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 化学 九年级上册 2.2水分子的变化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鲁教版 化学 九年级上册 2.2水分子的变化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620.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1-03-24 11:06:3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2 水分子的变化
学习目标:
1.通过实验探究,知道水在直流电作用下可以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同时初步形成化学变化是有条件且化学变化过程中伴随着能量变化的认识。(重点)
2.通过对水的分解的微观的分析,初步认识化学变化的实质,并进一步建立宏观与微观相联系的思维方式。(难点)
3.通过对化学反应中反应物和生成物种类的分析,了解分解反应,并能用文字表达式表示已知的化学反应。
课前准备:多媒体、水电解器、直流电源、火柴、酒精灯、水(加入少量的稀硫酸或氢氧化钠)
学习过程:
师生互动 设计意图
[创设情境] 2011年8月13日,杭州市建湖县一名男子在水中电鱼时,从船上坠入河中,布满水中的电流很快将该男子击晕过去。经过医生抢救,该男子还是不治身亡。据建湖人民医院医务人员介绍,死者在落水后触电,受电击后身体痉挛麻木,失去了及时自救的能力,继而又遭溺水致其死亡。 
讲述:惨痛的教训警示我们,要学会保护自己,珍惜我们的生命,同时我们也知道引发这起事故的原因是河水可以导电,河水具有导电性,水的导电的情况下,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水中的分子又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这节课我们大家一起来探讨。
引入新课
板书:第一节 水分子的变化
[实验探究2-2]
探究课题:水在直流电作用下的变化
温馨提示:
1.氢气是一种无色无味难溶于水的气体,能够燃烧,火焰呈淡蓝色。
2.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不易溶于水的气体,支持燃烧,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师:展示水电解器、指导学生认识水电解器
问题1:水通电会发生什么变化?
师: 多媒体演示水的电解过程
生:6个人一个小组完成下面实验操作
1.在水电解器的玻璃管中注满水,接通直流电源,观察两个电极和两支玻璃管内液面的变化。与电源正极相连的玻璃管内液面下降较少?,与电源负极相连的玻璃管内液面下降较 ?多。
2.用一根点燃的火柴接近液面下降较少的玻璃管尖嘴处,慢慢打开活塞,观察 木条复燃该气体是 氧气??。???? ???
3.用一根带火星的木条接近液面下降较多的玻璃管尖嘴处,慢慢打开活塞,观察 气体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该气是? 氢气?。师生共同讨论归纳得出:
两极气体:与正极相连的玻璃管内的气体是氧气(助燃性),可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与负极相连玻璃管内的气 体是氢气(可燃性),可以燃烧,产生淡蓝色的火焰。 利用一起事故教育学生生命的重要性,珍惜生命,进一步了解水是可以导电的,这样就很自然的过渡到新课中来了。
了解这个实验我们所要解决的问题,做到有的放矢。
温馨提示为学生提供实验依据;观看水电解器认识这种实验仪器。
通过实验操作培养学生的分析、观察、思考和总结能力
加深对电解水的理解
进一步巩固所学知
有利于帮助学生建立宏观与微观的联系,逐步养成微观思维。
电解水两电极上产生的气体种类与体积可简单记忆为:“正氧一、负氢二” 生:完成实验探究问题1,水通电后生成了氢气和氧气。
师:板书
条件:直流电
现象:正负极产生气体,体积比大约是1:2
一、水的分解
文字表达式:水氢气+氧气
H2O H2 O2
补充:a、加稀硫酸溶液目的?
答:增强水的导电性
b、为什么实际实验中,H2体积往往大于O2体积的2倍?
答:原因主要有:O2 在水中的溶解能力> H2在水中的溶解能力
问题二:水分解过程中水分子是怎样变化的?
师:多媒体播放水分解的微观过程
生:观看、思考、讨论、交流。得出结论:
宏观:1.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2.产生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是2:1。
微观:1.水分子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
2.水分子中氢原子和氧原子的个数比是2:1
……
总结得出电解水的化学反应实质:在直流电作用下,水分子被破坏,分成氢原子和氧原子,每两个氢原子重新组合构成一个氢分子,许多氢分子聚集成氢气;每两个氧原子重新组合构成一个氧分子,许多氧分子聚集成氧气。
化学反应的实质:旧分子被破坏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
问题3:电解水和水蒸发的有什么不同?
生:小组内思考、讨论、交流,总结得出:
水蒸发:属于物理变化,这个过程中没有产生新物质,只是水分子的排列方式和分子间的间隔发生了变化。
电解水:属于化学变化,这个过程中产生了新物质—-氢气和氧气;是旧的分子被破坏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了新的分子。
板书:化学反应实质:旧分子被破坏产生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分子
过渡:在水电解的表达式中:水氢气+氧气
H2O H2 O2
,反应物和生成物各有几种,这样的反应叫什么反应?
生:自学教材P31和P32上内容。说出分解反应的定义。
板书:分解反应: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的化学反应叫做分解反应
通式: A →B + C (一变多)
跟踪练习:
下列变化属于分解反应吗?为什么?
A、泥水过滤得到泥和水
B、镁和氧气点燃生成氧化镁
C、石蜡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
D、氧化汞加热后变成汞和氧气
生: 小组讨论,得出答案D ,并说出他们选择答案的理由。
归纳:判断分解反应的方法 :
1.首先是化学变化
2.反应物一种,生成物两种或多种
生:完成课堂检测(见附表)
师:多媒体展示本节的知识树
生:依据知识树树畅谈我这一节课的收获!
生:体验中考链接习题
[附表] 课堂检测:
1.电解水的实验现象是,正负极产生_____色_____,其体积比是______。负极的气体能________;正极产生的气体能____________________。
2.水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说明水是由______ 组成的。 3.______、______都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原子可以结合成______。水分解的过程中最小的粒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原子和分子的本质区别是:在化学变化中,分子_________,而原子__________。
4.能从电解水的实验中得出的结论是( )
①电解水是吸收能量的化学反应;
②水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
③水中含有氢气和氧气 ;
④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可再分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拓展练习:
根据水分子的分解示意图,请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说出你获得的信息(3至4条)
中考链接:
1.(2011年江西)氧化汞受热时的变化可用下图表示(图中大圆圈表示汞原子,小圆圈表示氧原子),据图得出的结论错误的是( )
A、氧化汞受热时能分解成汞和氧气
B、分子在化学反应中可以再分
C、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D、所有的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
2.(2012年乐山)水在自然环境中不易分解,但在通电的条件下可以分解,写出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__,在右图所示的装置中,当电源接通一段时间后,甲管中气体的体积与乙管中气体的体积之比为______
3.(2014年福建)水通电分解其反应的微观过程可用右图表示:
根据微观反应示意图,你能获取哪些信息?(至少写3条)
参考答案:
课堂检测:1.无 气体 1:2 燃烧 师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2.氢元素和氧元素 3.分子 原子 分子 氢原子、氧原子 可以再分 不可以再分 4.C
中考链接:1.D 2. 水氢气+氧气 2:1 3. 1、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2、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3、氧分子是由氧原子构成的,氢分子是由氢原子构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