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湖州市德清第三高级中学校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返校考试地理试题 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浙江省湖州市德清第三高级中学校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返校考试地理试题 Word版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1-03-24 16:50:0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德清县第三中学高二地理第二学期开学检测
总分10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5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天文学家发现一颗热木星EPIC 220504338b,距离地球约1800光年。热木星是指公转轨道极为接近其宿主恒星的类木行星,其特点类似于太阳系的木星。完成第1、2题
1.热木星位于
A. 地月系 B.太阳系 C.银河系 D.河外星系
2.热木星的特点有
A.体积和质量较大 B.由岩石组成 C.公转轨道为正圆 D.存在生命物体
经过地球球心的一条直线与地表相交的两点互为对跖点。已知甲地(30°S,45°E)和乙地互为对跖点。读图,完成3~4题。
3.与乙地经纬度相同的是
A.①地 B.②地 C.③地 D.④地
4.下列关于①、②、③、④四地地理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地位于西半球 B.②地位于中纬度 C.③地位于太平洋 D.④地位于南温带
下图为我国西北干旱区某山地脊线图。图中的等高距为100米,M1与M2的海拔均为3500米。读图完成笫5~6题。
5.甲地与乙地的高差可能是
A.90米 B.100米 C.200米 D.300米
6.该山地的基带可能是
A.云杉林带 B.温带荒漠带 C.山地荒漠草原带 D.高山草甸带
位于吉林省长白山的望天鹅景区是一处天然火山“博物馆”,塑造了独特的地貌景观。右图为当地岩石柱状节理形成的“雕塑群”,完成 7~8 题。
7.形成玄武岩的物质主要来自
A.硅铝层 B.硅镁层 C.岩石圈 D.上地幔
8.按岩石成因来分,构成“雕塑群”的岩石类型主要是
A.侵入岩 B.变质岩 C.沉积岩 D.喷出岩
2017 年 9 月 30 日,印度尼西亚巴厘岛阿贡火山冒出的白烟越来越浓,随时可能喷发,火山喷发除带来大量灰尘以外,还可能给全球来一次“降温”。读阿贡火山位置图,完成 9~10 题。
9.巴厘岛阿贡火山地处
A.太平洋板块与欧亚板块的消亡边界
B.太平洋板块与印度洋板块消亡边界
C.印度洋板块与欧亚板块的生长边界
D.印度洋板块与欧亚板块的消亡边界
10.火山喷发可能给全球带来“降温”的合理解释是
?A.火山灰使大气逆辐射增强?
?B.火山灰使大气的削弱作用增强
?C.火山喷发时带有冰晶物质
?D.火山喷发产生沙尘暴引起降温
2017 年9月29日,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将遥感三十号 01 组卫星发射升空。读地球大气气温垂直变化示意图,完成11~12题。
11.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发射升空穿越大气层时的温度变化,与图中曲线相符的是
A.?①????B.?②?? ?C.?③??? ?D. ④
12.可能对航天通讯产生干扰的太阳活动是
A.太阳风和黑子???B.日珥和耀斑
C.太阳风和耀斑???D.日珥和黑子
一位地理爱好者去北半球沙漠地区旅游,发现绿洲附近风向具有明显的昼夜反向的特征。读沙漠地区绿洲示意图完成13~14题。
13.夜晚M地的风向为
A. 东南风 ? ? B. 东北风?
C. 西南风 ? D. 西北风
14.造成该地区风向昼夜反向的原因是
A. 人类活动差异 ? ? B. 降水差异
C. 下垫面热力性质差异 D. 高低差异
下图为某半球气压带(阴影部分)、风带(箭头表示风向)分布示意图。完成 15~16 题。
15.甲风带的风向为
A.东南风 B.西南风
C.东北风 D.西北风
16.此季节,地中海沿岸的气候特征是
A.高温多雨 B.温和多雨
C.炎热干燥 D.低温干燥
读赤道附近海域某时刻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单位:百帕),完成 17~18 题。
17.此时 O点的风向更接近于(注:海上摩擦力忽略不计)
?A.甲 ? ? ?
B.乙?
?C.丙 ? ? ?
D.丁
18.O 点附近等压面与下图中接近的是
读杭州不同季节天气系统图,完成 19~20 题。
19.丁图中,杭州东南部的天气系统及其水平气流运动方向判断正确的是
A.高压系统 顺时针辐散? B.低压系统 顺时针辐合
C.高压系统 逆时针辐散? D.低压系统 逆时针辐合
20.由于气压高低的变化,使杭州四季呈现多变的天气现象。下列天气图依照春夏秋冬季节的排序,正确的是
A.甲乙丙丁??????B.丙丁甲乙??????C.甲乙丁丙??????D.丙乙甲丁
非洲大陆有甲、乙、丙三个气象测站,三地纬度大致相当,气候类型相同,但由于所处海拔高度、离海洋远近不同,温度与降水量却存在一定差异。读图,回答21~23题。
21. 三个气象测站所在地的气候类型是
A. 北半球的地中海气候 B. 北半球的热带稀树草原气候
C. 南半球的地中海气候 D. 南半球的热带稀树草原气候
22. 三个测站部分月份降水较多,其主要原因是受到某一气压带或风带的影响。该气压带或风带是
A. 赤道低气压带 B. 东南信风带
C. 西风带 D. 东北信风带
23. 根据温度资料,可以推测三个测站的海拔高度由高到低依次为
A. 甲站—乙站—丙站 B. 甲站—丙站—乙站
C. 乙站—甲站—丙站 D. 乙站—丙站—甲站
读水循环示意图(图中数字表示水循环环节),完成 24~25 题。
24.有关各地区水循环的说法,正确的是
A.浙江省:环节①水量 1 月份较大
B.北京市:环节②水量 7 月份较小
C.地中海沿岸:环节③水量 1 月份较大
D.非洲西南角:环节⑥水量 7 月份较小
25.关于水循环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叙述错误的是
A.塑造地球表面的形态
B.促进海陆间物质迁移
C.利于陆地水资源更新 ?
D.促进地球各圈层间能量交换
下图为某地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完成26~28题。
26.甲地和山峰之间相对高度可能为
A.300m ?? B.350m C.400m ? ?D.450m?
27.图示区域主干河流的流向是
A.东北向西南? B.东南向西北 ?C.南向北 ?D.西北向东南
28.站在山峰顶部眺望远处,图示四地最不可能被观测到的是
A.① ? ? ?B.②? C.③ ? ? ?D.④
和田玉分布于昆仑山,是大理石与岩浆接触形成的玉石,当地物理风化作用强。读“三大类岩石之间及岩石与岩浆之间的相互转化图”,完成第29~30题。
29.昆仑山物理风化作用强的自然原因主要是
A.风力大 B.土层厚
C.风力小 D.温差大
30.和田玉的形成过程是
A.丙→甲 ? ? B.乙→丁
C.丁→丁 ? ? D.丁→丙
图甲和图乙为某一时刻两个不同地区气压场分布与天气系统剖面图(仅考虑大气状况),完成31~32题。
31.比较图中各地天气特征
A.气压值:A处高于C处? B.风力:A处约为B处的2倍
C.降水范围:图甲大于图乙? D.日温差:B处小于C处
32.控制以下天气现象的天气系统与图甲或图乙相似的是?
A.春季华北的沙尘暴天气--图甲? B.夏季浙江的台风--图甲
C.长江中下游的伏旱天气--图乙? D.东北夏季的暴雨--图乙
右图所示山地为甲、乙两条河流的分水岭,由透水和不透水岩层相间构成。在生态文明间建设过程中,改山地被玻化的森林植被得以修复,随之河流径流量发生了变化,河流径流的年内波动也减缓了。据此完成33~35题。?
33.森林植被遭到破坏后河流径流量年内波动强烈,是由于?
A.降水更多转化为地下水???? ? B.降水更多转化为坡面径流??
C.降水变率增大???????? ?D.河流淤积?
34.森林植被恢复后,该山地的??
①降水量增加??②坡面径流增加??③蒸发(腾)量增加????④地下径流增加??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35.如果降水最终主要转化为河流径流,那么森林植被恢复后,甲、乙两条河流净流量发生的变化是?
A.甲增加,乙减少,总量增加? ?? ??B.甲减少,乙增加,总量增加??
C.甲增加,乙减少,总将减少????? D.甲减少,乙增加,总量减少?
二、非选择题(共3题,36题10分,37题10分,38题10分)
36.根据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0分)
材料一:纳赛尔湖位于埃及南部尼罗河上,是建成阿斯旺高坝后形成的巨大人工湖
材料二:埃及地形图。
(1)图中作为大洲分界线的地理事物是? ? ?,埃及北部地中海沿岸的自然带是?? ?? ??。(2分)
(2)埃及东侧的红海成因是?? ? ????。(2分)
(3)埃及的农业主要集中在尼罗河两岸主要因素是?? ? ? ?,埃及的长绒棉闻名全球,埃及比我国东部地区更适合种棉花的区位因素是?? ? ? ? ? ? ? ??。(2分)
(4)阿斯旺大坝建成后,有人认为建设非常合理,有人却认为这是个失败之作,请分析阿斯旺大坝建造后合理和不合理之处。(4分)
37.根据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0分)
材料一:陕西省地图。“引汉济渭”工程将汉江水引入渭河
补充西安、宝鸡、咸阳等城市的给水量。
材料二:西安气候资料图。
(1)陕北地区的地势是?? ? ? ?,判断依据是?? ? ? ? ? ???。(2分)
(2)渭河谷地的地质构造是?? ? ? ? ,图中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是?? ? ? ??。(2分)
(3)西安的气候类型是?? ? ? ? ??,冬季气候特征是?? ? ? ? ? ? ??。(2分)
(4)简析“引汉济渭”工程对渭河流域的有利影响。(4分)
3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0分)
??材料一:欧洲伊比利亚半岛简图
材料二:下面左右两图分别是M、N两城市气候统计资料
??
(1)与M相比,N气候有何特点,简要说明其形成原因。(5分)
(2)比较甲、乙两条河流航运价值高低并说明理由。(5分)
答案
1-20 CADBC BDDDB ACACB CABDC
21-35 DABCD BABDC CDBCD
36.(10分,每格 1 分)
(1)苏伊士运河(1分)亚热带常绿硬叶林。(1分)
(2)非洲板块和小板块或印度洋板块(1分)张裂形成(1分)
(3)水源(1分)光照(1分)
(4)有利:防洪涝(1分)改善湖区周围气候(1分)
? ? ?不利:尼罗河河口萎缩(1分)尼罗河下游盐碱化加剧(1分)
37.(10分)
(1)西北高东南低(1分)河流流向(1分)
(2)地堑(1分) 秦岭(1分)
(3)温带季风气候(1分)寒冷干燥(1分)
(4)缓解渭河流域水资源短缺的状况(1分);有利于回补地下水(1分);有效遏制因缺水造成的生态环境恶化(1分);保护湿地和生物多样性(1分)
38(10分)
(1)与M相比,N冬季气温较低,夏季气温较高(1分),气温年较差较大(1分);年降水量较少(1分)。原因:N位于内陆(1分),大陆性强;地势较高,四周山地环绕,地形相对封闭(1分)。
(2)甲河航运价值高(1分)。与乙河相比,甲河流量较大(1分),水位较稳定(或水位季节变化小)(1分),流速较慢(或水流平缓)(1分),通航里程较长(1分)。乙河相反。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