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第二次工业革命 课件(34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5课第二次工业革命 课件(34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6.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03-24 21:32:3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5课 第二次工业革命
第二单元 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
课程标准
2011年课标要求:
1.通过对电的利用、内燃机与汽车、飞机的诞生,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
2.理解工业革命带来的社会进步和社会问题。
学习目标
1.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发生的背景和特点。
2.识记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成就和伟大的科学家、发明家。
3.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深刻影响。
4.感受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激发学生立志学好科学、报效社会、实现人生志向的理想。
【重点】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就。
【难点】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1.第二次工业革命是什么时候开始的?
2.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
19世纪60、70年代
3.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标志:
电力的广泛应用
自学检测
科学研究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
今天,我们用电话联络远方的亲朋好友,在电灯下学习,坐汽车去上班,乘飞机出国....我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越来越便利。你知道电话、电灯、汽车和飞机是何时出现的吗?
情境导入
一、第二次工业革命
概念:
19世纪六七十年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突飞猛进,各种新技术、新发明层出不穷,并被迅速应用于工业生产,大大促进了工业的发展,这就是第二次工业革命。
特点:
科学研究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
同时发生在几个主要的资本主义国家
一、第二次工业革命
背景:
材料一:19世纪60—70年代,第一次工业革命席卷整个欧洲,并开始向世界范围扩展。一些国家为摆脱统治危机和解决内部矛盾,适应工业革命的需要,掀起了一场国家体制改革和革命的狂潮,相继出现了俄国农奴制改革、美国内战和日本明治维新等重大历史事件。资本主义的社会制度在世界范围内得以迅速扩展。
政治基础: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的确立
一、第二次工业革命
材料二: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时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
经济基础: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
背景:
一、第二次工业革命
市场基础: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
背景:
材料三 :19世纪后期英国海外贸易示意图
一、第二次工业革命
科学基础:自然科学研究取得突破性进展
英国物理学家焦耳发现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
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发现化学元素周期律
德国植物学家施莱登和动物学家施旺建立细胞学说
物理学
生物学
化学
科学技术
背景:
二、电的应用
电力成为新的能源进入生产生活领域,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最显著的成就。
电磁感应现象
1831年,英国科学家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
后来,人们根据这一现象发明了早期电动机和发电机。
二、电的应用
1873年,比利时科学家格拉姆发明实用性电动机
1866年,西门子公司完成了人类第一台直流发电机。
同年,西门子发明了第一台直流电动机。
早期发电机和电动机
二、电的应用
1847年2月11日,托马斯·阿尔瓦·爱迪生出生于美国中西部俄亥俄州的米兰小镇。他的母亲出生于传教士的家庭,曾做过小学教师。爱迪生是著名的发明家、企业家,并被誉称为发明大王。他曾发明电灯、留声机、自动收报机等2000多项,其中获有专利权的就有1328项。他是对近代科学进步最有贡献的人之一。
爱迪生
二、电的应用
试验了1600多种材料,直到1880年,
才制造出能连续亮上1200个小时的毛竹丝灯。
为了改进留声机,一连5天没有睡觉。
75岁的时候,每天准时上班。
81岁时提炼橡胶成功。
I have not failed. I’ve just found 10,000 ways that won’t work.
我并没有失败,我至少找到了1万种行不通的方法。
---Thomas Edison(托马斯·爱迪生)
二、电的应用
1882年,爱迪生在纽约建成了当时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第一个火力发电站。为几千用户提供照明用电。促进了电灯的广泛使用。
电的发明应用都带来了哪些影响?
议一议
①电的发明和广泛应用,给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巨大变化;
②它促成了一大批新的工业部门的诞生,从根本上改变了资本主义生产的面貌;
议一议
世界进入“电气时代”
三、内燃机和新的交通工具
内燃机的发明过程:
1876年,德国人奥托制造出一台煤气内燃机
1883年,德国工程师戴姆勒研制成汽油内燃机
德国工程师狄塞尔发明了柴油内燃机
奥托制造出以煤气为燃料的四冲程内燃机,成为颇受欢迎的小型动力机。
 戴姆勒制成以汽油为燃料的内燃机,马力大、重量轻、体积小、效率高,可充作交通工具的发动机。
1892年,狄塞尔发明了结构更简单、燃料更便宜的柴油内燃机,它虽笨重,但却非常适用于重型运输工具。
内燃机的发明解决了交通运输工具的发动机问题。
三、内燃机和新的交通工具
1885年德国人卡尔·本茨制造出世界上第一辆使用汽油内燃机的汽车,被誉为“汽车之父”。
三、内燃机和新的交通工具
1913年,美国的福特汽车公司使用流水线生产汽车,带来了汽车制造业的革命。
亨利·福特
三、内燃机和新的交通工具
1903年, 美国莱特兄弟成功研制出人类历史上第一架飞机——“飞行者 1 号”,被誉为“航空飞行器的先驱”。
三、内燃机和新的交通工具
冯如制造的飞机在美国旧金山举行的国际飞机大赛中获得“时速第一”奖。
1910年,“中国航空之父”冯如
内燃机的发明都带来了哪些影响?
议一议
内燃机的发明带动了新兴工业的发展,以内燃机为发动机的汽车、轮船、飞机、拖拉机,为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议一议
四、化学工业和新材料
现代化学工业的产生是应用技术领域的一项重大突破。
内燃机的发明推动了石油开采业发展,加速了石油化学工业产生。
四、化学工业和新材料
1867年诺贝尔发明了现代炸药,后又研制成功无烟炸药。
知识拓展
诺贝尔一生拥有355项专利发明。他逝世前一年,立遗嘱将其遗产的大部分(约920万美元)作为基金,将每年所得利息分为5份,设立物理、化学、生理或医学、文学及和平5种奖金(即诺贝尔奖),授予世界各国在这些领域对人类作出重大贡献的人。从1901年开始,奖金在每年诺贝尔逝世时间12月10日下午四点半颁发。
诺贝尔奖
四、化学工业和新材料
1869年,美国化学家海厄特发明赛璐珞(塑料前身) 1872年,他在美国建立了一个生产赛璐珞的工厂。
四、化学工业和新材料
1884年,法国夏尔多内模仿蚕的吐丝过程用人工的方法得到一种类似蚕丝的纺织材料,这是人类最早生产的化学纤维。
第二次工业革命都带来了哪些影响?
议一议
①第二次工业革命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使欧美资本主义国家取得了跨越式的发展,成为工业化强国;
②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垄断组织,资本主义由目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
③随之而来的资本主义对外扩张的増强,对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
议一议
1.19世纪下半期,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又开始了一场新的技术革命,这次革命是( )
A.以蒸汽为核心的革命
B.以电力为核心的革命
C.以核能为核心的革命
D.以内燃机为核心的革命
2.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突出特点 ( )
A、科学技术的发展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
B、生产和资本日益集中
C、世界经济、政治和文化联系的加强
D、与第一次工业革命交叉进行
巩固落实
第二次工业革命
特点
成就
科学研究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
几乎同时发生在几个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
一些落后的国家,两次工业革命同时进行
电力成为新的能源进入生产生活领域
内燃机的发明和新的交通工具的出现
现代化学工业的产生和新材料的发明
课堂总结
谢谢聆听
THANK YOU FOR YOUR TI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