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外…………○…………装…………○…………订…………○…………线…………○…………
)
(
※※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
)
(
…………○…………内…………○…………装…………○…………订…………○…………线…………○…………
)
【精挑细选】2020-2021学年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
第二章
2.6
透镜和视觉
同步训练
一、单选题(共9题;共18分)
1.3D电影具有三维立体视觉效果,拍摄时,将两个摄像头按照人两眼间的距离放置,同时拍摄,制成胶片;放映时,两个放映机在银幕上呈现两个略有差异的画面,观看者带上特殊眼镜后,就和直接用双眼看到物体的效果一样。关于3D电影,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光在银幕上发生的是漫反射???????????????????????B.?画面在人眼视网膜上所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
C.?拍摄时,两镜头中心间的距离约为7cm?????D.?放映时,胶片到放映机镜头的距离大于2倍的镜头焦距
2.隐形眼镜是一种直接贴在眼睛角膜表面的超薄镜片,可随眼球的运动而运动。目前使用的软质隐形眼镜由甲醛丙烯酸羟乙酯(HEMA)制成,中心厚度只有0.05mm。如图是某人观察物体时,物体在眼球内成像的示意图,则该人所患眼病及应佩带的这种隐形眼镜镜片边缘的厚度分别为(???
)
A.?近视眼,大于0.05mm????????????????????????????????????????B.?近视眼,小于0.05mm
C.?远视眼,大于0.05mm????????????????????????????????????????D.?远视眼,小于0.05mm
3.足球守门员看从远处飞来的足球,其眼球的变化是(??
)
A.?晶状体曲度由大变小,瞳孔由大变小??????????????????B.?晶状体由大变小,瞳孔由小变大
C.?晶状体曲度由小变大,瞳孔由大变小??????????????????D.?晶状体由小变大,瞳孔由小变大
4.在凸透镜的主光轴上放一根粗细均匀的木棒,a端在2倍焦距之外,b端在1倍焦距与2倍焦距之间,如图所示,现将木棒往左移动一段距离,那么木棒在光屏上的像将会(???
)
A.?a端和b端均变细?????B.?a端和b端均变粗?????C.?a端变更细,b端变更粗?????D.?a端变更粗,b端变更细
5.小希对下列光学成像实例进行了分析,判断正确的是(??
)
实例:①针孔照相机内所成的像;②潜望镜中看到的景物的像;③放大镜看到的物体的像;④幻灯机屏幕上所成的像;⑤照相机中所成的像。
A.?反射成像的有②③⑤???????????????????????????????????????????B.?折射成像的有①③⑤
C.?属于实像的是①④⑤???????????????????????????????????????????D.?属于虚像的是②③④
6.人脸识别系统是一项新兴的生物识别技术。在车站,当旅客距安检口0.5~1.2米处时,安装在安检口的人脸识别系统的摄像机就可对其面部特征进行快速核对,如上右图所示。由此判断,人脸识别系统的摄像机的镜头(
??)
A.?相当于凸透镜,焦距可能为0.1米????????????????????????B.?相当于凹透镜,焦距可能为0.1米
C.?相当于凸透镜,焦距可能为0.8米????????????????????????D.?相当于凹透镜,焦距可能为0.8米
7.如图所示,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蜡烛和凸透镜之间的距离为26cm时,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缩小的实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凸透镜的焦距大于13cm
B.?只将凸透镜向左移,可以在光屏上得到清晰放大的像
C.?只将蜡烛和光屏互换,可以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缩小的像
D.?将蜡烛远离凸透镜时,为了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远离凸透镜
8.在儿童乐园,摄影师给卡通人照相,在对焦时,发现毛玻璃上卡通人像的位置如图甲所示。为了使毛玻璃上卡通人像的位置如图乙所示,摄影师应当将镜头适当地(?
)
A.?向下并且向左移?????????????B.?向下并且向右移?????????????C.?向上并且向左移?????????????D.?向上并且向右移
9.小燕同学在做“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将点燃的蜡烛、凸透镜、光屏调节到如图所示的位置,光屏中心正好出现清晰的像(未画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凸透镜的焦距可能为
25
cm????????????????????????????????B.?光屏上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
C.?蜡烛燃烧变短,光屏上像的位置会下降???????????????D.?取走光屏,则凸透镜不成像
二、填空题(共3题;共7分)
10.有一次,小明在他家的写字台玻璃台板上面滴了一滴水,透过水滴看过去,他发现压在台板下报纸上的文字变大了;这是由于此时的水滴相当于一个________,报纸上的文字经过水滴折射后形成一个放大的________像(填“实”或“虚”)。
11.某人在眼镜店所配的眼镜是+200度,它是________眼镜片(选填“近视”或“远视”).站在山下用相机拍摄山上的“革命烈士纪念塔”,如果所用相机的镜头焦距是50mm,则胶片到镜头的距离范围是________.
12.清晨的公园鸟语花香,露珠晶莹剔透。
(1)若以水鸭为参照物,它在水中的倒影是________(填“运动”或“静止”)的。
(2)水鸭和残荷的倒影是由于光的________而形成的;透过树叶上的露珠看到树叶清晰的叶脉,则水珠相当于一个________透镜(填“凸”或“凹”)。
三、解答题(共2题;共20分)
13.如图所示,夏天的一个傍晚,有一个小孩站在池塘边看到了水中有一轮弯弯的月亮,请你运用光学知识作图说明这个小孩为什么能看到水中的明月。(保留作图的痕迹)
14.如图甲是人正常眼球解剖图。
(1)在离眼球前较远处放置一支图乙蜡烛,则在视网膜上可成一个清晰的烛焰的像。这个像是图丙中的________?(选字母)。
(2)眼球中视网膜能感受光刺激,产生神经冲动,视网膜相当于反射弧组成部分中的________。
(3)每年6月6日是全国“爱眼日”,今年“爱眼日”的主题是“目”浴阳光,预防近视。丁图是王同学眼的成像示意图。他想通过激光烧蚀厚度均匀的透明眼角膜,使之改变形状,实现视力矫正。手术后的眼角膜形状应为戊图中的________?。
丁图
戊
四、实验探究题(共1题;共7分)
15.小明利用一未知焦距的凸透镜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进行了如下操作并得到了相关结沦.请你将空缺部分补充完整.
实验
序号
物距
u/cm
相距
v/cm
像的性质
1
30
15
倒立、缩小的实像
2
25
16.7
倒立、缩小的实像
3
20
20
倒立、等大的实像
4
15
?
倒立、放大的实像
5
5
正立、放大的虚像
(1)根据表中数据可知,该透镜的焦距为________?cm.
(2)实验序号4的相距为________?cm.
(3)当烛焰从远处向透镜靠近时,仍要在光屏上得到淸晰的像.光屏应向________透镜的方向移动.(
…………○…………外…………○…………装…………○…………订…………○…………线…………○…………
)
(
※※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
)
(
…………○…………内…………○…………装…………○…………订…………○…………线…………○…………
)
【精挑细选】2020-2021学年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
第二章
2.6
透镜和视觉
同步训练
一、单选题(共9题;共18分)
1.3D电影具有三维立体视觉效果,拍摄时,将两个摄像头按照人两眼间的距离放置,同时拍摄,制成胶片;放映时,两个放映机在银幕上呈现两个略有差异的画面,观看者带上特殊眼镜后,就和直接用双眼看到物体的效果一样。关于3D电影,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光在银幕上发生的是漫反射???????????????????????B.?画面在人眼视网膜上所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
C.?拍摄时,两镜头中心间的距离约为7cm?????D.?放映时,胶片到放映机镜头的距离大于2倍的镜头焦距
2.隐形眼镜是一种直接贴在眼睛角膜表面的超薄镜片,可随眼球的运动而运动。目前使用的软质隐形眼镜由甲醛丙烯酸羟乙酯(HEMA)制成,中心厚度只有0.05mm。如图是某人观察物体时,物体在眼球内成像的示意图,则该人所患眼病及应佩带的这种隐形眼镜镜片边缘的厚度分别为(???
)
A.?近视眼,大于0.05mm????????????????????????????????????????B.?近视眼,小于0.05mm
C.?远视眼,大于0.05mm????????????????????????????????????????D.?远视眼,小于0.05mm
3.足球守门员看从远处飞来的足球,其眼球的变化是(??
)
A.?晶状体曲度由大变小,瞳孔由大变小??????????????????B.?晶状体由大变小,瞳孔由小变大
C.?晶状体曲度由小变大,瞳孔由大变小??????????????????D.?晶状体由小变大,瞳孔由小变大
4.在凸透镜的主光轴上放一根粗细均匀的木棒,a端在2倍焦距之外,b端在1倍焦距与2倍焦距之间,如图所示,现将木棒往左移动一段距离,那么木棒在光屏上的像将会(???
)
A.?a端和b端均变细?????B.?a端和b端均变粗?????C.?a端变更细,b端变更粗?????D.?a端变更粗,b端变更细
5.小希对下列光学成像实例进行了分析,判断正确的是(??
)
实例:①针孔照相机内所成的像;②潜望镜中看到的景物的像;③放大镜看到的物体的像;④幻灯机屏幕上所成的像;⑤照相机中所成的像。
A.?反射成像的有②③⑤???????????????????????????????????????????B.?折射成像的有①③⑤
C.?属于实像的是①④⑤???????????????????????????????????????????D.?属于虚像的是②③④
6.人脸识别系统是一项新兴的生物识别技术。在车站,当旅客距安检口0.5~1.2米处时,安装在安检口的人脸识别系统的摄像机就可对其面部特征进行快速核对,如上右图所示。由此判断,人脸识别系统的摄像机的镜头(
??)
A.?相当于凸透镜,焦距可能为0.1米????????????????????????B.?相当于凹透镜,焦距可能为0.1米
C.?相当于凸透镜,焦距可能为0.8米????????????????????????D.?相当于凹透镜,焦距可能为0.8米
7.如图所示,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蜡烛和凸透镜之间的距离为26cm时,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缩小的实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凸透镜的焦距大于13cm
B.?只将凸透镜向左移,可以在光屏上得到清晰放大的像
C.?只将蜡烛和光屏互换,可以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缩小的像
D.?将蜡烛远离凸透镜时,为了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远离凸透镜
8.在儿童乐园,摄影师给卡通人照相,在对焦时,发现毛玻璃上卡通人像的位置如图甲所示。为了使毛玻璃上卡通人像的位置如图乙所示,摄影师应当将镜头适当地(?
)
A.?向下并且向左移?????????????B.?向下并且向右移?????????????C.?向上并且向左移?????????????D.?向上并且向右移
9.小燕同学在做“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将点燃的蜡烛、凸透镜、光屏调节到如图所示的位置,光屏中心正好出现清晰的像(未画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凸透镜的焦距可能为
25
cm????????????????????????????????B.?光屏上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
C.?蜡烛燃烧变短,光屏上像的位置会下降???????????????D.?取走光屏,则凸透镜不成像
二、填空题(共3题;共7分)
10.有一次,小明在他家的写字台玻璃台板上面滴了一滴水,透过水滴看过去,他发现压在台板下报纸上的文字变大了;这是由于此时的水滴相当于一个________,报纸上的文字经过水滴折射后形成一个放大的________像(填“实”或“虚”)。
11.某人在眼镜店所配的眼镜是+200度,它是________眼镜片(选填“近视”或“远视”).站在山下用相机拍摄山上的“革命烈士纪念塔”,如果所用相机的镜头焦距是50mm,则胶片到镜头的距离范围是________.
12.清晨的公园鸟语花香,露珠晶莹剔透。
(1)若以水鸭为参照物,它在水中的倒影是________(填“运动”或“静止”)的。
(2)水鸭和残荷的倒影是由于光的________而形成的;透过树叶上的露珠看到树叶清晰的叶脉,则水珠相当于一个________透镜(填“凸”或“凹”)。
三、解答题(共2题;共20分)
13.如图所示,夏天的一个傍晚,有一个小孩站在池塘边看到了水中有一轮弯弯的月亮,请你运用光学知识作图说明这个小孩为什么能看到水中的明月。(保留作图的痕迹)
14.如图甲是人正常眼球解剖图。
(1)在离眼球前较远处放置一支图乙蜡烛,则在视网膜上可成一个清晰的烛焰的像。这个像是图丙中的________?(选字母)。
(2)眼球中视网膜能感受光刺激,产生神经冲动,视网膜相当于反射弧组成部分中的________。
(3)每年6月6日是全国“爱眼日”,今年“爱眼日”的主题是“目”浴阳光,预防近视。丁图是王同学眼的成像示意图。他想通过激光烧蚀厚度均匀的透明眼角膜,使之改变形状,实现视力矫正。手术后的眼角膜形状应为戊图中的________?。
丁图
戊
四、实验探究题(共1题;共7分)
15.小明利用一未知焦距的凸透镜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进行了如下操作并得到了相关结沦.请你将空缺部分补充完整.
实验
序号
物距
u/cm
相距
v/cm
像的性质
1
30
15
倒立、缩小的实像
2
25
16.7
倒立、缩小的实像
3
20
20
倒立、等大的实像
4
15
?
倒立、放大的实像
5
5
正立、放大的虚像
(1)根据表中数据可知,该透镜的焦距为________?cm.
(2)实验序号4的相距为________?cm.
(3)当烛焰从远处向透镜靠近时,仍要在光屏上得到淸晰的像.光屏应向________透镜的方向移动.
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答案】
D
【解析】【分析】(1)凸透镜成像规律: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是照相机;2f>U>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应用是投影仪;U<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应用是放大镜。
(2)为了使电影院里的每一位观众都能看到银幕上的画面,幕布表面比较粗糙,当光线射到的幕布上,反射光线会射向四面八方,这种反射称为漫反射。(3)人的两眼之间大约有6厘米的距离,所以在观看除了正前方的物体外,两只眼睛必然有角度的不同,这个差别在大脑中就能自动形成上下、左右、前后、远近的区别,从而产生立体视觉。
【解答】A、观众能从各个不同的角度看到银幕上的画面,这是由于光在银幕上发生了漫反射,故A正确;
B、电影放映机的镜头是凸透镜,银幕上呈现的是倒立、放大的实像,画面在人眼视网膜上所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故B正确;
C、人的两眼之间大约有6厘米的距离,拍摄时,为了产生立体视觉.两镜头中心间的距离约为7cm,故C正确;
D、放映时,胶片到放映机镜头的距离在一倍焦距和2倍焦距之间,故D错误。
故答案为:D
2.【答案】
A
【解析】【解答】由图可知:像呈在视网膜的前方,所以该人患的是近视眼,选项C、D错误;
近视眼是晶状体曲度变大,会聚能力增强,即折光能力增强,应佩戴凹透镜,使光线推迟会聚;凹透镜的特点是中间薄边缘厚,所以眼睛镜片的边缘厚度大于0.05mm,选项A正确,选项B错误;
故选A。
【分析】掌握近视眼形成的原因及矫正办法。
?
3.【答案】
C
【解析】【分析】根据眼球的成像原理和视觉形成的过程解题。
【解答】解:根据眼球的成像规律可知,看远处物体时,晶状体的凸度较小,而看近处物体时,晶状体的凸度变大;而瞳孔是控制进入眼球内部光线的多少,看近处物体时,瞳孔小,看远处物体时,瞳孔大;
故答案为:C。
4.【答案】
A
【解析】【分析】当凸透镜成实像时,根据“物近像远大,物远像近小”的规律分析成像特点的变化。
【解答】
a端在2倍焦距之外,b端在1倍焦距与2倍焦距之间,
木棒肯定在凸透镜中成实像。
将木棒往左移动一段距离,
则物距增大,根据“物远像近小”的规律可知,a端和b端所成的像都变小,也就是变细了,故A正确,而B、C、D错误。
故选A。
5.【答案】
C
【解析】【分析】分析各个应用中的成像原理和成像特点,然后进行分类即可。
【解答】①针孔照相机内所成的像,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实像;
②潜望镜中看到的景物的像,是光的反射现象形成的虚像;
③放大镜看到的物体的像,是光的折射现象形成的虚像;
④幻灯机屏幕上所成的像,是光的折射现象形成的实像;
⑤照相机中所成的像,是光的折射现象形成的实像。
A.反射成像的有②,故A错误;
B.折射成像的有③④⑤,故B错误;
C.属于实像的是①④⑤
,故C正确;
D.属于虚像的是②③,故D错误。
故选C。
6.【答案】
A
【解析】【分析】(1)摄像机的镜头相当于凸透镜;
(2)人脸在镜头里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此时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据此判断即可。
【解答】人脸识别系统的摄像机的镜头相当于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此时人到镜头的距离大于镜头的二倍焦距,即:0.5m>2f~1.2m>2f,因此镜头的焦距小于0.25m,故A正确。
故选A。
?
7.【答案】
B
【解析】【分析】掌握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知道但物距大于2f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且成实像时,遵循物近像远像变大的特点。本题主要探究的是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这是今后学习光学,研究光现象的基础,应该熟练掌握,并注意加以区分,不能混淆。
【解答】
A、观察图示可知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缩小的实像,则u=26cm>2f,解得f<13cm,故A错误;
B、只将凸透镜向左移,减小物距,增大像距,可以在光屏上得到清晰放大的像,故B正确;
C、只将蜡烛和光屏互换,可以在光屏上得到清晰放大的像,C错误;
D、蜡烛远离凸透镜时,为了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应靠近凸透镜,D错误。
故答案为:B
8.【答案】
B
【解析】【分析】凸透镜在成实像时,像与物比较,应该是上下左右都互换,根据图甲像的位置,确定物所在凸透镜主光轴的位置,然后进行调节.
本题的关键点是弄清楚物体在镜头的哪个方向,调节物体到主光轴上,若是卡通人物移动,则应该向左侧上方移动.
【解答】解:图甲显示像在毛玻璃的左侧上方,说明卡通人在凸透镜主光轴的右侧下方,要使像如图乙所示,必须调节卡通人到凸透镜的主光轴上,所以镜头应该向右侧下方移动.
故选B.
9.【答案】
B
【解析】【分析】(1)首先根据物距和像距的大小关系判断所成实像的大小,然后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列出不等式,从而确定焦距的范围;
(2)成实像时,不但像与物体的正倒相反,而且运动方向都是相反的;
(3)光屏只是借助漫反射让我们看到所成的像,即使没有光屏,像仍然存在。
【解答】物距U=50cm-10cm=40cm,像距v=80cm-50cm=30cm;因为物距大于像距,根据“物远像近小”可知,这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故B正确;
根据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得到:40cm>2f,f<30cm<2f,那么焦距的范围:15cm如果蜡烛燃烧变短,相当于蜡烛向下运动,那么像的运动方向与它相反,即像向上运动,故C错误;
光屏只是呈现像的,取走光屏,在光屏的位置像依然存在,故D错误。
故选B。
二、填空题
10.【答案】
凸透镜;虚
【解析】【解答】水滴相当于凸透镜,报纸与水滴间的距离很小,小于水滴的焦距,所以会成文字正立、放大的虚像。
【分析】掌握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知道当物距小于焦距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11.【答案】
远视;大于50mm小于100mm
【解析】【分析】(1)凸透镜(远视镜片)的度数是正数,凹透镜(近视镜片)的度数是负数.眼镜的度数等于焦距的倒数乘100.(2)物体到透镜的距离(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
【解答】解:(1)由凸透镜(远视镜片)的度数是正数可知,标着+200度的眼睛片,属于远视镜片.(2)物体到透镜的距离(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照相机是根据这个原理制成的,因为相机的镜头焦距是50mm,所以胶片到镜头的距离范围是大于50mm小于100mm(或50mm<v<100mm).
故答案为:远视;大于50mm小于100mm.
12.【答案】
(1)静止
(2)反射;凸
【解析】【分析】(1)如果物体相对参照物的位置保持不变,那么它是静止的;否则,它就是运动的;
(2)“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现象;中间比边缘厚的透镜叫凸透镜,中间比边缘薄的透镜叫凹透镜。
【解答】(1)
若以水鸭为参照物,它在水中的倒影相对于它的位置保持不变,因此是静止的。
(2)水鸭和残荷的倒影是由于光的反射而形成的;静止在叶片上的露珠,中间比边缘厚,因此相当于凸透镜。
三、解答题
13.【答案】
解:如图所示;
【解析】【分析】平面镜所成的像是反射光线反向延长线的交点,可以将人的眼镜和月亮的像连接确定待求的入射点,然后完成光路图即可。
【解答】首先通过月亮做水面的垂线,然后根据“物像等距”在水面的下方找到月亮的像的位置;将眼镜与像用直线连接,与水面的交点就是待求光路的入射点;最后将月亮与入射点连接就是入射光线,眼镜与入射点连接就是反射光线,如下图:
14.【答案】
(1)D
(2)感受器
(3)B
【解析】【分析】眼睛的成像原理是:当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视网膜上有许多感光细胞可以感受到光线的刺激,属于感受器;近似眼的成因是晶状体曲度过大或眼球的前后径过长导致了成像在视网膜前。
【解答】(1)眼睛的成像原理是:当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所以应该是D;
(2)
视网膜上有许多感光细胞可以感受到光线的刺激,属于感受器;
(3)近似眼的成因是晶状体曲度过大或眼球的前后径过长导致了成像在视网膜前,所以
角膜应该起到发散作用,所以得
烧蚀成凹透镜。
故答案为:(1)D?
(2)感受器
(3)B
四、实验探究题
15.【答案】
(1)10
(2)30
(3)远离
【解析】【分析】(1)要解决此题,需要知道当物距等于2倍焦距时成等大的倒立的实像;(2)物体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时的像距正好等于物体成倒立缩小实像时的物距,物体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时的物距正好等于物体成倒立缩小实像时的像距;(3)物体放在焦点之外时,在凸透镜另一侧成倒立的实像,实像有缩小、等大、放大三种,物距越小,像距越大,实像越大.
【解答】解:(1)当u=20cm时,物体成等大的像,所以2f=20cm,即f=10cm;(2)此时物距为25cm,远大于2倍焦距20cm,则所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
当物体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时,此时的像距正好等于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时的物距,即30cm(3)当烛焰从远处向透镜靠近时,物距减小,像距增大,仍要在光屏上得到淸晰的像,则光屏应向远离透镜的方向移动.
故答案为:(1)10;(2)30;(3)远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