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层次的风景》课时教学设计(详案)
【课题】:有层次的风景
【课时】:2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知道风景画中近景、中景、远景的透视关系,学会运用疏密变化的线条表现近、中、远层次不同的风景。
过程与方法:在观察与比较的过程中,发现风景的前后层次关系,学会运用疏密线条处理景物前后关系的表现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观察和表现水乡的建筑,激发对水乡传统建筑的关注和对风景画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
风景画近景、中景、远景的前后关系处理。
【教学难点】
运用疏密变化表现景物层次。
【教学资源】
教具:教学课件,水乡照片,彩色铅笔,记号笔,铅画纸。
学具:彩色铅笔,记号笔,铅画纸。
【教学流程与活动】(一般4~5个教学活动流程)
教学环节 欣赏与交流 范画图例
欣赏与交流 出示画家陈逸飞的《水乡》系列作品。
学生交流欣赏,感受江南水乡的造型特点。
介绍画家陈逸飞:中国油画大师,生于宁波。他创作的水乡系列作品,让人感受到的是非同寻常的宁静,令人神往,令人陶醉,这是一种超凡脱俗的宁静。
对比画家笔下和现实生活中的水乡风景,揭示课题:《有层次的风景》
活动目标 揭示课题:《有层次的风景》
活动任务 感受江南水乡、介绍画家陈逸飞
关键问题 这副作品的名称?画家是谁?
画面中有什么?是哪里?
活动资源 陈逸飞的《水乡》
活动要求 互动交流
活动评价 对于作品的了解程度,以及江南水乡的认知,自我评价
活动说明 揭示课题,切入主题
教学环节 了解与发现 范画图例
了解与发现 1.欣赏江南水乡六大古镇图片。
了解感受水乡古镇建筑特点。
2.教师小结:江南水乡的民居一般为白墙黑瓦,房屋密集、高低错落有致、蜿蜒的河道、船、古朴的石桥、人物形成富有层次的独特风景。
3.了解照片中镜头取景的不同:局部和全景。
活动目标 何为取景,如何进行画面取景?
活动任务 江南水乡简介,了解水乡景物,区分局部和全景
关键问题 江南的六大古镇有哪些?
观看图片,古镇中有些什么?
这两张图有什么区别?
为何如此取景?
活动资源 水乡图片,全景图与局部图(同图)
活动要求 积极回答,观察发现,总结收获,
活动评价 师生互动,拇指评价
活动说明 “落实重点”
教学环节 讨论与示范 范画图例
讨论与示范 1.出示有层次的水乡照片,认识照片中有近景、中景、远景。
2.组织学生讨论图片中景物的远近层次。
3.教师示范绘画有层次的水乡风景。
(1)确定视平线;
(2)定出主要建筑的位置和近景、中景、远景的安排;
(3)根据透视原理,表现景物的透视现象;
(4)运用疏密变化的线条表现不同层次的景物;
(5)通过调整,使画面更整体。
活动目标 景物的远近层次,分清近景、中景、远景
活动任务 何为近景、中景、远景,如何区分三景层次?
关键问题 照片中离我们最近的是什么景物?
照片中离我们较远的景物是什么?
照片中近景和远景有什么区别?
活动资源 1、有层次的水乡照片,组合局部分层景物
2、疏密变化线条表现的层次画作
活动要求 运用透视原理,解说近中远三景
活动评价 学生尝试分层景物组合
活动说明 “落实重点”、“解决难点”的活动
教学环节 四、思考与作业 范画图例
思考与作业 1.出示不同视角的风景图片:平视、俯视、仰视
2.思考不同视角的绘画表现方法。
3.水乡风景照片欣赏。
4.欣赏优秀学生作品。
5.出示作业内容:根据照片用线描形式绘画出有层次的风景作品。
6.提出作业要求:
活动目标 (1)线条简练,疏密得当
(2)层次分明,刻画生动
活动任务 线描形式绘画出有层次的风景作品
关键问题 自己照片的观察角度?
活动资源 水乡照片
活动要求 画面层次效果
活动评价 认真绘画
活动说明 学生作业,教师指导
教学环节 五、展示与评价 范画图例
展示与评价 1.展示学生绘画作业。
2.交流作品中近景、中景、远景的处理方法。
3.根据评价要求,师生评价。
4.拓展:欣赏其他绘画形式的江南水乡风景作品。
5.教师总结:细致观察,体会江南水乡独特的层次美感。
活动目标 画面有前后层次的变化
活动任务 用变化的线条表现不同层次的景物
关键问题 (1)画面是否有前后层次的变化?
(2)景物表现是否符合透视原理?
(3)绘画线条是否简练?
(4)是否能用变化的线条表现不同层次的景物?
活动资源 学生作业展示
活动要求 近景、中景、远景层次清晰
活动评价 师生互动
活动说明 “落实重点”、“解决难点”
【板书设计】
有层次的风景 作业:—————— 教师示范
一、江南水乡 六大古镇图片
二、取景的不同 局部和全景
三、远近层次:近景、中景、远景
四、观察角度:平视、俯视、仰视
五、作业要求:
(1)线条简练,疏密得当
(2)层次分明,刻画生动
【教学反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