只要一看表格,知识点就会清清楚楚。这种方法如果能让学生用于自己的复习中,那么对知识的掌握和运用就会更加牢固,一提到“点”,马上就能想到“面”。
二、发挥学生自主,利用错例,剖析评价。
学生是学生的主体,只有学生主动参与,那么才能真正的握知识,学以致用。这节课我改变了原先老师出题,学生解题的方式。课前请学生自己去整理,搜寻生活中有关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和体积计算的错题目。例如判断题和选择题,后面的解决问题都是学生比较多错误的题目。我想,学生在自己找题目时,自己肯定也花时间解决了不少题目,也比较了很多的题目,知道了自己身边有很多问题都是可以用数学方法来解决的。这样的练习是他们非常乐意、自发的去做的,所以收效肯定要比老师要求做到题目好,并且对题目有自己的理解。我再把学生的题目根据复习内容有机安排,在课堂上分类出示,学生看到同学们都在做自己的题,兴致就更高了,那此时我就索性让学生们自由讨论,交流完成,收到良好效果。《长方体和正方体整理与复习》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西师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内容
教学目标:
1、加深对长方体正方体的形体特征的认识,分清表面积和体积的概念,能熟练地掌握形体的表面积和体积(容积)的计算,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2、通过引导学生讨论探索、合作交流,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发展形象思维。培养学生知识的自我总结能力。
3、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相关,使学生形成积极参与数学教学活动,并积极与人合作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与勇气。
教学重点:帮助学生梳理长方体、正方体知识,使之系统化。理解体积和表面积的意义,并运用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师:同学们,今天这节数学课,我们一起来整理和复习长方体正方体的有关知识。(板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整理复习)
2、对知识点进行分类,做好铺垫。
师:关于这一单元,我们应该从哪几方面进行整理呢?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把本单元的主要知识点出示在黑板上。
二、自我梳理,形成网络。
1、复习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
关于长方体和正方体,你都了解些什么?来,交流一下我们课后复习的成果。
(1)同桌交流,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形状各有什么特征?
(2)根据学生汇报的情况作适当评点。可让其他学生进行补充。
2、分组整理。
出示整理要求:
(1)小组讨论交流,小组长记录。
(2)用喜欢的形式把有关表面积、体积、容积的知识整理出来。
学生分组进行交流。
3、学生汇报。
请各种不同方法的学生上台展示,展示的同时给大家介绍一下整理的内容。
4、归纳总结
师:那对于这一单元的知识,你还有什么提醒同学们注意的地方吗?
三、尝试练习,理解应用
哦,我们已经学习了这么多关于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知识,那同学们会运用这些知识来解决问题吗?试一试吧。
1、判断(课件出示)
(1)一个木箱的体积就是它的容积


(2)棱长6分米的正方体,它的表面积和体积相等。
(   )
(3)用4个棱长1厘米的小正方体可以拼成一个大正方体。
(4)体积单位的进率都是1000



(5)把一个正方体的橡皮泥捏成一个长方体后虽然它的形状变了,但是它所占的空间大小不变。


(6)把两个棱长为1分米的正方体拼成一个长方体,表面积与体积都不变。(    )
谁愿意交流一下你们的想法儿?注意要说出理由。
2、解决问题
师: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已经明晰了本单元的知识点,整个过程中,同学们主动探究,每位同学的表现都很出色。所谓“学以致用”,敢不敢接受老师的挑战,试试自己能否灵活的运用所学的知识?
最近,我决定定做这样一个的四周是玻璃的无盖鱼缸,请思考一下,你能提出什么样的数学问题?
(预设:表面积是多少?体积是多少?占地面是多少?容积是多少?)
在我们的实际生活中碰到的问题往往不是这样表达的,请同学们看大屏幕
(1)如果把金鱼缸放在柜子上,需要在柜子上留出多大的面积?
(2)制作这个金鱼缸需要多少玻璃?
(3)制作这个金鱼缸需要多长的角钢?
(4)如果忽略厚度金鱼缸大约可以装多少升水?
请同学们快速的在练习本上解决这几个问题。独立计算,集体交流。
师:同学们刚刚解决了生活中一些和长方体的表面积、体积有联系的最基本的知识,你们认为在解决这些问题时应该注意什么问题?
小结:首先要明确题目到底要我们求什么,如果是表面积的话要注意是求几个面,哪几个面,用什么数据去求,还有单位转换。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就是审题。
四、突破难点,展现活力
1、老师这里还有3个关于这个鱼缸相关的信息
(1)每平方米的玻璃售价是40元,做这个鱼缸所用的玻璃需要多少钱?
(2)我用小水泵往鱼缸里面注水120升,鱼缸内水的高度是多少分米?
(3)我往水里放入鹅卵石、水草和鱼,水面上升了5厘米,这些鹅卵石、水草和鱼的体积一共是多少立方分米?
2、学生独立解答,全班交流。
五、总结升华,创造活力
1、你的问题解决了吗?
2、请你们说说这节课你们认为自己有什么收获呢?
六、附件《长方体和正方体整理与复习》课后练习题《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与体积的练习》
教学内容:
补充有关长、正方体表面积和体积计算的练习
教学目标:
1.加深认识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的意义,明确表面积和体积的区别和联系。
2.进一步巩固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和体积计算方法。
3.能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灵活性。
教学重点、难点:
能灵活应用表面积、体积计算方法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12个小正方体、魔方、题单、长24厘米宽14厘米的长方形纸板
教学过程:
一、复习整理
我们已经学习了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与体积的计算,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是指什么?怎样计算长方体的表面积?(板书字母公式)怎样计算正方体的表面积?(板书字母公式)通常情况下表面积要算6个面的总面积,有时只要计算一个、两个或几个面的面积就可以了,你能结合生活中的情况来举例说明吗?
学生举例说明,教师与学生共同整理:
一个面:底面积、占地面积等;
四个面:长方体盒子侧面贴的商标纸,烟囱、通风管等的用材料问题;
五个面:鱼缸、游泳池贴地砖等;
解决表面积计算时需要根据物体的实际情况来确定计算哪几个面。
长、正方体的体积是指什么?可以怎样计算?(板书字母公式)还可统一用什么方法计算?(板书字母公式)
容积与体积有何联系与区别?
二、
实践操作,自主探索。
(一)、动手操作。
1.师:接下来我们给同学们准备了12个小正方体,我们假设它的棱长为1厘米,请同学们把它们摆成形状不同的长方体,看你们能得到几个?(
发给表格)
2.师:请选择其中一个求它的表面积。
长(厘米)
宽(厘米)
高(厘米)
表面积(平方厘米)
12
1
1
50
6
2
1
40
4
3
1
34
3
2
2
32
3.师:哪位同学愿意来告诉大家,你选择的是哪一个长方体?它的表面积是多少?
4.每种摆法的体积都是多少?为什么?
(二)合作学习。
1.师:那如果要同学们从这12个小正方体中选取其中的几个摆成一个大正方体,该怎么办?请同学们摆一摆,拼一拼。
2.师;请同学们认真观察这个大的正方体,说一说它的棱长是多少厘米?谁能告诉老师它的棱长总和、表面积和体积各是多少吗?
(三)贴近生活学数学。
1.师:请同学们拿出学具袋中的长24厘米、宽14厘米的长方形纸板,(事先给学生准备好并标出数据)在它的四个角分别剪去边长为2厘米的正方形后,再折成一个无盖的长方体纸盒。(课件)
2.小组合作、动手剪、折、粘贴。(学生折完后把纸盒模型放在实物投影仪上)。
3.师:哪位同学能告诉我这个纸盒的容积是多少?(20×10×2=400)
4.师:那它的表面积呢?
第一种:
20×10+20×2×2+10×2×2=320
第二种:启发学生说出:用原来长方形的面积减去剪掉的4个小正方形的面积就是纸盒的表面积(24×14-2×2×4=320)
5.这个纸盒怎样放占地面积最大?最大是多少?这个纸盒怎样放占地面积最小?最小是多少?
6.小结:同学们学得很认真,通过实践活动、合作学习、自主探索大家对长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有了更深入的理解,老师真为你们感到高兴。
7.师:我们都知道学习在于应用,如果不会应用就等于没有学习。现在我们就来综合运用表面积和体积的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请同学们拿出题单。
三、综合应用(学生完成在题单上)
1.至少要几个同样大小的小正方体才能拼成一个大正方体?如果一个小正方体的棱长是5厘米,那么大正方体的表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
2.一个有盖的长方体木箱,长7.5分米,宽4.4分米,高3.2分米,木箱的体积是多少?如果把它的外表涂上油漆(下底面不涂),涂油漆的面积是多少?
如果每平方分米用漆2克,一共需要多少克的漆?
3.一个底面是正方形的长方体,所有棱长的和是100厘米,它的高是7厘米,这个长方体的体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审题:长方体有几条高?剩下的8条棱的长度有什么关系?怎样求长方体的底面积?
4.把一块棱长是2.8cm的正方体橡皮泥捏成一块长5.6cm,宽1.4cm的长方体,这个长方体的高是多少?
审题:正方体橡皮泥捏成长方体,什么没有变?
长方体的体积=正方体的体积
5.在一只长50厘米,宽40厘米的玻璃缸中,放入一块棱长为10厘米的正方体铁块,这时水深为20厘米,如果把这块铁块从缸中取出,缸中的水深是多少厘米?
审题理解:原来水的体积+铁块的体积=现在的体积
6.有一块边长是6分米的正方形纸板,在每个角分别剪去一个小正方形后,正好把它折成一个无盖的正方体,这个正方体的表面积是多少平方分米?
让学生用一张正方形纸动手剪一剪、折一折,再体会到小正方形的边长就是正方体的高。所以要将原来正方形纸板的边长平均分成3等份。
四、拓展练习
1.
一块“舒肤佳”香皂长8厘米、宽5厘米、高4厘米,商场进行促销活动,把3块同样的香皂装在一起销售。请你设计一下,怎样才能最节省包装材料纸?并且算一算至少需要多少平方厘米包装材料纸。
2
.想象:
一个棱长1分米的正方体魔方。
①从它的顶点处取下一个棱长1厘米的小正方体,它的表面积变不变?怎样变?
②从它的一条棱的中间取下一个棱长1厘米的小正方体,它的表面积变不变?怎样变?
③从它的某个面的中间取下一个棱长1厘米的小正方体,它的表面积变不变?怎样变?
五、全课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是否还有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