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 五年级下册美术 第1课 有层次的风景 教案(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沪教版 五年级下册美术 第1课 有层次的风景 教案(表格式)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3.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教版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21-03-25 08:13:0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单课时教案设计


第一课
有层次的风景


绘画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知道风景画中近、中、远景的前后关系,在符合透视原理的基础上,运用疏密变化的线条表现风景的近、中、远景。
过程与方法:在观察与比较的过程中,发现风景的前后层次关系,学会运用疏密线条处理景物前后关系的表现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观察和表现水乡的建筑,激发对水乡传统建筑的关注和对风景画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
风景画近、中、远景的前后关系处理
教学难点
运用线条的疏密变化表现景物层次
教学准备
学具:记号笔、铅画纸、彩色画纸等
教具:水乡照片、同龄人作品等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欣赏

感受
一、欣赏与导入.
1.
展示一组江南水乡的景色照片,感受江南水乡的造型特点。
2.
讨论:江南水乡的建筑特点。
3.
小结:江南水乡的民居一般为白墙黑瓦,房屋密集、高低错落有致、蜿蜒的河道、船、古朴的石桥、人物形成富有层次的独特风景。
4.
揭示课题《有层次的风景》
1.学生观看PPT美丽的江南小镇。
2.学生交流感受,说说在日常生活中的去过哪些场合?
3.学生欣赏优秀学生作业,阅读本课学习内容,激发学生兴趣。
4.学生了解课题。
讨论

构思
1.
欣赏一组富有层次的水乡照片(照片中有近、中、远景)和相对应的作品,组织学生讨论图片中景物的远近层次。
2.
小结:图中由近及远的景物形成了近景、中景和远景。
3.
学生尝试在同一张图片上,分别选取具有近、中、远景的不同构图。
1.观看照片中有近、中、远景)和相对应的作品,组织学生讨论图片中景物的远近层次。
2.学生小组交流,
3.进行尝试不同构图。
直观比较,感受不同的画面效果。
教师通过小组讨论等多种形式,引导学生观察了解景物的远近层次。
设计

制作
1.
比较、讨论怎样运用线描形式表现有层次的景物的处理方法。
2.
教师示范讲解作画步骤:

确定视平线;

定出主要建筑的位置和近、中、远景的安排;

根据透视原理,表现景物的透视现象;

运用疏密变化的线条表现不同层次的景物;

通过调整,使画面更整体。
3.
作业要求:用线描形式表现有层次的风景。
教师巡视、辅导学生。
1.了解作业要求发挥自己想象。
2.以小组为单位交流构思,互相协作,不断完善作品。
3.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构图方式,表现自己的作品。
4.
学生尝试绘画。
了解作业要求,师生合作及时发现学生的错误,可以及时纠正。
绘画建议:
近景概括、简练;中景细致表现;远景淡化、概括。
展示

评价
1.
展示作品:

说说自己作品中近、中、远景的处理方法;

交流同学作品中的优点。
2.
评价内容:

画面有前后层次;

景物表现基本符合透视原理;

能够用不同的线条形式表现不同层次的景物。
教师总评:肯定学生细致的观察和对景物层次的表现。
1.完成的学生作品各自贴在展板上。
2.学生互评,说说同学的作品的处理方法。
根据评价内容进行评价。
鼓励课后,继续进行新的尝试。
在充满情趣的活动中学会欣赏、表达、评价。鼓励有创意的作品,从材料、手法上拓展。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表现力
拓展

发现
根据江南水乡的照片构图、作画的基础上适当添加形象和色彩;
收集有层次的风景画或摄影图片,互相交流或展示。
板书
设计
有层次的风景



线条疏密变化
添加适合风景的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