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 化学 九年级上册 1.2体验化学探究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鲁教版 化学 九年级上册 1.2体验化学探究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65.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1-03-24 10:47:3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2体验化学探究
学习目标:
1.明确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
2.学会观察和描述实验现象。
3.养成问题意识并能发现和提出有研究价值的问题。
知识点:
重点:学会观察和描述实验现象,尝试提出有探究性的问题。
难点:养成问题意识并能发现和提出有研究价值的问题。
实验准备:蒸发皿、木条、小刀、蜡烛、火柴、烧杯、澄清的石灰水、胶头滴管等。
学习过程:
师生互动 活动意图
【创设情境】一体机播放歌曲“大耳朵图图第二部主题曲”。 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禽兽不如人,过在不会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人力胜天工,只在每事问。
—— 陶行知
为所学内容做好铺垫——从问题开始。
[导入]科学始于问题,如果没有了问题,科学发展就走到了尽头。化学科学就是在不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向前发展的。 [板书] 第二节 体验化学探究(第一课时)
从问题开始
[出示学习目标][见上]
[学生]默读、识记学习目标。
明确学习目标,为自学做准备。
[过渡语]为了达成上述目标,请同学们团结合作,认真自学。 [思考与交流]
[活动1]师:播放“瑞利发现空气成分”的事例,指导学生阅读并思考回答下列问题。
[问题1]
通过学习瑞利发现空气的事例,你认为我们在学习化学过程中应如何去做?
生:阅读、思考、交流讨论,积极发言。
答案:要敢于质疑;在进行实验探究时要仔细观察现象,对于异常现象应大胆猜测,小心求证;要积极合作,发挥集体的力量等。(合理答案均可)
[活动2] 师:指导学生阅读课本P9左下角爱因斯坦的话。
[问题2] 对于爱因斯坦的这段话,谈谈你有何感想?
生:阅读后谈感想。
答案:对于科学的发展,“提出问题”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合理均可)
根据学生们的畅所欲言,引导学生树立对待科学的态度,鼓励学生向科学家(瑞利)那样思考和发现问题,并明确科学始于问题,从而引入——科学探究从问题开始。
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养成乐于自我展示的习惯。
[过渡语]提出问题对于科学的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我们如何能提出具有探究价值的问题呢?敏锐的观察和和深入的思考是提出问题的关键。请同学们认真观察蜡烛燃烧的现象,尝试提出你想探究的问题。 [实验与探究]
分组实验:完成课本P9“活动天地”中[观察现象]中问题1、2、3,记录观察到的现象。
蜡烛点燃前:
实验操作
现象
结论
颜色、形状、状态
用小刀切下一小块石蜡投入水中
蜡烛燃烧时:
实验操作
现象
结论
观察蜡烛火焰
把一根火柴梗迅速插入蜡烛的火焰中,约1秒后取出
在蜡烛火焰上方罩一个冷而干燥的烧杯
迅速倒转烧杯,向烧杯内倒人少量澄清的石灰水,振荡
蜡烛熄灭后:
实验操作
现象
结论
蜡烛刚熄灭的瞬间
蜡烛熄灭1分钟后
探究总结:
对以上三个实验,你观察到了哪些现象?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学生展示:
各组三号同学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分别说出实验1.2.3中观察到的现象。
2. 各小组通过以上的探究活动——观察蜡烛燃烧,小组交流合作,提出并写下发现的问题,展开竞赛,看哪个小组提出的问题最多。
生:1.组织语言,描述观察到的现象。
2.各小组选代表展示提出的问题。
培养学生的动手实验能力、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增强学生的问题意识。
[思维拓展] 师:在生活和学习中怎样才能发现和提出更多有价值的问题?
生:积极讨论交流,各组选出代表发表自己的观点。
答案:1.善于从生活实际中发现和提出问题;
2.要时刻保持一颗好奇心;
3.学会质疑,对现成的结论不能轻信;
4.善于观察,从不同角度看问题;
5.对任何事物都要认真思考其现象,提出本质的问题。……
从不同角度激发和引导学生提问,保持他们的积极性。逐步培养学生善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习惯。
【多识一点】 师: 指导学生阅读课本P10 “多识一点”的内容。
生:阅读课本P10“多识一点”的“化学之谜”,了解化学科学家们没有解决的问题。

进一步让学认识到提出问题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学好化学的欲望。
课堂小结: 1.化学的研究和学习都应从问题开始。
2.敏锐的观察和深入的思考是提出问题的关键。要会观察实验现象 、描述实验现象。
1.善于从生活实际中发现和提出问题;
3.发现和提出更多 2.要时刻保持一颗好奇心;
有价值的问题 3.学会质疑,对现成的结论不能信;
4.善于观察,从不同角度看问题;
5.对任何事物都要认真思考其现象,提出本
质的问题。
4.化学为人类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但化学不是万能的,在化学界还存在许多迷一样的难题,等待着化学家和同学们去解决。
达标检测: 1.要具有良好的发现和提提出问题的能力,下列观点不可取的是( )
A、善于观察,善于变换角度看问题,时刻保持一颗好奇心。
B、善于从生活实际中发现和提出问题。
C、固执已见尽量不去交流,这样可以排除其它人对自己观点的干扰。
D、学会质疑,不轻信现成的结论。
2. 点燃生日蜡烛时,看到五颜六色的蜡烛同时燃烧的美妙情景。对于“蜡烛燃烧”这一化学变化你能提出的问题是___________ 。
3.你认为怎样才能发现和提出问题(请写出四点):
(1) 。
(2) 。
(3) 。
(4) 。
答案:1.C
2.蜡烛为什么能燃烧?为什么要点燃后才燃烧?蜡烛燃烧为什么有火焰?蜡烛燃烧后是消失了还是生成了其他物质 ?等(合理均可)
3.(1)善于从生活实际中发现和提出问题。
(2)要时刻保持一颗好奇心。
(3)学会质疑,对现成的结论不能轻信。
(4)善于观察,从不同角度看问题。
作业: 课堂作业:助学第二节体验化学探究中的“课中练习”部分。
家庭作业:家庭小实验:食盐是我们非常熟悉的物质,你观察过食盐溶于水的过程吗?你能通过食盐溶于水的实验获得那些发现?提出哪些问题?请记录下来。
小资料
关于蜡烛燃烧的问题:
①用火柴点蜡烛时,为什么开始很难点着?
②蜡烛燃烧需要哪些条件?是不是在任何情况下都能 燃烧?
③蜡烛燃烧为什么会有液体流下,流下的半透明液体是什么?为什么一会儿又回凝固在烛体上?
④蜡烛中间为什么要放一根棉线?棉线的作用是什么?能否用其他材料代替?
⑤蜡烛燃烧时,为什么有黑烟,黑烟是什么物质?
⑥蜡烛一经点燃,为什么能持续燃烧?
⑦当吹灭蜡烛时为什么会有白烟,白烟是什么物质?
⑧蜡烛火焰为什么会闪烁摇晃?为什么火焰外部明亮中间暗?
⑨插入蜡烛火焰中的火柴梗为什么只有外部烧焦,而内部基本没有变化?
⑩蜡烛由什么组成?燃烧后变成了什么物质?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