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7课《大雁归来》课时练习
1.
下列画线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
?
)
A.雉鸡(zhì)?
?
单调(diào)?
?
滑翔(xiáng)
B.香蒲(pú)?
??沼泽(zhǎo)?
??窥探(guī)
C.曲线(qū)?
??狩猎(shǒu)?
??赌注(dǔ)
D.雾霭(ǎi)?
?
缄默(jiān)?
?
弥漫(ní)
2.
下列标点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它们现在所吃的玉米粒在整个冬天都被厚厚的积雪覆盖着,所以才未被那些在雪中搜寻玉米的乌鸦、棉尾兔、田鼠以及环颈雉所发现。
B.通过对春雁集会的日常程序的观察,人们注意到,所有的孤雁都有一种共性:它们的飞行和鸣叫很频繁,而且声调忧郁,于是人们就得出结论:这些孤雁是伤心的单身。
C.自更新世以来,每年三月,从中国海到西伯利亚、从幼发拉底河到伏尔加河、从尼罗河到摩尔曼斯克、从林肯郡到斯匹次卑尔根群岛,大雁都要吹起联合的号角。
D.随后,一个深沉的声音算是最后发言,喧闹声也渐渐低沉下去,只能听到一些模糊的稀疏的谈论。?
3.
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
?
?
?
)
A.大雁之所以能够穿越风雨、行稳致远,关键在于其结伴成行,相互借力。
B.天津的滨海湿地位于东亚—澳大利亚候鸟迁徙路线上的咽喉地带,且底栖生物种群大而多,是典型的沿海滩涂湿地,近年来广受关注。
C.在春季候鸟迁徙期间,野生动物保护中心、森林公安、公园管理处等单位联合开展保护野生过境候鸟,确保候鸟安全过境。
D.比大港湿地自然保护区,已恢复芦苇、碱蓬0.27平方千米,新建的20个高12米的人工鸟巢,已孵化出了几十只候鸟,其中包括6只东方白鹳。
4.
下列句中画线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
?
)
A.十九大的号角已经吹响,新时代、新追求,我们要怀着目空一切的豪情与壮志去搏击长空、翱翔天际。
B.我们要坚定不移地忠于党的领导,把我国建设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C.他们一声不响地站在门口,静静地等着老师的醒来。
D.我们做事要光明正大,不要偷偷摸摸的,让别人看不起。?
5.
下列语句所使用的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
?
)
A.如果一只主红雀对着暖流歌唱起春天来,却发现自己搞错了,它还可以纠正自己的错误。
B.返回的雁群,不再在沼泽上空做试探性的盘旋,而像凋零的枫叶一样,摇晃着从空中落下来。
C.我们的春雁每天都要去玉米地做一次旅行,但绝不是偷偷摸摸进行的。
D.它们低低地在沼泽和草地上空曲折地穿行着,向每个刚刚融化的水洼和池塘问好。
6.
下列词语字形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
?
)
A.赌注?
?
瞄准?
?
辨论
B.喧嚷?
?
邀请?
?
衡量
C.枯躁?
?
稀疏?
?
弥漫
D.覆盖?
?
忧郁?
?
濒繁?
7.
从上下文连贯的要求看,下面句子的横线上应填入的一项是(
)如果一只主教雀对着暖流歌唱起春天来,却发现自己搞错了,它还可以纠正自己的错误,________如果一只花鼠想出来晒太阳,却遇到了一阵暴风雪,______________而一只定期迁徙的大雁,下定了在黑夜飞行200英里的赌注,它一旦起程再要撤回去可就不那么容易了。
A.也可以再继续保持它在冬季的缄默;也可以再回去睡觉;
B.也可以再回去睡觉;继续保持它在冬季的缄默;
C.继续保持它在冬季的缄默;如果一只花鼠想出来晒太阳;
D.也可以再回去睡觉;也可以再继续保持它在冬季的缄默;
8.
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1)而一只定期迁徙的大雁,下定了在黑夜飞行200英里的(dǔ
zhù)________,它一旦起程再要撤回去就不那么容易了。
(2)它还可以纠正自己的错误,继续保持它在冬季的(jiān
mò)________。
(3)第一群大雁一旦来到这里,它们便向每一个迁徙的雁群(
xuān
rǎng)________着发出邀请。
(4)返回的雁群,不再在沼泽上空做试探性的盘旋,而像(diāo
líng)________的枫叶一样,摇晃着从空中落下来。?
9.
将下列句子正确排序________①那接着而来的低语,是它们在论述食物的价值。
②从早到晚,它们一群一群地喧闹着往收割后的玉米地飞去。
③与秋天一样,我们的春雁每天都要去玉米地作一次旅行,但绝不是偷偷摸摸进行的。
④返回的雁群,不再在沼泽上空做试探性的盘旋,而像凋零的枫叶一样,摇晃着从空中落下来,并向下面欢呼的鸟儿们伸出双脚。
⑤每次出发之前,都有一场高声而有趣的辩论,而每次返回之前的争论则更为响亮。
?
10.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一只燕子的来临说明不了春天,但当一群大雁冲破了3月暖流的雾霭时,春天就来到了。
如果一只主红雀对着暖流歌唱起春天来,却发现自己搞错了,它还可以纠正自己的错误,继续保持它在冬季的缄默;如果一只花鼠想出来晒太阳,却遇到了一阵暴风雪,也可以再回去睡觉;而一只定期迁徙的大雁,下定了在黑夜飞行200英里的赌注,它一旦起程再要撤回去就不那么容易了。
向我们农场宣告新的季节来临的大雁知道很多事情,其中包括威斯康星的法规。11月份南飞的鸟群,目空一切地从我们的头上高高飞过,即使发现了它们所喜欢的沙滩和沼泽,也几乎是一声不响。乌鸦通常被认为是笔直飞行的,但与坚定不移地向南飞行20英里直达最近的大湖的大雁相比,它的飞行也就成了曲线。大雁到了目的地,时而在宽阔的水面上闲荡,时而跑到刚刚收割的玉米地里捡食玉米粒。大雁知道,从黎明到夜幕降临,在每个沼泽地和池塘边,都有瞄准它们的猎枪。?
3月的大雁则不同。尽管它们在冬天的大部分时间里都要受到枪击,但现在却是休战时刻。它们顺着弯曲的河流拐来拐去,穿过现在已经没有猎枪的狩猎点和小洲,向每个沙滩低语着,如同向久别的朋友低语一样。它们低低地在沼泽和草地上空曲折地穿行着,向每个刚刚融化的水洼和池塘问好。在我们的沼泽上空做了几次试探性的盘旋之后,它们白色的尾部朝远方的山丘,终于慢慢扇动着黑色的翅膀,静静地向池塘滑翔下来。一触到水,我们刚到的客人就会叫起来,似乎它们溅起的水花能抖掉那脆弱的香蒲身上的冬天。我们的大雁又回来了。
第一群大雁一旦来到这里,它们便向每一群迁徙的雁群喧嚷着发出邀请。不消几天,沼泽地里到处都可以看到它们。在我们的农场,可以根据两个数字来衡量春天的富足:所种的松树和停留的大雁。1946年4月11日,我们记录下来的大雁是642只。
与秋天一样,我们的春雁每天都要去玉米地做一次旅行,但绝不是偷偷摸摸进行的。从早到晚,它们一群一群地喧闹着往收割后的玉米地飞去。每次出发之前,都有一场高声而有趣的辩论,而每次返回之前的争论则更为响亮。返回的雁群,不再在沼泽上空做试探性的盘旋,而像凋零的枫叶一样,摇晃着从空中落下来,并向下面欢呼的鸟儿们伸出双脚。那接着而来的低语,是它们在论述食物的价值。它们现在所吃的玉米粒在整个冬天都被厚厚的积雪覆盖着,所以才未被那些在雪中搜寻玉米的乌鸦、棉尾兔、田鼠以及环颈雉所发现。
通过对春雁集会的日常程序的观察,人们注意到,所有的孤雁都有一种共性:它们的飞行和鸣叫很频繁,而且声调忧郁。于是人们就得出结论:这些孤雁是伤心的单身。
我和我的学生注意到每支雁队组成的数字。六年之后,在对孤雁的解释上,出现了一束不曾预料的希望之光。从数字分析中发现,六只或以六的倍数组成的雁队,要比偶尔出现一只,多得多。换句话说,雁群是一些家庭,或者说是一些家庭的聚合体,而那些孤雁正好大致符合我们先前所提出来的那种想象,它们是丧失了亲人的幸存者。单调枯燥的数字竟能如此进一步激发爱鸟者的感伤。
(1)作者笔下的大雁有哪些特点?
(2)作者在大雁身上找到了哪些“失去的东西”?
(3)“向我们农场宣告新的季节来临的大雁知道很多事情,其中包括威斯康星的法规。”应如何理解?你能读出作者在此句中所含的感情吗?
(4)“六年之后,在对孤雁的解释上,出现了一束不曾预料的希望之光。”这“希望之光”意味着什么?
(5)作者认为大雁是人类的伙伴,动物使地球充满生机,人类应该怎样做?
?
11.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冬眠的奥秘
张劲硕
①严寒的冬天,我们总是向往着在被窝里长眠一冬——能像狗熊和青蛙那样冬眠就好了。然而我们大都不知道:那些冬眠的动物们,掌握着我们人类尚不知晓的惊天奥秘!
②冬眠是动物应对恶劣环境的一种策略,科学上叫“蛰伏”。有人会问,冬天里睡得多、睡得久,不就是冬眠吗?它们还真不是一回事儿,只是二者的区别不太容易看出来。拿鱼来说,有几类鱼是会冬眠的,包括我们熟悉的鲤鱼、乌鳢,还有海里的鳗鲡。每当冬天来临,它们就把自己调到冬眠档:不吃、不喝、不游动。这看似与正常档的睡觉并无二致,但请注意它们的鳃!鱼类靠鳃呼吸,平时就算身体静止不动,鳃也会轻轻开合扇动。而进入冬眠的鱼,鳃也几乎不动,完全处于麻痹状态。除了呼吸,冬眠动物的体温、心跳等生命指征也都降到极低的水平,新陈代谢速率变得非常缓慢,与休克和死亡标准只差那么一点点——这就是冬眠与睡觉的本质区别。
③冬眠的意义在于,尽量减少身体内外的生命活动,将能量消耗降到最低,以挨过环境严酷的时间段。动物冬眠时,能把生命的时钟调得极慢。比如生活在北美洲的普通箱龟,冬眠时心脏5~10分钟才跳1次,实在让人惊叹。更夸张的是,它们几乎完全不呼吸,只靠皮肤吸入少许氧气!
④科学家还发现,冬眠不是“习惯养成”的问题,而是遗传基因决定的“天赋”。这种“天赋”还与寿命的长短有联系。一般来讲,哺乳动物的寿命与体型相关,体型小的新陈代谢快,寿命短;体型大的新陈代谢慢,寿命长。比如大象就活80年,兔子七八岁就算高寿。而蝙蝠打破了这个规律——冬眠的菊头蝠和同体型的、不冬眠的老鼠相比,前者可以活到30多岁,后者却只有3、4岁。如果在同一物种中比较,如蝙蝠或者棕熊,依然是冬眠的寿命要长很多。
⑤冬眠是当下的热门研究领域。如果人类能像动物们一样冬眠,收获的就绝不仅仅是睡大觉的幸福感,也许还能长生不老。虽然对蝙蝠和棕熊等冬眠动物的研究能确定冬眠基因与长寿有关,但这些动物毕竟与我们人类相差太远。不过,在2004年,有个轰动科学界的发现:居然有一种猴子能冬眠!而人类跟猴子同属灵长类动物,基因相似性很高。如果猴子能冬眠,这意味着我们人类也有可能做到。到那时,我们的寿命说不定可以达到800岁!
(选自《博物》总第146期,有删减)
(1)第①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2)朗读第②段,指出冬眠动物与睡觉的本质区别。
(3)第③段画线词语“几乎”能否删去,为什么?
更夸张的是,它们几乎完全不呼吸,只靠皮肤吸入少许氧气!
(4)第④段画线句子运用了哪几种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5)作者说“我们的寿命说不定可以达到800岁”,其推测依据有哪些?请结合④⑤两段简要概括。
参考答案
1.
【答案】
A
2.
【答案】
C
3.
【答案】
C
4.
【答案】
A
5.
【答案】
B
6.
【答案】
B
7.
【答案】
C
8.
【答案】
(1)赌注
(2)缄默
(3)喧嚷
(4)凋零
9.
【答案】
③②⑤④①
10.
【答案】
(1)①来的季节是3月春天。
②飞行的路线是笔直的。
③3月的大雁一触到水就叫,喧嚷。
④11月份的大雁一声不吭。
⑤爱寻食玉米粒。
⑥常六只列队飞。
⑦4月的夜间,大雁会一阵阵喧闹。
(2)作者在大雁身上找到了善性、友情、亲情,找到了联合的观念,找到了大自然的诗意。
(3)拟人,威斯康星的法规规定,春季禁止猎杀小雁,冬季则允许猎杀,大雁也知道这个法规,所以冬天只有晚上才到刚刚收割了的地里偷食玉米,春季则可以放心地活动、觅食。
(4)“六只或以六的倍数组成的雁队,要比偶尔出现的一只,多得多。”也就是说,孤雁不多,或者说很少。这“希望之光”意味着人们捕杀雁的现象得到了控制,保护鸟类的意识有所加强。
(5)珍爱有益无害的动物,与动物和谐相处。
11.
【答案】
(1)点名说明对象,引出下文,激发读者阅读兴趣。
(2)生命指征水平极低,新陈代谢速率非常缓慢。
(3)不能。如删去“几乎”,表达过于绝对,不符合箱龟冬眠时的实际情况。体现了说明文语言准确严密的特点。
(4)举例子,作比较,列数字。具体说明哺乳动物的寿命不一定和体型相关,还和冬眠有关。
(5)①冬眠由遗传基因决定。
②冬眠基因与长寿有关。
③有一种猴子能冬眠。
④人类与猴子基因相似性很高。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