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3.2 课题:熔化和凝固 主备人: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理解气态、液态和固态是物质存在的三种形态。
2.了解物质的固态和液态之间是可以转化的。
3.了解熔化、凝固的含义,了解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
4.了解熔化曲线和凝固曲线的物理意义。
过程与方法:
通过探究活动,使学生了解图象是一种比较直观的表示物理量变化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与价值观:
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对自然现象的关心,产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的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熔化的规律和图像
难点:熔化图像的认识
三、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 春天来了,湖面_????????°???????°?_;固态的铁、铝等金属块在高温下变成了液态等等,这些都是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的现象。你见过哪些物质由液态变成固态的现象?
我们把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_???????????????è?¨_由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做凝固。刚才我们提到的冰化成水是熔化,水结冰是凝固。铁、铝等金属块在高温下变成液态是熔化,铁水铸成工件是凝固。
二.?实验探究
???? 实验目的?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变化规律
提出问题 1.在熔化过程中温度是怎样变化的?
2.是不是每一种物质熔化时温度都相同?
假设与猜想 1.在熔化过程中温度应该不断上升。
2.在熔化过程中温度应该不变。……
实验论证
1、介绍实验器材、酒精灯的用法、实验器材的装置方法
2、分工实验
3、记录数据
4、作出图像
5、认识图像:过程和状态
6、例、80°c的萘的状态有那些?
7、观看视频
8、结论:
1.海波有一定的熔化温度;(达到48℃)熔化过程吸收热量,保持温度不变
2.石蜡没有一定的熔化温度。熔化过程吸收热量,温度升高。
三、熔化
1.晶体有一定的熔化温度;非晶体没有一定的熔化温度。
2.熔点:晶体熔化时的温度。
3.晶体熔化条件:(1)达到熔点 (2)继续吸热。
四、凝固
1.晶体凝固时有确定的温度;
非晶体凝固时没有确定的温度。
2.凝固点:液态晶体物质凝固时的温度。
同一种晶体物质,凝固点 = 熔点。
3.晶体凝固条件:
(1)达到凝固点;(2)继续放热。
五、熔化吸热、凝固放热
把正在熔化的冰拿到温度为0℃的房间里,冰能不能继续熔化?
四、当堂检测: 1、夏天用0℃的冰或质量相等的0℃的水来冷却汽水,结果是 ( )
A.用冰的效果好,因为冰的温度低
B.用水的效果好,因为水比冰更容易吸热
C.用冰的效果好,因为冰在熔化成水时要吸热
D.两者效果相同
2.??固体分为??????和???????,晶体在熔化时温度??????,但要???????,非晶体在熔化时温度??????。
???????3.有松香、冰块、铁、橡胶、海波几种物质,其中是晶体的?物质是?????????????。
????? 4._?????é??é?¨é?????_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节选自一代伟人毛泽东的《卜算子?咏梅》,请你指出包含了凝固这种物态变化的一项是( )
A.风雨送春归?????????????????B.飞雪迎春到
C.已是悬崖百丈冰?????????????D.犹有花枝俏
五、课堂小结: 一、物质的常见状态
二、熔化及其规律
熔点
三、凝固及其规律
六、作业布置(设计) 长江作业本
七、教后反思:
当堂检测答案:1.C 2.晶体;非晶体;保持不变;吸收热量;不断升高
3.冰块;铁;海波 4.C
深圳市二一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_21?????????è?????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