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考2021】中考历史二轮专题 专项训练 主题二十三 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时空坐标+阶段特征+考点解读+拓展延伸)学案+试卷(原卷版+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备考2021】中考历史二轮专题 专项训练 主题二十三 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时空坐标+阶段特征+考点解读+拓展延伸)学案+试卷(原卷版+解析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0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03-24 14:15:15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二十三单元
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
单元专题训练
【典题聚焦】
考点一 第二次工业革命和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变化
1.1867年,瑞典化学家诺贝尔经过多年的实验,发明了现代炸药。后来他又研制成无烟炸药。诺贝尔的发明在军事、工程方面得到了广泛应用。这说明了?(  )
A.电力成为新的能源进入生产生活领域
B.内燃机的发明带动了相应的新兴工业的发展
C.现代化学工业的产生是应用技术的一项重大突破
D.现代塑料工业的诞生开辟了新的纺织品生产领域
2.科学改变了世界的面貌,也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一部反映19世纪后期美国人生活的电影中有如下情景,你认为可能会被人们质疑的是?(  )
A.莱特兄弟向观众介绍世界上第一架飞机
B.男主角驾汽车带爱犬游纽约
C.女主角在白炽灯下完成绘画作品
D.男主角的妹妹走出家庭,去竞聘电话局接线员职位
3.在1876年费城国际博览会上,英国展出的是最新蒸汽机车,美国展出了大功率电动机和发电机,德国展出了加工枪炮的精密机床。材料表明?(  )
A.蒸汽机成为主要动力来源
B.英国科技创新已落后美德
C.德国致力于发展军工业
D.美国已成为世界经济中心
4.(2020河南许昌一模,16)19世纪初欧洲女权运动兴起,女权主义者致力于争取受教育权和选举权、改善女工状况、拥有财产等诸多社会变革;1888年,国际妇女理事会成立。影响欧洲女权运动发展的主要社会因素是(  )
A.资本主义议会制完善  
B.工业革命改变妇女角色
C.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  
D.欧洲民族国家的诞生
5.“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放弃农业生产,专门从事工业和商业。以英国为例,19世纪初,农业劳动力人数仍多于手工业劳动力人数,但到20世纪初,农业劳动力人数已经不足工业劳动力人数的1/5。”材料反映了?(  )
A.工人的生活质量不断提高   B.劳动力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
C.社会分工越来越细   
D.人口迅速增长
6.在1750—1850年间,欧洲的人口从1.4亿增加到2.65亿,到1900年猛增到4亿。这主要是由于??(  )
A.欧洲城市扩大与发展
B.欧洲开放的移民政策
C.两次工业革命的开展D.欧洲国家联合的结果
6.观察下图,导致19世纪末20世纪初石油开采量发生变化的原因有?(  )
?
①蒸汽机的发明  ②内燃机的创制
③汽车的发明  ④飞机的发明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④  D.①③④
7.霍布斯鲍姆在《帝国的年代》中对欧洲某强国作了如下记载:最惊人的变化首推出现了许多以女性为主要从业人员的职业——商店和办公室中的职业。……在德国,女性店员由1882年的约3.2万人(大约是总数的20%)增加到1907年的17.4万人(大约是总数的40%)。出现材料所述现象的原因有(  )
①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展
②民主政治的进步
③实行了“新经济政策”④女性自主意识的增强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考点二 近代科学与文化
1.科学家拉格朗日把17世纪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誉为人类心灵的最高产物,并说:“因为宇宙只有一个,而在世界历史上也只有一个人能做它的定律的解释者。”拉格朗日所褒誉的这个人是?(  )
A.伽利略  B.牛顿  C.达尔文  D.爱因斯坦
2.1889年,上海格致书院一份考试答卷写道:“……(某人)一千八百五十九年,特著一书论万物分种类之根源,并论万物强存弱灭之理……此谓天道自然之理。”“天道自然之理”是指?(  )
A.日心说 
 B.进化论
C.经典力学 
 D.相对论
3.“一个能思考的人,才真是一个力量无边的人。”他凭借这种精神创造出人类文学史上罕见的文学精品,被称为“资本主义社会的百科全书”,该文学作品是?(  )
A.《向日葵》  B.“人间喜剧”
C.《命运交响曲》  D.《战争与和平》
4.1879年10月21日,美国纽约洛帕克街的一个实验室里,亮起了一盏电灯。这盏电灯稳定地亮了整整两天,它发出的光芒驱散了夜晚的黑暗。当这个消息传到证券交易所,煤气行业的股票应声下跌。这说(  )
A.电力已经在美国得到广泛应用
B.新技术的发明冲击传统工业部门
C.美国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处于领先地位
D.煤气即将退出历史舞台
5.牛顿力学为第一次工业革命中的各项发明提供了理论基础;爱迪生在电器方面的发明充分证实了法拉第电磁感应现象的实用价值。这充分说明了?(  )
A.科学理论是技术革新的基础
B.技术革新印证了科学理论的价值
C.科学理论与技术革新存在辩证关系
D.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的科学与技术真正结合
6.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涌现出许多杰出的科学家,他们在不同时代的发明创造,闪烁着智慧的光芒,推动着人类历史的进步。下列关于中外“科技名人”的卡片信息介绍正确的是?(  )
【真题演练】
考点一 第二次工业革命和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变化
1.(2019内蒙古包头)据下图可知,这一时期的英国(  )
?
英国城市人口与农村人口的比例的变化
A.工厂制度日趋完善 ????B.社会贫富分化加剧
C.城市化进程的加快 ????D.城市环境污染严重
2.(2018广东)如下图所示,关于自然科学与社会发展的关系,表述合理的是?(  )
?
A.自然科学与社会发展存在内在联系
B.自然科学发展导致“一战”爆发
C.自然科学成就都是政治斗争的结果
D.社会发展进程就是自然科学发展进程
3.(2017内蒙古呼和浩特)两次工业革命分别开启了“蒸汽时代”和“电气时代”,区分它们主要
是根据?(  )
A.能源动力 
 B.通讯技术
C.交通工具 
 D.机械设备
4.(2019安徽)右图是英国约翰·莱齐的漫画:科学家法拉第递给“泰晤士河老爹”一张白纸,用来
检测河水的不透明度。这幅漫画讽刺的是?(  )
A.工业化造成环境污染
B.城市化带来出行拥堵
C.现代化加剧温室效应
D.全球化导致贫富分化
5.(2018山东烟台)下图是资本主义世界工业发展示意图,从中可以看出资本主义工业发展速度在1870年后发生显著变化。导致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
A.殖民扩张
B.资本主义制度开始确立
C.开始使用大机器生产
D.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展
6.(2018山东潍坊)1921—1925年之间,福特汽车价格下降了六分之五,购买一辆福特汽车还不到一
般工人三个月的工资;1929年,美国几乎平均每家拥有一辆汽车。这主要得益于?????(  )
A.生产技术改进  B.蒸汽机的发明
C.内燃机的应用  D.计算机的普及
7.(2018福建)“电工技术革命是一次巨大的革命,
而电的利用将为我们开辟一条道路。”
人类
由此进入?????(  )
A.蒸汽时代  
B.电气时代
C.信息时代  
D.网络时代
8.(2018江苏苏州)某校初三(1)班同学在学习两次工业革命的过程中排演了历史课本剧《交通的
革命》,他们设计的情节不合理的是?(  )
A.美国人首先造出蒸汽机作动力的轮船
B.史蒂芬孙在电灯下绘制火车机车图纸
C.卡尔·本茨向人们展示他制造的汽车
D.美国的莱特兄弟制造的飞机试飞成功
9.(2020河南)从下面表格内容中可以获取的正确信息是?????(  )
1870年、1913年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世界贸易中所占的比重
年份
国家
英国
美国
德国
法国
俄国
1870年
22%
8%
13%
10%

1913年
15%
11%
13%
8%
4%
A世界贸易格局发生改变
B.英国工业产量跃居世界首位
C.世界贸易中心从欧洲转向美洲
D.世界贸易总额连年持续提高
10.(2020四川南充)当代世界能源之争日趋激烈,尤其是被称为“工业血液”的石油资源。下列选
项中,推动了石油开采业发展的是?(  )
A.珍妮机的发明  B.内燃机的发明
C.蒸汽机的改良  D.电动机的发明
11.(2020黑龙江齐齐哈尔)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下列属于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美国人发明的是(
 )
A.珍妮机 
 B.蒸汽机车
C.飞机 
 D.轮船
12.(2020安徽)恩格斯在《英国工人阶级现状》中描述:“伦敦特别是伦敦工人区的坏空气,最能助
长肺结核的发展。”在伦敦工会1883年的报告中,有1/3的工人都是死于肺结核。此时肺结核大量发生的主要原因是?????(  )
A.医疗技术水平不断下降
B.农业衰退导致食物短缺
C.工业革命造成环境恶化
D.人口膨胀致使工人贫困
13.(2020山东聊城)“英国18世纪人口死亡率明显下降,但1816年以后死亡率上升。1831—1841年,工厂集中的伯明翰每千人死亡率由14.6上升到27.2,利物浦由21上升到34.8。”英国人口“死亡率上升”的主要原因是?(  )
A.石油污染严重  B.城市环境恶化
C.食物严重短缺  D.医疗技术落后
14.(2020贵州贵阳)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垄断组织,资本主义从自由资本
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即帝国主义阶段过渡。这主要是因为?????(  )
A.资本主义对外扩张的增强
B.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推动
C.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
D.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15.世界工厂为世界制造,世界工厂因创新而不断变迁;创新是推动历史发展的不竭动
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工业革命与世界工厂的变迁
?
18世纪60年代
19世纪末
20世纪中期(二战以后)
20世纪末
工业革命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世界工厂
英国
美国
日本
?
特点
制造中心科技中心贸易中心
制造中心科技中心
制造中心
分散化
材料二????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兴起,美国抛弃了英国模式,转向重工业发展……凭借其在科学技术上的领先,以及生产技术和生产能力上无法比拟的优势,成为了新的“世界工厂”。
——周斌、李水凤《中国:做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工厂”》
材料三????中国商品充斥于世界各个角落,以至于有“离开中国,世界就无法生活”的说法……但是中国关键技术、核心零部件、品牌、市场网络、管理诀窍还在欧美日等跨国公司手中,这就出现了“中国发展,外国赚钱”的局面,利润流向国外。一个公认的事实是,中国的制造业处于价值链的低端。
——摘自陶金珏《当代中国世界工厂问题研究》
(1)根据材料一,“世界工厂”的产生起源于哪一历史事件?并概括“世界工厂”国家的主要特征。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首先成为“世界工厂”的政治前提。(3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美国的“世界工厂”与英国相比有何不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美国成为“世界工厂”的原因。(3分)
(3)根据材料三,“离开中国,世界就无法生活”说明了什么?如何才能改变“中国发展,外国赚钱”的现状?(4分)
(4)综上所述,从“世界工厂”的变迁中,我们可借鉴的主要经验是什么?(2分)
16.(2020陕西)城市化进程代表着人类文明的进步,在历史发展中也呈现出时代性和多样性。某
校九年级(1)班同学以“城市化与城市治理”为主题展开探究活动,请你参与。
【英中城市化】
材料一
  马克思指出:“在1847年到1864年间,仅仅由于害怕那些对‘上流人士’也决不留情的传染病,议会就制定了不下十项卫生警察法令;在某些城市,如利物浦、格拉斯哥等地,吓破了胆的资产阶级还通过他们的市政当局进行干涉。不过,西蒙医生在1865年的报告中仍然大声疾呼‘一般说来,这些灾祸在英国还没有控制住’。”
——摘编自高德步《英国工业革命时期的“城市病”及其初步治理》
(1)从图中可得到英国社会发展哪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材料一中所述措施的原因。(3分)
材料二????
  以1845年中英《上海土地章程》的颁布为起点和标志,公共租界开启了其公共卫生建设的进程。此外,工部局还颁布了一些法令法规,以使公共卫生管理走向法制化……1901年工部局起草《公共卫生细则》,以实行传染病的强迫性通知和传染病人的强迫性隔离。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上海华界的公共卫
生事业,不论在组织、体制、法制还是关于传染病的现代防疫措施上,均已达到了相对完善的水平。
——摘编自刘雪芹《近代上海的瘟疫和社会——以1926—1937年上海华界的瘟疫为例》
(2)材料二图中所示战争结束后,英国通过哪一条约获得了在通商口岸租地建房的权利?近代以来,开埠通商的城市获得优先发展,部分城市成为区域性甚至全国性的经济中心城市。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中国城市化发展的原因。依据材料,归纳近代上海公共卫生事业发展的特点。(3分)
【美国城市化】
材料三????
美国城市化的历史进程
年代
2?500人以上的城市数目
总人口(百万人)
城市人口比例(%)
1690
4
0.21
8.3
1790
24
3.9
5.1
1880
939
50.2
28.2
1920
2?722
105.7
51.2
1960
18?088
178.5
64.7
19世纪中后期,美国迎来城市化发展的高潮。生活垃圾和工业废物肆意排放导致城市环境严重污染,人口大规模流动增加城市疫病传染的几率,严重威胁社会大众的生命安全……1870年纽约成立卫生局,成为其他城市效仿的典范。城市政府还首次吸引社会多元力量包括私人企业、民间团体参与垃圾处理工作……19世纪后半期疫病防治也取得了新进展。
——摘编自李晶《城市化下的“卫生”困境与突破》
(3)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以来美国城市化发展增幅最大的时期和原因,并列出这一时期城市公共卫生改革的措施。(4分)
【城市的治理】
材料四????20世纪六七十年代,由于主要的经济命脉掌握在国家手中,英、美等国的市政运营惨淡,社会分化进一步加深。20世纪七八十年代,西方国家开始大幅度削减公共开支,积极推进公共部门的私有化,导致政府对社区服务的投入急剧萎缩。当政府把大片的城市开发一股脑地交给一个开发商时,开发商就成了“城市运营商”。
——摘编自吴晓林、侯雨佳《新自由主义城市治理理论的批判性反思》
(4)依据材料四,归纳西方国家城市治理的概况。综合上述材料,西方国家城市化和城市治理的历程对我国发展有哪些启示?(3分)
17.(2020辽宁营口)(节选)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英国用光荣革命的非暴力手段建立了一种新的政治制度……新制度营造出一种宽松、自由和开放环境。
——钱乘旦《世界现代化历程》
材料二????“现代的文明的美国的历史,是由一次伟大的、真正解放的、真正革命的战争开始。”
——列宁
材料三????19世纪六七十年代,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迅速发展,科学研究也取得了巨大进步。新技术、新发明层出不穷,它们被迅速应用于工业生产,促进了工业的蓬勃发展。
——人教版《世界历史》(统编)九年级下册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占世界工业生产总值的比重(%)
(4)根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回答,第二次工业革命有何特点?请根据图示分析,经过第二次工业革命哪个国家工业生产发展最快?(2分)
(5)阅读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发明耐用白炽灯泡的发明家是谁?以内燃机为动力制造出第一辆汽车的人是谁?(2分)
(6)综合上述材料,英美两国的发展经验能为中国现代化建设提供哪些借鉴意义?(1分)
考点二 近代科学与文化
1.(2019贵州贵阳)“由于这位科学家证明了地上的力学也能应用于天上的星球……人们由此发现,原来整个错综复杂、扑朔迷离的自然界,不过是一个按某种法则运转的巨大的机械装置,而其中并没有上帝的地盘。”材料中的“某种法则”指的是?(  )
A.地心说  B.万有引力和运动三定律
C.微积分学  D.广义相对论
2.(2019江西)“他通过精湛的艺术手法,大大增强了作品的感染力,反映了资产阶级上升时期的进
步思想,把欧洲古典音乐推向顶峰,同时也开辟了浪漫主义乐派个性解放的新方向。”下列属于“他”
的作品是(  )
A.《神曲》  B.《人间喜剧》
C.《英雄交响曲》  D.《义勇军进行曲》
3.(2018四川成都)英国科学家赫胥黎看完《物种起源》后,马上给作者写信说:“如果是必须的
话,我准备接受火刑,也要支持你的理论。”该“作者”是(  )
A.牛顿  B.达尔文
C.法拉第  D.爱因斯坦
4.(2020江苏南京)他“第一次把生物学放在完全科学的基础上。”他的代表作是?(  )
A.《查士丁尼法典》  B.《哈姆雷特》
C.《高老头》  D.《物种起源》
5.(2019四川南充)他一生命运多舛,却身残志坚,敢于扼住命运的咽喉,谱写出了《英雄交响曲》
等传世名作。这位名人是?(  )
A.牛顿  
B.达尔文
C.巴尔扎克 
 D.贝多芬
6.(2018江苏扬州)牛顿被后人誉为“现代科学之父”,他最突出的成就是?(  )
A.阐述了科学社会主义
B.提出了“相对论”
C.建立了经典力学的完整体系
D.创立了进化论
7.(2018湖南岳阳)“人类是由一种古猿进化而来的。”这一论断的科学依据是?(  )
A.哥白尼的“太阳中心说”  B.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
C.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  
D.伏尔泰的天赋人权思想
8.(2020广东)开普勒发现行星椭圆运动规律后,天文学家仍面临一个问题:行星为什么总是围绕太
阳做规则运动而不脱离其固定轨道?这一疑问得到解决主要得益于?(  )
A.蒸汽机的发明  B.进化论的问世
C.太阳中心说诞生  D.万有引力的发现
9.(2020贵州贵阳)他提出的进化论不仅是生物学领域的一次伟大革命,对人类的思想领域也产生
了深远的影响。进化论传到中国后,形成了一股强大的社会思潮,激励先进的中国人积极变革,挽救民族危机。他是?(  )
A.牛顿 
 B.伏尔泰
C.莎士比亚  
D.达尔文
10.(2020江苏苏州)《人间喜剧》的内容可以归纳为贵族衰亡、资产者发迹、金钱罪恶三大主题,展示了法国19世纪早期复杂的社会图景,被誉为“资本主义社会的百科全书”。这部书的作者是(???? )
A.莎士比亚 
 B.列夫·托尔斯泰
C.巴尔扎克 
 D.高尔基
11.(2020河南)由于受到启蒙运动和法国大革命的影响,他以英雄为主题进行音乐创作,表达了斗争
胜利后的快乐和对自由、平等、博爱的渴望。“他”是(  )
A.巴尔扎克  B.梵高
C.列夫·托尔斯泰  D.贝多芬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25张PPT)
主题二十三
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
部编版
二轮复习
第二十三单元
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
单元综述
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继步入工业化强国的行列,在社会结构、基础设施、大众教育、生活环境等方面发生了重大的变化。
政治
方面
资本主义由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即帝国主义阶段过渡。
经济
方面
19世纪六七十年代,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以电的广泛应用为主要标志,人类社会进入“电气时代”。电力成为新的能源进入生产领域,内燃机的发明带动了相关的新兴工业的发展,化学工业的产生和发展为人类提供了更多更新的材料。
思想文化方面
近代科学文化发展起来,逐步走向繁荣。巴尔扎克的小说集“人间喜剧”再现了法国19世纪早期纷繁复杂的社会图景;列夫……托尔斯泰的小说描绘出俄国社会各阶层的生活场景。贝多芬、梵高等杰出艺术家创造了大量佳作。
阶段特征
【2011】版课标·通过电的利用,内燃机与汽车、飞机的诞生等史实,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理解工业革命带来的社会进步和社会问题。
考点一 第二次工业革命和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变化
(一)背景
1.政治:资产阶级统治在世界范围内确立。
2.经济:第一次工业革命促进了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迅速发展。
3.科技:科学研究取得重大进步,新技术、新发明层出不穷。
一、第二次工业革命
考点解读
(二)开始时间:
世纪六七十年代。
(三)特点:科学研究同
紧密结合。
(四)主要表现
1.电的应用
(1)成就:1831
年,
发现电磁感应现象,后来,
人们据此发明了早期发电机;
美国发明家①  
发明了耐用的白炽灯泡、碱性蓄电池、电影摄影机和放映机等,他还在纽约建立了美国第一座火力发电站。
(2)意义:人类社会进入了“
”。
爱迪生
电气时代
19
工业生产
法拉第
考点解读
2.内燃机和新的交通工具
(1)成就:1876年,德国人
制造出一台煤气内燃机;1883年,德国工程师
研制出汽油内燃机,几年后,德国工程师
发明柴油内燃机;19世纪
80年代,德国人
制造出一辆由内燃机驱动的汽车;1903年,美国
发明飞机;
年,美国的福特汽车公司使用流水线生产汽车。
奥托
戴姆勒
狄塞尔
本茨
莱特兄弟
1913
考点解读
(2)意义:②
  
的发明带动了相关的新兴工业的发
展,以内燃机为发动机的汽车、轮船、飞机、拖拉机等出现,为人们的
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3.化学工业和新材料
(1)背景:内燃机的发明推动了石油开采业的发展,加速了
石油
的产生。
(2)成就:1867年,瑞典化学家
发明了现代炸药;1869
年,美国人海厄特发明了
的制造技术,现
代塑料工业由此诞生;
1884年,
法国人夏尔多内发明了
,开辟了新的纺织品生产领域。
内燃机
生产和生活
化学工业
诺贝尔
赛璐珞
人造纤维
考点解读
(五)影响
促进了
的发展,极大地改善了人们的生活。
一些资本主义国家取得了跨越式的发展,成为工业化强国。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③ 
 
,资本主义由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即
阶段过渡。
垄断组织
生产力
帝国主义
考点解读
二、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变化
1.人口增长:工业革命极大地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
人口的迅速增长。
④  
发生了巨大变化,越来越多的人放弃农业生产,专门从事工业和商业。
2.大众教育
(1)概括:19
世纪初,德国推行教育改革,建立由

中等学校、
组成的系统教育体系。1802
年,法国通过法律开设
的中等学校。1870
年以后,英国、法国开始对儿童实行
教育。
劳动力结构
初等学校
大学
政府资助
免费义务
考点解读
(2)作用:教育的普及、提高了欧美各国的
水平,促进了社会的发展。
3.城市化
(1)开始:工业革命开始后,随着工业和商业的发展,农村人口不断流向城市,
越来越大。
(2)影响:随着城市的发展,人们的
也发生着变化。
4.社会问题:在工业化进程中,⑤
  严重,贫富分化加剧。
环境污染
大众文化
城市规模
生活方式
考点解读
考点二 近代科学与文化
科学天才——牛顿
成就
英国科学家牛顿在
等领域都有杰出贡献,
、光学分析和
是他的三大成就。
(2)
1687年








划时代意义的科学巨著《
》,使
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
影响
牛顿是近代
的奠基人之一。
他的科学发现,使人类对客观世界的探索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天文学、数学、力学
万有引力定律
微积分学
物理学
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自然科学
【2011】版课标·通过牛顿、达尔文、巴尔扎克和贝多芬等人的成就,了解科学和文化在近代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考点解读
考点二 近代科学与文化
科学家——达尔文
成就
英国生物学家,1859
年,其著作?物种起源?出版,提出了
的观点。?物种起源?的出版,打破了千百年来“上帝创造万物”的

 ,在生物科学领域掀起了一场伟大革命。
神创论
进化论
考点解读
成就
19世纪法国伟大的作家。当时法国正处于资本主义发展的社会转型时期,巴尔扎克将所见所闻融入小说写作中,完成了一套名为《
》的小说集。他的经典之作如《
》《
》等
影响
再现了法国
19
世纪早期纷繁复杂的社会图景,给后人留下了一部法国社会,特别是巴黎上流社会的变迁史。
文学家——巴尔扎克
人间喜剧
高老头
欧也妮·葛朗台
考点解读
成就
俄国伟大的作家,代表作品《
》《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
影响
描绘出宏阔的社会背景下,俄国社会各阶层的生活场景。反映了在社会转型时期俄国农民既想反抗又找不到出路的状态,所以,托尔斯泰被称为“
”。
文学家——列夫·托尔斯泰
战争与和平
俄国革命的镜子
考点解读
音乐大师——贝多芬
成就
德国天才的作曲家————
,《
》是他的代表作之一,完成于1804年,是贝多芬第一部明确反映重大社会题材的作品,
影响
《英雄交响曲》标志着贝多芬在

的成熟。气势磅礴,感情奔放,表达出贝多芬对自由、平等和博爱的渴望。
贝多芬
英雄交响曲
思想上
艺术上
考点解读
美术大师——梵高
成就
荷兰画家梵高代表作有《夜间的咖啡馆》《
》。
影响
《向日葵》中明亮、艳丽的黄色花瓣,
表达了画家对
的赞美和对
的向往。
向日葵
生命
美好生活
考点解读
(1)历史背景:文艺复兴运动发生在14—17世纪资本主义的萌芽时期,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已在西欧封建社会内部增长。启蒙运动发生在17—18世纪,此时资本主义已经在全世界进一步发展。
(2)思想主张:文艺复兴运动把斗争的矛头指向基督教会,强调人性,反对神性,其核心要求是摧毁神学世界观。启蒙运动把斗争矛头指向封建教会,又指向封建制度,强调理性。主张的核心是批判专制主义,教权主义。
1.文艺复兴与启蒙运动的比较。
拓展延伸
(3)影响: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是世界近代史上的两大重要的思想运动,都为新型资产阶级取得政治经济上的统治地位作了思想上的准备。文艺复兴对后来的启蒙运动有直接的影响作用,启蒙运动在政治上产生的巨大影响是世界范围的,他的直接后果就是掀起了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的潮流,为资产阶级革命作了思想动员。
拓展延伸
(4)程度:启蒙运动是文艺复兴的继承和发展,更具广泛性,更加深入人心,把反封建,反宗教神学的斗争推进到反对封建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理性王国,按照资产阶级利益建构政治制度的高度,
比文艺复兴的人文主义更加彻底,其主张从理论上升到政治构建的高度。
拓展延伸
2.从科学家身上我们学到的优秀品质。
(1)我们可以从科学家身上学到虚怀若谷的谦虚态度和严谨的科学态度。
(2)学习科学家勇于探索、百折不挠、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学习他们敏锐的观察力、丰富的想象力、
活跃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3)成功需要努力和坚持,需要踏踏实实的态度。
拓展延伸
爱迪生
早期汽车
1903年莱特兄弟
识图学史
牛顿
达尔文
巴尔扎克
识图学史
列夫·托尔斯泰
贝多芬
向日葵
识图学史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二十三单元
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
知识点梳理
【时空坐标】
【阶段特征】
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继步入工业化强国的行列,在社会结构、基础设施、大众教育、生活环境等方面发生了重大的变化。
政治方面
资本主义由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即帝国主义阶段过渡。
经济方面
19世纪六七十年代,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以电的广泛应用为主要标志,人类社会进入“电气时代”。电力成为新的能源进入生产领域,内燃机的发明带动了相关的新兴工业的发展,化学工业的产生和发展为人类提供了更多更新的材料。
思想文化方面
近代科学文化发展起来,逐步走向繁荣。巴尔扎克的小说集“人间喜剧”再现了法国19世纪早期纷繁复杂的社会图景;列夫……托尔斯泰的小说描绘出俄国社会各阶层的生活场景。贝多芬、梵高等杰出艺术家创造了大量佳作。
【考点梳理】
考点一 第二次工业革命和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变化
【2011】版课标·通过电的利用,内燃机与汽车、飞机的诞生等史实,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理解工业革命带来的社会进步和社会问题。
第二次工业革命
时间
19
世纪六七十年代
领先国家
美国和德国
能源
电力
动力
内燃机
特点
以电力为核心,是科学研究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
成就
(1)电力成为新的能源进入生产生活领域,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最显著的成就。
①1831年,英国科学家法拉第分析了电磁感应现象。人们根据这一现象发明了早期的电动机和发动机。②美国发明家爱迪生发明了耐用的白炽灯泡、碱性蓄电池、电影摄影机和放映机等。他在纽约建立了美国第一座火力发电站。在各国发明家的共同努力下,发电机、电动机、电焊机、电钻、电话、
电车、电报等纷纷问世。人类社会进入了“电气时代”。(2)内燃机的发明是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应用技术领域的另一重大成就。
1883年,德国工程师戴姆勒研制出汽油内燃机。几年后,德国工程师狄塞尔发明了柴油内燃机。19世纪80年代,德国人本茨制造出
一辆内燃机驱动的汽车。(3)1913年,美国企业家福特使用流水线生产汽车,带来了汽车制造业的革命。
以内燃机
成就
为发动机的汽车、轮船、飞机、拖拉机等出现,1903年美国莱特兄弟发明飞机并试飞成功;为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4)现代化学工业的产生也是应用技术领域的一项重大突破。
1867年,瑞典化学家诺贝尔经过多年的实验,发明了现代炸药。后来他又研制出无烟炸药。
1869年,
美国人海厄特发明了赛璐珞的制造技术,
现代塑料工业由此诞生。
1884年,法国人夏尔多内发明了人造纤维,开辟了新的纺织品生产领域。
影响
第二次工业革命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极大地改善了人们的生活,使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取得了跨越式的发展,成为工业化强国。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垄断组织,
资本主义由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即帝国主义阶段过渡。随之而来的资本主义对外扩张的增强,对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
考点二 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变化
1.人口增长:工业革命极大地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人口的迅速增长。
劳动力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越来越多的人放弃农业生产,专门从事工业和商业。
2.大众教育
(1)概括:19世纪初,德国推行教育改革,建立由初等学校、中等学校、大学组成的系统教育体系。1802年,法国通过法律开设政府资助的中等学校。1870年以后,英国、法国开始对儿童实行免费义务教育。
(2)作用:教育的普及、提高了欧美各国的大众文化水平,促进了社会的发展。
3.城市化
(1)开始:工业革命开始后,随着工业和商业的发展,农村人口不断流向城市,城市规模越来越大。
(2)影响:随着城市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发生着变化。
4..社会问题:在工业化进程中,环境污染严重,贫富分化加剧。
考点三 近代科学与文化
【2011】版课标·通过牛顿、达尔文、巴尔扎克和贝多芬等人的成就,了解科学和文化在近代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科学天才
牛顿
成就
英国科学家牛顿在天文学、数学、力学等领域都有杰出贡献,万有引力定律、光学分析和微积分学是他的三大成就。(2)1687年,牛顿出版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科学巨著《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使物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
关键信息英国科学家、万有引力牛顿
影响
牛顿是近代自然科学的奠基人之一。
他的科学发现,使人类对客观世界的探索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达尔文
成就
1859
年,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出版了《物种起源》。在这本书中,他提出了进化论的观点,指出人类是进化而来的,不是上帝创造的。
关键信息英国生物学家、物种
达尔文
起源
影响
《物种起源》的出版,打破了千百年来“上帝创造万物”的神创论,在生物科学领域掀起了一场伟大革命。
文学巨匠
巴尔扎克
成就
19世纪法国伟大的作家。当时法国正处于资本主义发展的社会转型时期,巴尔扎克将所见所闻融入小说写作中,完成了一套名为《人间喜剧》的小说集。他的经典之作如《高老头》《欧也妮·葛朗台》等,
关键信息
法国、著名作家
巴尔扎克
影响
再现了法国
19
世纪早期纷繁复杂的社会图景,给后人留下了一部法国社会,特别是巴黎上流社会的变迁史。
列夫·托尔斯泰
成就
俄国伟大的作家,代表作品《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
关键信息
俄国作家、“俄国革命的镜子”列夫·托尔斯泰
影响
描绘出宏阔的社会背景下,俄国社会各阶层的生活场景。反映了在社会转型时期俄国农民既想反抗又找不到出路的状态,所以,托尔斯泰被称为“俄国革命的镜子”。
音乐美术大师
贝多芬
成就
德国天才的作曲家——贝多芬,《英雄交响曲》是他的代表作之一,完成于1804年,是贝多芬第一部明确反映重大社会题材的作品,
关键信息天才作曲家、《英雄交响曲》贝多芬
影响
《英雄交响曲》标志着贝多芬在思想上和艺术上的成熟。气势磅礴,感情奔放,表达出贝多芬对自由、平等和博爱的渴望。
梵高
成就
荷兰画家梵高代表作有《夜间的咖啡馆》《向日葵》。
关键信息梵高、对生命的赞美《向日葵》
影响
《向日葵》中明亮、艳丽的黄色花瓣,
表达了画家对生命的赞美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提升突破】
1.文艺复兴与启蒙运动的比较。
(1)历史背景:文艺复兴运动发生在14—17世纪资本主义的萌芽时期,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已在西欧封建社会内部增长。启蒙运动发生在17—18世纪,此时资本主义已经在全世界进一步发展。
(2)思想主张:文艺复兴运动把斗争的矛头指向基督教会,强调人性,反对神性,其核心要求是摧毁神学世界观。启蒙运动把斗争矛头指向封建教会,又指向封建制度,强调理性。主张的核心是批判专制主义,教权主义。
(3)影响: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是世界近代史上的两大重要的思想运动,都为新型资产阶级取得政治经济上的统治地位作了思想上的准备。文艺复兴对后来的启蒙运动有直接的影响作用,启蒙运动在政治上产生的巨大影响是世界范围的,他的直接后果就是掀起了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的潮流,为资产阶级革命作了思想动员。
(4)程度:启蒙运动是文艺复兴的继承和发展,更具广泛性,更加深入人心,把反封建,反宗教神学的斗争推进到反对封建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理性王国,按照资产阶级利益建构政治制度的高度,
比文艺复兴的人文主义更加彻底,其主张从理论上升到政治构建的高度。
2.从科学家身上我们学到的优秀品质。
(1)我们可以从科学家身上学到虚怀若谷的谦虚态度和严谨的科学态度。
(2)学习科学家勇于探索、百折不挠、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学习他们敏锐的观察力、丰富的想象力、
活跃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3)成功需要努力和坚持,需要踏踏实实的态度。
【识图学史】
爱迪生
早期汽车
1903年莱特兄弟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二十三单元
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
单元专题训练
【典题聚焦】
考点一 第二次工业革命和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变化
1.1867年,瑞典化学家诺贝尔经过多年的实验,发明了现代炸药。后来他又研制成无烟炸药。诺贝尔的发明在军事、工程方面得到了广泛应用。这说明了?(  )
A.电力成为新的能源进入生产生活领域
B.内燃机的发明带动了相应的新兴工业的发展
C.现代化学工业的产生是应用技术的一项重大突破
D.现代塑料工业的诞生开辟了新的纺织品生产领域
【答案】C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诺贝尔的发明属于现代化学工业,在军事、工程方面得到了广泛应用,C项正确。电力和内燃机的发明与诺贝尔无关,排除A、B两项。美国人海厄特发明了赛璐珞的制造技术,现代塑料工业由此诞生,排除D项。
2.科学改变了世界的面貌,也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一部反映19世纪后期美国人生活的电影中有如下情景,你认为可能会被人们质疑的是?(  )
A.莱特兄弟向观众介绍世界上第一架飞机
B.男主角驾汽车带爱犬游纽约
C.女主角在白炽灯下完成绘画作品
D.男主角的妹妹走出家庭,去竞聘电话局接线员职位
【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电影反映的是19世纪后期美国人的生活。1903年莱特兄弟发明飞机,A项不符合19世纪后期的史实,但符合题意。19世纪80年代,德国人本茨制造出一辆由内燃机驱动的汽车;19世纪70年代,美国发明家爱迪生发明了耐用的白炽灯泡;电话发明于19世纪70年代。B、C、D三项都有可能出现在19世纪后期,均排除。故选A项。
3.在1876年费城国际博览会上,英国展出的是最新蒸汽机车,美国展出了大功率电动机和发电机,德国展出了加工枪炮的精密机床。材料表明?(  )
A.蒸汽机成为主要动力来源
B.英国科技创新已落后美德
C.德国致力于发展军工业
D.美国已成为世界经济中心
【答案】B 
【解析】19世纪30年代,蒸汽机成为主要的动力来源,与材料反映的时间不相符,排除A项;从19世纪六七十年代,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美国和德国展出的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新技术成果,英国展出的成果依然采用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技术,故B项正确。仅由材料不能得出C、D两项结论,排除。
4.(2020河南许昌一模,16)19世纪初欧洲女权运动兴起,女权主义者致力于争取受教育权和选举权、改善女工状况、拥有财产等诸多社会变革;1888年,国际妇女理事会成立。影响欧洲女权运动发展的主要社会因素是(  )
A.资本主义议会制完善  
B.工业革命改变妇女角色
C.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  
D.欧洲民族国家的诞生
【答案】B 
【解析】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更多的女性参与了产业劳动和社会活动,并且展开了争取政治经济权利的运动,故B项正确。
5.“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放弃农业生产,专门从事工业和商业。以英国为例,19世纪初,农业劳动力人数仍多于手工业劳动力人数,但到20世纪初,农业劳动力人数已经不足工业劳动力人数的1/5。”材料反映了?(  )
A.工人的生活质量不断提高   B.劳动力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
C.社会分工越来越细   
D.人口迅速增长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20世纪初,农业劳动力人数已经不足工业劳动力人数的1/5”可知,英国工业人口
逐渐多于农业人口。工业人口和农业人口的变化属于劳动力结构的变化,故选B。
6.在1750—1850年间,欧洲的人口从1.4亿增加到2.65亿,到1900年猛增到4亿。这主要是由于??(  )
A.欧洲城市扩大与发展
B.欧洲开放的移民政策
C.两次工业革命的开展D.欧洲国家联合的结果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两次工业革命的影响。1750—1900年,欧洲经历了两次工业革命,极大地推动了生
产力的发展,促进了人口的迅速增长,C项正确。欧洲城市扩大与发展、开放的移民政策并非人口增长
的根本原因,排除A、B两项。二战以后,欧洲国家逐渐走向联合,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D项。
6.观察下图,导致19世纪末20世纪初石油开采量发生变化的原因有?(  )
?
①蒸汽机的发明  ②内燃机的创制
③汽车的发明  ④飞机的发明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④  D.①③④
【答案】B 
【解析】19世纪末20世纪初,石油开采量大增,而内燃机的创制、汽车和飞机的发明,都使石油开采量增加。蒸汽机使用的能源是煤炭。故选B。
7.霍布斯鲍姆在《帝国的年代》中对欧洲某强国作了如下记载:最惊人的变化首推出现了许多以女性为主要从业人员的职业——商店和办公室中的职业。……在德国,女性店员由1882年的约3.2万人(大约是总数的20%)增加到1907年的17.4万人(大约是总数的40%)。出现材料所述现象的原因有(  )
①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展
②民主政治的进步
③实行了“新经济政策”④女性自主意识的增强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答案】A 
【解析】材料中的时间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此时,主要西方国家基本完成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社会经济的发展,使妇女从家庭中解放出来,更多地参与到经济建设中;此外,教育的普及,妇女运动的兴起,民主化进程的进一步发展,使女性自主意识增强。因此①②④正确。“新经济政策”是1921年苏俄为恢复经济实行的政策,与材料中时间、主旨不符,排除③。故选A。
考点二 近代科学与文化
1.科学家拉格朗日把17世纪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誉为人类心灵的最高产物,并说:“因为宇宙只有一个,而在世界历史上也只有一个人能做它的定律的解释者。”拉格朗日所褒誉的这个人是?(  )
A.伽利略  B.牛顿  C.达尔文  D.爱因斯坦
【答案】B
【解析】英国科学家牛顿是近代自然科学的奠基人之一,1687年出版了《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故
选B。
2.1889年,上海格致书院一份考试答卷写道:“……(某人)一千八百五十九年,特著一书论万物分种类之根源,并论万物强存弱灭之理……此谓天道自然之理。”“天道自然之理”是指?(  )
A.日心说 
 B.进化论
C.经典力学 
 D.相对论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一千八百五十九年,特著一书论万物分种类之根源,并论万物强存弱灭之理”可
知,这与1859年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的著作《物种起源》中提出的进化论观点相符,故选B。哥白尼提出“日心说”;牛顿创立了经典力学体系;爱因斯坦创立相对论。故A、C、D三项排除。
3.“一个能思考的人,才真是一个力量无边的人。”他凭借这种精神创造出人类文学史上罕见的文学精品,被称为“资本主义社会的百科全书”,该文学作品是?(  )
A.《向日葵》  B.“人间喜剧”
C.《命运交响曲》  D.《战争与和平》
【答案】B  
【解析】由所学可知,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被誉为“资本主义社会的百科全书”,故选B。
4.1879年10月21日,美国纽约洛帕克街的一个实验室里,亮起了一盏电灯。这盏电灯稳定地亮了整整两天,它发出的光芒驱散了夜晚的黑暗。当这个消息传到证券交易所,煤气行业的股票应声下跌。这说(  )
A.电力已经在美国得到广泛应用
B.新技术的发明冲击传统工业部门
C.美国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处于领先地位
D.煤气即将退出历史舞台
【答案】B  
【解析】美国发明家爱迪生利用电学研究的最新成果,发明了耐用的白炽灯泡,这体现了第二次工业
革命期间新技术的发明。煤气行业属于传统工业部门,煤气行业的股票应声下跌说明新技术的发明冲
击了传统工业部门。故选B项。
5.牛顿力学为第一次工业革命中的各项发明提供了理论基础;爱迪生在电器方面的发明充分证实了法拉第电磁感应现象的实用价值。这充分说明了?(  )
A.科学理论是技术革新的基础
B.技术革新印证了科学理论的价值
C.科学理论与技术革新存在辩证关系
D.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的科学与技术真正结合
【答案】C  
【解析】材料“牛顿力学为……发明提供了理论基础”反映了科学理论为技术革命提供了理论基础;
材料“爱迪生在电器方面的发明充分证实了法拉第电磁感应现象的实用价值”反映了技术革新证实科
学理论的价值。可见科学理论与技术革新是辩证关系,C项正确。A、B两项不能完整体现材料内容,D
项材料中没有体现。
6.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涌现出许多杰出的科学家,他们在不同时代的发明创造,闪烁着智慧的光芒,推动着人类历史的进步。下列关于中外“科技名人”的卡片信息介绍正确的是?(  )
【答案】D  
【解析】宋应星编写的《天工开物》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排除A项。牛顿发现万
有引力定律,撰写《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一书,是近代自然科学的奠基人之一,排除B项。爱迪生是美国人,排除C项。瑞典的诺贝尔发明现代炸药,并创立诺贝尔奖,D项正确。
【真题演练】
考点一 第二次工业革命和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变化
1.(2019内蒙古包头)据下图可知,这一时期的英国(  )
?
英国城市人口与农村人口的比例的变化
A.工厂制度日趋完善 ????B.社会贫富分化加剧
C.城市化进程的加快 ????D.城市环境污染严重
【答案】C 
【解析】从图中数据可以看出,从1750—1870年,英国城市人口所占比例迅速增大,农村人口所占比例
迅速减小,这是城市化的一个重要体现,表明这一时期英国城市化的进程加快,所以选项C正确。图中信息没有涉及工厂制度,所以选项A错误。城市人口与农村人口的比例变化与社会贫富分化无必然关系,所以选项B错误。城市环境污染严重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所以选项D错误。
2.(2018广东)如下图所示,关于自然科学与社会发展的关系,表述合理的是?(  )
?
A.自然科学与社会发展存在内在联系
B.自然科学发展导致“一战”爆发
C.自然科学成就都是政治斗争的结果
D.社会发展进程就是自然科学发展进程
【答案】A 
【解析】根据图中的历史事件可知,牛顿的经典力学为工业革命奠定了理论基础。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其间达尔文于1859年提出了进化论。第二次工业革命后,美国和德国后来居上超过英法。1905年,爱因斯坦提出了相对论,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原子弹的发明提供了理论依据。这说明自然科学与社会发展存在内在联系,故A项符合题意。“一战”爆发的直接原因是萨拉热窝事件,根本原因是帝国主义国家间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自然科学成就并不都是政治斗争的结果;社会发展进程并不等于自然科学发展进程。故B、C、D三项均表述错误,应排除。
3.(2017内蒙古呼和浩特)两次工业革命分别开启了“蒸汽时代”和“电气时代”,区分它们主要
是根据?(  )
A.能源动力 
 B.通讯技术
C.交通工具 
 D.机械设备
【答案】A 
【解析】工业革命时期,瓦特改良的蒸汽机迅速在许多部门中投入使用,把人类带进了“蒸汽时代”。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由于发电机和电动机的发明和使用,电力逐步取代了蒸汽,成为工厂机器的主要动力,人类进入了“电气时代”。所以区分“蒸汽时代”和“电气时代”的主要依据是能源动力。故选A。
4.(2019安徽)右图是英国约翰·莱齐的漫画:科学家法拉第递给“泰晤士河老爹”一张白纸,用来
检测河水的不透明度。这幅漫画讽刺的是?(  )
A.工业化造成环境污染
B.城市化带来出行拥堵
C.现代化加剧温室效应
D.全球化导致贫富分化
【答案】A 
【解析】从材料中“白纸”“检测河水的不透明度”,可知漫画内容是讽刺河水的污染,这是工业化
造成的,故A项正确。漫画中未涉及交通拥堵问题,故B项错误;温室效应与漫画内容不符,故C项错误;贫富分化与漫画内容没有关联,故D项错误。
5.(2018山东烟台)下图是资本主义世界工业发展示意图,从中可以看出资本主义工业发展速度在1870年后发生显著变化。导致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
A.殖民扩张
B.资本主义制度开始确立
C.开始使用大机器生产
D.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展
【答案】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根据题干和示意图可知,1850—1900年,资本主义工
业发展速度加快。19世纪六七十年代,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它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极大地改善了人们的生活,使欧美资本主义国家取得了跨越式的发展,成为工业化强国。故选D。
6.(2018山东潍坊)1921—1925年之间,福特汽车价格下降了六分之五,购买一辆福特汽车还不到一
般工人三个月的工资;1929年,美国几乎平均每家拥有一辆汽车。这主要得益于?????(  )
A.生产技术改进  B.蒸汽机的发明
C.内燃机的应用  D.计算机的普及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第二次工业革命。1913年,美国企业家福特改进生产技术,使用流水线生产汽车,带
来了汽车制造业的革命。汽车的价格大幅下降,开始成为中等收入家庭的交通工具。A项符合题意。
7.(2018福建)“电工技术革命是一次巨大的革命,
而电的利用将为我们开辟一条道路。”
人类
由此进入?????(  )
A.蒸汽时代  
B.电气时代
C.信息时代  
D.网络时代
【答案】B 
【解析】“电”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的新能源,电力的广泛应用使人类进入“电气时代”。故
选B。
8.(2018江苏苏州)某校初三(1)班同学在学习两次工业革命的过程中排演了历史课本剧《交通的
革命》,他们设计的情节不合理的是?(  )
A.美国人首先造出蒸汽机作动力的轮船
B.史蒂芬孙在电灯下绘制火车机车图纸
C.卡尔·本茨向人们展示他制造的汽车
D.美国的莱特兄弟制造的飞机试飞成功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对两次工业革命相关史实的掌握。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807年,美国人富尔顿首先
造出蒸汽机作动力的轮船,A项合理;1885年,德国人卡尔·本茨制造出汽车,C项合理;1903年,美国的莱特兄弟制造的飞机试飞成功,D项合理;史蒂芬孙发明火车机车是在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电的发现是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所以史蒂芬孙在电灯下绘制火车机车图纸的情节是不合理的。故选择B项。
9.(2020河南)从下面表格内容中可以获取的正确信息是?????(  )
1870年、1913年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世界贸易中所占的比重
年份
国家
英国
美国
德国
法国
俄国
1870年
22%
8%
13%
10%

1913年
15%
11%
13%
8%
4%
A世界贸易格局发生改变
B.英国工业产量跃居世界首位
C.世界贸易中心从欧洲转向美洲
D.世界贸易总额连年持续提高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识读表格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对比1870年和1913年各国的数据可知,英国和法国在世界贸易中所占的比重下降,美国所占比重增加,世界贸易格局发生改变,A项正确。表格数据体现的是英、美、俄、法等国在世界贸易中所占比重的变化,不能反映英国工业产量,排除B项;由表格得不出C项结论;表格没有涉及世界贸易总额,D项不符合题意。
10.(2020四川南充)当代世界能源之争日趋激烈,尤其是被称为“工业血液”的石油资源。下列选
项中,推动了石油开采业发展的是?(  )
A.珍妮机的发明  B.内燃机的发明
C.蒸汽机的改良  D.电动机的发明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历史基础知识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抓住题干中的关键信息“推动了石油
开采业发展”,依据所学可知,内燃机使用的燃料是汽油,是从石油中提炼的,内燃机的发明推动了石油开采业的发展,故选B项。珍妮机是棉纺织工具,蒸汽机最初使用煤炭做燃料,电动机使用电力,三者并未推动石油开采业的发展,故A、C、D三项错误。
11..(2020黑龙江齐齐哈尔)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下列属于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美国人发明的是(
 )
A.珍妮机 
 B.蒸汽机车
C.飞机 
 D.轮船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就。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美国人莱特兄弟在1903年发明了飞
机,C项符合题意。珍妮机的发明者是英国人哈格里夫斯,珍妮机是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蒸汽
机车的发明者是英国人斯蒂芬森,是第一次工业革命中的交通成就。轮船也是第一次工业革命中的交
通成就,发明者是美国人富尔顿。A、B、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
12.(2020安徽)恩格斯在《英国工人阶级现状》中描述:“伦敦特别是伦敦工人区的坏空气,最能助
长肺结核的发展。”在伦敦工会1883年的报告中,有1/3的工人都是死于肺结核。此时肺结核大量发生的主要原因是?????(  )
A.医疗技术水平不断下降
B.农业衰退导致食物短缺
C.工业革命造成环境恶化
D.人口膨胀致使工人贫困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工业革命的影响。据材料“在伦敦工会1883年的报告中,有1/3的工人都是死于肺
结核”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上半期,英国完成了工业革命。在这期间,煤的大量开采为工业革命提供能源,也导致环境污染,对人类生存环境造成破坏。故C项符合题意。
13.(2020山东聊城)“英国18世纪人口死亡率明显下降,但1816年以后死亡率上升。1831—1841年,工厂集中的伯明翰每千人死亡率由14.6上升到27.2,利物浦由21上升到34.8。”英国人口“死亡率上升”的主要原因是?(  )
A.石油污染严重  B.城市环境恶化
C.食物严重短缺  D.医疗技术落后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工业革命的消极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31—1841年,英国工业革命迅速发展,
同时也使城市环境恶化,导致英国工业集中的大城市人口“死亡率上升”,故选B项。19世纪三四十年代第二次工业革命还没有开始,故材料所述与石油污染无关,排除A项。食物短缺、医疗落后并非此时“死亡率上升”的主要原因,排除C、D两项。
14.(2020贵州贵阳)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垄断组织,资本主义从自由资本
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即帝国主义阶段过渡。这主要是因为?????(  )
A.资本主义对外扩张的增强
B.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推动
C.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
D.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主要历史事件及其之间的内在联系。19世纪后期到20世纪初进行的第二次工业革命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一些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出现了垄断组织,资本主义由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即帝国主义阶段过渡。故C项符合题意。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后,资本主义对外扩张增强,掀起了瓜分世界的狂潮,由此产生了争夺殖民地和世界霸权的矛盾,最终爆发了一战。故A、D两项可排除。第一次工业革命发生于18世纪下半叶到19世纪中期,B项不符合题意,排除。
15.世界工厂为世界制造,世界工厂因创新而不断变迁;创新是推动历史发展的不竭动
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工业革命与世界工厂的变迁
?
18世纪60年代
19世纪末
20世纪中期(二战以后)
20世纪末
工业革命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世界工厂
英国
美国
日本
?
特点
制造中心科技中心贸易中心
制造中心科技中心
制造中心
分散化
材料二????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兴起,美国抛弃了英国模式,转向重工业发展……凭借其在科学技术上的领先,以及生产技术和生产能力上无法比拟的优势,成为了新的“世界工厂”。
——周斌、李水凤《中国:做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工厂”》
材料三????中国商品充斥于世界各个角落,以至于有“离开中国,世界就无法生活”的说法……但是中国关键技术、核心零部件、品牌、市场网络、管理诀窍还在欧美日等跨国公司手中,这就出现了“中国发展,外国赚钱”的局面,利润流向国外。一个公认的事实是,中国的制造业处于价值链的低端。
——摘自陶金珏《当代中国世界工厂问题研究》
(1)根据材料一,“世界工厂”的产生起源于哪一历史事件?并概括“世界工厂”国家的主要特征。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首先成为“世界工厂”的政治前提。(3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美国的“世界工厂”与英国相比有何不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美国成为“世界工厂”的原因。(3分)
(3)根据材料三,“离开中国,世界就无法生活”说明了什么?如何才能改变“中国发展,外国赚钱”的现状?(4分)
(4)综上所述,从“世界工厂”的变迁中,我们可借鉴的主要经验是什么?(2分)
【答案】(1)事件:工业革命。(1分)特征:制造中心。(1分)
前提: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1分)(2)不同:发展重工业。(1分)
原因:南北战争为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扫除障碍;抓住科技革命的契机,提高生产能力;等。(2分)
(3)说明:中国商品种类多、产量大;销售范围广。(2分)
改变:中国应加强自主研发能力;掌握核心技术;精细管理打造国际品牌;等。(任答一点1分,2分)
(4)制度变革;科技创新;质量提升;等。(任答一点2分)
【解析】第(1)问,根据表格可以看出“世界工厂”最先出现在工业革命时期的英国。联系材料信息概括出“世界工厂”国家的主要特征。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这是英国进行工业革命的政治前提。第(2)问第一小问,阅读材料二,抓住关键信息“美国抛弃了英国模式,转向重工业发展”回答。第二小问,根据材料二中的“科学技术上的领先”“生产技术和生产能力上无法比拟的优势”并结合美国内战的影响来回答即可。第(3)问第一小问,“离开中国,世界就无法生活”说明中国商品种类多、产量大,销售范围广。第二小问,从重视科技和创新等方面来回答。第(4)问属于开放性问题,言之有理即可。
16.(2020陕西)城市化进程代表着人类文明的进步,在历史发展中也呈现出时代性和多样性。某
校九年级(1)班同学以“城市化与城市治理”为主题展开探究活动,请你参与。
【英中城市化】
材料一
  马克思指出:“在1847年到1864年间,仅仅由于害怕那些对‘上流人士’也决不留情的传染病,议会就制定了不下十项卫生警察法令;在某些城市,如利物浦、格拉斯哥等地,吓破了胆的资产阶级还通过他们的市政当局进行干涉。不过,西蒙医生在1865年的报告中仍然大声疾呼‘一般说来,这些灾祸在英国还没有控制住’。”
——摘编自高德步《英国工业革命时期的“城市病”及其初步治理》
(1)从图中可得到英国社会发展哪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材料一中所述措施的原因。(3分)
材料二????
  以1845年中英《上海土地章程》的颁布为起点和标志,公共租界开启了其公共卫生建设的进程。此外,工部局还颁布了一些法令法规,以使公共卫生管理走向法制化……1901年工部局起草《公共卫生细则》,以实行传染病的强迫性通知和传染病人的强迫性隔离。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上海华界的公共卫生事业,不论在组织、体制、法制还是关于传染病的现代防疫措施上,均已达到了相对完善的水平。
——摘编自刘雪芹《近代上海的瘟疫和社会——以1926—1937年上海华界的瘟疫为例》
(2)材料二图中所示战争结束后,英国通过哪一条约获得了在通商口岸租地建房的权利?近代以来,开埠通商的城市获得优先发展,部分城市成为区域性甚至全国性的经济中心城市。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中国城市化发展的原因。依据材料,归纳近代上海公共卫生事业发展的特点。(3分)
【美国城市化】
材料三????
美国城市化的历史进程
年代
2?500人以上的城市数目
总人口(百万人)
城市人口比例(%)
1690
4
0.21
8.3
1790
24
3.9
5.1
1880
939
50.2
28.2
1920
2?722
105.7
51.2
1960
18?088
178.5
64.7
19世纪中后期,美国迎来城市化发展的高潮。生活垃圾和工业废物肆意排放导致城市环境严重污染,人口大规模流动增加城市疫病传染的几率,严重威胁社会大众的生命安全……1870年纽约成立卫生局,成为其他城市效仿的典范。城市政府还首次吸引社会多元力量包括私人企业、民间团体参与垃圾处理工作……19世纪后半期疫病防治也取得了新进展。
——摘编自李晶《城市化下的“卫生”困境与突破》
(3)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以来美国城市化发展增幅最大的时期和原因,并列出这一时期城市公共卫生改革的措施。(4分)
【城市的治理】
材料四????20世纪六七十年代,由于主要的经济命脉掌握在国家手中,英、美等国的市政运营惨淡,社会分化进一步加深。20世纪七八十年代,西方国家开始大幅度削减公共开支,积极推进公共部门的私有化,导致政府对社区服务的投入急剧萎缩。当政府把大片的城市开发一股脑地交给一个开发商时,开发商就成了“城市运营商”。
——摘编自吴晓林、侯雨佳《新自由主义城市治理理论的批判性反思》
(4)依据材料四,归纳西方国家城市治理的概况。综合上述材料,西方国家城市化和城市治理的历程对我国发展有哪些启示?(3分)
【答案】(1)信息:①英国从18世纪中期到19世纪70年代城市人口增加,农村人口下降;②英国城市化发展;③英国城市化与工业革命同步。(答出任意一点即可得1分)
原因:①资产阶级政治制度逐步完善;②城市通常缺乏统一的规划;③城市的环境很差,环境污染日益严重,城市问题逐渐增多。(答出任意两点即可得2分)
(2)条约:《虎门条约》。(1分)
原因:①西方列强入侵促使我国开放通商口岸;②洋务运动的发展;③民族资本主义发展;④自然经济逐步解体,大量人口进入城市。(答出任意一点即可得1分)
特点:①公共卫生事业发展进程加快;②公共卫生管理走向法制化;③现代防疫体系建立并得到完善。
(答出任意一点即可得1分)
(3)时期:18世纪末到19世纪末(19世纪)。(1分)
原因:①工业革命发展;②新型交通工具改进;③西进运动的推动;④南北战争结束加速人口流动。(答出任意两点即可得2分)
措施:①成立卫生局;②城市政府吸引社会力量参与环境治理;③进行疫病防治。(答出任意一点即可得1分)
(4)概况:①市政运营落后,城市管理不力;②弱化政府职能,减少政府投入;③社区服务投入不足。(答出任意一点即可得1分)
城市化启示:①应借鉴发达国家城市化的经验,吸取其城市化中的教训;②总结中国历史上城市发展特有的传统文化元素,坚持走可持续发展和中国特色的城市化道路。
城市治理启示:①城市治理应立足于人民群众的需要;②城市治理应着力改善城市公共基础设施、疾病
控制等;③城市治理应将政府力量与民间力量结合起来。(从城市化、城市治理任意一个角度答两点得
2分;或从城市化、城市治理两个角度各答出任意一点得2分;符合题意,言之有理亦可得分)
【解析】(1)第一小问注意图片的图例,通过分析年代及数据的变化作答;第二小问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直接作答。
(2)第一小问根据图例可知,图A所示战争是鸦片战争,1843年,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虎门条约》,获得了在通商口岸租地建房的权利。第二小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鸦片战争后,开放的通商口岸在客观上有利于商业发展,推动城市化进程,近代工业的产生和发展也有利于中国城市化发展,由此联系相关知识回答即可。第三小问考查对材料的分析能力,抓住“走向法制化”“传染病的现代防疫措施”等关键信息作答。
(3)根据“美国城市化的历史进程”表可知,1790—1880年,城市数量和城市人口大幅增长。原因结合这一时期美国发生的重大事件如工业革命、西进运动、南北战争等回答即可。根据“1870年纽约成立卫生局”“城市政府还首次吸引社会多元力量”“19世纪后半期疫病防治也取得了新进展”等信息即可得出这一时期美国城市公共卫生改革的措施。
(4)第一小问考查对材料的分析概括能力,根据“市政运营惨淡”“推进公共部门的私有化”“政府对社区服务的投入急剧萎缩”等信息归纳作答。第二小问为开放性设问,依据材料信息,从城市化和城市治理两个方面概括。
17.(2020辽宁营口)(节选)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英国用光荣革命的非暴力手段建立了一种新的政治制度……新制度营造出一种宽松、自由和开放环境。
——钱乘旦《世界现代化历程》
材料二????“现代的文明的美国的历史,是由一次伟大的、真正解放的、真正革命的战争开始。”
——列宁
材料三????19世纪六七十年代,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迅速发展,科学研究也取得了巨大进步。新技术、新发明层出不穷,它们被迅速应用于工业生产,促进了工业的蓬勃发展。
——人教版《世界历史》(统编)九年级下册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占世界工业生产总值的比重(%)
(4)根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回答,第二次工业革命有何特点?请根据图示分析,经过第二次工业革命哪个国家工业生产发展最快?(2分)
(5)阅读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发明耐用白炽灯泡的发明家是谁?以内燃机为动力制造出第一辆汽车的人是谁?(2分)
(6)综合上述材料,英美两国的发展经验能为中国现代化建设提供哪些借鉴意义?(1分)
【答案】(4)科学研究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1分)美国。(1分)
(5)爱迪生;(1分)本茨。(1分)
(6)答案提示:坚持民族独立;创新促进生产力发展;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独立是经济发展的前提;先进制度是发展的保障;坚持改革与创新;面对落后局面,敢于突破;健全法律制度;建设法治社会;高度重视科技发展;等等。(答出一点即可,其他答案符合题意也可得分)(1分)
【解析】(4)抓住关键信息“它们被迅速应用于工业生产”可知,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是科学研究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观察图示,注意限定词“第二次工业革命”,通过比较可以看出美国工业生产发展最快。(5)考查科学家及其发明,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耐用白炽灯泡的发明者是爱迪生;第一辆以内燃机为动力的汽车的发明者是本茨。(6)材料一强调制度的创新,材料二强调国家独立,材料三强调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及对国家发展的作用,由此,可从民族独立、制度保障、科技创新等角度作答。
考点二 近代科学与文化
1.(2019贵州贵阳)“由于这位科学家证明了地上的力学也能应用于天上的星球……人们由此发现,原来整个错综复杂、扑朔迷离的自然界,不过是一个按某种法则运转的巨大的机械装置,而其中并没有上帝的地盘。”材料中的“某种法则”指的是?(  )
A.地心说  B.万有引力和运动三定律
C.微积分学  D.广义相对论
【答案】?B 
【解析】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和运动三定律把人类对整个自然界的认识推进到一个新水平,把天上的
运动和地上的运动统一起来,从力学上证明了自然界的统一性,故B项正确。其余三项与材料不符。
2.(2019江西)“他通过精湛的艺术手法,大大增强了作品的感染力,反映了资产阶级上升时期的进
步思想,把欧洲古典音乐推向顶峰,同时也开辟了浪漫主义乐派个性解放的新方向。”下列属于“他”
的作品是(  )
A.《神曲》  B.《人间喜剧》
C.《英雄交响曲》  D.《义勇军进行曲》
【答案】?C 
【解析】据材料“把欧洲古典音乐推向顶峰,同时也开辟了浪漫主义乐派个性解放的新方向”可知,
“他”是贝多芬,《英雄交响曲》是其代表作之一,故选C。
3.(2018四川成都)英国科学家赫胥黎看完《物种起源》后,马上给作者写信说:“如果是必须的
话,我准备接受火刑,也要支持你的理论。”该“作者”是(  )
A.牛顿  B.达尔文
C.法拉第  D.爱因斯坦
【答案】B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英国的生物学家达尔文在1859年出版了《物种起源》一书。在此书中,达尔文提出了进化论的观点,打破了千百年来“上帝创造万物”的神创论,是生物科学的一次伟大革命。因此B项正确。
4.(2020江苏南京)他“第一次把生物学放在完全科学的基础上。”他的代表作是?(  )
A.《查士丁尼法典》  B.《哈姆雷特》
C.《高老头》  D.《物种起源》
【答案】D 
【解析】由材料中“第一次把生物学放在完全科学的基础上”可知,“他”是达尔文,达尔文的代表作是《物种起源》。《查士丁尼法典》是东罗马帝国皇帝查士丁尼在位时期组织编撰的法律文献。《哈姆雷特》是文艺复兴时期英国戏剧家莎士比亚的作品,体现了人文主义思想。《高老头》是19世纪法国著名作家巴尔扎克的作品,抨击了当时社会中的拜金主义思想。故本题选D项。
5.(2019四川南充)他一生命运多舛,却身残志坚,敢于扼住命运的咽喉,谱写出了《英雄交响曲》
等传世名作。这位名人是?(  )
A.牛顿  
B.达尔文
C.巴尔扎克 
 D.贝多芬
【答案】D 
【解析】贝多芬是德国伟大的作曲家,其代表作有《英雄交响曲》等,故本题选D。牛顿是著名的科学
家,发现了力学三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创建了微积分;达尔文是著名的生物学家,代表作是《物种起源》;巴尔扎克是19世纪法国著名作家。故A、B、C不符合题意,皆排除。
6.(2018江苏扬州)牛顿被后人誉为“现代科学之父”,他最突出的成就是?(  )
A.阐述了科学社会主义
B.提出了“相对论”
C.建立了经典力学的完整体系
D.创立了进化论
【答案】C 
【解析】1687年,牛顿出版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科学巨著《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提出了力学的三
大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从而使经典力学成为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使物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他的科学发现使人类对客观世界的探索向前迈了一大步。故选C。
7.(2018湖南岳阳)“人类是由一种古猿进化而来的。”这一论断的科学依据是?(  )
A.哥白尼的“太阳中心说”  B.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
C.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  
D.伏尔泰的天赋人权思想
【答案】C 
【解析】1859年,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出版了《物种起源》,提出了进化论的观点,指出物种都处于不断变化之中,经历了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演变过程,人类也是进化来的,不是上帝创造的。《物种起源》的出版,打破了千百年来
“上帝创造万物”的神创论,是生物科学的一次伟大革命,故选C。
8.(2020广东)开普勒发现行星椭圆运动规律后,天文学家仍面临一个问题:行星为什么总是围绕太
阳做规则运动而不脱离其固定轨道?这一疑问得到解决主要得益于?(  )
A.蒸汽机的发明  B.进化论的问世
C.太阳中心说诞生  D.万有引力的发现
【答案】D 
【解析】蒸汽机的发明为工业带来新的动力来源;进化论由生物学家达尔文提出,在生物科学领域掀
起了一场伟大革命;太阳中心说由哥白尼提出,故A、B、C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可以解释行星为什么总是围绕太阳做规则运动,故选D项。
9.(2020贵州贵阳)他提出的进化论不仅是生物学领域的一次伟大革命,对人类的思想领域也产生
了深远的影响。进化论传到中国后,形成了一股强大的社会思潮,激励先进的中国人积极变革,挽救民族危机。他是?(  )
A.牛顿 
 B.伏尔泰
C.莎士比亚  
D.达尔文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历史人物的主要贡献。19世纪中期,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的著作《物种起源》出版,他在书中提出了进化论,打破了“上帝创造万物”的神创论,在生物科学领域和思想界掀起了一场伟大的革命,D项符合题意。英国科学家牛顿是近代自然科学的奠基人之一,在天文学、数学、力学等领域做出了巨大贡献,A项排除。伏尔泰是启蒙运动时期的伟大思想家,推崇君主立宪政体,B项排除。莎士比亚是文艺复兴时期英国著名的文学艺术家,其作品深刻批判了封建伦理道德和社会陋习,体现了人文主义思想,C项排除。
10.(2020江苏苏州)《人间喜剧》的内容可以归纳为贵族衰亡、资产者发迹、金钱罪恶三大主题,展示了法国19世纪早期复杂的社会图景,被誉为“资本主义社会的百科全书”。这部书的作者是(???? )
A.莎士比亚 
 B.列夫·托尔斯泰
C.巴尔扎克 
 D.高尔基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基础知识的能力。依据所学可知,《人间喜剧》的作者是19世纪法国著名
作家巴尔扎克;莎士比亚是文艺复兴时期英国著名的戏剧作家,其代表作品有《哈姆雷特》《罗密欧与
朱丽叶》等;列夫·托尔斯泰是俄国著名作家,他的代表作品有《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
活》等;高尔基是苏联著名作家,他的代表作品是《母亲》。故A、B、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应排除,正确答案选择C项。
11.(2020河南)由于受到启蒙运动和法国大革命的影响,他以英雄为主题进行音乐创作,表达了斗争
胜利后的快乐和对自由、平等、博爱的渴望。“他”是(  )
A.巴尔扎克  B.梵高
C.列夫·托尔斯泰  D.贝多芬
【答案】D 
【解析】贝多芬创作的《英雄交响曲》用全新的风格,表达了他对英雄的理解及对自由、平等和博爱
的渴望。巴尔扎克是19世纪法国著名作家,梵高是荷兰杰出的画家,列夫·托尔斯泰是俄国伟大的作家。故选D。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