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单元检测试卷(四)
(考试时间45分钟
满分60分)
一、积累运用(43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4分)?(
)
诬蔑(miè)?蛮横(hèng)
埋没(mò)?
出类拔萃(cuì)
B.剥削(bō)?
祈祷(qǐ)
拙劣(zhuō)?不知所措(cuò)
C.彷徨(páng)?抉择(jué)
崭新(zhǎn)?强词夺理(qiáng)
D.逸事(yì)?
堕落(duò)
挚爱(zhì)?
挑拨离间(jiān)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4分)?
(
)
A.萦绕?涌怀?招摇撞骗?自园其说
B.恐怖?屠杀?平易进人?孺子可教
C.奠定?绚丽?光明正大?阳奉阴纬
D.湛蓝?污蔑?卑鄙无耻?风口浪尖
3.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4分)
(
)
A.也许他的这种讥讽的、不修边幅的气派增加了而不是减少了他那堂堂仪表和魁伟身材的特殊魅力。B.在这个竞争激烈的时代,掌握的技艺多多益善。?
以后一个时期,她的学习成绩忽然特别好,简直出类拔萃起来,分明是用了功。
D.班主任挑拨离间,他批评了犯错误的小航同学,表扬了敢讲真话的小博同学。
4.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错误的一项是(4分)
(
)
说什么“桃色事件”,说什么共产党杀共产党,无耻啊!无耻啊!
B.格物致知的目的,是使人能达到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的田地,从而追求儒家的最高理想——平天下。
C.所以有人讲:“前两天电视上又看到你了。”我说:“一个人老在电视上露面,说明这个科技工作者的科技生涯基本上快结束了。”
D.各位呢?上午八九点钟的太阳,这是本科生;硕士生呢?九十点钟的太阳;博士生呢?十点十一点钟的太阳。
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4分)?
(
)
A.我们只要相信自己的能力,才能在各种考验面前充满信心。
B.杭州的历史文化只有杭州的自然风景配得上,杭州的自然风景也只有杭州的历史文化配得上。
C.一个人能否有所作为,完全取决于他有理想抱负,受到良好的教育和自身的刻苦努力。
D.我们要学会运用正确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去解决问题、提出问题和分析问题。
6.下列说法存在错误的一项是(4分)?(
)
A.消息是新闻体裁的一种,其结构由五部分组成,分别是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其中标题、导语和主体三部分必不可少。
B.2019年4月30号上午,纪念五四运动一百周年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这个句子的主干是“大会举行”)
C.母亲那种勤劳俭朴的习惯,母亲那种宽厚仁慈的态度,至今还在我心中留有深刻的印象。(这个句子的主语是“母亲”)
D.急湍甚箭,猛浪若奔。(这个句子使用了夸张、比喻的修辞手法)
7.下面语句的排列顺序恰当的一项是(4分)?(
)
①显然过于狭隘和短视,不宜提倡。
②这样的立志,既有利于社会进步,又可充分发挥个人的积极性与特长,值得大力倡导。
③何谓立志?如何立志?答案见仁见智,人言人殊。
④在这个大前提下寻找个人的兴趣点,然后确定志向。
⑤一些人立志只注重个人利益,或者纯凭个人志趣。
⑥一些人在立志时则首先考虑国家和人民的需要。
A.③⑤①⑥④②?B.③⑥④②⑤①
C.⑤④①⑥②③?D.⑤①④⑥②③
8.古诗文默写。(10分)
(1)
,禅房花木深。(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2)浮云游子意,
。?(李白《送友人》)
(3)李白《送友人》中借马鸣犹作别离之声,衬托离情别绪的诗句是“
,
”。
(4)陆游《卜算子·咏梅》中最能表现梅花高尚节操的句子是“
,
”。
(5)《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描写洞庭湖波澜壮阔景色的诗句是“
,
。”
(6)《桃花源记》中,“
,
”两句从视觉和听觉的角度,展现了桃花源生活的安定平和。
9.班级拟开展以“说教养”为主题的演讲活动,请参考下列材料,结合自己的认识,写一篇150字左右的演讲稿。(5分)
材料一?教养是指一般文化和品德的修养。有教养的人必定具有良好的外在行为和美好的道德品质。要提高个人修养,首先要致力于读书求学,提高自身的认知水平。
材料二?待人要谦虚,做事要严谨,礼仪要得体;遇因境不气馁,获大奖不骄傲。(傅雷)
良好的教养不仅来自家庭和学校,而且可以得之于自身。(利哈乔夫)
材料三?周总理每次外出视察工作,离开当地时总是与身边的服务人员一一握手道谢。
李鸿章出使俄国,在公开场合随地吐了一口痰,被外国记者大加渲染,颜面尽失。
!
二、阅读理解(17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问题。(17分)
总有一条路可以抵达心灵
①记得我去桃园游览,不禁沉浸于那悠然见南山的静谧里,那是一处绿水畅流、碧桃青翠的休闲妙地,那里清静、幽雅、安恬。乘船漫移在水面,微风徐徐,拂去心中烦累,全身顿感轻松,难怪陶渊明会迷恋于这诗意的栖居并且乐此不疲。
②“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饮酒》中愤世嫉俗的陶渊明远离政治,在南山下悠然自得,他不羡权贵、不畏权势,远离俗世,只求心灵的安顿、精神的愉悦,沉醉于一处处美丽的山水佳地,超脱而清雅,这何尝不是人生的一种境界。
③世人羡慕陶渊明,因为他的才学,因为他的魅力,更是因为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民众的关怀。而如今,在光怪陆离、物欲横流的现实生活中,在精神萎靡、信仰坍塌的危机下,营建精神的花园显得尤为重要。
④提高精神追求的方式有很多:多读几本好书,多听几首名曲,多游历几处风光旖旎的山川,或静修琴、棋、书、画,或投身各项体育运动;无论你怎么做,总有一条路可以抵达心灵。
⑤如若你细心一些,留心观察周围的人,会发现总有一种人碌碌无为、无所追求;也总有一种人,他们虽然没有什么豪言壮语,但却踏踏实实,默默地在做着属于自己的事。平常的日子日复一日,有人会觉得“没劲”“无聊”“闷得慌”,实际上,这是一种不易察觉的精神空虚,是对现状的不满与懈怠,这就像一个隐形杀手,不断地在消磨他们生活的动力。在这样的情形下,那些试图在单调乏味的日常生活之外找寻乐趣的人更为勇敢,他们懂得寻找一些精神追求,使自己生活得更为幸福和快乐。在看似平淡的生活中,是向不尽如人意的现状缴械投降,还是振作起来,为自己寻找一条通往心灵的道路,其结果是截然不同的。
⑥二十世纪初,一个生活在黑暗中却又给人类带来光明的伟大女性——海伦·凯勒,就是这样一位勇于寻找直抵自己心灵道路的人。她在十九个月大时,因患急性胃充血、脑充血而被夺去视力和听力,从此成为一个又盲又聋的人。在她初晓世事的时候,就要面对一个黑暗无声的世界,其间充满了恐惧和痛苦,她变得暴躁、易怒,时常破坏东西甚至自残。然而她的身边有着许多关爱她的人,并帮助她寻找到了强大的精神力量——写作。正是因为这样一条适合她自己的精神之路,她才越走越远,写出了14本著作,并用自己生命的全部力量四处奔走,为残疾人建起了一家家慈善机构,真正造福于和她有着同样不幸遭遇的人,她也被《时代周刊》评为“二十世纪美国十大英雄偶像”之一。如果没有内心强大精神力量的支撑,她恐怕不会做到这些,甚至连自身的生活都不能自理。
⑦我们要对这个世界始终抱有浓厚的兴趣,只要你仔细体会,总会看到生活的绚丽多彩。不妨给自己开辟出更大的精神空间,使自己多一点爱好,寻一条可以抵达心灵的道路,以积极的心态享受生活,你会充实而快乐起来。
10.文章第①~③段写桃园胜境、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生活情境有什么作用?(4分)
11.第6段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论证了什么观点?(4分)
结合文章,分析为什么有些人会觉得“没劲”“无聊”“闷得慌”?对此,你有什么好的建议?(4分)
13.请你根据文中海伦·凯勒的事例,再写出一个符合本文的事实论据。(5分)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单元检测试卷(四)参考答案
1.A本题考查辨识字音。B.“祈”应读qí。C.“强”应读qiǎng。D.“间”应读jiàn。
2.D本题考查辨识字形。A.“涌”应改为“缅”;“园”应改为“圆”B.“进”应改为“近”。C.“纬”应改为“违”。
3.D本题考查成语的辨析和运用。D.挑拨离间:引起是非争端,使别人不和。含贬义,用在此处不合语境。
4.D?本题考查标点符号的运用。D.“呢”字虽然常用在疑问句的句末,但本句中的三个“呢”字都表示停顿,为陈述语气,后面的问号都应改为逗号。
5.B?本题考查对病句的辨识。A.关联词搭配不当,应改为“只要……就……”或“只有……才……”。C.两面对一面,可将“能否”改为“能够”。D.语序不当,应改为“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6.C本题考查文学常识和语法知识。C.这个句子的主语是“习惯”“态度”。
7.A?本题考查句子的排序。解答此题,应先阅读语句,理解内容,再按照议论文“总一分”的结构方式排序,③提出论题,①⑤介绍错误的立志方法,⑥④②介绍正确的立志方法。由⑥句中的“则”可知此句紧承⑤①句。所以正确的排序为③⑤①6④②,故选A。
8.(1)曲径通幽处(2)落日故人情(3)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4)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5)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6)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9.【解析】本题考查拟写演讲稿。演讲稿要依据活动主题“说教养”并结合所给材料来确定表达内容。内容要有针对性、鼓动性,语言要通俗易懂、幽默风趣。
【答案】(示例)今天,我演讲的主题是“做一个有教养的人”。什么是教养呢?教养是指一般文化和品德的修养。有教养的人必定具有良好的外在行为和美好的道德品质。周总理是一个有教养的人,他每次外出视察工作,离开当地时总是与身边的服务人员一一握手道谢。作为学生的我们,更应该加强自我修养,在学习和生活中做到待人谦虚、做事严谨、礼仪得体、遇困难不气馁、有成绩不骄傲,同学们,让我们都做一个有教养的人吧!
10.【解析】本题考查议论文开头语段的作用。常见的答题格式:列举了……事例(或引用了……名言),引出本文论点(或论题),具体有力地论证了……。文章开头列举的种种现象都是人们所熟悉的,从结构上看,引出本文的论题;从内容上看,这些事倒本身也是事实论据。本文开头写桃园胜境,是为了引出“陶渊明远离政治……只求心灵的安顿、精神的愉悦,沉醉于一处处美丽的山水佳地,超脱而清雅”这一理想境界的话题,以表明“营建精神的花园”的重要性。
【答案】写桃园胜境,是为了引出陶渊明理想境界的话题,以表明人要有精神追求。
11.【解析】本题考查论证方法及其表达效果。议论文常见的论证方法:举例论证、道理论证、比喻论证和对比论证。论证方法就是为论证观点服务的,在答题时一定要找到文段中的观点句(分论点)。第⑥段引用了海伦·凯勒的事例,这明显是使用了举例论证的方法,有力地论证了语段中“勇于寻找直抵自己心灵的道路”这一分论点。
【答案】举例论证。举出海伦·凯勒在黑暗世界中依然努力奋斗,依靠强大精神力量的支撑活得越来越有价值的事例,论证了“勇于寻找直抵自己心灵的道路”的观点,具有说服力。
12.【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拓展。根据题目的要求锁定答题区域,结合上下文文意及自己的生活体验作答。根据第⑤段“平常的日子日复一日,有人会觉得‘没劲’‘无聊’‘闷得慌’,实际上,这是一种不易察觉的精神空虚,是对现状的不满与懈怠,这就像一个隐形杀手,不断地在消磨他们生活的动力”作答第一问;根据“那些试图在单调乏味的日常生活之外找寻乐趣的人更为勇敢,他们懂得寻找一些精神追求,使自己生活得更为幸福和快乐”“振作起来,为自己寻找一条通往心灵的道路,其结果是截然不同的”等语句,再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作答第二问。
【答案】原因:实际上,这是一种不易察觉的精神空虚,是对现状的不满与懈怠,应谨慎对待。建议:及时给自己寻找一条精神出路,让自己忙碌、充实起来。
13.【解析】本题考查补充事实论据。论据是为证明论点服务的,补充事实论据要紧扣论点。作答此类题目时,一定要认真阅读全文,了解文章的中心论点,再从自己日常的积累中找出例子即可。本题要紧扣论点“勇于寻找直抵自己心灵的道路”举例,用“人十事件”的格式概括。
【答案】(示例)史铁生是一个生命的奇迹,在漫长的轮椅生涯里,他自尊自强,以勇敢和无畏成就了一座文学的高峰,其坚强信念和人文关怀更是不断在文章中摩擦出挚爱生命的火花;是一种令千万人心痛的温暖,让人们在瞬息中触摸永恒,在微小中默想博大。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