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及反思-3.4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 西师大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及反思-3.4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 西师大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7.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西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03-24 20:13:2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教学设计方案
一、教学内容概述
西师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本节课是在学习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掌握了体积的概念和常用的体积单位的基础上教学的,是学生第一次学习立体图形的体积计算。学会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计算,同时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到知识来源于实践,用于实践的道理,学习一些研究问题的方法。
二、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使学生在学具操作的基础上探究发现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并能应用体积计算公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的归纳推理能力、实际操作能力以及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空间观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探究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让学生亲身经历探索知识的过程,激发他们乐于探索的热情,培养学生的探索性和挑战性。同时渗透理论来源于实践的思想。
三、教学重点:①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的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
②能正确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
教学难点: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
小学五年级学生,已经有一定的独立见解,但他们的见解极易受外界影响,因此,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充分考虑到他们的理解和接受能力,更要注重培养他们的分析解决问题能力以及探索的热情。从落实《数学课程标准》的新理念出发,多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平台,让学生通过操作、实验、观察、猜想等手段亲身经历知识的形成全过程,从而品尝到成功的喜悦,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强化。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按照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学中注意所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在动手操作、自主探索中培养空间观念,建构新知,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采用直观演示法、操作实践法、小组交流法等方法有机融合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通过说、摆、做、想等活动 ,把学生的视觉、听觉、触觉、运动觉协同起来,由感知-到表象-再到本质,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掌握知识、丰富表象、提升经验、形成思考。教学时,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结合多媒体教学的优势,把静态的教学内容动态化,抽象的教学材料直观化,力图通过形象生动的教学手段吸引学生,调动每一位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做到教法、学法的最优组合,促使每一位学生真正参与到探索新知的学习进程。
五、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1.师:上节课我们已经认识了体积,什么是物体的体积呢?
2.课件出示一个棱长为1cm的小正方体,它的体积是多少?再增加两个这样的正方体,它的体积又是多少?为什么?
3.小结:我们看物体有多少体积,就是看它包含多少个这样的体积单位。
4.引入:这本数学书是什么形状的?你能看出它包含多少个这样的体积单位吗?在生活中,有许多物体我们是没办法直接看出它包含多少个体积单位,我们需要找到一种适合求每个长方体体积的方法,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研究的问题。(板书课题)
六、新授。
(一)操作探究长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
1.激发探索欲望。
2.大胆猜测长方体体积可能会与哪些因素有关?
拿出一本数学书,第一次重叠两本书在它的上面,第二次横着加两本书,第三次竖着加两本书,分别让学生说出什么没变,什么变了,长方体的体积可能与什么有关?(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3.提问:长方体的体积究竟和长、宽、高存在怎样的联系呢?现在请大家摆一个长方体看一看。
师:请同学们大胆猜测一下,长方体体积可能会与哪些因素有关?
生1:可能与长方体的长有关。
生2:可能与长方体的长宽高有关。
师:长方体的体积到底与哪些因素有关?有怎样的关系呢?我们共同来研究一下。
4.出示表格,学生根据提示记录数据。
5.全班交流,完成表格的填写。
6.提问:谁能来说说,长方体的体积该怎样算?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长方体的体积公式。
7.验证结论。
出示一个长方体,学生用计算的方法算出它的体积,再用课件展示过程。
8.小结:同学们真了不起,通过猜想、实验、验证总结出了长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今后在学习上同样可以利用这种方法学习。
(二)探究正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
1.提问:如果要研究正方体的体积,是否和刚才的一样呢?为什么?
根据学生的发现,总结出正方体的体积公式。
2.巩固练习
(三)用底面积表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
提问:一个长方体的底面面积是600cm2,高是2cm,它的体积是多少呢?(引导学生理解什么是底面积)
七、综合练习
八、课堂总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教学反思
这节课本着让学生自主探究,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引导学生们要通过猜想——实验——论证去发现长方体的体积公式。让学生在发现—验证—解释中体会数学,探究知识。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不仅掌握了计算长方体体积的计算公式,还知道了应该如何独立思考,学会了与他人合作。通过多媒体的应用,增强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提高了课堂效率和质量。在从事数学活动的过程中获得了较为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在探索的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整个学习过程,学生思维活跃、积极主动,在小组实验活动中,培养了学生的合作能力、探究能力与竞争意识,使课堂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真正实现教师与学生角色的转化,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使课堂真正成为孕育人才的沃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