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浙教版科学中考第一轮复习--理化生学科综合(二)【word,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1浙教版科学中考第一轮复习--理化生学科综合(二)【word,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651.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1-03-25 11:24:5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例1.科学研究常要用到一些科学方法。下列选项所体现的研究方法中,有一项与其他三项不同,该项是(?? )
例2.20.下列现象可以作为对应假说(或学说)的证据的是( )
①如图的气球充气实验——大爆炸宇宙论
②我国的中华龙鸟化石——自然选择学说
③东非大裂谷的形成——板块构造学说
④落在澳大利亚的一颗陨石中存在多种氨基酸和有机物——原始生命物质来自外星球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例3.小乐为了探究SO2气体浓度对靓叶白掌幼苗的影响,设计了如下实验。
【查阅资料】①焦亚硫酸钠(Na2S2O5)溶液与稀硫酸反应可产生SO2气体。
②靓叶白掌是一种对SO2气体反应敏感的阔叶植物,SO2气体会使其叶片褪绿变成黄白色。
③SO2气体的密度比空气大
【实验步骤】①装上图所示装置4套并检查装置气密性,分别贴上标签A、B、C和D;②把4株靓叶白掌植物幼苗按图示放置在广口瓶中偏右位置;③用电子天平称量0.05g、0.10g、0.15g焦亚硫酸钠三份,各加入10毫升水配置成溶液,分别放入A、B、C装置的小烧杯中,在D装置的小烧杯中加入10毫升水;④4套装置的分液漏斗中各加入10毫升(足量)相同浓度的稀硫酸;⑤同时打开分液漏斗活塞,滴入稀硫酸,……
【实验记录】
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焦亚硫酸钠(Na2S2O5)中硫元素的化合价_____________。
(2)本实验通过改变____________的量来改变装置中SO2气体浓度。
(3)为了验证SO2气体浓度对靓叶白掌植物幼苗的影响,在实验中,应观察和记录_____________。
(4)实验室制备,收集干燥的SO2,所需仪器如下。装置A产生SO2,按气流方向连接各仪器口顺
序为:a接(??? )接(??? )接(??? )接(??? )接f(填接口字母)。
例4.习近平同志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如果人和自然不能和谐相处,人类可能面临大量物种消失、能源危机及海平面上升等一系列问题。科学家为了应对这种变化设计了一种“水上漂浮房”。“水上漂浮房”是由可回收的木材、金属、塑料、布和其他材料做成,这种浮房设有立体农业园,内有肥沃土壤,种有蔬菜水果,养有家禽等,所需电能由太阳能电池板和风力发电机提供。
(1)“水上漂浮房”中所有生物与非生物因素共同构成一个_________。
(2)为提高大棚内果蔬的产量,你认为可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____(写出一条即可)。
(3)“漂浮房”上某太阳能路灯,白天两块总面积0.25m2太阳能电池板经光照给蓄电池充电,夜晚供一盏“12V,20W” LED灯照明。若该地太阳光照射地面的功率为800J/(m2·s),太阳能电池的效率为15%,则太阳能电池板光照8小时,可供一盏“12V,20W”LED灯照明_________小时。
(4)漂浮房内的饮水台,可取水直接饮用。其中的饮用水处理步骤如下图所示;
步骤①对应的作用是_________(填字母.下同),步骤③对应的作用是_________。
A.杀菌消毒??????? B.固液分离 ????????C. 吸附杂质
1.科学实验中,有许多涉及操作上的“先”与“后”的问题,如果把“先”与“后”顺序颠倒,就 会影响实验效果或导致事故的发生。下列描述的实验操作中“先”“后”顺序正确的是(??? )
A.?用伏安法测电阻时,先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到阻值最大处,再闭合开关
? B.?稀释浓硫酸时,先将浓硫酸倒入烧杯中,后将水沿着烧杯壁慢慢倒入浓硫酸中
? C.?使用显微镜观察细胞时,先调节细准焦螺旋,后调节粗准焦螺旋
? D.?实验室制取氧气结束时,应先熄灭酒精灯,再把导管移出水面
2.用易于观察的科学现象来显示不易观察的科学事实是科学研究中常用的一种方法。下列不属于这种方法的是(??? )
3.科学研究中常常用到“控制变量法”、“转换法”、“模型法”、“类比法”等科学方法。在下列研究实例中,运用了“类比法”的是(??? )
A.?研究电流时,从分析水流的形成来分析电流的形成
? B.?温度的高低是看不见的,我们可以通过液体体积的变化去认识它
? C.?研究磁场时,用磁感线描述空间磁场的分布情况
? D.?研究滑动摩擦力与压力大小关系时,保持粗糙程度不变
4.泡菜是我国北方人民广泛喜爱的一种菜肴,但在腌制过程中,由于一些硝酸盐还原菌的作用,会产生一定量的亚硝酸盐。某校自然科学课外研究小组为了了解泡菜在腌制过程中亚硝酸盐含量变化及其高峰期出现的时间,以及泡菜在加热煮熟状态下亚硝酸盐含量变化的情况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选1、2、3号容量相同的泡菜坛,分别加入0.6kg的新鲜莲花菜;②再在坛中加满煮沸过的质量分数为10%的NaCl溶液;③封坛前分别测量各坛中液体未加热和加热煮沸后亚硝酸盐的含量;④用水封坛,放在15~20℃环境中;⑤以后每隔4天测量一次,直至泡菜腌熟能够食用为止,周期约为16天。所得数据见表1和表2。
请根据上述情况,回答下列问题:
(1)在该项研究中,要取同样处置的3只坛的目的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表1、表2中的数据,你可以推理出什么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该项研究的设计存在着一个较明显的缺陷,你认为是什么?如何改进?___________________。
5. 新冠肺炎肆虐全球,主要传播途径是空气、飞沫传播。
(1) 下列关于新型冠状病毒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营寄生生活 B. 仅由蛋白质和核酸组成
C. 是一种单细胞生物 D. 是新冠肺炎的病原体
(2)新冠病毒侵入人体,先突破人体的第一道防线和第二道防线,这两道防线人人都有,也不针对某一类特定病原体,因此叫做? ??免疫。
(3)为预防新型冠状病毒,公共场所可用0.5%的过氧乙酸[化学式为C2H4O3]溶液来消毒,要配制0.5%的过氧乙酸溶液1000g,应称取5g过氧乙酸、溶于? ??g水中。
(4)以下是人们在面对“新冠肺炎”时的一些认识,你认为符合科学道理的是( )
A.家庭消毒时,消毒液越浓越好???? B.吸烟、喝酒可以预防“新型冠状病毒”
C.应经常保持室内清洁卫生和通风?? D.必须每天吃药,补充人体所需化学物质
(5)在抗疫第一线,卫生部门使用了负压救护车。所谓负压,就是利用技术手段,使车内气压低于外界大气压,所以空气在自由流动时只能由车外流向车内,而且负压还能将车内的空气进行无害化处理后排出,避免更多的人感染,在救治和转运传染病等特殊疾病时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医务人员交叉感染的机率。下列例子中,同样处于负压状态的是( )
A.充完气的轮胎 ?????B.高空飞行中的飞机机舱 ???????
C.正在工作的吸尘器 ???D.烧煮食物的高压锅
6.据统计,全国发生的车祸中有超过四分之一是超速引起的!为此,杭州市近年 来加大了道路限速监控管理。一种是“定点测速”,即监测汽车在某点的车速;另一种是“区间测速”,就是测算出汽车在某一区间行驶的平均速度。如果超过了该路段的最高限速,即被判为超速。若监测点A、B相距25km,全程限速120km/h,一辆轿车质量为1.8吨,通过监测点A、B的速度分别为100km/h和110km/h,通过两个监测点的时间如图所示。
(1)采用“定点测速”,该轿车通过监测点A、B时_______被判超速。(填“会”或“不会”)
(2)采用“区间测速”,这辆轿车在该路段__________被判超速。(选填“会”或“不会”)
(3)该汽车的燃料是汽油,在热机工作过程中做功冲程是将__________能转化为机械能。
(4)已知车内人员质量为200千克,每个轮胎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为250cm2,当车子静止在路面上时,对路面的压强为_____________。
7.从2018年开始,杭州厕所革命在不断推进,并在人性化、科技化、智能化、生态化等方面实现全面升,建成了一批“智能生态公厕”。
(1)图甲是某一公厕的臭氧除臭机,它利用臭氧(O3)与发出异味的化学物质发生反应,将其氧化为无毒、无臭的物质(包含氧气),臭氧和氧气中氧元素化合价________(选填“相同”或“不相同”);
(2)图乙是某品牌干手器的部分产品参数,按照平均每日300人次使用,平均每人次使用10s钟计算,配备两台此型号干手器,平均一天消耗的电能为_________kwh;
(3)图丙为某一公厕中配备的“智能取纸机”,具有人脸识别功能,短时间内无法重复取纸,有效预防了厕纸的浪费问题。从遗传学分析,人的外貌差异由___________决定的。人脸识别成功后,电机工作,取纸机出纸,该过程的能量转化是__________;
(4)某智能生态公厕采用微生物降解技术。从生态系统的成分来分析,此项技术通过添加_________对排泄物进行处理,具有零用水、零污染、无臭味等优点,降解物可做有机肥料。
8.细菌的生长繁殖是否受酸碱性影响呢?科学兴趣小组找来面包,探究细菌的生长繁殖与酸碱性的关系。在A、B、C三个培养皿中分别加入适量的酸液、蒸馏水、碱液,分别放入一块等大的面包。
(1)实验中需要控制的变量有___________(写出一个即可)。
(2)观察细菌的仪器是显微镜,下列有关显微镜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物镜放大倍数与目镜放大倍数的和
B.当看到的物像偏左下方时,要将物像移到视野中央,装片需向右上方移动
C.使用高倍镜观察时,看到的细菌数目多
D.观察时,如果视野太暗,可将光圈调大或使用凹面镜
E.若有甲、乙两位同学各自制作临时装片,并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物像如图所示,则甲同学的观察效果较好,因为在乙的临时装片中有气泡。
(3)下表是兴趣小组观察后记录的细菌数,“+”的多少表示细菌数量的多少。
实验可得到的结论是:细菌的生长繁殖___________(填“受”或“不受”)酸碱性的影响。
(4)小组成员中有人提出,是不是所有的细菌都适合在中性环境中生长呢?他们通过查资料获得甲、乙、丙三种细菌与酸碱性的关系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_________。
A.甲细菌的对酸碱性的适应范围最广
B.乙、丙两种细菌在中性环境中不能生长
C.乙细菌适合在酸性环境中生活
D.不同细菌生活环境对酸碱性的要求是不同的
9.随着汽车保有量的不断提高,环境和能源问题也日益突出,研制清洁能源汽车 已成为解决上述问题的途径之一。
(1)传统汽车的发动机多为汽油机。如图甲所示,汽油机的排气冲程是__________(选填序号),此过程会排放出大气污染气体;如图乙所示为某汽油机在工作时的能量分配图。据图数据,该汽油机的效率为__________。
(2)氢能源汽车是清洁能源汽车的一个研究方向,但氢的储存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
①目前常用的储氢方法是金属储氢法,如氢化钙(CaH2)是一种常用的生氢剂,遇水后生成氢气和一种碱,写出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
②2020年《科学》杂志报道,哈佛大学实验室在超高压条件下将氢气转变为金属氢(此过程为物理变化),为氢的储存提供了新方法。金属氢可能具有的化学性质是___________(写出一点)。
(3)如图所示是负排放概念车——“叶子”。其车项上的大叶子能模拟自然界中叶片的光合作用,最终把太阳能转化为电能。 其中的“负排放”是指该车不但不排放,反而能吸收大气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从而减弱大气的温室效应。
10.新冠肺炎肆虐全球,主要传播途径是空气、飞沫传播。
(1)下列关于新型冠状病毒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营寄生生活???????????B. 仅由蛋白质和核酸组成
C. 是一种单细胞生物?????D. 是新冠肺炎的病原体
(2)新冠病毒侵入人体,先突破人体的第一道防线和第二道防线,这两道防线人人都有,也不针对某一类特定病原体,因此叫做_______免疫。
(3)为预防新型冠状病毒,公共场所可用0.5%的过氧乙酸[化学式为C2H4O3]溶液来消毒,要配制0.5%的过氧乙酸溶液1000g,应称取5g过氧乙酸、溶于________g水中。
(4)以下是人们在面对“新冠肺炎”时的一些认识,你认为符合科学道理的是(??? )
A.家庭消毒时,消毒液越浓越好???? B.吸烟、喝酒可以预防“新型冠状病毒”
C.应经常保持室内清洁卫生和通风?? D.必须每天吃药,补充人体所需化学物质
(5)在抗疫第一线,卫生部门使用了负压救护车。所谓负压,就是利用技术手段,使车内气压低于外界大气压,所以空气在自由流动时只能由车外流向车内,而且负压还能将车内的空气进行无害化处理后排出,避免更多的人感染,在救治和转运传染病等特殊疾病时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医务人员交叉感染的机率。下列例子中,同样处于负压状态的是(??? )
A.充完气的轮胎? B.高空飞行中的飞机机舱? C.正在工作的吸尘器? D.烧煮食物的高压锅
11.化石能源不可再生,发展新能源汽车势在必行,如图是一款以氢氧燃料电池为动力的新能源汽车模型,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一中标示的物件中由金属材料制成的是__________(填序号)。
(2)氢气是理想的“绿色能源”除了以燃烧的方式释放热能外,它还能通过氢氧燃料电池进行能量转换,原理如图二所示,其能量的转化情况是:____________,这种能量转换效率高,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
(3)氢能源目前还很难普及,请写出氢能源不能普及的一点原因_______________。
(4)新能源汽车将逐步替代燃油汽车,由此你对科学与人类生活的关系有何感想?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例1.B
例2.D
例3.(1)+4? (2)焦亚硫酸钠?(3)叶片变成黄白色所用时间 (4) d e c b
例4.(1)生态系统(2)晚上适当降温或白天增加光照或白天适当增加二氧化碳浓度(3)12(4)C;A
1.A
2.B
3.A
4.(1)减少误差,使结论更可靠 (2)①不同时期泡菜坛中亚硝酸盐的含量不同;②在腌制后的第4天,亚硝酸盐的含量达到峰值;③在腌制的第12天,亚硝酸盐的含量达到最低值并基本保持不变;④泡菜在加热煮熟后,亚硝酸盐含量不变 (3)该项研究的设计存在着一个较明显的缺陷是:没有设立对照,改进:需1个与前3个坛同样大小的泡菜坛,在其内加满煮沸过的质量分数为10%的NaCl溶液;并用水封,也应与上述实验组同时进行检测。
5. (1)C;(2)特异性免疫(3)995(4)C(5)C
6.(1)不会 (2)会 (3)内能? (4)2×105Pa
7.(1)相同(2)1(3)基因;电能转化为机械能(4)分解者
8.(1)培养皿所处的环境温度;酸液、蒸馏水和碱液的体积;培养皿的规格等(合理即可)(2)DE(3)受(4)ACD
9.(1)①25%(2)CaH2+2H2O=Ca(OH)2+2H2;可燃性(3)CO2
10.(1)C(2)非特异性免疫(3)995(4)C(5)C
11.(1)①③ (2)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2H2+O2==2H2O (3)储存困难等 (4)化学材料的发展,提高了人类的生活质量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