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挑细选】2020-2021学年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 第二章 2.4 光和颜色 同步训练1

文档属性

名称 【精挑细选】2020-2021学年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 第二章 2.4 光和颜色 同步训练1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77.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1-03-25 17:42:07

文档简介

(
…………○…………外…………○…………装…………○…………订…………○…………线…………○…………
)
(
※※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
)
(
…………○…………内…………○…………装…………○…………订…………○…………线…………○…………
)
【精挑细选】2020-2021学年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
第二章
2.4
光和颜色
同步训练
一、单选题(共10题;共20分)
1.在较暗的室内,把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一块半透明的塑料薄膜前,在它们之间放一块中间钻有小孔的不透明的报纸,则会在塑料薄膜出现(??

A.?蜡烛正立的像???????????????????????B.?蜡烛倒立的像???????????????????????C.?圆形光斑???????????????????????D.?小孔的像
2.2010年1月15日,新世纪首次在我国境内出现了“千年日环食”现象。在发生日环食的时候,某同学看到阳光透过浓密的树叶的缝隙照在地面上的亮斑,你认为其形状是(???
)
?
A.?圆环形??????????????????????????????B.?月牙形??????????????????????????????C.?树叶形状??????????????????????????????D.?各种形状
3.电视遥控器使用时发射的是(  )
A.?红外线????????????????????????????????B.?紫外线????????????????????????????????C.?超声波????????????????????????????????D.?次声波
4.如图是科幻电影《流浪地球》的海报,故事设定在2075年,讲述了太阳即将毁灭,整个太阳系都将被太阳吞没。面对绝境,人类倾全球之力在地球表面建造上万座转向发动机,促使地球停止自转,最后利用木星大气燃烧时产生的冲击波成功改变地球运动方向,逃离太阳系,开始“流浪”,将用2500年的时间到达4.2光年外的比邻星。以下正确的是(
???)
A.?地球自转难以停止,是因为自转速度大引起惯性太大
B.?光年是一种时间单位
C.?利用木星冲击波助推地球转向,逃离太阳系,说明物体的运动需要力维持
D.?太阳是发光发热的气体星球,我们平时所看到的是太阳的大气层
5.以下描述中与光的折射现象有关的是(??
)
A.?形影相随,亲密无间???????????????????????????????????????????B.?海市蜃楼,虚无缥缈
C.?镜中生花,脱离实际???????????????????????????????????????????D.?水中捞月,一无所得
6.某人在夜晚路过一路灯下,先向路灯走近,然后走远,那么,此人的影子长短变化情况应是(???
)
A.?逐渐变长??
?????????????????????B.?逐渐变短????????????????C.?先变长,后变短???
?????????????????D.?先变短,后变长
7.生命探测仪在日本9级地震救援中,成为搜索废墟下生命的一双慧眼.关于红外生命探测仪工作原理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是利用超声波进行生命探测的?????????????????????????????B.?是利用DNA进行生命探测的
C.?是利用次声波进行生命探测的?????????????????????????????D.?是通过感知温度差进行生命探测的
8.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光线垂直照射在平面镜上,入射角和反射角都是90°
B.?漫反射也遵守反射定律
C.?反射光线跟入射光线的夹角为100°,则入射角为50°
D.?太阳发出的光传到地球约需500s,则太阳到地球的距离约为1.5×108km
9.下列光学现象及其解释正确的是(
??)
A.?图A中,漫反射的光线杂乱无章,但它一定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B.?图B中,木工师傅观察木板是否光滑平整利用了光在不同介质中沿直线传播的性质
C.?图C表示的是近视眼的成像情况,应该配戴凹透镜来校正
D.?图D表示太阳光经过三棱镜色散后的色光排列情况
10.在没有其他光照的情况下,舞台追舞灯发出的红光照在穿白色上衣、蓝色裙子的演员身上,观众看到她(???
)
A.?全身呈蓝色??
??????????????????????????????????????????????????????B.?全身呈红色
C.?上衣呈红色,裙子呈蓝色????????????????????????????????????D.?上衣呈红色,裙子呈黑色
二、填空题(共3题;共12分)
11.如图所示是某同学拍摄的某次日全食不同时刻的三张照片。
(1)日食的形成原理是光的________。
(2)请画出发生日食时太阳、地球和月球三者的位置关系图。(画在的方框中)。
(3)按照日食发生的先后,三张照片的顺序是________。
12.钞票的某些位置用荧光物质印上了标记,在紫外线下识别这些标记,是一种有效的防伪措施。某同学在较暗的环境中做了下列三次实验。
(1)如图甲所示,他用紫外线灯照射面值为100元的钞票,看到“100”字样发光。这表明紫外线能使________物质发光。
(2)如图乙所示,他用紫外线灯照射一块透明玻璃,调整透明玻璃的位置和角度,看到钞票上的“100”字样再次发光。这表明紫外线能被透明玻璃________。
(3)如图丙所示,他把这块透明玻璃放在紫外线灯和钞票之间,让紫外线灯正对玻璃照射,在另一侧无论怎样移动钞票,“100”字样都不发光。他做这次实验是为了探究________。
13.2009年7月22
日上午,嘉兴将能观测到本世纪最重要的一次日全食,届时嘉兴地区将有近6分钟时间完全看不见太阳。这一现象可以证明光是沿???________?
传播的。同学们在观测时一定要使用专用或自制器材,严禁肉眼直接观察,因为人眼中的晶状体相当于???________??????
镜,会对光线起会聚作用,从而灼伤视网膜。
三、解答题(共2题;共25分)
14.园艺家为何失败
一个爱园艺的人,发现植物叶子多数呈绿色,可能是植物喜爱绿色光的缘故,于是他将温室的房顶和四周都安装绿色玻璃,只让阳光中的绿色光照射植物.他认为这样必将使植物生长更快,产量更高,可是园艺家失败了.因为不透明体的颜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的,叶子呈绿色,说明植物反射的是绿光,也就说明绿光正是植物不喜欢的,只给植物照绿光,植物就会缺少所需的其他色光而生长慢,甚至枯萎。
(1)不透明体的颜色由什么决定?
(2)红花会反射什么颜色的光?
(3)太阳光照在树叶上,我们为什么看到叶子是绿色的?
15.材料一:大家都见过水波,其实光也是一种波。从一个波峰到另一个波峰的距离称为波的波长,不同颜色的光具有不同的波长。如可见光中,红光波长最长,紫光波长最短。
材料二:实验表明波长较短的光容易被大气散射,即传播的距离比波长较长的光近。
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天空为什么是蓝色的?
(2)汽车的雾灯为什么是黄色的,你认为养路工人的服装用什么颜色较好?
四、实验探究题(共1题;共4分)
16.在探究树荫下光斑的综合实践活动中,
(1)为了研究孔的大小对光斑形状的影响,小华设计了四种开有不同形状孔的卡片甲,并用另一张卡片乙覆盖在甲上,如图所示(边长或直径均为5cm)。接着,从图示位置沿箭头方向水平移动乙,观察光斑形状的变化情况。下列符合实验要求的卡片是??????

A.
B.
C.
D.
(2)小华将选出的纸板正对着阳光,保持纸板与地面距离不变,按照上述方法慢慢向左侧移动覆盖,白纸上光斑大小将________(填“变大”“不变”“变小”);当光斑形状为圆形时,继续移动覆盖的卡片,减小通光孔的大小,白纸上光斑大小将________(填”变大””不变””变小”)。(
…………○…………外…………○…………装…………○…………订…………○…………线…………○…………
)
(
※※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
)
(
…………○…………内…………○…………装…………○…………订…………○…………线…………○…………
)
【精挑细选】2020-2021学年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
第二章
2.4
光和颜色
同步训练
一、单选题(共10题;共20分)
1.在较暗的室内,把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一块半透明的塑料薄膜前,在它们之间放一块中间钻有小孔的不透明的报纸,则会在塑料薄膜出现(??

A.?蜡烛正立的像???????????????????????B.?蜡烛倒立的像???????????????????????C.?圆形光斑???????????????????????D.?小孔的像
2.2010年1月15日,新世纪首次在我国境内出现了“千年日环食”现象。在发生日环食的时候,某同学看到阳光透过浓密的树叶的缝隙照在地面上的亮斑,你认为其形状是(???
)
?
A.?圆环形??????????????????????????????B.?月牙形??????????????????????????????C.?树叶形状??????????????????????????????D.?各种形状
3.电视遥控器使用时发射的是(  )
A.?红外线????????????????????????????????B.?紫外线????????????????????????????????C.?超声波????????????????????????????????D.?次声波
4.如图是科幻电影《流浪地球》的海报,故事设定在2075年,讲述了太阳即将毁灭,整个太阳系都将被太阳吞没。面对绝境,人类倾全球之力在地球表面建造上万座转向发动机,促使地球停止自转,最后利用木星大气燃烧时产生的冲击波成功改变地球运动方向,逃离太阳系,开始“流浪”,将用2500年的时间到达4.2光年外的比邻星。以下正确的是(
???)
A.?地球自转难以停止,是因为自转速度大引起惯性太大
B.?光年是一种时间单位
C.?利用木星冲击波助推地球转向,逃离太阳系,说明物体的运动需要力维持
D.?太阳是发光发热的气体星球,我们平时所看到的是太阳的大气层
5.以下描述中与光的折射现象有关的是(??
)
A.?形影相随,亲密无间???????????????????????????????????????????B.?海市蜃楼,虚无缥缈
C.?镜中生花,脱离实际???????????????????????????????????????????D.?水中捞月,一无所得
6.某人在夜晚路过一路灯下,先向路灯走近,然后走远,那么,此人的影子长短变化情况应是(???
)
A.?逐渐变长??
?????????????????????B.?逐渐变短????????????????C.?先变长,后变短???
?????????????????D.?先变短,后变长
7.生命探测仪在日本9级地震救援中,成为搜索废墟下生命的一双慧眼.关于红外生命探测仪工作原理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是利用超声波进行生命探测的?????????????????????????????B.?是利用DNA进行生命探测的
C.?是利用次声波进行生命探测的?????????????????????????????D.?是通过感知温度差进行生命探测的
8.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光线垂直照射在平面镜上,入射角和反射角都是90°
B.?漫反射也遵守反射定律
C.?反射光线跟入射光线的夹角为100°,则入射角为50°
D.?太阳发出的光传到地球约需500s,则太阳到地球的距离约为1.5×108km
9.下列光学现象及其解释正确的是(
??)
A.?图A中,漫反射的光线杂乱无章,但它一定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B.?图B中,木工师傅观察木板是否光滑平整利用了光在不同介质中沿直线传播的性质
C.?图C表示的是近视眼的成像情况,应该配戴凹透镜来校正
D.?图D表示太阳光经过三棱镜色散后的色光排列情况
10.在没有其他光照的情况下,舞台追舞灯发出的红光照在穿白色上衣、蓝色裙子的演员身上,观众看到她(???
)
A.?全身呈蓝色??
??????????????????????????????????????????????????????B.?全身呈红色
C.?上衣呈红色,裙子呈蓝色????????????????????????????????????D.?上衣呈红色,裙子呈黑色
二、填空题(共3题;共12分)
11.如图所示是某同学拍摄的某次日全食不同时刻的三张照片。
(1)日食的形成原理是光的________。
(2)请画出发生日食时太阳、地球和月球三者的位置关系图。(画在的方框中)。
(3)按照日食发生的先后,三张照片的顺序是________。
12.钞票的某些位置用荧光物质印上了标记,在紫外线下识别这些标记,是一种有效的防伪措施。某同学在较暗的环境中做了下列三次实验。
(1)如图甲所示,他用紫外线灯照射面值为100元的钞票,看到“100”字样发光。这表明紫外线能使________物质发光。
(2)如图乙所示,他用紫外线灯照射一块透明玻璃,调整透明玻璃的位置和角度,看到钞票上的“100”字样再次发光。这表明紫外线能被透明玻璃________。
(3)如图丙所示,他把这块透明玻璃放在紫外线灯和钞票之间,让紫外线灯正对玻璃照射,在另一侧无论怎样移动钞票,“100”字样都不发光。他做这次实验是为了探究________。
13.2009年7月22
日上午,嘉兴将能观测到本世纪最重要的一次日全食,届时嘉兴地区将有近6分钟时间完全看不见太阳。这一现象可以证明光是沿???________?
传播的。同学们在观测时一定要使用专用或自制器材,严禁肉眼直接观察,因为人眼中的晶状体相当于???________??????
镜,会对光线起会聚作用,从而灼伤视网膜。
三、解答题(共2题;共25分)
14.园艺家为何失败
一个爱园艺的人,发现植物叶子多数呈绿色,可能是植物喜爱绿色光的缘故,于是他将温室的房顶和四周都安装绿色玻璃,只让阳光中的绿色光照射植物.他认为这样必将使植物生长更快,产量更高,可是园艺家失败了.因为不透明体的颜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的,叶子呈绿色,说明植物反射的是绿光,也就说明绿光正是植物不喜欢的,只给植物照绿光,植物就会缺少所需的其他色光而生长慢,甚至枯萎。
(1)不透明体的颜色由什么决定?
(2)红花会反射什么颜色的光?
(3)太阳光照在树叶上,我们为什么看到叶子是绿色的?
15.材料一:大家都见过水波,其实光也是一种波。从一个波峰到另一个波峰的距离称为波的波长,不同颜色的光具有不同的波长。如可见光中,红光波长最长,紫光波长最短。
材料二:实验表明波长较短的光容易被大气散射,即传播的距离比波长较长的光近。
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天空为什么是蓝色的?
(2)汽车的雾灯为什么是黄色的,你认为养路工人的服装用什么颜色较好?
四、实验探究题(共1题;共4分)
16.在探究树荫下光斑的综合实践活动中,
(1)为了研究孔的大小对光斑形状的影响,小华设计了四种开有不同形状孔的卡片甲,并用另一张卡片乙覆盖在甲上,如图所示(边长或直径均为5cm)。接着,从图示位置沿箭头方向水平移动乙,观察光斑形状的变化情况。下列符合实验要求的卡片是??????

A.
B.
C.
D.
(2)小华将选出的纸板正对着阳光,保持纸板与地面距离不变,按照上述方法慢慢向左侧移动覆盖,白纸上光斑大小将________(填“变大”“不变”“变小”);当光斑形状为圆形时,继续移动覆盖的卡片,减小通光孔的大小,白纸上光斑大小将________(填”变大””不变””变小”)。
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答案】
B
【解析】【分析】蜡烛发出的光沿直线传播,经过小孔照射在半透明的纸上,形成蜡烛倒立的像。
【解答】点燃后的蜡烛上部发出的光线通过小孔后,射到了塑料薄膜的下部,下部发出的光线通过小孔,照射在塑料薄膜的上部,因此在塑料薄膜上能够出现蜡烛倒立的像;
故选B。
2.【答案】
A
【解析】【分析】地面上的圆形光斑就是太阳经过小孔而成的像。在茂密的树林里,地面上的一些圆形光斑也是太阳通过树叶间隙而成的像。小孔成像现象说明光在均匀物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解答】根据小孔成像原理,在发生日环食的时候,看到阳光透过浓密的树叶的缝隙照在地面上的亮斑是圆环形。A选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3.【答案】
A
【解析】【分析】红外线的热作用很强,可以制成热谱仪、夜视仪、电视遥控器.掌握红外线和紫外线的用途;红外线和紫外线是红外线,对它们在生活中的应用要知道.
【解答】解:电视遥控器前端的发光二极管,能发出不同的红外线来实现电视遥控.
故选:A.
4.【答案】
D
【解析】【分析】
太阳是一个由炽热气体组成的球体,我们平时所看到的是太阳的大气层。太阳大气层从里到外可分为
3
层,依次为光球层、色球层和日冕层。
【解答】A、地球自转难以停止与自转速度大无关,A不符合题意。
??B、光年是长度单位,一般被用于衡量天体间的距离,B不符合题意。
??C、亚里士多德提出了“物体的运动需要力来维持”的观点;伽利略通过实验推翻了这一结论,伽利略斜面实验在牛顿第一定律的建立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它揭示了力与运动的关系,即物体的运动并不需要力来维持,C不符合题意。
??D、太阳是发光发热的气体星球,我们平时所看到的是太阳的大气层,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
5.【答案】
B
【解析】【分析】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改变,这就是光的折射现象,例如星星眨眼、海市蜃楼、池水变浅等。
【解答】A.形影相随,亲密无间,其中影子是由光沿直线传播形成,故A不合题意;
B.海市蜃楼,虚无缥缈,其中海市蜃楼是光的折射现象形成的,故B符合题意;?
C.镜中生花,脱离实际,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现象形成的,故C不合题意;?
D.水中捞月,一无所得,“水中月”就是光的反射现象形成的,故D不合题意。
故选B。
6.【答案】
D
【解析】【分析】(1)影子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当光遇到不透明物体时,便会在物体后面形成一个黑暗的区域,即是影子。
(2)人由远而近经过路灯时,人的身高和路灯的高度都是不变的,但因为人和光线的角度发生了变化,所以影子的长度也会发生变化。
【解答】当人在远处时,人与灯光的夹角小,形成的影子长;
当人逐渐走近路灯时,人与灯光的夹角会变大,此时形成的影子会变短;
当人经过路灯逐渐远离时,人与灯光的夹角又会变小,形成的影子再次变长。
故答案为:D
7.【答案】
D
【解析】【分析】红外线是一种不可见光,任何物体都可以发出红外线,温度越高,发出的红外线越多.在现实生活中,可以利用红外线的热效应,做出红外线探测仪.
【解答】解:人体会向外界释放红外线,且人体的温度会高于周围物体的温度,所以向外界释放红外线较多.探测仪可以接收到红外线,从而感知温度,发现幸存者.因此,红外生命探测仪是通过感知温度差进行生命探测的.
故选D.
8.【答案】
A
【解析】【解答】光线垂直照射在平面镜上,入射光线、法线以及反射光线重合,入射角等于反射角都是0°,选项A错误,符合题意;
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都遵守反射定律,选项B正确,不合题意;
由反射定律可知,反射光线跟入射光线的夹角等于入射角和反射角之和,因此反射光线跟入射光线的夹角为100°,则入射角为50°,选项C正确,不合题意;
太阳到地球的距离约为s=vt=3×108m/s×500s=1.5×108km,选项D正确,不合题意;
故选A。
【分析】掌握光的反射定律及镜面反射和漫反射的异同点。
9.【答案】
A
【解析】【分析】(1)无论是镜面反射,还是漫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2)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3)近视眼成像在视网膜前,用凹透镜矫正;
(4)三棱镜对红光的偏折作用最小,对紫光的偏折作用最强。
【解答】A.图A中,漫反射的光线杂乱无章,但它一定遵循光的反射定律,故A正确;?
B.图B中,木工师傅观察木板是否光滑平整利用了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的性质,故B错误;
C.图C,成像在视网膜后面,表示的是远视眼的成像情况,应该配戴凸透镜来矫正,故C错误;?
D.图D中,太阳光经过三棱镜色散后,红光在最上面,紫光在最下面,故D错误。
故选A。
10.【答案】
D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物体颜色的决定因素。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其通过的色光决定,即透明物体只能通过与其颜色相同的色光。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其反射的色光决定,即不透明物体只能反射与其颜色相同的色光。红色、蓝色物体反射红光或蓝光,吸收其他颜色的光,白色物体反射所有色光,所以红光照在白色上衣时,看到的是红色,红光照在蓝色裙子上时,红色光基本被吸收,看到的是黑色。
【解答】舞台追光灯发出的是红光,白上衣可以反射红光,白上衣反射的红光进入观众的眼中,观众看到上衣就是红色的;
蓝裙子只能反射蓝光,不能反射红光,红光照在蓝裙子上被吸收,观众看到裙子是黑色的。
故答案为:D
二、填空题
11.【答案】
(1)直线传播
(2)
(3)乙—丙—甲
【解析】【分析】(1)地球带着月球绕太阳运动,当月球运行到地球和太阳之间,并且三个星球正好或接近排成一条直线时,由于光是直线传播的,月球就挡住了太阳光形成月影,从地球上月影所在区域看太阳,太阳全部或部分被月球遮挡,月球挡住了我们观察太阳的视线,就产生了日食现象。
【解答】(1)日食是月球挡住了我们观察太阳的视线而产生的一种现象,与光的直线传播有关。
(2)发生日食时,当月球运行到地球和太阳之间,并且三个星球正好或接近排成一条直线时,所以此时三者的关系图如下:
(3)日食是月球运行到地球和太阳中间所产生的的现象,而月球是绕着地球自西向东公转,所以太阳的西边缘会先被遮住,然后逐渐向东移动,最后在东边缘结束,所以顺序应该是
乙—丙—甲

故答案为:(1)直线传播;(2)见解析;(3)
乙—丙—甲
12.【答案】
(1)荧光物质
(2)反射
(3)紫外线能否透过玻璃
【解析】【分析】紫外线是看不见的光,它遵循光的反射定律;紫外线的用途:能使荧光物质发光;促使人体合成维生素D;消毒作用.此题主要考查对紫外线特点的探究,特别是紫外线能使荧光物质发光一定要知道.
【解答】解:(1)钞票上的100字样上有荧光物质,在紫外线的照射下,它可以发光;(2)紫外线是一种不可见光,它在传播时也遵循光的反射定律;(3)通过上面的探究可知紫外线荧光物质发光,当用玻璃挡住紫外线的传播路径时,另一侧的荧光物质不发光,说明紫外线不能透过玻璃,因此这是为了探究紫外线能否透过玻璃;
故答案为:(1)荧光物质;(2)反射;(3)紫外线能否透过玻璃.
13.【答案】
直线;凸透
【解析】【分析】(1)日食现象是月亮挡住了太阳射向地球的光而形成的,可用光的直线传播进行分析解答;
(2)凸透镜对光线具有会聚作用,人的眼睛中的晶状体就是天然的凸透镜。
【解答】因为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当月球转到地球和太阳之间,月球挡住了太阳照向地球的光,我们就看不到太阳,这就是日食;
人眼中的晶状体是中间厚边缘薄,是凸透镜。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它可以将太阳光会聚,若眼睛直接对着太阳光就会灼伤视网膜。
故答案为:?直线
?
?
凸透
三、解答题
14.【答案】
(1)不透明体的颜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的
(2)红光
(3)太阳光照在树叶上,我们看到树叶是绿色的,是因为阳光是复色光,包括各种颜色的光;各种颜色的物体被白光照射,看到的是它的本色。
【解析】【解答】(1)由题干中园艺家的失败可知:不透明体的颜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的;(2)红花反射红光,因为不透明体的颜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的;(3)太阳光照在树叶上,我们看到树叶是绿色的,是因为阳光是复色光,包括各种颜色的光.各种颜色的物体被白光照射,看到的是它的本色。
【分析】白光是复色光,包括各种颜色的光,而物体的颜色由所反射的色光决定;各种颜色的物体被白光照射,看到的是它的本色。
15.【答案】
(1)太阳光中的蓝色光波长短,易被大气散射,故天空是蓝色的。
(2)雾天开雾灯才会比较安全,因为雾灯的光传播得远,即不易被散射的光才能作为雾灯的光,红、绿、黄三色都较理想,但红、绿已用于交通信号灯,故雾灯选用黄色,养路工人应穿橙色的服装好,在车灯照射下,橙色光不易散射
【解析】【分析】(1)根据“波长较短的光容易被大气散射”的知识解答;
(2)根据“波长较短的光传播的距离比波长较长的光近”分析即可。
【解答】(1)天空为是蓝色的原因:太阳光中的蓝色光波长短,易被大气散射,故天空是蓝色的。
(2)汽车的雾灯是黄色的原因:天开雾灯才会比较安全,因为雾灯的光传播得远,即不易被散射的光才能作为雾灯的光,红、绿、黄三色都较理想,但红、绿已用于交通信号灯,故雾灯选用黄色,
?
?
?
养路工人应穿橙色的服装好,在车灯照射下,橙色光不易散射,传播距离远。
四、实验探究题
16.【答案】
(1)C
(2)变小;不变
【解析】【分析】本题尽管是考查小孔成像,实际上是考查学生对控制变量法的理解,抓住变量和不变量是解题的关键。(1)小孔成像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探究孔的大小对光斑形状的影响,必须控制孔的形状不变,只改变孔的大小;(2)光屏与小孔的距离较近,通过孔形成的光斑不再是小孔成像现象,而是影子的原因,则光斑形状与孔的形状有关;如果光屏与小孔的距离较远时,通过孔形成的光斑属于小孔成像现象,光斑形状与孔的形状无关。
【解答】(1)C图中随着卡片乙向左移动,孔的形状始终是三角形,并且逐渐变小,故C符合要求;ABD三图中随着卡片乙向左移动,孔的形状发生了变化,不符合要求;
(2)因为太阳光是平行光,开始时孔较大,所以形成的是和孔面积大小相等的光斑,故刚开始时,白纸上光斑大小将变小;当小孔到地面的距离一定时,小孔越来越小,地面上就越容易得到太阳的像,此时光斑形状是圆形,继续移动覆盖的卡片,减小通光孔的大小,白纸上光斑大小将不变,光斑亮度减弱。
故答案为:(1)C;(2)变小;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