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下1.3《土地改革》课堂训练
一、选择题:
1、习近平总书记讲了这么两句话:“我国农村改革是从调整农民和土地的关系开启的。新形势下深化农村改革,主线仍然是处理好农民与土地的关系。”在建国之初,我国进行土地改革的法律依据是( )
A.《中国土地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共同纲领》
2、封建土地所有制是指在封建社会地主阶级统治其他阶级的制度。地主阶级通过掌握土地这一生产资料,对使用土地的农民通过榨取地租、放高利贷等手段剥削农民阶级。我国存在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被彻底摧毁的标志是( )
A、1949年--南京解放 B、1949年---新中国成立
C、1953年--抗美援朝胜利 D、1952年---土地改革完成
3、解放战争时期,为了搞好解放区的土地改革,中国共产党制定了土地改革总路线,其内容包括( )
①依靠贫雇农②团结中农③有步骤地、有分别地消灭封建性剥削的土地制度④发展农业生产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③④ D. ①③④
4、新中国成立后,随着西南地区解放战争的推近,贵州境内有大片少数民族区域,土司制度依旧根深蒂固,为此中央政府给广大土司控制下的“贱民”分田地,瓦解土司制度。这一行为得以推行是因为中央颁布了( )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B.《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实施纲要》 D.《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5、在土地改革中,党和政府把土地分给农民,其根本原因是( )
A.封建剥削土地制度严重阻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B.农民在革命战争年代有功于革命,分土地事实上是“按功行赏”
C.地主土地太多,无法耕种
D.农民无地少地,生活困苦
6、纪念邮票直接记载了历史事件的主要内容,因而它的诞生赋予邮票以新的功能,如下图邮票记载的历史事件是( )
A.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 1950-1952年土地改革
C. 农业生产合作化运动 D. 人民公社化运动
7、穿越时空隧道,回到历史上的1950年,你能看到的情景是( )
①街道上有“庆祝西藏和平解放的标语”②到处可见人们欢送志愿军去抗美援朝的热烈场面
③政府正在推举民主人士准备进京参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④农民正在田地丈量土地
A. ①② B. ②④ C. ③④ D. ①④
8、1953年,我国农民净货币收入较1949年增长123?6%,每人平均净货币收入增长111?4%,农民的购买力有了成倍增长。这直接归因于( )
A.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B. 西藏和平解放
C. 抗美援朝胜利 D.土地改革基本完成
9、1952年底,除了哪些地区,全国大陆基本上完成了土地改革( )
A.部分少数民族地区 B.国统区 C.老解放区 D.新解放区
10、刘少奇称新中国成立初期实行的土地改革是中国历史上几千年来一次最大最彻底的改革是因为( )
A. 彻底摧毁了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实行了农民土地所有制
B. 进行了抗美援朝,取得了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
C. 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当家了。
D. 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农民走上集体化道路
11、毛泽东曾兴奋地说:“我为新中国数万万农民获得翻身的机会和国家获得工业化的基本条件而表示高兴,表示庆贺。”其中,“国家获得工业化的基本条件”指的是( )
A. 新中国的成立 B. 土地改革的完成
C. “一五”计划的完成 D. “大跃进”运动的开展
12、从农民拥护新生政权的角度看,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土地改革中,最有意义的成果是( )
A. 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 B. 废除了封建土地剥削制度
C. 消灭了地主阶级 D.为工业化开辟了道路
13. 歌剧《白毛女》(如图)讲述了恶霸地主黄世仁逼死佃户杨白劳,后企图霸占其女儿喜儿。喜儿不堪凌辱,逃入深山,头发变成了白色的故事。我国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制度的标志是( )
A.195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颁布
B.1 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
C.1 949年《中国人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的制定
D.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
二、解答题:
14、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土地改革的基本内容,就是没收地主阶级的土地,分配给无地少地的农民。……把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改变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这样一种改革,诚然是中国历史上几千年来一次最大最彻底的改革。 ——刘少奇《关于土地改革问题的报告》
材料二: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力,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提供的信息来看土地改革的基本内容有哪些?
(2)结合材料二分析,土地改革要废除和建立的土地制度分别是什么?
(3)这场土地改革于哪一年基本结束?
15、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中国共产党始终重视“三农”问题。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为解决“三农”问题,采取一系列措施,取得了巨大成就。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很短的时间内,将有几万万农民从中国中部、南部和北部各省起来,其势如暴风骤雨,迅猛异常,无论什么大的力量都将压抑不住。--毛泽东
材料二:图 1 材料三:图2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建国初,国家在农村推行的“暴风骤雨”式的改革是什么改革?这次改革有何目的?
(2)材料二中的农民正在拔除地主立的地界碑,其法律依据是中央人民政府于哪一年颁发的哪一个文件?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B 2、D 3、C 4、B
5、A 6、B 7、B 8、D
9、A 10、A 11、B 12、A 13.C
二、解答题:
14、(1)没收地主阶级的土地,分配给无地少地的农民。(2)封建土地所有有制;农民土地所有制。(3)1952年底。
15、(1)土地改革;解放农村生产力.(2)195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