猜谜语:
此物不稀奇,
生命不能离;
用刀切不断,
用网捞不起。
(打一常见物质)
学习目标
1、认识水分子的运动与水的三态变化之间的关系。
2、掌握分子的基本性质并能用分子的基本性质解释常见的生活现象。
3、会用分子运动的观点解释水的天然循环现象。
自学指导
请同学们认真看课本P28—31页,5分钟后看谁能够又快又正确地完成下列问题:
1、水的三态变化和水分子的运动有着怎样的关系?
2、分子的基本性质有哪些?
3、请你从微观角度解释水的天然循环。
表示水分子
用物理学的知识解释:
液态的水吸收热量变为水蒸气,体积会显著增大。
一、水的三态变化
水分子本身变大了?
水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大了?
水分子的数目增多了?
水分子受热都跑到针筒的另一端去了?
探究:
收集证据
水分子本身变大了( )
水分子间隔变大了( )
水分子数目增多了( )
水分子受热都跑到另一端去了? ( )
在没有符合实际的实验设计方案的时候,用排除法逐一判断各种假设的正确性。
×
×
×
√
固态水分子
液态水分子
气态水分子
固态水分子的运动
液态水分子的运动
气态水分子的运动
1、雨后初晴的夏日,路边的斑斑水渍一会儿就消失了,为什么?
2、水烧开之后,揭开锅盖,会有许多水滴滴下,如何解释?
1、水分子获得能量时,运动加快,分子间间隔增大,水由液态就了气态。
2、水分子失去能量时,运动减慢,分子间的间隔减小,水由气态又变回了液态。
从分子的角度看,物理变化的特点是什么?
在物理变化中,分子的数目和大小不会变化,变化的只是分子之间的距离和分子的排列方式。
这也是物理变化的实质
多识一点:
1.只一滴水,就含有约1021个水分子,这样小的分子似乎是微不足道的,然而,没有小小的水分子,哪有晶莹的水滴?又怎会有潺潺的小溪、奔腾的江河、汹涌的大海?
2.如果将每个水分子与一个直径为4厘米的乒乓球相比较,就如同一个乒乓球和地球相比较。
水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100mL+100mL<200mL
通过探究实验,同学们可以得出什么结论呢?
水分子之间有间隔
实验探究:
向烧杯中的水滴一滴红墨水是突然之间一下变红色还是逐渐变红色?
水分子总在不停运动
分子的基本特征:
⑴分子的质量和体积很小。
⑵相互间存在间隔。
⑶总在不停的运动。
二、水的天然循环
太阳为水循环提供能量
海水蒸发
小水滴凝结成云
随着高度的增加,温度越来越低,更多的云聚集到一起
小水滴越来越大,越来越重,以雨、冰雹和雪的形式降落下来
动植物呼出水蒸气
植物通过蒸腾作用释放出水蒸汽
水从土壤中蒸发出来
水通过河流、小溪和地下水等又回到了大海
通过水的 实现水的天然循环。
为水的三态变化提供能量。
通过水的天然循环,既实现了水的 ,又完成了水资源的 。
三态变化
太阳
自身净化
重新分配
课堂小结
1、在物理变化中,分子的数目和大小不变,变化的是分子之间的距离和分子的排列方式。
2、水分子获得能量时,运动加快,分子间的间隔增大,水由液态变成气态。水分子失去能量时,运动减慢,分子间的间隔减小,水由气态变成液态。
3、分子的基本特征: ⑴分子的质量和体积很小。 ⑵相互间存在间隔。 ⑶总在不停的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