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荷花淀》第1课时 课件(41张PPT)+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8.1《荷花淀》第1课时 课件(41张PPT)+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0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3-25 08:45:16

文档简介

(共41张PPT)
荷花淀
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中册
新知导入
唐代著名山水诗人王维在《山居秋暝》
中写道:“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苏轼赞扬其“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而在现代作家孙犁的小说《荷花淀》中,我们能感到二者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荷花淀,感受在那战火纷飞的岁月里,发生在荷花淀里的感人故事,学习白洋淀人民的优秀品质,品味孙犁小说的独特魅力。
新知导入
荷花淀属白洋淀水域,白洋淀又名西淀,属河北省安新、伍丘、高阳、雄县、容光焕发城5县(市)所辖。这是一片面积为五百平方公里的水域,淀周堤埝环绕,淀内地形复杂,纵横交织着3700条沟壕,把淀面分割成43个大大小小的淀泊,形成淀内有淀、淀间大小沟壕相通的水网泽国景观。
2002年7月,正是荷花摇曳荷叶飘香的季节,我国当代文学大师孙犁在绵绵细雨声中静静地离去了,享年90岁。巨星虽然陨落了,但白洋淀里的荷花依然开得姹紫嫣红,他的代表作《白洋淀》也象那一株亭亭玉立的荷花,静静地绽放在中国现代文学的长廊中,幽幽地散发着那怡人的清香。今天我们将学习这篇以战争为题材的、被人们称为“战争小说的一曲纯美的绝唱”的小说——《荷花淀》。
教学目标
01
了解孙犁、荷花淀派及本文的创作背景。
1.知识和能力
02
诵读课文,掌握阅读小说的基本方法。
2.过程和方法
03
感受抗日战争时期白洋淀地区人民的抗日斗争精神。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核心素养
语言建构与运用:了解以孙犁为代表的荷花淀派,学习作品优美的语言。
01
思维发展与提升:学习通过人物对话、景物烘托、细节描写来表现人物性格和感情的手法。
02
审美鉴赏与创造:领略小说充满诗情画意的意境美和人物形象的人情美。
03
文化传承与理解:领略冀中抗日根据地人民热爱生活、热爱祖国的精神,激发学生的爱国热忱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04
预习检测
缠(
)绕
吮(
)吸
泅(
)水
投奔(

蛮横(

撅(
)断
凫(
)水
chán
shǔn
qiú
bèn
hèng
juē

预习检测
1.藕断丝连
比喻表面上好像已断了关系,实际上仍然挂牵着。
2.铜墙铁壁
比喻十分坚固、不可摧毁的事物。
3.聚精会神
集中精神;集中注意力。
预习检测
近义词辨析——震动·振动
震动:物体自身动荡或使物体动荡。
例句:突然,天空中乌云密布,电光闪闪,几声响雷把窗户都震动了。
振动:指物体的全部或一部分沿直线或曲线往返颤动,有一定的时间规律和周期。
例句:振动是自然界最普遍的现象之一。大至宇宙,小至亚原子粒子,无不存在振动。
预习检测
近义词辨析——精致·精制
精致:形容词,指精巧细致。
例句:这件瓷器十分精致。
精制:动词,精工制造,或经过精工制造的。
例句:工艺复杂,制作精湛,是全手工精制的传统工艺品。
作者介绍
1.孙犁
孙犁(1913—1996),原名孙树勋,河北安平县人,现代作家。抗日战争爆发后,在晋察冀根据地从事革命文化工作。1944年去延安鲁迅艺术学院工作。解放后,在《天津日报》工作,注重发现和培养文学新人,并坚持写作。曾任全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委员、中国作家协会理事。
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风云初记》,中篇小说《铁木前传》,短篇小说集《白洋淀》、《荷花淀》、《采蒲台》、《嘱咐》,小说散文集《白洋淀纪事》等。
作者介绍
孙犁的小说语言清新自然、朴素洗练,笔调婉约而流畅,风格秀雅隽永。感情的抒发和人物感情的叙写,都同景物与人物的描绘自然地融合,具有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和抒情诗的韵致,追求散文式的格调,追求诗歌般的意境,被称为“诗体小说”。这就是孙犁小说清新、雅丽的独特风格。
作者介绍
孙犁的作品有着浓郁的泥土的芳香,激荡着作者对故乡的爱。他的小说对美有一种特殊的追求,他着力描写、赞扬故乡的风光美和人情美。孙犁特别擅长描写农村的青年女性,不仅有一种描写她们的美丽容貌的特殊素养,而且更具有深入她们丰富、复杂的感情世界,从她们命运的变化反映时代风云变幻的过硬本领。
2.荷花淀派
以孙犁为代表的一个当代文学的流派。主要作家还有刘绍棠、从维熙、韩映山等。荷花淀即白洋淀,这一流派得名,不但源于白洋淀这个地方,也源于孙犁的短篇小说《荷花淀》。《荷花淀》以白洋淀明媚如画的风当作背景,具有朴素、明丽、清新、柔美的风格,洋溢着诗情,带有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这一派作家的共同特色是着力追求诗情画意之美,早期作品都吐露出华北的泥土和水乡的清新气息。在创作风格上有共同的特点:如荷花一样根植于水乡泥土,带着自然的清新纯朴,充满诗情画意,被称之为“荷花淀”派。
作者介绍
写作背景
白洋淀地区属于冀中抗日根据地,卢沟桥事变后不久,国民党放弃这一带土地,仓皇南逃,当地人民遭到了日本帝国主义铁蹄的蹂躏。在共产党和八路军的领导下,白洋淀人民积极投入了伟大的民族革命战争。该地军民利用白洋淀的河湖港汊,同侵略者进行了英勇顽强的斗争,出现了无数可歌可泣的事迹。
写作背景
1936年孙犁到了白洋淀附近的安新县同口小学教书。在一年多的时间里,或是清晨或是黄昏,他经常到白洋淀边散步,慢慢地,他熟悉了这一带的风土人情,熟悉了这里人民的劳动和生活。1937年,日寇的铁蹄踏进这一地区,他切身体验到了这里人民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尊心。在抗日的旗帜下,男女老少都动员起来,各个村庄的青年农民都自愿地奔赴抗日前线。至于那些青年妇女所表现出的识大体、顾大局,乐观向上、无私奉献的精神,更使他由衷敬佩。基于这种心理,1945年他写成了《荷花淀》这篇著名的小说。
写作背景
本文写于1945年春天,是孙犁“在延安的窑洞里一盏油灯下,用自制的墨水和草纸写成的”,最初发表在《解放日报》副刊上,反响很大。孙犁自己还说“这篇小说引起延安读者的注意,我想是因为同志们长年在西北高原工作,习惯于那里的大风沙的气候,忽然见到关于白洋淀水乡的描写,刮来的是带有荷花香味的风,于是情不自禁地感到新鲜吧。当然,这不是最主要的,是献身于抗日的战士们,看到我们的抗日根据地不断扩大,群众的抗日决心日益坚决,而妇女们的抗日情绪也如此令人鼓舞,因此就对这篇小说发生了喜爱之心。”
整体感知
2021
整体感知
1.通读课文,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
水生嫂探知丈夫参军,跟丈夫话别。她和几个青年妇女去马庄探夫未遇,在回家的路上遇到敌船,她们躲进荷花淀,无意中把敌人引进伏击圈,为游击队伏击敌人的胜利创造了条件。她们从此迅速成长起来,成为抗日游击战士。
整体感知
2.在这片美丽的土地上,发生了怎样的故事,描写了几个生活场景?请快速浏览课文,用最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
第一组:夫妻话别——探夫遇敌——助夫杀敌
第二组:杀敌送夫参军别意长——探夫不遇遇豺狼——又见水生战场上——抛却红妆换武装
整体感知
3.给全文三部分拟小标题,并指出这三个部分各属于小说故事情节的哪个阶段?
第一部分:夫妻话别(开端)
第二部分:探夫遇敌(发展)
第三部分:助夫杀敌(高潮、结局、尾声)
整体感知
4.在文中画出表示时间的词语,并说明在文中的作用。
月亮升起来──很晚──鸡叫的时候──第二天──过了两天──快到晌午──正午──这一年秋季──冬天
本文以时间的推移为线索安排情节,精选三个生活片断来抒写对水生嫂等一群青年妇女的赞美之情。
整体感知
5.朗读课文前三段,寻找有关的景物描写,并说说这样写的作用。
月亮:慢慢地升起、皎洁的光流泻在、凉爽的院落、萦绕在女人身旁
雾:薄薄透明、轻纱般笼上、如梦似幻
荷花淀:清风拂来、荷花飘香遍地的苇席、银白的世界、如诗如画、月色皎洁,洁白的苇席遍地银白的淀水,薄雾,清风,荷花飘香,展示了荷花淀的地域风貌,勾画出一幅恬静的充满诗情画意的艺术境界。
整体感知
5.朗读课文前三段,寻找有关的景物描写,并说说这样写的作用。
(1)为人物提供背景,烘托人物形象。这段景物描写,渲染了一种清新宁静的气氛,水生嫂就在这样的背景里生活,劳动,烘托了水生嫂勤劳纯朴,温顺善良的形象。
整体感知
5.朗读课文前三段,寻找有关的景物描写,并说说这样写的作用。
(2)情景相生,展现人物的精神面貌。“一切景语皆情语”,作品中的景,都是人物眼中的景,也都充溢着人物心中的情。在水生嫂们的眼里,家乡的一切都是那么美好,这样美好的家乡岂能容忍外国强盗来侵犯?因此必须拿起枪,为保卫可爱的家乡而战,对战争满怀着必胜的信念。这种情景相生的境界,使得作品的意境更加广阔而深邃。
整体感知
5.朗读课文前三段,寻找有关的景物描写,并说说这样写的作用。
(3)为情节的展开作了铺垫。开头部分对小院子及白洋淀夜景描写,不仅为“话别”提供了时间、地点和谐和的氛围,而且也为下文荷花淀伏击战的环境作了铺垫。
整体感知
6.这篇小说没有惊险的战斗故事,也没有缠绵的爱情情节,甚至没有留下一两个具体的、活生生的人物形象,却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艺术感染力呢?它给人们留下的最深刻的印象又是什么呢?
整体感知
6.这篇小说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艺术感染力呢?它给人们留下的最深刻的印象又是什么呢?
给人们留下最深刻的美感印象是那一片充满生机、充满活力、象征着人的美好追求、美好愿望的荷花荷叶组成的美丽坦荡的荷花淀。这是一副纯美的画面,荷花荷叶是画面的主体,人物只是融入画面并融入荷花荷叶的精魂,这正是《荷花淀》的真正艺术魅力所在,这也正是把生活高度艺术化、审美化的结晶。
整体感知
7.作者为故事情节的展开提供了一个什么样的典型环境呢?试找出相关段落并分析其作用。
首先,应领会写的是什么样的景,必须联系时代背景和上下文来理解它为人物创设的活动背景。
其次,明确“一切景语皆情语”,领会画中之意,理解景物中蕴含着有关人物的丰富感情,体味它对刻画人物性格的作用。
整体感知
7.作者为故事情节的展开提供了一个什么样的典型环境呢?试找出相关段落并分析其作用。
第三,理解景物描写,画面情景的转换,对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作用。在阅读和鉴赏时,还必须充分运用联想和想象的方法,只有插上联想和想象的翅膀,才能进入美好的艺术境界,才能深刻理解文学作品中蕴含着的丰富的内涵和深邃的意旨。
课堂总结
课堂总结
在孙犁的笔下,画面逐渐融为了一体,由朦胧逐渐清晰,荷花淀的景物是美的,水天相融,粉荷绿苇相衬,明丽清纯,让人心醉,在这里人和环境融为一体了。景为人物提供了活动的背景,烘托出了人物形象;如诗如画的美景有利于展现人物精神风貌,在人物眼中,家乡是美好的,绝不容强盗侵犯,如果有人来入侵,这里的人民会做出怎样的决定呢?
课堂练习
课堂练习
1.下列选项中,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A.熨(yù)帖
熨(yùn)斗
择(zhái)菜叶
B.选择(zé)
瞅(chǒu)空
歼(jiān)灭
C.惬(qiè)意
蘸(zhàn)水
围剿(jiǎo)
D.蓦地(mò)
譬如(pì)
咂嘴巴(zā)
D
课堂练习
2.下列词语中字形全对的一组是(

A.呱呱坠地
严竣
隐蔽
虾篓
B.力透纸背
揣摩
诙谐
沮丧
C.藕断丝连
细腻
惦量
贸然
D.翻来复去
执著
包裹
精致
B
课堂练习
3.下列各句中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父子关系建立在血缘的基础之上,不是一纸声明就能解除的,藕断丝连,谁也无法彻底割断与生身父亲的血缘关系。
B.“权钱交易”“权权交易”时下的腐败病症,在文艺界虽不说样样俱全,但该领域遭受“感染”却是不容置喙的事实。
C.对于孩子的毛病,他总是不以为然,觉得这些毛病无关紧要,不必大惊小怪。
D.万里长城挡不住西方入侵者的铁骑,四万万同胞保家卫国的决心才是真正的铜墙铁壁。
D
课堂练习
5.体味“现在已经快到晌午了,万里无云,可是因为在水上,还有些凉风,这风从南面吹来,从稻秧上苇尖上吹过来。水面没有一只船。水像无边的跳荡的水银”中的词语隐含的意义及其作用。
这是“女人们”探夫未遇回家路上的一段景物描写,衬托水生嫂们的心情开始由忧变喜。同时,也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
作业布置
作业布置
1.通读课文,概括主人公形象。
2.思考戏剧的深层内涵。
板书设计
开端
水生参军,夫妻话别
发展
探望丈夫,归途遇敌
结局
伏击歼敌,战斗中成长
1-4:月夜编席
5-29:夫妻话别
30-31:水生离家
32-38:探望丈夫
39-47:扑空归来
48-61:淀上遇险
62-65:伏击歼敌
66-84:意外相见
85:组织起来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荷花淀》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新知导入
唐代著名山水诗人王维在《山居秋暝》
中写道:“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苏轼赞扬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而在现代作家孙犁的小说《荷花淀》中,我们能感到二者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荷花淀,感受在那战火纷飞的岁月里,发生在荷花淀里的感人故事,学习白洋淀人民的优秀品质,品味孙犁小说的独特魅力。
荷花淀属白洋淀水域,白洋淀又名西淀,属河北省安新、伍丘、高阳、雄县、容光焕发城5县(市)所辖。这是一片面积为五百平方公里的水域,淀周堤埝环绕,淀内地形复杂,纵横交织着3700条沟壕,把淀面分割成43个大大小小的淀泊,形成淀内有淀、淀间大小沟壕相通的水网泽国景观。
2002年7月,正是荷花摇曳荷叶飘香的季节,我国当代文学大师孙犁在绵绵细雨声中静静地离去了,享年90岁。巨星虽然陨落了,但白洋淀里的荷花依然开得姹紫嫣红,他的代表作《白洋淀》也象那一株亭亭玉立的荷花,静静地绽放在中国现代文学的长廊中,幽幽地散发着那怡人的清香。今天我们将学习这篇以战争为题材的、被人们称为“战争小说的一曲纯美的绝唱”的小说——《荷花淀》。
二、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
教学目标
1.知识和能力:了解孙犁、荷花淀派及本文的创作背景。
2.过程和方法:反复诵读课文,掌握阅读小说的基本方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感受抗日战争时期白洋淀地区人民的抗日斗争精神。
核心素养
1.语言建构与运用:了解以孙犁为代表的荷花淀派,学习作品优美的语言。
2.思维发展与提升:学习通过人物对话、景物烘托、细节描写来表现人物性格和感情的手法。
3.审美鉴赏与创造:领略小说充满诗情画意的意境美和人物形象的人情美。
4.文化传承与理解体会:领略冀中抗日根据地人民热爱生活、热爱祖国的精神,激发学生的爱国热忱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三、预习检测
1.朗读课文,识记生字读音。
缠(chán)绕
吮(shǔn)吸
泅(qiú)水
投奔(bèn)
蛮横(hèng)
撅(juē)断
凫(fú)水
2.解释下列生词的意思
藕断丝连:比喻表面上好像已断了关系,实际上仍然挂牵着。
铜墙铁壁:比喻十分坚固、不可摧毁的事物。
聚精会神:集中精神;集中注意力。
近义词辨析——震动·振动
震动:物体自身动荡或使物体动荡。
例句:突然,天空中乌云密布,电光闪闪,几声响雷把窗户都震动了。
振动:指物体的全部或一部分沿直线或曲线往返颤动,有一定的时间规律和周期。
例句:振动是自然界最普遍的现象之一。大至宇宙,小至亚原子粒子,无不存在振动。
精致·精制
精致:形容词
(?http:?/??/?www.?/?s?q=%E5%BD%A2%E5%AE%B9%E8%AF%8D&ie=utf-8&src=internal_wenda_recommend_textn"
\t
"https:?/??/?wenda.?/?q?/?_blank?),指精巧细致。
例句:这件瓷器十分精致。
精制:动词,精工
(?http:?/??/?www.?/?s?q=%E7%B2%BE%E5%B7%A5&ie=utf-8&src=internal_wenda_recommend_textn"
\t
"https:?/??/?wenda.?/?q?/?_blank?)制造,或经过精工制造的。
例句:
四、作者介绍
1.孙犁
孙犁(1913—1996),原名孙树勋,河北安平县人,现代作家。抗日战争爆发后,在晋察冀根据地从事革命文化工作。1944年去延安鲁迅
(?http:?/??/?www..cn?/?xuanxiu?/?ShowClass.asp?ClassID=126?)艺术学院工作。解放后,在《天津日报》工作,注重发现和培养文学新人,并坚持写作
(?http:?/??/?www..cn?/?xuanxiu2?/?ShowClass.asp?ClassID=145?)。曾任全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委员、中国作家协会理事。
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风云初记》,中篇小说《铁木前传》,短篇小说集《白洋淀》、《荷花淀》、《采蒲台》、《嘱咐》,小说散文集《白洋淀纪事》等。
孙犁的小说语言
(?http:?/??/?www..cn?/?xuanxiu2?/?ShowClass.asp?ClassID=144?)清新自然、朴素洗练,笔调婉约而流畅,风格秀雅隽永。感情的抒发和人物感情的叙写,都同景物与人物的描绘自然地融合,具有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和抒情诗的韵致,追求散文式的格调,追求诗歌般的意境,被称为“诗体小说”。这就是孙犁小说清新、雅丽的独特风格。
孙犁的作品喷放着浓郁的泥土的芳香,激荡着作者对故乡的爱。他的小说对美有一种特殊的追求,他着力描写、赞扬故乡的风光美和人情美。孙犁特别擅长描写农村的青年女性,不仅有一种描写她们的美丽容貌的特殊素养,而且更具有深入她们丰富、复杂的感情世界,从她们命运的变化反映时代风云变幻的过硬本领。
2.荷花淀派
以孙犁为代表的一个当代文学的流派。主要作家还有刘绍棠、从维熙、韩映山等。荷花淀即白洋淀,这一流派得名,不但源于白洋淀这个地方,也源于孙犁的短篇小说《荷花淀》。《荷花淀》以白洋淀明媚如画的风当作背景,具有朴素、明丽、清新、柔美的风格,洋溢着诗情,带有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这一派作家的共同特色是着力追求诗情画意之美,早期作品都吐露出华北的泥土和水乡的清新气息。在创作风格上有共同的
(?http:?/??/?www..cn?)特点:如荷花一样根植于水乡泥土,带着自然的
(?http:?/??/?www..cn?)清新纯朴,充满诗情画意,被称之为“荷花淀”派。
五、写作背景
白洋淀地区属于冀中抗日根据地,卢沟桥事变后不久,国民党放弃这一带土地,仓皇南逃,当地人民遭到了日本帝国主义铁蹄的蹂躏。在共产党和八路军的领导下,白洋淀人民积极投入了伟大的民族革命战争。该地军民利用白洋淀的河湖港汊,同侵略者进行了英勇顽强的斗争,出现了无数可歌可泣的事迹。
1936年孙犁到了白洋淀附近的安新县同口小学教书。在一年多的时间里,或是清晨或是黄昏,他经常到白洋淀边散步,慢慢地,他熟悉了这一带的风土人情,熟悉了这里人民的劳动和生活。1937年,日寇的铁蹄踏进这一地区,他切身体验到了这里人民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尊心。在抗日的旗帜下,男女老少都动员起来,各个村庄的青年农民都自愿地奔赴抗日前线。至于那些青年妇女所表现出的识大体、顾大局,乐观向上、无私奉献的精神,更使他由衷敬佩。基于这种心理,1945年他写成了《荷花淀》这篇著名的小说。
本文写于1945年春天,是孙犁“在延安的窑洞里一盏油灯下,用自制的墨水和草纸写成的”,最初发表在《解放日报》副刊上,反响很大。孙犁自己还说“这篇小说引起延安读者的注意,我想是因为同志们长年在西北高原工作,习惯于那里的大风沙的气候,忽然见到关于白洋淀水乡的描写,刮来的是带有荷花香味的风,于是情不自禁地感到新鲜吧。当然,这不是最主要的,是献身于抗日的战士们,看到我们的抗日根据地不断扩大,群众的抗日决心日益坚决,而妇女们的抗日情绪也如此令人鼓舞,因此就对这篇小说发生了喜爱之心。”
六、整体感知
1.通读课文,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
明确:
水生嫂探知丈夫参军,跟丈夫话别。她和几个青年妇女去马庄探夫未遇,在回家的路上遇到敌船,她们躲进荷花淀,无意中把敌人引进伏击圈,为游击队伏击敌人的胜利创造了条件。她们从此迅速成长起来,成为抗日游击战士。
2.在这片美丽的土地上,发生了怎样的故事,描写了几个生活场景?请快速浏览课文,用最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
明确:
第一组:夫妻话别——探夫遇敌——助夫杀敌
第二组:杀敌送夫参军别意长——探夫不遇遇豺狼——又见水生战场上——抛却红妆换武装
3.给全文三部分拟小标题,并指出这三个部分各属于小说故事情节的哪个阶段?
明确:
第一部分:夫妻话别(开端)
第二部分:探夫遇敌(发展)
第三部分:助夫杀敌(高潮、结局、尾声)
4.在文中画出表示时间的词语,并说明在文中的作用。
明确:
月亮升起来──很晚──鸡叫的时候──第二天──过了两天──快到晌午──正午──这一年秋季──冬天
本文以时间的推移为线索安排情节,精选三个生活片断来抒写对水生嫂等一群青年妇女的赞美之情。
5.朗读课文前三段,寻找有关的景物描写,并说说这样写的作用。
明确:
月亮:慢慢地升起、皎洁的光流泻在、凉爽的院落、萦绕在女人身旁
雾:薄薄透明、轻纱般笼上、如梦似幻、
荷花淀:清风拂来、荷花飘香遍地的苇席、银白的世界、如诗如画、月色皎洁,洁白的苇席遍地银白的淀水,薄雾,清风,荷花飘香,展示了荷花淀的地域风貌,勾画出一幅恬静的充满诗情画意的艺术境界。
(1)为人物提供背景,烘托人物形象。这段景物描写,渲染了一种清新宁静的气氛,水生嫂就在这样的背景里生活,劳动,烘托了水生嫂勤劳纯朴,温顺善良的形象。
(2)情景相生,展现人物的精神面貌。“一切景语皆情语”,作品中的景,都是人物眼中的景,也都充溢着人物心中的情。在水生嫂们的眼里,家乡的一切都是那么美好,这样美好的家乡岂能容忍外国强盗来侵犯?因此必须拿起枪,为保卫可爱的家乡而战,对战争满怀着必胜的信念。这种情景相生的境界,使得作品的意境更加广阔而深邃。
(3)为情节的展开作了铺垫。开头部分对小院子及白洋淀夜景描写,不仅为“话别”提供了时间、地点和谐和的氛围,而且也为下文荷花淀伏击战的环境作了铺垫。
6.这篇小说没有惊险的战斗故事,也没有缠绵的爱情情节,甚至没有留下一两个具体的、活生生的人物形象,却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艺术感染力呢?它给人们留下的最深刻的印象又是什么呢?
明确:
给人们留下最深刻的美感印象是那一片充满生机、充满活力、象征着人的美好追求、美好愿望的荷花荷叶组成的美丽坦荡的荷花淀。这是一副纯美的画面,荷花荷叶是画面的主体,人物只是融入画面并融入荷花荷叶的精魂,这正是《荷花淀》的真正艺术魅力所在,这也正是把生活高度艺术化、审美化的结晶。
7.作者为故事情节的展开提供了一个什么样的典型环境呢?试找出相关段落并分析其作用。
明确:
首先,应领会写的是什么样的景,必须联系时代背景和上下文来理解它为人物创设的活动背景。其次,明确“一切景语皆情语”,领会画中之意,理解景物中蕴含着有关人物的丰富感情,体味它对刻画人物性格的作用。第三,理解景物描写,画面情景的转换,对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作用。在阅读和鉴赏时,还必须充分运用联想和想象的方法,只有插上联想和想象的翅膀,才能进入美好的艺术境界,才能深刻理解文学作品中蕴含着的丰富的内涵和深邃的意旨。
七、课堂总结
在孙犁的笔下,画面逐渐融为了一体,由朦胧逐渐清晰,荷花淀的景物是美的,水天相融,粉荷绿苇相衬,明丽清纯,让人心醉,在这里人和环境融为一体了。景为人物提供了活动的背景,烘托出了人物形象;如诗如画的美景有利于展现人物精神风貌,在人物眼中,家乡是美好的,绝不容强盗侵犯,如果有人来入侵,这里的人民会做出怎样的决定呢?
八、课堂练习
1.下列选项中,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A.熨(yù)帖
熨(yùn)斗
择(zhái)菜叶
B.选择(zé)
瞅(chǒu)空
歼(jiān)灭
C.惬(qiè)意
蘸(zhàn)水
围剿(jiǎo)
D.蓦地(mò)
譬如(pì)
咂嘴巴(zā)
【答案】D
2.下列词语中字形全对的一组是(

A.呱呱坠地
严竣
隐蔽
虾篓
B.力透纸背
揣摩
诙谐
沮丧
C.藕断丝连
细腻
惦量
贸然
D.翻来复去
执著
包裹
精致
【答案】B
3.下列各句中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父子关系建立在血缘的基础之上,不是一纸声明就能解除的,藕断丝连,谁也无法彻底割断与生身父亲的血缘关系。
B.“权钱交易”“权权交易”时下的腐败病症,在文艺界虽不说样样俱全,但该领域遭受“感染”却是不容置喙的事实。
C.对于孩子的毛病,他总是不以为然,觉得这些毛病无关紧要,不必大惊小怪。
D.万里长城挡不住西方入侵者的铁骑,四万万同胞保家卫国的决心才是真正的铜墙铁壁。
【答案】D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A.包括庄子在内的诸子百家可堪称中国传统文化的平台,是中国文化大厦的基石。
B.植物营养学就是研究如何通过施肥等措施提高作物产量、改善农产品品质的,因此植物营养不仅对粮食质量安全,而且对粮食数量安全至关重要。
C.文艺作品语言的好坏,不在于它用了一大堆华丽的词,用了某一行业的术语,而在于它的词语用的是地方。
D.如果某些大国不改变其在处理国际问题时狂妄自大的态度,那么,谁也难以预料这世界是否还会有和平的一天。
【答案】D
5.体味“现在已经快到晌午了,万里无云,可是因为在水上,还有些凉风,这风从南面吹来,从稻秧上苇尖上吹过来。水面没有一只船。水像无边的跳荡的水银”中的词语隐含的意义及其作用。
【答案】这是“女人们”探夫未遇回家路上的一段景物描写,衬托水生嫂们的心情开始由忧变喜。同时,也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
九、作业布置
1.通读课文,概括主人公形象。
2.思考戏剧的深层内涵。
十、板书设计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