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统编版(2019)中外历史纲要下第5课 古代非洲与美洲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0-2021学年统编版(2019)中外历史纲要下第5课 古代非洲与美洲 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426.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03-24 15:26:0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5课 古代非洲与美洲
【课标目标】通过了解中古时期欧亚地区的不同国家、民族、宗教和社会变化,以及 世界其他地区的社会状况,认识这一时期世界各文明地区的多元面貌。
【新课导入】撒哈拉以南的非洲与美洲作为独立的大陆,历史上较少受到外界的影响。虽然他们产生了文明,由于缺乏与其他文明的交流与竞争,因此,发展的速度极为缓慢,甚至出现了文明倒退的现象。因此,当新航路开辟后,非洲和美洲人大部分还处于原始社会阶段。非洲和美洲的历史证明了著名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指出的:“文化的进步取决于某个社会群体拥有的向其邻近社会群体学习经验的机会。该社会群体的发现会传播给其他社会群体,且这种交往越多,学习的机会就越大。文化最简单的部落基本上是那些与世隔绝较长时期、因而无法从其邻近部落的文化成就中获益的部落。”今天,就让文明一起了解古代非洲与美洲文明发展的概况。
古代的非洲文明
1、产生条件
材料:撒哈拉沙漠是一大屏障、一大分隔者,地中海相比之下却是一条连接大道。历史上,北非人与地中海周围诸民族的相互影响之所以超过他们与沙漠以南地区诸民族的相互影响,其原因就在此……沿尼罗河上游是苏德沼泽,曾在历史上构成了一个可怕的障碍。而未被海湾和内海破损的、平直的海岸线,也使非洲大陆难以接近……这一地理环境还有助于说明,欧洲人侵入非洲较其侵入美洲,在时间选择上何以存在反常的差别……在美洲被开发、被殖民化以后的几个世纪中,非洲仍是一块“黑暗的大陆”。甚至到1900年,大约还有四分之一大陆未被开发。——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撒哈拉沙漠是一大屏障,将撒哈拉沙漠以南地区与北非和地中海地区隔离开来。尼罗河上游是巨大的苏德沼泽地,在历史上构成了一个可怕的障碍。
主要特点
西非班图人的扩展(公元前3000年-公元11世纪)
材料:人们时常认为非洲的农业技术是从欧亚大陆引进的。……考古研究标明,非洲许多地区早在公元前就开始开采铁矿,就掌握了冶铁知识。……公元前2世纪到5世纪期间,冶铁技术通过已学会使用铁的班图农民传到非洲中部、东部和南部的大部分地区。……包有铁头的锄和装有铁头的斧使农业有可能扩展到非洲的森林地带。——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①非洲是古代农业一个重要的发生地,西非居民班图人培育出了甜高粱、西瓜和棉花等重要农作物,驯养了牛,引进了绵羊和山羊等,掌握了冶铁技术。
②班图人逐渐扩展到撒哈拉以南地区,到11世纪,班图人成为当地的主要居民,农业、畜牧业和冶铁技术也传播到非洲大部分地区。
埃塞俄比亚的阿克苏姆王国(公元100–940年)
①兴衰:阿克苏姆王国是厄立特里亚和埃塞俄比亚北部地区的一个贸易国家,首都为阿克苏姆城,它存在于约公元100–940年。埃扎那王(公元320–360)统治之下,进入鼎盛时期,一度成为地区强国。埃扎纳自称"万王之王",将基督教定为国教,以统一各部落的信仰。公元 7世纪后由于阿拉伯人的进攻而逐渐衰亡。与此同时,阿克苏姆内部不断发生战争,严重消耗了国力。
②特点:
10—15世纪的东非文明
①原因:由于农业的进步、环印度洋贸易的发展和伊斯兰教的传入。
②代表:10—15世纪,在东非沿海地区产生了一系列国家,比较著名的有桑给巴尔、蒙巴萨和摩加迪沙等。
③特点:广泛使用奴隶;经济上以种植瓜果蔬菜的园艺业为主;对外贸易发达,城市繁荣。解说:阿拉伯商人从印度、波斯和中国等地把瓷器、纺织品等各种手工业品输入非洲。作为交换,当地出口黄金、象牙和奴隶。
8—15世纪的西非文明
在西非,8—15世纪,加纳、马里和桑海等国家先后兴起。这些国家拥有丰富的黄金资源,控制着穿越撒哈拉沙漠的商路和黄金交易,极其富有。它们也出口象牙和奴隶,买进马、布匹和盐。
①马里帝国(13C上半—17C初):
兴衰:征服加纳后,马里进一步扩张,逐步把塞内加尔河和尼日尔河流域纳入版图,成为西非最强大的国家。
2)特点:马里继承并扩大了加纳的贸易,城市和文化相当繁荣。廷巴克图成为西非重要的文化中心,不少学者来此讲学和访问。
②桑海帝国(15—16世纪):
1)兴衰:原为马里属国,后利用马里内乱崛起,攻灭马里,确立了在西非的霸主地位,16世纪达于极盛。16世纪末,桑海因遭遇外来入侵逐渐衰落。
2)特点:实行中央集权,官吏直接由国王任免;扩大对外贸易,奴隶成为生产中的重要力量;兴建学校,鼓励文化发展。
活动设计:阅读下列史料,分析古代西非马里、桑海这些帝国走向鼎盛的原因。
材料1:由于萨曼?穆萨的令人难以置信的朝觐之行以及在开罗随之而来的知名度,马里在北非、中东甚至欧洲名声鹊起……在此后数十年里,埃及的商人定期到访马里……象牙、奴隶、盐、和动物皮毛在穿越撒哈拉贸易中仍十分重要,但黄金是最重要的物品。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2:16世纪,桑海帝国达到了鼎盛,阿斯基亚·穆罕默德大帝是桑海帝国最伟大的君主。他给所有的穆斯林城市指派了卡迪(地方行政官)。他将众多的王子、贵族吸引到廷巴克图留学,使得廷巴克图成为盛极一时的学术之都,“盐从北方来,金子从南方来,知识和学问,都得从廷巴克图来”这句流传至今西非谚语,生动描述了廷巴克图学术之盛。
——李安山《非洲古代王国》
材料3:穆斯林学校和大学培养出的一批文人,可以组成有效的帝国官僚机构……桑海帝国比前两个帝国更复杂。全国明确划为几个省,每个省设一名长期任职的省长。帝国还有早期职业军队,甚至还有几个部,分管财政、司法、国务、农业等。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4:随着《古兰经》学校的建立,识字的人愈来愈多。学者们可以在苏丹各大学里从事高深的研究……这一兴盛的学习状况应归功于统治者阿斯基亚大帝(桑海最伟大的君王之一)的支持。在这里(廷巴克图)拥有大批医生、法官、教士和其他学者,他们从国王那里得到充足的生活费用。 ——【美】戴维?C?康德拉《中世纪西非诸帝国》
(5)南非的津巴布韦
今津巴布韦境内的大津巴布韦是南部非洲文明的代表。在南部非洲,4—5世纪,班图人开始兴建巨石建筑群。11世纪末,形成津巴布韦国家。14—15世纪,津巴布韦进入鼎盛时期,包括今南非的部分地区都被纳入它统治之下。
解说:“津巴布韦”一词源于邵纳语,意为“石头建筑”或“石头城”。大津巴布韦是一个围墙围成的圆表区域,内有房屋和庭院。围墙高9米,厚约5米,顶部砌着大石块。沿山谷向下延伸,在约24万平方米的范围内散布着许多石头建筑,包括一座围墙围着的庙宇和稍小一些的建筑物遗迹。
课堂小结:
二、古代的美洲文明
引言:印第安人(American Indian)是对除因纽特人外的所有的美洲原住民的统称,并非单指某一个民族或种族。史学界公认印第安人是从西伯利亚移来美洲的蒙古人种。大约2.5万年前,他们经白令海峡在阿拉斯加的岛屿登陆,然后逐渐南移,遍布于美洲大陆。在欧洲殖民者入侵之前,印第安人世世代代生息于美洲大陆,是开拓这一地区的先驱者和主人。16世纪后来到美洲的欧洲殖民者带给当地印第安人是毁灭性的灾难。据统计,殖民时期,西班牙所属的领地有1300万印第安人被杀,巴西地区有大约1000万被杀,美国西进运动中又有100万左右印第安人被杀。大量印第安人被奴役甚至屠杀。到21世纪大约有3000万印第安人。古代美洲的印第安人创造了灿烂的文明,独立培育出其他大陆没有的很多农作物,包括马铃薯、玉米、番茄和花生等。在农业和贸易发展的基础上,印第安人先后在中南美洲创造了玛雅、阿兹特克和印加文明。
1、中美洲尤卡坦半岛的玛雅文明(BC1500-AD1697)
发展了以种植玉米为主的农业;建立了众多城市国家;氏族首领、贵族和祭司构成了统治阶级;一般氏族成员成为平民,从事农业和手工业。玛雅人的城市建筑精美,建造了众多用于祭祀的金字塔庙宇。他们制造精美陶器,发明了独特的表意文字,用复杂的历法纪年,并采用20进位制,可能也知道0的概念。
2、今墨西哥地区的阿兹特克文明(12-16世纪)
(1)兴衰:14世纪,阿兹特克人兴起于今墨西哥地区。16世纪初,阿兹特克人国家进入鼎盛时期,控制了整个墨西哥谷地及其周边部落,人口有600余万。
(2)特点:
上层阶级垄断官职,掌握军队。被征服者由原来的部落首领管理,但需向阿兹特克人缴
纳贡赋。阿兹特克人的经济基础是农业。他们发明了“浮动园地”,扩大了耕地面积。阿兹特克人国家的都城特诺奇蒂特兰城内最著名的建筑是太阳金字塔。
3、南美的印加文明(14-16世纪)
(1)兴衰:12世纪,印加人以库斯科为都城建立国家,13世纪逐渐崛起。15世纪末16世纪初,印加国家发展到鼎盛时期,形成疆域达到100万平方千米,人口约600万的帝国。
(2)特点:
最高统治者是国王,世袭继承,拥有行政、立法和军事大权。土地、矿藏和牲畜归国家所有。
将全国划分为四大政区,每个政区设立一个长官,以贵族充任。政区之下,再按照人口多少设置各级官员。为征税和征兵,政府编制了详细的人口调查表。帝国修建完善的道路系统,用于传递政府的命令和情报,以及调动军队。政府还将征服地区的部分或全部居民迁移到新地区,以防止他们反抗。
课堂小结:
解说:印第安文明的衰亡
流感不像钢刀那样寒光闪闪,但印第安人都躲不开它。……天花比所有的枪炮消灭更多的印第安人。四下流行的鼠疫正在使这些地区荒芜。受鼠疫感染的人都倒地身亡:鼠疫吞食人的身躯,啮噬人的眼睛,封住人的喉管。一切都散发出腐臭的气味。——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总结提升】
人类社会自形成以来,各区域文明便呈多元发展的趋势。文明的形成和发展与其产生的生态环境密切相关。各种文明都是人类创造的适应生态环境的文化体系,是各民族在长期生产实践中创造和积累的知识与经验,是全人类的宝贵遗产。因此,我们应当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国、各民族的文化传统,具有广阔的国际视野。
【本课任务】本课的重点问题有古代非洲东非和西非文明的特点、古代美洲玛雅文明、阿兹特克文明和印加文明的特点。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