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春统编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1年春统编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3-24 13:09:4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1年春统编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时间:90分钟
分值:100分)
一、正确、工整地抄写句子,力求匀称、美观。(2分)
读书给人以乐趣,给人以光彩,给人以才干。——〔英国〕培根
二、看拼音,写词语。(10分)
léi
ɡǔ

hǎn
chā
mǎn
shén

miào
suàn
jiān
ɡù
hénɡ
tuō
shēn
pái
qǐnɡ



三、给下列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3分)
幔子(màn
wàn)
水寨(zài
zhài)
挑着一面旗(tiāo
tiǎo)
镌着(juān
quān)
血泊(pō
bó)
拖男挈女(qiè
qìn)
四、判断题,下列说法对的打“√”,错的打“×”。(5分)
1.《草船借箭》以“借”为主线,按事情发展顺序进行叙述。(

2.《水浒传》的作者是元末明初小说家施耐庵。(

3.《红楼春趣》选自清代曹雪芹的《红楼梦》第七十回。(

4.《景阳冈》一文中武松上冈以后,得知冈上真有老虎,有不想回去,是怕店家谋财害命。(

5.
众猴一个个序齿排班,朝上礼拜,都称石猴为“万岁大王”。(

五、连线题。(8分)
1.
将四大名著与作者及出生的朝代连起来。
《水浒传》
《红楼梦》
《西游记》
《三国演义》
罗贯中
施耐庵
曹雪芹
吴承恩
元末明初
明代
清代
2.
把《草船借箭》中的人物与性格特点连起来。
诸葛亮
心胸狭窄,嫉贤妒能
周瑜
忠厚守信,顾全大局
鲁肃
生性多疑,做事谨慎
曹操
足智多谋,神机妙算
六、填空题。(23分)
1.
选择下列古代名著中常用事物名称的意思。(4分)
A.客舍
B.郎中C.店家
D.印信
E.墨客
F.榜文
G.客官
H.驿站
(1)旧时指旅店、酒馆、饭铺的主人或管事的人。(

(2)旧时店家、船家等对顾客、旅客的尊称。(

(3)中医医生。(

(4)古代供传递宫府文书和军事情报的人或来往官员途中食宿,换马的场所。(

(5)旅馆;供旅客住宿的房屋。(

(6)政府机关的各种印章。(

(7)公告、告示。(

(8)店铺里的店员。(

2.
在下列句子中填入带“然”的词,体会它们不同的意思。(3分)
必然
果然
仍然
当然
忽然
既然
(1)江上雾大,敌人(
)来攻,不要轻易出动。
(2)(
)要交战,十天造好,(
)误了大事。
(3)第二天,(
)不见诸葛亮有什么动静。
(4)都督委托,(
)照办。不知道这十万支箭什么时候用?
(5)鲁肃回来报告周瑜,(
)不提借船的事。
3.理解下列带点词语的意思。(5分)
(1)他瞑目蹲身,将身一纵,径跳入瀑布泉中。
瞑目蹲身:

(2)盖自开辟以来,每受天真地秀,日精月华,感之既久,遂有灵通之意。
天真地秀:

(3)但有过往客商,可于巳、午、未三个时辰,结伙成队过冈,请勿自误。
请勿自误:

(4)众猴听说,即拱伏无违。
拱伏无违:

(5)武松拿起碗来一饮而尽。
一饮而尽:

4.品读句子,完成练习。(12分)
(1)五更时分,船已经靠近曹军的水寨。诸葛亮下令把船头朝西,船尾朝东,一字摆开,又叫船上的军士一边擂鼓,一边呐喊。(8分)
①句中“五更”指的时间是
.
②“一字摆开”既便于
,又
.
③“军士一边擂鼓,一边呐喊”,一方面是
.
.
,另一方面是
.
④我能用“一边……一边……”写个句子:
.
⑤这句话表现了诸葛亮的
.
(2)他瞑目蹲身,将身一纵,径跳入瀑布泉中。(4分)
①这一句运用了动作描写,描写动作的词语有
.
②从这一句中能感受到石猴
的特点和
的性格。
七、阅读理解。(23分)
(一)课内阅读。(13分)
武松见了,叫声:“啊呀!”从青石上翻身下来,把哨棒拿在手里,闪在青石旁边。那个大虫又饥又渴,把两只爪在地下按了一按,望上一扑,从半空里撺下来。武松吃那一惊,酒都变做冷汗出了。说时迟,那时快,武松见大虫扑来,只一闪,闪在大虫背后。那大虫背后看人最难,便把前爪搭在地下,把腰胯一掀。武松一闪,又闪在一边。大虫见掀他不着,吼一声,却像半天里起个霹雳,震得那山冈也动了。接着把这铁棒似的虎尾倒竖起来一剪?。武松一闪,又闪在一边。原来那大虫拿人,只是一扑,一掀,一剪,三般都抓不着?,劲儿先就自泄了一半。那大虫剪不着,再吼了一声,一兜兜回来。武松见那大虫复翻身回来,就双手抡起哨棒,使尽平生气力,从半空劈下来。只听见一声响,簌地将那树连枝带叶打下来。定睛一看,一棒劈不着大虫,原来打急了,却打在树上,把那条哨棒折做两截,只拿着一半在手里。那只大虫咆哮着,发起性来,翻身又扑过来。武松又一跳,退了十步远。那只大虫恰好把两只前爪搭在武松面前。武松把半截哨棒丢在一边,两只手就势把大虫顶花皮揪住,按下地去。那只大虫想要挣扎,武松使尽气力按定,哪里肯放半点儿松!武松把脚往大虫面门上眼睛里只顾乱踢。那大虫咆哮起来,不住地扒身底下的泥,扒起了两堆黄泥,成了一个土坑。武松把那大虫一直按下黄泥坑里去。那大虫叫武松弄得没有一些气力了。武松用左手紧紧地楸住大虫的顶花皮,空出右手来,提起铁锤般大小的拳头,使尽平生气力只顾打。打了五七十拳,那大虫眼里,口里,鼻子里,耳朵里,都迸出鲜血来。那武松尽平昔神威,仗胸中武艺,半歇儿把大虫打做一堆,却似躺着一个锦布袋。
1.根据词语的意思从短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2分)
?
(1)高声大叫,发出洪亮有力的回荡的声音。


(2)又急又响的雷。(

2.用一句话概括这段话的意思。(2分)
.
3.第一段划波浪线中“扑”、“掀”、“剪”三字描写了老虎怎样的特点?这对刻画武松的形象有什么作用?(3分)
.
.
4.从第1自然段中武松三个“一闪”,你体会到什么?“闪”能不能改成“躲”呢?为什么?(4分)
.
.
5.读了短文,你觉得武松是个怎样的人?(2分)
.
(二)课外阅读。(10分)
郑屠右手拿刀,左手便来要揪鲁达,被这鲁提辖就势按住左手,赶将入去,望小腹上只一脚,腾地踢倒了在当街上。鲁达再入一步,踏住胸脯,提起那醋钵儿大小拳头,看着这郑屠道:“洒家始投老种经略相公,做到关西五路廉访使,也不枉了叫做镇关西。你是个卖肉的操刀屠户,狗一般的人,也叫镇关西!你如何强骗了金翠莲?”扑的只一拳,正打在鼻子上,打得鲜血迸流,鼻子歪在半边,却似开了油酱铺,咸的、酸的、辣的,一发都滚出来。郑屠爬不起来,那把尖刀也丢在一边,口里只叫:“打得好!”鲁达骂道:“直娘贼,还敢应口!”提起拳头来就眼眶际眉梢只一拳,打得眼棱缝裂,乌珠迸出,也似开了个彩帛铺,红的、黑的、绛的,都绽将出来。
两边看的人惧怕鲁提辖,谁敢向前来劝?
郑屠当不过,讨饶。鲁达喝道:“咄!你是个破落户,若是和俺硬到底,洒家倒饶了你。你如何向俺讨饶,洒家却不饶你!”又只一拳,太阳穴上正着,却似做了一个全堂水陆的道场,磬儿、钹儿、铙儿一齐响。鲁达看时,只见郑屠挺在地下,口里只有出的气,没了入的气,动弹不得。鲁提辖假意道:“你这厮诈死,洒家再打。”只见面皮渐渐地变了,鲁达寻思道:“俺只指望痛打一顿,不想三拳真个打死了他。洒家须吃官司,又没人送饭,不如及早撒开。”拔步便走,回头指着郑屠尸道:“你诈死,洒家和你慢慢理会。”一头骂,一头大踏步去了。街坊邻舍并郑屠的伙家,谁敢向前来拦他
1.鲁提辖打郑屠户三拳之前说的几句话是为了
。(2分)
2.这段文字描写人物运用的主要方法是(
)(多选)(2分)
A.肖像描写
B.语言描写
C.动作描写
D.心理描写
3.文章描写鲁提辖的“三拳”运用了三个比喻,分别从哪个角度去形容?(
)(2分)
A.从旁观者的味觉、视觉、听觉角度
B.从鲁提辖的味觉、视觉、听觉角度
C.从作者的味觉、视觉、听觉角度
D.从郑屠的味觉、视觉、听觉角度
4.鲁提辖明知郑屠户已经被打死了,为什么还要说“你诈死,洒家和你慢慢理会”?(2分)
.
5.读完文段,我认为鲁提辖是一个的人。(2分)
.
八、习作展示。(25分)
四大名著中的故事很多,你可能读得不少吧。请选择你读过的一个故事,写一篇读后感,谈谈你的感想。
【参考答案】
2021年春统编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时间:90分钟
分值:100分)
一、正确、工整地抄写句子,力求匀称、美观。(2分)
读书给人以乐趣,给人以光彩,给人以才干。——〔英国〕培根
二、看拼音,写词语。(10分)
léi
ɡǔ

hǎn
chā
mǎn
shén

miào
suàn
擂鼓
呐喊
插满
神机妙算
jiān
ɡù
hénɡ
tuō
shēn
pái
qǐnɡ



兼顾
横拖
申牌
请勿自误
三、给下列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3分)
幔子(màn√
wàn)水寨(zài
zhài√)挑着一面旗(tiāo
tiǎo√)
镌着(juān√
quān)血泊(pō√
bó)拖男挈女(qiè√qìn)
四、判断题,下列说法对的打“√”,错的打“×”。(5分)
1.《草船借箭》以“借”为主线,按事情发展顺序进行叙述。(√)
2.
《水浒传》的作者是元末明初小说家施耐庵。(√)
3.
《红楼春趣》选自清代曹雪芹的《红楼梦》第七十回。(√)
4.
《景阳冈》一文中武松上冈以后,得知冈上真有老虎,有不想回去,是怕店家谋财害命。(×

5.
众猴一个个序齿排班,朝上礼拜,都称石猴为“万岁大王”。(
×)
五、连线题。(8分)
1.
将四大名著与作者及出生的朝代连起来。
《水浒传》
《红楼梦》
《西游记》
《三国演义》
罗贯中
施耐庵
曹雪芹
吴承恩
元末明初
明代
清代
2.
把《草船借箭》中的人物与性格特点连起来。
诸葛亮
心胸狭窄,嫉贤妒能
周瑜
忠厚守信,顾全大局
鲁肃
生性多疑,做事谨慎
曹操
足智多谋,神机妙算
六、填空题。(23分)
1.
选择下列古代名著中常用事物名称的意思。(4分)
A.客舍
B.郎中C.店家
D.印信
E.墨客
F.榜文
G.客官
H.驿站
(1)旧时指旅店、酒馆、饭铺的主人或管事的人。(
E

(2)旧时店家、船家等对顾客、旅客的尊称。(
G

(3)中医医生。(
B

(4)古代供传递宫府文书和军事情报的人或来往官员途中食宿,换马的场所。(
H

(5)旅馆;供旅客住宿的房屋。(
A

(6)政府机关的各种印章。(
D

(7)公告、告示。(
F

(8)店铺里的店员。(
C

2.
在下列句子中填入带“然”的词,体会它们不同的意思。(3分)
必然
果然
仍然
当然
忽然
既然
(1)江上雾大,敌人(
忽然
)来攻,不要轻易出动。
(2)(
既然
)要交战,十天造好,(
必然
)误了大事。
(3)第二天,(
仍然
)不见诸葛亮有什么动静。
(4)都督委托,(当然
)照办。不知道这十万支箭什么时候用?
(5)鲁肃回来报告周瑜,(
果然
)不提借船的事。
3.理解下列带点词语的意思。(5分)
(1)他瞑目蹲身,将身一纵,径跳入瀑布泉中。
瞑目蹲身:闭上眼睛,蹲下身体。
(2)盖自开辟以来,每受天真地秀,日精月华,感之既久,遂有灵通之意。
天真地秀:天地间的灵气。
(3)但有过往客商,可于巳、午、未三个时辰,结伙成队过冈,请勿自误。
请勿自误:请不要使自己受到伤害。
(4)众猴听说,即拱伏无违。
拱伏无违:伏在地上,朝上礼拜,没有违抗的。
(5)武松拿起碗来一饮而尽。
一饮而尽:一口气喝完。
4.品读句子,完成练习。(12分)
(1)五更时分,船已经靠近曹军的水寨。诸葛亮下令把船头朝西,船尾朝东,一字摆开,又叫船上的军士一边擂鼓,一边呐喊。(8分)
①句中“五更”指的时间是凌晨3点到5点。
②“一字摆开”既便于行动,又不留空当,使受箭面积增大。
③“军士一边擂鼓,一边呐喊”,一方面是为了虚张声势,制造进攻的假象,吸引曹操军队的注意力,引曹军出来射箭,另一方面是让曹军明确射箭的目标和方向。
④我能用“一边……一边……”写个句子:妈妈一边看电视,一边织毛衣。
⑤这句话表现了诸葛亮的思虑缜密、安排巧妙。
(2)他瞑目蹲身,将身一纵,径跳入瀑布泉中。(4分)
①这一句运用了动作描写,描写动作的词语有瞑
、蹲
、纵、跳。
②从这一句中能感受到石猴敏捷灵巧、本领高强的特点和勇敢无畏的性格。
七、阅读理解。(23分)
(一)课内阅读。(13分)
武松见了,叫声:“啊呀!”从青石上翻身下来,把哨棒拿在手里,闪在青石旁边。那个大虫又饥又渴,把两只爪在地下按了一按,望上一扑,从半空里撺下来。武松吃那一惊,酒都变做冷汗出了。说时迟,那时快,武松见大虫扑来,只一闪,闪在大虫背后。那大虫背后看人最难,便把前爪搭在地下,把腰胯一掀。武松一闪,又闪在一边。大虫见掀他不着,吼一声,却像半天里起个霹雳,震得那山冈也动了。接着把这铁棒似的虎尾倒竖起来一剪?。武松一闪,又闪在一边。
原来那大虫抓人,只是一扑,一掀,一剪,三般都抓不着?,劲儿先就自泄了一半。那大虫剪不着,再吼了一声,一兜兜回来。武松见那大虫复翻身回来,就双手抡起哨棒,使尽平生气力,从半空劈下来。只听见一声响,簌地将那树连枝带叶打下来。定睛一看,一棒劈不着大虫,原来打急了,却打在树上,把那条哨棒折做两截,只拿着一半在手里。
那只大虫咆哮着,发起性来,翻身又扑过来。武松又一跳,退了十步远。那只大虫恰好把两只前爪搭在武松面前。武松把半截哨棒丢在一边,两只手就势把大虫顶花皮揪住,按下地去。那只大虫想要挣扎,武松使尽气力按定,哪里肯放半点儿松!武松把脚往大虫面门上眼睛里只顾乱踢。那大虫咆哮起来,不住地扒身底下的泥,扒起了两堆黄泥,成了一个土坑。武松把那大虫一直按下黄泥坑里去。那大虫叫武松弄得没有一些气力了。武松用左手紧紧地楸住大虫的顶花皮,空出右手来,提起铁锤般大小的拳头,使尽平生气力只顾打。打了五六十拳,那大虫眼里,口里,鼻子里,耳朵里,都迸出鲜血来,一点儿也不能动弹了,只剩下口里喘气。
1.根据词语的意思从短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2分)
?
(1)高声大叫,发出洪亮有力的回荡的声音。
(咆哮)
(2)又急又响的雷。(霹雳)
2.用一句话概括这段话的意思。(2分)
武松打虎。
3.第一段划波浪线中“扑”、“掀”、“剪”三字描写了老虎怎样的特点?这对刻画武松的形象有什么作用?(3分)
描写了老虎的凶猛  衬托出武松的机智和勇武。
4.从第1自然段中武松三个“一闪”,你体会到什么?“闪”能不能改成“躲”呢?为什么?(4分)
武松的灵活、机智、勇敢。不能,因为“闪”更能说明武松动作的敏捷,武艺高强。
5.读了短文,你觉得武松是个怎样的人?(2分)
武松是个机智勇敢、武艺高强的人
(二)课外阅读。(10分)
郑屠右手拿刀,左手便来要揪鲁达,被这鲁提辖就势按住左手,赶将入去,望小腹上只一脚,腾地踢倒了在当街上。鲁达再入一步,踏住胸脯,提起那醋钵儿大小拳头,看着这郑屠道:“洒家始投老种经略相公,做到关西五路廉访使,也不枉了叫做镇关西。你是个卖肉的操刀屠户,狗一般的人,也叫镇关西!你如何强骗了金翠莲?”扑的只一拳,正打在鼻子上,打得鲜血迸流,鼻子歪在半边,却似开了油酱铺,咸的、酸的、辣的,一发都滚出来。郑屠爬不起来,那把尖刀也丢在一边,口里只叫:“打得好!”鲁达骂道:“直娘贼,还敢应口!”提起拳头来就眼眶际眉梢只一拳,打得眼棱缝裂,乌珠迸出,也似开了个彩帛铺,红的、黑的、绛的,都绽将出来。
两边看的人惧怕鲁提辖,谁敢向前来劝?
郑屠当不过,讨饶。鲁达喝道:“咄!你是个破落户,若是和俺硬到底,洒家倒饶了你。你如何向俺讨饶,洒家却不饶你!”又只一拳,太阳穴上正着,却似做了一个全堂水陆的道场,磬儿、钹儿、铙儿一齐响。鲁达看时,只见郑屠挺在地下,口里只有出的气,没了入的气,动弹不得。鲁提辖假意道:“你这厮诈死,洒家再打。”只见面皮渐渐地变了,鲁达寻思道:“俺只指望痛打一顿,不想三拳真个打死了他。洒家须吃官司,又没人送饭,不如及早撒开。”拔步便走,回头指着郑屠尸道:“你诈死,洒家和你慢慢理会。”一头骂,一头大踏步去了。街坊邻舍并郑屠的伙家,谁敢向前来拦他
1.鲁提辖打郑屠户三拳之前说的几句话是为了交代打郑屠户的原因,使鲁提辖三拳打得有理有据。(2分)
2.这段文字描写人物运用的主要方法是(BCD)(多选)(2分)
A.肖像描写
B.语言描写
C.动作描写
D.心理描写
3.文章描写鲁提辖的“三拳”运用了三个比喻,分别从哪个角度去形容?(D)(2分)
A.从旁观者的味觉、视觉、听觉角度
B.从鲁提辖的味觉、视觉、听觉角度
C.从作者的味觉、视觉、听觉角度
D.从郑屠的味觉、视觉、听觉角度
4.鲁提辖明知郑屠户已经被打死了,为什么还要说“你诈死,洒家和你慢慢理会”?(2分)
为了掩盖已经打死郑屠户这件事。
5.读完文段,我认为鲁提辖是一个的人。(2分)
我认为鲁提辖是一个侠肝义胆、疾恶如仇、有勇有谋而又粗中有细的人。
八、习作展示。(25分)
四大名著中的故事很多,你可能读得不少吧。请选择你读过的一个故事,写一篇读后感,谈谈你的感想。
略。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