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课艰辛探索与建设成就课件 (28张ppt+视频)

文档属性

名称 第6课艰辛探索与建设成就课件 (28张ppt+视频)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0.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03-24 21:21:4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欢迎来到历史课堂
第6课 艰辛探索与建设成就
部编人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本课主要知识点:中共八大和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文化大革命”、建设成就及英模代表等。
课标要求
1.知道“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失误,了解这一时期以王进喜、雷锋、焦裕禄为代表的广大干部群众艰苦奋斗的精神
2.了解“文化大革命”的严重危害及主要教训
壁画《大豆过江》1958年作
壁画《一种树四种果》1958年作
为什么1958年会出现这种壁画?
你信吗?
第6课 艰辛探索与建设成就

中共八大
时 间
地 点
背 景
主要内容
意 义
一、在探索中曲折前进
1956年
北京
根据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已经在我国建立起来的新形势。
大会分析了当时国内的主要矛盾,指出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中共八大以后,中国开始全面的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
阅读课文完成知识卡片
中共八大二次会议
时 间
会议内容
1958年
提出“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
人民公社是1958年开始,在农村建立的基层组织。特点是“一
大二公”,即规模大、公有化程度高。规模大:人口接近十万
的公社有几十个。公有化程度高:合作社时期农民的少许自留
地、自留牲口、房前屋后的大树小树,院里的鸡鸭等全部无偿
充公,再把人们集中起来一起吃食堂。
人民公社化运动
松松垮垮的田间劳动者
材料二:
“干不干,都吃饭;干不干,都吃一样的饭”。
材料一:
材料三:
年度
粮食产量
比上年减少
1958
4000亿斤
1959
3400亿斤
600亿斤
1960
2870亿斤
530亿斤
1961
2950亿斤
三年困难时期粮食生产状况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使国民经济遭到严重的破坏,加上自然灾害,我国的国民经济发生严重困难,广大人民生活状况不断下降,饥荒严重,食品紧缺。
三年困难时期
(1959-1961年)
要按客观规律办事,不能急于求成。
失误原因
经验教训
急于求成,忽视了客观的经济规律。。
经济建设要立足国情,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1
2
从这些错误的探索中我们能总结出哪些原因和教训呢?
国民经济调整:
中共中央提出了“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于1961年开始实施。
(2)方针:
(3)成效(作用):
到1965年,国民经济调整的任务基本完成,工农业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呈现出物价稳定、市场繁荣的新面貌。
(1)目的:
为克服困难局面
开始时间:
20世纪60年代中期,毛泽东认为党和国家面临着资本主义复辟的危险。为此,他强调“以阶级斗争为纲”,想通过发动“文化大革命”来防止资本主义复辟。
这场浩劫最早是从文化领域掀起的,所以称为“文化大革命”。
1966年夏
领导机构:
中央文革小组
陈伯达、江青、康生、张春桥等人
爆发原因:
二、“文化大革命”
许多地方出现造反派组织打、砸、抢事件
学校停课、工厂停工“闹革命”
社会和生产秩序陷于混乱
一些党政机关受到冲击
动乱表现:
图一
图二
图三
周小舟 1966年12月25日 湖南省委书记
阎红彦 1967年1月8日 云南省委书记
陈昌浩 1967年7月30日 原红四方面军总政委
刘少奇 1969年11月12日 共和国主席
彭德怀 1974年11月29日 元帅
贺 龙 1969年6月9日 元帅
刘盼遂 1966年 古典文学研究专家、语言学家
杨 朔 1968年8月3日 中国作家协会外国文学委员会主任,作家
吴 晗 1969年10月11日 北京市副市长,历史学家,狱中自杀,死前
头发被拔光。
傅 雷 1966年9月3日 著名翻译家与妻子朱梅馥上吊自杀。
翦伯赞 1968年12月18日 历史学家与妻子戴淑婉服安眠药致死。
﹍﹍
“文革”中非正常死亡的政界及社会名流人物
被批斗的刘少奇
国家主席刘少奇被诬蔑为“叛徒、内奸、工贼”,遭受了残酷迫害,成为“文化大革命”中最大的冤案。
民主与法制受到践踏
拆寺庙 斗和尚
改旧名
毁文物
拆匾额
清华红卫兵宣传破四旧
烧古籍
破四旧:破除旧思想、旧文化、旧风俗、旧习惯。
文化遭受严重摧残
{5940675A-B579-460E-94D1-54222C63F5DA}
工业总产值
比上年
国家财政总收入
比上年
1966年
2534亿
+17.3%
558.7亿
+24.4%
1967年
2104.5亿
-10%
419.4亿
-25%
1968年
2015.3亿
-4.2%
361.3亿
-13.9%
1966—1968年的国民经济状况
社会生产大幅度下降,国民经济遭到巨大损失
“文化大革命”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新中国成立后最严重的挫折,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文化大革命”影响:
合作探究:“文革”给我们留下了哪些教训?
民主法制被肆意践踏。个人崇拜。
国民经济遭受到破坏,
造成巨大损失。
文化教育事业遭到严
重摧残。
教训
问题
要反对个人崇拜。
要从国情出发,实事求是;
2. 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1. 要健全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
3. 重视文化教育等。
谭震林
陈毅
叶剑英
徐向前
“二月抗争”中的老干部们

“文革”期间,周恩来和许多干部坚持党和国家的日常工作,尽量减少“文化大革命”造成的损失。
阅读教材,找出在“文化大革命”中,有哪些反革命集团,他们的结局怎样?

“九一三事件”
“九一三事件”标志着林彪反革命集团被粉碎
林彪反革命集团
江青
王洪文
张春桥
姚文元
“四人帮”

“文革”结束的标志:
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
江青反革命集团
工业:1.武汉、包头两大钢铁基地建设
2.大庆油田、胜利油田和大港油田的建设
3.我国实现了原油和石油产品的全部自给等
4.工业布局有了明显改善,原有的沿海工业基地得到加强,广大内地也
新建了不同规模的现代工业
5.新兴的电子工业、原子能工业、航天工业从无到有地发展起来
阅读教材,归纳整理:建设成就
交通:修建兰新、兰青、包兰等铁路
科技:1.我国首先完成了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这在世界上居于
领先地位;同时国防尖端技术取得了巨大进展
2.1967年6月,我国成功爆炸了第一颗氢弹
3.1970年4月,我国成功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4.1973年,在世界上首次培育成功强优势的籼型杂交水稻
水利建设也取得很大成绩
三、建设成就
建设成就的影响:
我国初步形成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
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为现代化建设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模范人物
“铁人”王进喜
党的好干部焦裕禄
1960年春,他率领钻井队到大庆参加石油大会战。他们在茫茫大草原上露营,就着盐水吃野菜,以顽强的意志,用“人拉肩扛”的方法搬运和安装钻机,用“盆端桶提”的办法运送钻井用水,使大庆油田的第一口油井得以提前开钻。当井喷的险情发生时,他不顾腿上跳进泥浆池,用身体搅拌泥浆,制服了井喷,被誉为“铁人”。
1962年任河南兰考县委书记。当时的兰考县遭受内涝、风沙、盐碱三害,粮食产量降到历史最低水平。为了摸清灾情,改变兰考面貌,他以身作则,亲自带队到灾区,展开了大规模的追洪水、查风口、探流沙的调查研究工作,为抗灾防灾积累了第一手资料。他得知自己患了癌症后,仍顽强坚持工作,直到生命的最后一息。他被人民称颂为“党的好干部”。
解放军好战士雷锋
他是一名普通的解放军战士。他干一行爱一行,在每个岗位上都兢兢业业地工作,甘当革命的螺丝钉,默默无闻地为人民做了大量好事。人们流传着这样一句话:“他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车。”他多次荣获先进工作者、标兵、红旗手等光荣称号。1962年,他不幸因公殉职。
精神

艰苦奋斗
无私奉献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密切联系群众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第6课 艰辛探索与建设成就
重大失误
“大跃进”运动 
建设成就
经济建设
科学技术
模范人物
王进喜(“铁人”)
“文化大革命” 
人民公社化运动 
交通
工业
雷锋(解放军好战士)
焦裕禄(党的好干部)
中共八大: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