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联合考试语文试题 PDF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山西省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联合考试语文试题 PDF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3-24 18:24:45

文档简介

2020~2021学年山西省高一下学期3月联合考试
规范时,同样将节俭作为重要内容广为宣传,教化乡里

面对饮食奢侈浪赍现象,宋代士大夫宣扬戒奢从简的生活理念,努力营造“俭以养德”的社

会氛围
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等成为上至帝王将相,下至黎民
百姓信服遵循的至理名言,时至今日依然发人深省
考生注意
(摘编自纪昌兰《戒奢从简:宋代饮食风气与节俭观念的提倡》)
1.本试卷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2.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A.宋代商业经济繁荣,物质生产水平获得提升,这对奢侈浪费现象出现有一定影响
3.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部编版必修下册笫1~3课
B宋代社会风俗经历了由俭朴到奢侈浪费的发展过程,奢侈现象在南宋时更为明显
C.宋时的盛大宫廷宴会中有“看食”“看菜”和“看盘”,既可供观赏又可供食用
现代文阅读(36分)
D.宋代许多人会规谏帝王要戒奢从简,认为它在其修养上的作用远甚于国家治理方面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A.文章开头从宋代存在奢侈浪费现象说起,随后提出“宋代提倡戒奢从简”的论点
宋代是一个商业经济空前繁盛,物质生产水平获得极大提升的历史时期,这一时期人们在
文章主体部分先阐述宋代奢侈浪费的表现再分析当时有识之士对此的劝诚和警示
获得物质满足的同时也出现了奢侈浪费的现象。对这些现象,时人有所些觉,并从不同角度进
C.文章主要运用了举例论证、比喻论证、对比论证等论证方法,有力地论证了观点
的行反思和劝诫,提倡饮食节俭观念,戒奢从简,重塑良好的饮食习惯和风俗观念
D.文章采用“总一分一总”的结构,结尾通过引用名言来进行总结,并指明其现实意义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赵宋立国之初,崇尚俭朴作风,少见以金银等贵金属制作日常器用,文人士大夫也少有以侈
麟|靡相互夸耀逞胜者,公卿之间以清俭为高风亮节。然而到北宋中期,国家承平日久,社会风气逐
北宋中期和南宋一段时间饮食奢侈,浪费成风,而北宋初期这种现象很少见
渐发生改变,饮食奢侈浪费成风。南宋时期,社会上也一度风俗好奢,人情好胜,同北宋初年清
宋人造成食物浪费的主要原因是过于求精求新,喜欢对食物进行装饰等加工
C.诸葛亮在《诫子书》中说“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其观点和文中观点有相通之处
K俭的社会风尚不可同日而语
D.在代,节俭是建立个人良好品德形象的要求,也是家风和乡约规范的重要内容
宋代,亼们对丰盛饮食的追求,不仅体现在衅香诱人的味觉体验,还包括精巧美观的视觉享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受。宋人饮食聚会之际,席面上往往胨设一些装饰物,或是食品,或是器用。北宋时宫廷举行盛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大实会,所列裝饰物有“看食”“看菜”。御宴席面上,每分列环饼
枣塔为“看盘”,次列果
材料
子。为表示对辽朝使者的特殊礼遢,额外増添猎、羊、鸡、鹅、兔、连骨熟肉等,以小绳柬缚,作为
首届中国非遄舞蹈展演在上海国际舞蹈中心上演,集中展示了我国传统舞蹈类非物质文化
看盘”。南宋时人们宴请宾客,于佳肴之外,或别具盛馔,或馈以生饩,或代以缗钱,皆不食
遗产的独特风貌和保护成果。目前納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的传统舞蹈类
物,作为“看菜”。席面摆设“看菜”本源于一种古老的礼仪,所设食物皆可食用。但后人曲解古
项目共有131项,占该名录总数的9.5%。20世纪90年代我国进行舞蹈普查时,调查统计出的
礼本意,只供观看而不食用,元疑是对食物的极大浪费。此外,宋人饮食过于求精求新,热衷对
两千余种传统舞蹈项目,20年间已经消失
个,占当时统计总量的近37%,河北、山西等中
部食物进行装饰、雕刻等加工,对食材精雕细刻、制作奇巧造型,夺人耳目之余必然造成食物的
原地区三分之二的舞蹈项目已经消

在首届中国非遗舞蹈展演中,表演单位有两大来源,专业艺术院校占了比较多的比例,还有
面对宋代社会饮食奢侈浪费现象的日益严重,一些有识之士有所警觉,呼吁节俭饮食、倡导
属于群文系统(如群众文化馆,镇、县等演岀队)。但是纯粹的非遗队伍应是地地道道的农
清俭食风。尤其是文人士大夫群体,以笔为器,以文为据,对此类不良饮食风气从各个角度进行
民,而非职业演员、艺术院校的学生及演出队等。非遗不是一种表演,而是产生于广大田间地
劝诫和警示
头、基层土壤的生活方式,实际上涉及社群、部族乃至村庄独特的信仰,其核心在文化。非遗表
恶之大也”。宋代文人多从“俭以养德”的角度出发倡导节俭、反对奢
演离开了原来的生夺环境,即使把农民请来剧场,它也变了味道。虽然农民们没有到场进行表
侈。罗大经指出“节俭之益非止一端”,特别强调“俭则不贪不淫,是可以养徳也”,大力倡导“戒
演,但是中国非遗舞蹈展演展现了中华文化的多样性,传播了对舞蹈类非遗的重视,代表了文艺
奢从简”的生活理念。时人还认为帝王饮食习惯既事关个人徳行修养,又与国家治乱兴衰相关
界对舞蹈类非遗的全新思考
以饮食节俭规谏帝王的现象相当普遍
(摘编自《唤醒青年人对中国传统舞蹈的记忆》
随着对节俭理念、戒奢意识的逐渐认同,宋代士大夫不仅将其视为建立个人良好品德形象
材料
的要求,而且强
风节俭朴素是子孙后代福泽不衰的重要保障。名相寇准作风奢侈,子孙后
华夏大地上任何一个民族的传统音乐歌舞都自有体系,各具特色。大概是先祖在远古时代
代“习其家风,今多穷困”,成为士大夫自我反思和规劝教育后人的案例。司马光在《训俭示康
受到大千世界的启发,大量舞蹈起源于对动物动作的模拟,依托飞禽走兽可以萌生千姿百态的
中眀确提出“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意在劝诫后人谨守节俭之道,避免沉湎于奢侈浪费的生
美丽舞蹈。中华民族以龙为图腾,龙舞”自然就成为重中之重。起源于唐宋的铜梁龙舞在全球
活风尚。不仅如此,他在生活中也厉行节俭,以身作
人和家庭之外,乡里地方在树立乡约
的龙舞艺术中最为有名。年近八旬的黄廷炎老人就是铜梁龙舞的传承人。他用了三十年的时
山西省高一下学期3月联合考试语文第1页(共8页
学年山西省高一下学期3月联合考试语文第2页共8页020~2021学年山西省
期3月联合考试
生有,从文中“南宋时期,社
俗好
奢侈浪费现象。C项,“既可供观赏又可供食用”分析错误,根据文中“皆不食之物”的亻
知,“看食”“看菜”和“看
宋代都只供观看而不食用。D项
“认为它在其修养上的作用远甚
析错误,文

帝王饮食习惯既事关个人德行修养,又与国家
相关”,并没有说哪方面作用更大
2.C(论证方法分析不
有比喻
要原因”无
食过于求精求新,热衷对食物进行装饰、雕刻等
夺人耳目之余必然造成食物的浪费”,没有说这是主要原因
大田间地头、基层土壤的生活方式……非遗表演离开了原来生存环境,即使把农民请来剧场,它也变了味
B(A项,判断
根据
纳入国家级非物质文
代表性项目名录的传统舞蹈类项目共
先祖大量模拟动物的动作、依托飞禽走兽来创作舞蹈”是“我国各民族生活方式和中华文化具有多样
项,“是舞蹈
承和发
式”表述绝对化,根据文中“身授’是舞蹈艺术
传承的主要方式”的信息

舞蹈中的民族精神与文化基因,化为面向未来的强大动
重视保护和培养传
养舞蹈专
注重收藏和保护与之密切相关的
资料,利用互联
技术将其进行数
化储存
构建非遗舞蹈的传承发展平台。⑤非遗舞蹈也应该找
络传播平台,使年轻人更
加了解和关注非遗舞蹈艺术。(每点2分,答对三点
B(“说明船长在离开航海生涯后的孤单”理解有误,据文意是“想避开他们”)
物的海员身份。②反复出现,使情节紧凑,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③歌谣内容为小说
添神秘色彩,吸引读者阅读的兴趣。(每点3分,答对两点
外貌扌
物海员
份及饱经风霜、不寻常的经历
老海员独来独往,
寡语,行为粗野、神秘
③侧面衬扌
邻居、医生对老船长的态度,侧面衬托了老船
长脾气暴躁、色厉内荏的形象。(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原文标点:方今天下豪杰并起
近郑宝者,今在巢湖,拥众万余,处地肥饶
多依就之,况吾徒
B(“足下”指下级称上级或同辈相称的敬辞
加因果,从文中看,鲁肃接替周瑜统率军队在后,故选项中的因果关系并不成
现在汉室倾覆危亡,四方纷乱不定,我继承父兄遗留的功业,想要建立齐桓公、晋文公那样的功业
扰”余业”各1分,大意2分)
孙权)登临祭坛,回头对公卿大臣说:“从前鲁
兑到此事,他可以说是
事理
关键
各1分,大意2分
参考译文
鲁肃字子敬,是临淮郡
就失去了父亲,和祖母
在一起。他家中富有钱财

肃不
财事务,大量地散发钱财物
价出售
赈济贫困
作为最重要的事,很得乡
肃回信
援回答光武市说‘当今时代

如今这里的主人亲
学年山西省高一下学期3月联合考试语文,参考答案第1页(共3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