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挑细选】2020-2021学年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 第二章 2.4 光和颜色 同步训练3

文档属性

名称 【精挑细选】2020-2021学年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 第二章 2.4 光和颜色 同步训练3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13.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1-03-25 17:48:46

文档简介

(
…………○…………外…………○…………装…………○…………订…………○…………线…………○…………
)
(
※※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
)
(
…………○…………内…………○…………装…………○…………订…………○…………线…………○…………
)
【精挑细选】2020-2021学年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
第二章
2.4
光和颜色
同步训练
一、单选题(共10题;共20分)
1.下列有关于光现象叙述符合科学原理的是(??

A.?把铅笔斜插入盛水的玻璃杯里,看上去铅笔好像在水面处折断了,这是光的反射现象
B.?同学们在操场做操,他们的影子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
C.?平静的水面上倒映着岸边的景物,这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D.?通过放大镜看邮票的细微之处,看到的是放大的实像
2.皮影戏是中国的传统艺术,如图是皮影戏表演时的的情景,以下生活实例与皮影戏原理相同的是(?

A.?在平静的湖面上看到树的倒影?????????????????????????????B.?斜插入水中的筷子看似弯折
C.?白天在浓密树荫下出现的圆形光斑??????????????????????D.?太阳光通过凸透镜将纸点燃
3.电视遥控器使用时发射的是(  )
A.?红外线????????????????????????????????B.?紫外线????????????????????????????????C.?超声波????????????????????????????????D.?次声波
4.如图所示的太阳光照图中,阴影部分表示黑夜,甲点可能看到的现象是(
??)
A.?日出东山???????????????????????????B.?日落西山???????????????????????????C.?夜幕深沉???????????????????????????D.?烈日当空
5.书本是白纸上印有黑字,每个字都看得特别清楚,之所以能看清楚的主要原因是(?

A.?白纸和黑字分别发出了不同颜色的光进入眼睛
B.?白光照到书上,白纸和黑字分别反射出白光和黑光进入眼睛
C.?黑字比白纸反射光的本领强
D.?白光照到书上,白纸反射出白光进入眼睛,而黑字不反射色光
6.阳光下树影里有一个个圆形的亮斑,这一现象能说明(??

①光的传播速度很大;②太阳是球状体;③树叶间的透光孔都是圆形的;④光在空气中沿直线传播。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②③④
7.有一种电动牙刷,它能发出超声波,直达牙刷刷毛刷不到的地方,这样刷牙干净又舒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动牙刷发出的超声波不能在空气中传播???????????B.?超声波不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C.?超声波的音调很低,所以人听不到??????????????????????D.?超声波能够传递能量
8.如图是小乐在某冬日正午拍摄的“西湖残荷”,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残荷的倒影是光的反射形成的?????????????????????????????B.?随着太阳西行,残荷的倒影将向东运动
C.?拍摄时,在残荷北面的水面上有其影子???????????????D.?残荷出现弯折现象是力作用的结果
9.描绘纯美青春的《再别康桥》诗句中蕴含了丰富的光学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金柳在河水中的倒影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B.?“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长篙在水中的倒影是等大的实像
C.?“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湖面波光粼粼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D.?“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看到天上的云彩是由于云彩反射了太阳光
10.视觉形成的部位是(

A.?巩膜????????????????????????????????B.?视网膜????????????????????????????????C.?视神经????????????????????????????????D.?视觉中枢
二、填空题(共3题;共12分)
11.太阳大气层可分为三层,其中间层是________;地球内部也可分为三层,其中间层是________;地球大气层可分为五层,其中臭氧层位于________层中(填名称)。
12.反射光线与水面的夹角为40°,则入射角为________;折射角在________范围内。
13.中小学艺术节上,古筝演奏者倾情演奏了《女儿情》、《高山流水》等曲目赢得到一片掌声。
(1)演奏者用手指拨动琴弦时,声音是由于琴弦________产生。
(2)观众能从不同角度看到演奏者的演出,这是发生了光的________反射。
(3)某同学坐在最前排还是不能看清演奏者,针对他平时不良的用眼习惯导致的眼睛问题,下面两个示意图中正确的矫正方法是________。
三、解答题(共2题;共25分)
14.园艺家为何失败
一个爱园艺的人,发现植物叶子多数呈绿色,可能是植物喜爱绿色光的缘故,于是他将温室的房顶和四周都安装绿色玻璃,只让阳光中的绿色光照射植物.他认为这样必将使植物生长更快,产量更高,可是园艺家失败了.因为不透明体的颜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的,叶子呈绿色,说明植物反射的是绿光,也就说明绿光正是植物不喜欢的,只给植物照绿光,植物就会缺少所需的其他色光而生长慢,甚至枯萎。
(1)不透明体的颜色由什么决定?
(2)红花会反射什么颜色的光?
(3)太阳光照在树叶上,我们为什么看到叶子是绿色的?
15.星期天,小明约小科逛公园。在游玩时看见了一些现象,他俩从科学角度议论起了下列问题:
(1)阳光下,小明看见自己在地面上留下的影子在自己的西边,则此时是________(选填“上午”或“下午”);看见公园中红色的花朵,是因为花朵________(选填“反射”或“吸收”)红色光的缘故。
(2)来到湖边,小科看见湖水中的鱼在蓝天白云间游弋。若湖中的水深1m,则白云形成的像到水面的距离________Tm。(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这些“倒影”看起来比景物本身“暗”一些,主要是因为有一部分光发生________进入了水中。
四、实验探究题(共1题;共4分)
16.小东和几位同学做手影游戏时发现,手影的大小经常在改变,那么手影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他猜想:影子的大小可能与光源到物体的距离有关,他们借助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来探究影子高度与光源到物体距离的关系。
实验中,把手电筒正对黑板擦由近及远先后放在距离黑板擦不同的位置,保持其他因素不变,分别测出影子在墙面上的高度,记录数据如下表
所示:
手电筒和黑板擦的距离I.(厘米)
20
?30
?
40
?
50
60
70
黑板擦影子的高度H(厘米)
20
?17
?14.5
?13.6
?13
?12.6
(1)分析数据他们发现:若保持其他因素不变,当手电筒由近及远逐渐远离黑板擦时,影子的高度随之________
(2)为了进一步发现其中的规律,他们根据数据绘制了影子的高度H随手电筒到黑板擦距离I。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由图象可知,当手电筒到黑板擦的距离1-
35厘米时,影子的高度H大约是________厘米。
?
(3)当手电筒距离黑板擦较远时,观察图象的变化趋势发现,影子变小得________(填“快”或“慢”);没想当手电筒距离黑板擦足够远时,影子的大小将________。(
…………○…………外…………○…………装…………○…………订…………○…………线…………○…………
)
(
※※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
)
(
…………○…………内…………○…………装…………○…………订…………○…………线…………○…………
)
【精挑细选】2020-2021学年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
第二章
2.4
光和颜色
同步训练
一、单选题(共10题;共20分)
1.下列有关于光现象叙述符合科学原理的是(??

A.?把铅笔斜插入盛水的玻璃杯里,看上去铅笔好像在水面处折断了,这是光的反射现象
B.?同学们在操场做操,他们的影子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
C.?平静的水面上倒映着岸边的景物,这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D.?通过放大镜看邮票的细微之处,看到的是放大的实像
2.皮影戏是中国的传统艺术,如图是皮影戏表演时的的情景,以下生活实例与皮影戏原理相同的是(?

A.?在平静的湖面上看到树的倒影?????????????????????????????B.?斜插入水中的筷子看似弯折
C.?白天在浓密树荫下出现的圆形光斑??????????????????????D.?太阳光通过凸透镜将纸点燃
3.电视遥控器使用时发射的是(  )
A.?红外线????????????????????????????????B.?紫外线????????????????????????????????C.?超声波????????????????????????????????D.?次声波
4.如图所示的太阳光照图中,阴影部分表示黑夜,甲点可能看到的现象是(
??)
A.?日出东山???????????????????????????B.?日落西山???????????????????????????C.?夜幕深沉???????????????????????????D.?烈日当空
5.书本是白纸上印有黑字,每个字都看得特别清楚,之所以能看清楚的主要原因是(?

A.?白纸和黑字分别发出了不同颜色的光进入眼睛
B.?白光照到书上,白纸和黑字分别反射出白光和黑光进入眼睛
C.?黑字比白纸反射光的本领强
D.?白光照到书上,白纸反射出白光进入眼睛,而黑字不反射色光
6.阳光下树影里有一个个圆形的亮斑,这一现象能说明(??

①光的传播速度很大;②太阳是球状体;③树叶间的透光孔都是圆形的;④光在空气中沿直线传播。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②③④
7.有一种电动牙刷,它能发出超声波,直达牙刷刷毛刷不到的地方,这样刷牙干净又舒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动牙刷发出的超声波不能在空气中传播???????????B.?超声波不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C.?超声波的音调很低,所以人听不到??????????????????????D.?超声波能够传递能量
8.如图是小乐在某冬日正午拍摄的“西湖残荷”,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残荷的倒影是光的反射形成的?????????????????????????????B.?随着太阳西行,残荷的倒影将向东运动
C.?拍摄时,在残荷北面的水面上有其影子???????????????D.?残荷出现弯折现象是力作用的结果
9.描绘纯美青春的《再别康桥》诗句中蕴含了丰富的光学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金柳在河水中的倒影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B.?“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长篙在水中的倒影是等大的实像
C.?“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湖面波光粼粼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D.?“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看到天上的云彩是由于云彩反射了太阳光
10.视觉形成的部位是(

A.?巩膜????????????????????????????????B.?视网膜????????????????????????????????C.?视神经????????????????????????????????D.?视觉中枢
二、填空题(共3题;共12分)
11.太阳大气层可分为三层,其中间层是________;地球内部也可分为三层,其中间层是________;地球大气层可分为五层,其中臭氧层位于________层中(填名称)。
12.反射光线与水面的夹角为40°,则入射角为________;折射角在________范围内。
13.中小学艺术节上,古筝演奏者倾情演奏了《女儿情》、《高山流水》等曲目赢得到一片掌声。
(1)演奏者用手指拨动琴弦时,声音是由于琴弦________产生。
(2)观众能从不同角度看到演奏者的演出,这是发生了光的________反射。
(3)某同学坐在最前排还是不能看清演奏者,针对他平时不良的用眼习惯导致的眼睛问题,下面两个示意图中正确的矫正方法是________。
三、解答题(共2题;共25分)
14.园艺家为何失败
一个爱园艺的人,发现植物叶子多数呈绿色,可能是植物喜爱绿色光的缘故,于是他将温室的房顶和四周都安装绿色玻璃,只让阳光中的绿色光照射植物.他认为这样必将使植物生长更快,产量更高,可是园艺家失败了.因为不透明体的颜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的,叶子呈绿色,说明植物反射的是绿光,也就说明绿光正是植物不喜欢的,只给植物照绿光,植物就会缺少所需的其他色光而生长慢,甚至枯萎。
(1)不透明体的颜色由什么决定?
(2)红花会反射什么颜色的光?
(3)太阳光照在树叶上,我们为什么看到叶子是绿色的?
15.星期天,小明约小科逛公园。在游玩时看见了一些现象,他俩从科学角度议论起了下列问题:
(1)阳光下,小明看见自己在地面上留下的影子在自己的西边,则此时是________(选填“上午”或“下午”);看见公园中红色的花朵,是因为花朵________(选填“反射”或“吸收”)红色光的缘故。
(2)来到湖边,小科看见湖水中的鱼在蓝天白云间游弋。若湖中的水深1m,则白云形成的像到水面的距离________Tm。(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这些“倒影”看起来比景物本身“暗”一些,主要是因为有一部分光发生________进入了水中。
四、实验探究题(共1题;共4分)
16.小东和几位同学做手影游戏时发现,手影的大小经常在改变,那么手影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他猜想:影子的大小可能与光源到物体的距离有关,他们借助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来探究影子高度与光源到物体距离的关系。
实验中,把手电筒正对黑板擦由近及远先后放在距离黑板擦不同的位置,保持其他因素不变,分别测出影子在墙面上的高度,记录数据如下表
所示:
手电筒和黑板擦的距离I.(厘米)
20
?30
?
40
?
50
60
70
黑板擦影子的高度H(厘米)
20
?17
?14.5
?13.6
?13
?12.6
(1)分析数据他们发现:若保持其他因素不变,当手电筒由近及远逐渐远离黑板擦时,影子的高度随之________
(2)为了进一步发现其中的规律,他们根据数据绘制了影子的高度H随手电筒到黑板擦距离I。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由图象可知,当手电筒到黑板擦的距离1-
35厘米时,影子的高度H大约是________厘米。
?
(3)当手电筒距离黑板擦较远时,观察图象的变化趋势发现,影子变小得________(填“快”或“慢”);没想当手电筒距离黑板擦足够远时,影子的大小将________。
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答案】
B
【解析】【分析】(1)根据光的反射定义和现象分析;
(2)根据光沿直线传播的现象分析;
(3)根据光的折射现象的定义分析;
(4)根据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分析。
【解答】A.把铅笔斜插入盛水的玻璃杯里,看上去铅笔好像在水面处折断了,这是水中的筷子发出的光线从水射入空气时发生的折射现象,故A错误;
B.同学们在操场做操,他们的影子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故B正确;?
C.平静的水面上倒映着岸边的景物,这是景物发出的光线经过水面的反射形成的,故C错误;
D.通过放大镜看邮票的细微之处,看到的是放大的虚像,故D错误。
故选B。
2.【答案】
C
【解析】【分析】首先明确皮影戏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再对照选项中的描述,看哪一个的原理与之相同.明确皮影戏的原理,并能根据生活中的现象判断其光学原理,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解答】解:
A、在平静的湖面上看到树的倒影是平面镜成像,其实质是光的反射,故A不合题意;
B、斜插入水中的筷子看似弯折,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故B不合题意;
C、白天在浓密树荫下出现的圆形光斑是小孔成像现象,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与皮影戏原理相同,故C符合题意;
D、太阳光通过凸透镜将纸点燃,是光的折射形成的,故D不合题意.
故选C.
3.【答案】
A
【解析】【分析】红外线的热作用很强,可以制成热谱仪、夜视仪、电视遥控器.掌握红外线和紫外线的用途;红外线和紫外线是红外线,对它们在生活中的应用要知道.
【解答】解:电视遥控器前端的发光二极管,能发出不同的红外线来实现电视遥控.
故选:A.
4.【答案】
A
【解析】【分析】地球在不停的绕着地轴旋转,叫地球的自转,自转方向是自西向东的,地球自转产生了昼夜更替、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时间差异等现象。
【解答】读图可知,图中甲点位于晨昏线上,根据地球自转方向是自西向东旋转的,可知甲点可能看到日出东山,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5.【答案】
D
【解析】【分析】白色的物体能反射光,而黑色物体把光吸收了,不反射光。物体的颜色由所反射的光决定,什么颜色的物体反射什么颜色的光,而黑色物体是把光吸收了,没有光线反射到人眼里,故感觉是黑色。
【解答】解:白光照到试卷上,白纸反射出的白光进入眼睛,而黑字不反光。
故答案为:D
6.【答案】
C
【解析】【分析】小孔成像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倒立的实像;小孔成像的形状只与物体的形状有关,与小孔的形状无关,据此分析即可。
【解答】阳光下树影里有一个个圆形的亮斑,这是阳光通过树叶之间的缝隙形成的小孔成像现象;
①亮斑的形成不能说明光的传播速度很大,故①错误;
②因为亮斑是圆形的,所以太阳是球状体,故②正确;
③亮斑的形状只与太阳的形状有关,与树叶间的透光孔的形状无关,故③错误;
④亮斑是光在空气中沿直线传播形成的,故④正确。
那么这一现象说明②④是正确的。
故选C。
7.【答案】
D
【解析】【分析】超声波和次声波都属于声,只是振动频率和波长不同,根据声音的产生、传播和特性等知识判断即可。
【解答】A.电动牙刷发出的超声波能在空气中传播,故A错误;
B.超声波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故B错误;
C.超声波的频率高于20000Hz,音调很高,超出人类的听觉范围,因此人们听不到,故C错误;
D.超声波能够将牙结石振动下来,这说明超声波能够传递能量,故D正确。
故选D。
8.【答案】
B
【解析】【分析】(1)光在同种、均匀、透明介质中沿直线传播,产生的现象有小孔成像、激光准直、影子的形成、日食和月食等;(2)光线传播到两种介质的表面上时会发生光的反射现象,例如水面上出现岸上物体的倒影、平面镜成像、玻璃等光滑物体反光都是光的反射形成的;(3)平面镜成像特点之一,物像对称.(4)力的作用效果有力的三要素决定;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是指物体运动方向或运动快慢的改变.
【解答】解:A、平静湖面上残荷的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故A错误;
B、由平面镜成像特点可知,残荷的倒影与残荷关于水面对称,因此随着太阳西行,残荷的倒影不会向东运动,故B错误;
C、影子的形成说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由于光的直线传播,被物体挡住后,物体后面就会呈现出阴影区域,就是影子,因为是正午拍摄,所以拍摄时,在残荷北面的水面上有其影子,故C正确;
D、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因此残荷出现弯折现象是力作用的结果,故D正确.
故选B.
9.【答案】
D
【解析】【分析】指光在传播到不同物质时,在分界面上改变传播方向又返回原来物质中的现象。光遇到水面、玻璃以及其他许多物体的表面都会发生反射。当光在两种物质分界面上改变传播方向又返回原来物质中的现象,叫做光的反射。
【解答】A、
“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金柳在河水中的倒影是光的反射形成的;故A错误;
B、“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长篙在水中的倒影是等大的虚像;故B错误;
C、“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湖面波光粼粼是光的镜面反射形成的;故C错误;
D、“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看到天上的云彩是由于云彩反射了太阳光进入眼中形成的;故D正确;
故答案为:D。
10.【答案】
D
【解析】【解答】视觉的形成过程是外界物体反射的光线经过角膜、房水,由瞳孔进入眼球内部,再经过晶状体和玻璃体的折射作用,在视网膜上能形成清晰的物像,物象刺激了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这些感光细胞产生的神经冲动,沿着视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就形成视觉.如图所示:
所以,视觉形成的过程中,视觉形成的部位是视觉中枢.
故选:D
【分析】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经过角膜、房水,由瞳孔进入眼球内部,再经过晶状体和玻璃体的折射作用,在视网膜上能形成清晰的物像,物像刺激了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这些感光细胞产生的神经冲动,沿着视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就形成视觉.
二、填空题
11.【答案】
色球层;地幔;平流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地球内部的组成及岩石圈的组成,牢记即可。太阳大气从内向外依次是光球层、色球层、日冕层;地球内部可以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层,地壳和地幔的顶部(软流层以上部分)共同组成了岩石圈。
【解答】(1)太阳大气从内向外依次是光球层、色球层、日冕层

中间层为色球层;
(2)地球是一庞大的球体,地球内部可以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层,地壳和地幔的顶部(软流层以上部分)共同组成了岩石圈,中间层是地幔;
(3)臭氧层基本位于平流层范围内。
故答案为:色球层,地幔,平流。
12.【答案】
50°;0°-50°或50°-90°
【解析】【解答】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可知入射角为50°,根据空气中角大的规律,如果光线从空气到水中,则折射角为0°
50°;
如果光线由水中进入空气中则折射角为50°
90°。
【分析】光的折射规律: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当光从空气斜射入其他介质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光从玻璃斜射入空气,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13.【答案】
(1)振动
(2)漫
(3)乙
【解析】【分析】(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2)光反射可分为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镜面反射时平行光入射,反射光线平行射出;漫反射时平行光射入,反射光线向各个方向射出;(3)近视眼是看近处清晰看远处模糊,近视眼可用凹透镜进行矫正。
【解答】(1)演奏者用手指拨动琴弦时,声音是由于琴弦振动产生;(2)观众能从不同角度看到演奏者的演出,这是发生了光的漫反射;(3)某同学坐在最前排还是不能看清演奏者,可判断出此同学患的是近视眼,可用凹透镜进行矫正,乙图的矫正方法正确。
故答案为:(1)振动;(2)漫;(3)乙
三、解答题
14.【答案】
(1)不透明体的颜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的
(2)红光
(3)太阳光照在树叶上,我们看到树叶是绿色的,是因为阳光是复色光,包括各种颜色的光;各种颜色的物体被白光照射,看到的是它的本色。
【解析】【解答】(1)由题干中园艺家的失败可知:不透明体的颜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的;(2)红花反射红光,因为不透明体的颜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的;(3)太阳光照在树叶上,我们看到树叶是绿色的,是因为阳光是复色光,包括各种颜色的光.各种颜色的物体被白光照射,看到的是它的本色。
【分析】白光是复色光,包括各种颜色的光,而物体的颜色由所反射的色光决定;各种颜色的物体被白光照射,看到的是它的本色。
15.【答案】
(1)上午;反射
(2)大于;折射
【解析】【分析】(1)首先根据影子的方向判断太阳的位置,然后根据太阳的位置判断上午还是下午;不透明的物体的颜色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其它颜色的光全部吸收;
(2)平面镜中所成的像到镜面的距离等于像到镜面的距离;光线在水面既发生反射也发生折射。
【解答】(1)阳光下,小明的影子在西边,说明太阳在东边,因此此时是上午。公园中的红花,是因为它反射红光,吸收其它色光的缘故;
(2)湖面是平面镜,白云在水中所成的像到湖面的距离等于白云到湖面的距离,肯定大于1m。因为射到湖面上的光不但要发生反射,还要发生折射,因此“倒影”看起来比景物“暗”一些。
故答案为:(1)上午,反射;(2)大于,折射
四、实验探究题
16.【答案】
(1)减小
(2)15.5
(3)慢;基本不变
【解析】【分析】本题为实验探究题,通过分析题目信息,可以得出答案。
【解答】(1)由记录的数据表可以看出,当手电筒由近处逐渐远离黑板擦时,影子的高度随之减小;(2)由坐标图象可知,当L=35cm时对应的H大致高度为15.5cm;(3)从图象中曲线的变化趋势可发现,当手电筒距黑板擦较远时影子变化较慢,当手电筒距离黑板擦足够远时,影子大小基本不变。
故答案为:(1)减小;(2)15.5;(3)慢;基本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