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10课《唐雎不辱使命》课后练习(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0-2021学年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10课《唐雎不辱使命》课后练习(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8.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3-24 21:52:2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0-2021学年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10课《唐雎不辱使命》课后练习
一、
选择题
1.
下面画线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
?

A.唐雎不辱使命(jū)?
?
秦王怫然怒(fó)
B.亦免冠徒跣(xiǎn)?
?
以头抢地(qiǎng)
C.聂政之刺韩傀也(guī)?
?
天下缟素(gāo)
D.要离之刺庆忌也(yāo)?
?
秦王色挠(náo)
2.
下面对选文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

A.课文主要写了唐雎同秦王进行针锋相对斗争的过程,以及斗争的结局。
B.课文第二自然段写唐雎坚决抵制秦王的骗局,断然拒绝“易地”,这是双方斗争的最高潮部分。
C.课文主要通过绘声绘色的“对话”来塑造唐雎和秦王的形象,鲜明地表现了人物各自的性格特点。
D.在这场尖锐的矛盾冲突中,秦王骄横狂暴、阴险狡诈,而唐雎表现得正气凛然、不畏强暴。
3.
下列句子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A.年与时驰
译文:年龄随同时光而逝去。
B.意与日去
译文:意志随同岁月而消失。
C.多不接世
译文:对社会没有任何的贡献。
D.将复何及
译文:又怎么来不及!
4.
下列句子中表达反问语气的一项是(?
?
?
?

A.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
B.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尔
C.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D.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二、
填空题
5.
解释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
(1)所识穷乏者得我________
呼尔而之________
(2)所欲有甚生者________
万钟我何加焉________
(3)二者不可兼________
所识穷乏者我与________
6.
指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释义。
(1)故患有所不辟也
________同________???
[释]________
(2)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________同________???
[释]________
(3)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________同________???
[释]________
________同________???
[释]________
(4)乡为身死而不受
________同________???
[释]________
7.
解释下列句中画线的文言词语。
(1)不能名其一处也。
(2)家贫,无从致书以观。
(3)将军宜枉驾顾之。
(4)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三、
解答题
8.
解释重点字词
秦王(?
?
?
?
)人谓安陵君曰:“寡人欲(?
?
?
?
)五百里(?
?
?
?
)地(?
?
?
?
)安陵,安陵君其(?
?
?
?
)寡人!”安陵君曰:“大王(?
?
?
?
)(?
?
?
?
)大易小,(?
?
?
?
)(?
?
?
?
);(?
?
?
?
)(?
?
?
?
),受地(?
?
?
?
)先王,愿终守之,(?
?
?
?
)敢易!”秦王不(?
?
?
?
)。安陵君(?
?
?
?
)使唐雎(?
?
?
?
)于秦。
秦王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也(?
?
?
?
)?且秦(?
?
?
?
),而君(?
?
?
?
)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
?
?
?
)也。今吾(?
?
?
?
)十倍之地,请(?
?
?
?
)于君,而君(?
?
?
?
)寡人者,(?
?
?
?
)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
?
?
?
)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
?
?
?
)千里不敢易也,(?
?
?
?
)(?
?
?
?
)五百里哉?”
秦王(?
?
?
?
)怒,谓唐雎曰:“公亦(?
?
?
?
)闻天子(?
?
?
?
)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之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
?
?
?
)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
?
?
?
)(?
?
?
?
),(?
?
?
?
)头(?
?
?
?
)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
?
?
?
)专诸(?
?
?
?
)刺王僚也,彗星(?
?
?
?
)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
?
?
?
)日;要离之刺庆忌也,(?
?
?
?
)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
?
?
?
)未发,(?
?
?
?
)降于天,与臣而将(?
?
?
?
)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
?
?
?
),今日(?
?
?
?
)也。”挺剑而起。
秦王(?
?
?
?
),(?
?
?
?
)而(?
?
?
?
)之曰“先生坐!何至于(?
?
?
?
)!寡人(?
?
?
?
)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
?
?
?
)(?
?
?
?
)有先生也。”
四、
文言文阅读
?9.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甲】朱买臣(节选)
?[东汉]班固
朱买臣,字翁子,吴人也。家贫,好读书,不治产业,常刈薪樵,卖以给食。担束薪,行且诵书。其妻亦负载相随,数止买臣歌讴道中,买臣愈益疾歌。妻羞之,求去。……入吴界,见其故妻、妻夫治道。买臣驻车,呼令后车载其夫妻,到太守舍,置园中,给食之。居一月,妻自死,买臣其夫钱,今葬。
节选自《汉书·朱买臣》,有改动
【乙】越妇言
?[唐]罗隐
买臣之贵也,不忍其去妻,筑室以居之,分衣食以活之,亦仁者之用心也。
一旦,去妻言于买臣之近侍曰:“吾秉箕帚于翁子左右者,有年矣。每念饥寒勤苦时节,见翁子之志,何尝不言通达后以匡国致君为己任,以安民济物为心期。而吾不幸离翁子左右者,亦有年矣,翁子果通达矣。而向所言者,然无闻。岂四方无事,使之然耶?以吾观之,于一妇人,则可矣,其他未之见也,又安可食其食!”乃闭气而死。
选自《古代小品文鉴赏辞典》,有删减
?【注】①毋(wú),不要。②经:上吊。③乞(qì):给。④蔑:消失。⑤矜:夸耀。
(1)用原文填空。
【甲】文省略号处,略去了朱买臣的境遇变化,这个变化可以用【乙】文中“①________”一词来概括;【甲】文中朱买臣“置园中,给食之”的原因,【乙】文中有一种说法是“②________”,而朱妻认为是“③________”。
(2)【乙】文是对【甲】文中哪一内容的具体解释?(?
?
?
?

A.好读书
B.不治产业
C.求去
D.妻自经死
(3)用自己的语言概括朱妻的人生经历。
与买臣过苦日子→①________→改嫁他人→②________→上吊自杀
(4)【甲】【乙】两文或显或隐地写了朱妻之羞,请分别写出她因何而羞。
五、
综合读写
?
10.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诗经》包括:“风”,地方乐调,《风》诗是民间歌谣,反映劳动人民的生活和思想情感;“雅”,周王朝所在地的乐调,雅诗是宫廷诗歌;“颂”,祭祀时用的歌舞曲,《颂》诗是庙堂祭祀诗歌。《雅》诗和《颂》诗大多数反映统治阶级的生活。国风和部分小雅是劳动人民口头创作,最有价值,开创了古代诗歌的光辉传统,对后世诗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请用一句话概括以上内容,不超过30字。
(2)根据材料内容,以“国风”为描述对象,运用一种修辞方法写一句话。
?
11
在以“做知书达礼的中学生”为主题的班会上,同学们正在热烈讨论遵守《学生校园礼仪规范》的意义。现在该你发言了,你将说点什么呢?请用简明、连贯、得体的语言写你要说的话。
六、
写作
13.
在你成长的旅途中,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人和事,这些人和事,或让你感动,或给你愉悦,或催你奋进。一张邮票,一片枫叶,一枚书签,一只风筝,一座石桥……常常在不经意间唤起你对美好的人和事的追忆。
请以“记忆里的_______________”为题,写一篇600字以上的记叙文。
要求:①结合自身体验,力求真情实感;②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等。
【参考答案】
D
B
D
C
二、
填空题
(本题共计
4
小题
,每题
3

,共计12分

5.(1)同“欤”,语气词,动词,给(2)比,对(3)获得,同“德”,感恩、感激
6.(1)辟,避,躲避(2)辩,辨,辨别(3)得,德,感恩、感激,与,欤,语气词(4)乡,向,先前、从前
7.(1)说出(2)得到(3)拜访(4)鄙陋,这里指目光短浅。
8.略
9.(1)①通达(贵),②仁者之用心(不忍),③矜于一妇人(矜)
D
(3)①离朱而去,②被朱收留
(4)①羞于买臣歌讴道中,且阻止之后愈益疾歌。
②羞于自己在买臣饥寒勤苦,胸怀大志时离开了他。
③羞于被买臣收留。
10.(1)示例一:《诗经》包括风、雅、颂,国风和部分小雅最有价值。
示例二:《诗经》分为风、雅、颂,国风和部分小雅对后世诗歌影响深远。
(2)示例一:国风表达了劳动人民的思想情感,反映了时代的社会生活,开创了古代诗歌的光辉传统。
示例二:国风是民间文学苑中的幽兰,香泽后世。
11.示例:不依规矩,不能成方圆,任何单位或组织,都有自己的制度、规章,无限度的自由是没有的,学校也是这样。作为学生,只有人人自觉遵守《学生校园礼仪规范》,才能为他人营造舒适、良好的学习环境,才会有良好的学习氛围,同时自己也会从中受益,反之,则人人受害。
12.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