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民的土地梦
明末农民起义首领 李自成
清末农民起义首领 洪秀全
均田免赋
有田同耕
民生主义
(平均地权)
民主革命先驱
孙中山
国共十年内战时期:毛泽东率领工农革命军在井冈山打土豪,分田地;
抗日战争时期:在根据地实行地主减租减息政策;
解放战争时期:在解放区没收地主土地分给农民,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政策;
新中国成立初期在新解放区实行土地改革
中国共产党不同时期
土地政策
第3课 土地改革
教学目标
1、理解土地改革的必要性,了解土地改革的开展及基本完成;
2、掌握《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公布,理解土地改革的历史意义。
一、悯农——土地改革的原因
{7DF18680-E054-41AD-8BC1-D1AEF772440D}全国土地改革前农村人口及土地占有情况
地主、富农
贫农、雇农
占农户总数(%)
不到7%
57%以上
占农村耕地(%)
50%以上
14%
解放前,中国农村的具体情况如何?
坐享其成
劳而无获
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
地主
农民
1111
农民交地租后被迫逃荒要饭
农民被迫卖儿卖女
农民长期遭受地主剥削的根源是什么?
封建土地所有制
农民最希望实现的愿望是什么?
1. 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了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发展。(根本原因)
2.新解放区广大农民迫切要求进行土地改革。(直接原因)
一、土地改革的原因
二、惠农——土地改革的实施
3.内容:
1.时间:
2.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1950-1952年底
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土地改革的内容:
二、惠农——土地改革的实施
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
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直接目的:废除封建土地制度,让无地或少地的农民获得土地。
土地改革的目的:
根本目的:
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从而巩固人民政权。
二、惠农——土地改革的实施
土地改革
斗地主
烧地契
拔界碑
量土地
分土地
分工具
1.没收地主土地,分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耕种;
批斗地主
烧地契
土地改革
1.没收地主土地,分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耕种;
土改中拔出地主立的地界碑
农民丈量分配土地
农民分到土地
农民分到地主耕牛、工具
土地改革
2.同时也分给地主一份,让他们自己耕种,在劳动中改造自己
地主:剥削者
自食其力的劳动者
消灭
地主阶级
特点:注意保存富农经济,
在政治上中立富农。
目的:减少土地改革的压力,有利于恢复和发展生产
新中国成立后发放的土地证
思考:土地改革有没有改变所有制?
改革前:
土地所有权:地主
改革后:
土地所有权:农民
土地改革的实质:
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地主私有制) (农民私有制)
封建
土地
所有制
产品分配
农民
土地
所有制
地主
农民
剥削与被剥削
共同劳动,不存在剥削
地主阶级占有绝大部分劳动成果
农民
自己占有
劳动成果
土地归私人所有
不同点
相同点
土地
占有者
类别
名称
地主阶级
与农民关系
4.完成:
1952年底
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全国大陆基本完成土地改革。农民真正获得了解放。
新解放区
材料一 土地改革的基本内容,就是没收地主阶级的土地,分配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这样,当做一个阶级来说,就在社会上废除了地主这一阶级,把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改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这样一种改革,诚然是中国历史上几千年来一次最大最彻底的改革。
--刘少奇《关于土地改革问题的报告》
1.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2000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
(反帝反封的革命任务彻底完成)
三、利农—土地改革的意义
材料二 在属于自己的土地上耕耘和收获,这就是劳动农民翻身作主人的感觉。土地改革解放了农村的生产力,极大地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1951年中国粮食产量达到1.4363亿吨,比1949年增长了26.9%。
2、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
三、利农—土地改革的意义
材料三 时任中共山西省委第一书记的陶鲁笳说:“农民得到了土地,我们的党就得到了农民的拥护。全国农民拥护的事情,那个时候,没有办不成的。所以说,这是一次了彻底的最全面的最成功的一次土地改革。”
3.使人民政权更加巩固
三、利农—土地改革的意义
材料四 因为只有农业的发展,才能供给工业以足够的原料和粮食;并为工业的发展扩大市场……使中国工业化,是需要巨大的资金的,而没有资金,没有数百亿银元的资金投资于工业,特别是重工业,那就不要想加快我们的工业化。”
-1950年,刘少奇《国家工业化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4、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三、利农—土地改革的意义
土地所有制:彻底摧毁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
消灭了地主阶级;
农民地位: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
国家政权:使人民政权更加巩固,也大大解放了农村
生产力。
经济发展: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
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三、土地改革的意义
材料1:时任中共山西省委第一书记的陶鲁笳说:“农民得到了土地,我们的党就得到了农民的拥护。全国农民拥护的事情,那个时候,没有办不成的。所以说,这是一次最彻底的最全面的最成功的一次土地改革。”
阅读材料,归纳土地改革的历史意义
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地主阶级被消灭。
封建制度在我国消失的过程:
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封建帝制)
②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结束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
③1952年土地改革基本完成
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
①1911年辛亥革命
土 地 改 革
必要性(原因)
经过
结果
?旧中国的封建剥削土地制度严重阻碍了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发展?新解放区广大农民迫切要求进行土改
1950年颁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1950年冬,全国分批进行土地改革
到1952年底,全国大陆基本完成土地改革
意义
(根本原因)
?彻底摧毁了在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地主阶级被消灭。
?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
?巩固人民政权,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促进农业生产快速发展。
④为国家工业化建设准备条件
课堂小结
课堂小结
1.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下列事件中,既巩固了政权,又促进了经济发展,为国家工业化创造了条件的是( )
A.和平解放西藏 B.土地改革
C.抗美援朝 D.制定宪法
B
2.新中国成立前,下列关于我国土地制度的说法不正确是( )
A.土地制度极不合理
B.只有老解放区进行了土地改革
C.占农村人口极少数的地主和富农占有绝大部分土地
D.占农村人口绝大部分的农民占有大量土地
D
3、新中国成立后,农民翻了身,成为土地的主人,主要是因为( )
A.完成土地改革 B.实现农业合作化
C.掀起“大跃进”运动 D.发动人民公社化运动
4、我国建国初期开展的废除封建剥削制度的运动( )
A 土地改革运动 B “大跃进”运动
C 农业合作化运动 D 人民公社化运动
A
A
5、新中国成立后,土地改革的重点地区是( )
A、新解放区 B、老解放区
C、少数民族地区 D、边远地区
6、全国土地改革后,分配给农民的土地( )
A、归农民所有 B、归乡镇所有
C、归集体所有 D、归国家所有
A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