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11课《送东阳马生序》课后练习
一、
选择题
1.
下面加点词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A.既加(帽子)?????????????执经问(磕头)
B.岁有裘葛之(给予,赠送)?或遇其(训斥,呵责)
C.持沃灌(热水)???????????若神人(光彩照人的样子)
D.录毕,送之(跑)?????????色愈恭,礼愈(周到)?
2.
下列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四支僵劲不能动
B.同舍生皆被绮绣
C.其真无马邪
D.腰白玉之环
3.
下列画线词语意义和用法相同的是(?
?
)
A.公问其故?
?
?故逐之
B.民弗从也?
?
?战则请从
C.曹刿请见?
?
?俯身倾耳以请
D.肉食者鄙?
?
?先帝不以臣卑鄙
4.
下列画线词的解释相同的一项是(????????)
A.无从致书以观/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B.色愈恭,礼愈至/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C.盖余之勤且艰若此/盖一癞蛤蟆
D.余因得遍观群书/因以为号焉
二、
填空题
5.
按要求默写。
揭示作者小时候学习就很勤奋的句子是:________。
最能表现作者抄书之苦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表明作者尝趋百里外求学原因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对同舍生的“烨然若神人”作者却“略无慕艳意”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6.
用两个字概括《送东阳马生序》作者求学的经历,应是文章中的“________”和“________”;如用一句诗(或一副对联)给文章重拟一个标题的话,这句诗是________。
三、
解答题
?
7.
(10分)
解释重点字词
余幼时即(?
?
?
?
)学。家贫,(?
?
?
?
)致书以观,每(?
?
?
?
)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
?
?
?
),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
?
?
?
)送之,不敢稍(?
?
?
?
)约。(?
?
?
?
)人多以书假余,余(?
?
?
?
)得(?
?
?
?
)群书。既(?
?
?
?
),益慕圣贤之道。又(?
?
?
?
)无硕师名人与游,尝(?
?
?
?
)百里外,从乡之(?
?
?
?
)执经(?
?
?
?
)。先达(?
?
?
?
),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
?
?
?
),俯身倾耳以请;(?
?
?
?
)遇其(?
?
?
?
),色(?
?
?
?
)恭,礼愈(?
?
?
?
),不敢出一言以复;(?
?
?
?
)其欣悦,则又请焉。(?
?
?
?
)余虽愚,(?
?
?
?
)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
?
?
?
)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
?
?
?
)僵劲不能动,(?
?
?
?
)持(?
?
?
?
)沃灌,以衾拥覆,久而(?
?
?
?
)和。寓逆旅(?
?
?
?
),主人日(?
?
?
?
),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
?
?
?
)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
?
?
?
)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
?
?
?
),(?
?
?
?
)若神人;余(?
?
?
?
)(?
?
?
?
)处其间,略无慕艳意,(?
?
?
?
)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
?
?
?
)艰若此。今(?
?
?
?
)(?
?
?
?
)老,未有所(?
?
?
?
),犹幸(?
?
?
?
)君子之列,而(?
?
?
?
)天子之宠光,(?
?
?
?
)公卿(?
?
?
?
)后,(?
?
?
?
)侍(?
?
?
?
),四海亦(?
?
?
?
)称其氏名,况才(?
?
?
?
)过(?
?
?
?
)余者乎?
今(?
?
?
?
)生学于太学,(?
?
?
?
)日有(?
?
?
?
)之供,父母(?
?
?
?
)有(?
?
?
?
)之(?
?
?
?
),无冻馁之患矣;坐大厦之下(?
?
?
?
)诵书,无奔走之劳矣;有司业、博士(?
?
?
?
)之师,未有问(?
?
?
?
)不告,求而不得者也;凡所(?
?
?
?
)有之书,皆集于此,不必(?
?
?
?
)余之手录,(?
?
?
?
)诸人而后见也。(?
?
?
?
)业有不(?
?
?
?
),德有不(?
?
?
?
)者,非天质之(?
?
?
?
),则心不若余之(?
?
?
?
)耳,(?
?
?
?
)他人之过哉!
东阳马生君则,在太学已二年,(?
?
?
?
)甚称其贤。余(?
?
?
?
)师,生(?
?
?
?
)乡人子(?
?
?
?
)余,(?
?
?
?
)长(?
?
?
?
)以为(?
?
?
?
),辞甚畅达,与之论辩,言和(?
?
?
?
)色夷。自(?
?
?
?
)少时用心于学甚劳,(?
?
?
?
)可谓善学者矣!(?
?
?
?
)将归见其(?
?
?
?
)亲也,余故(?
?
?
?
)为学之难(?
?
?
?
)告之。(?
?
?
?
)余勉乡人(?
?
?
?
)学者,余之志也;诋我夸际遇之(?
?
?
?
)而骄乡人者,(?
?
?
?
)知余者哉!
四、
文言文阅读
?
8.
范仲淹二岁而孤,母贫无依。再适长山朱氏。既长,知其世家,感泣辞母,去之南都入学舍。昼夜苦学,五年未尝解衣就寝。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往往颤粥不充,日昃始食。遂大通“六经”之旨,慨然有志于天下,常自诵曰:“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
(1)解释划线字的意思。
①范仲淹二岁而孤________②或夜昏怠________③既长________④辄以水沃面________
(2)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足肤皲裂而不知
范仲淹二岁而孤
B.当余之从师也
去之南都入学舍
C.以衾拥覆
辄以水沃面
D.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
其真不知马也
(3)本文与《送东阳马生序》中的主人公都克服了生活的艰难,勤奋苦读,从文段中看,二者的读书动力略有差别,请分别用自己的话概括,宋濂是________,范仲淹是:________。反映古代名人苦读的成语故事有:________,________(要求填写两个)
?9.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甲】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节选自《送东阳马生序》)
【乙】张嘉贞落魄有大志,亦不自异,亦不下,自平乡尉免归乡里。布衣环之中,萧然自得。时人莫之知也。张循宪以御史出,还次蒲州驿。循宪方复命使务有不决者意颇病之。问驿吏曰:“此有好客乎?”驿吏白以嘉贞。循宪召与相见,咨以其事积时凝滞,嘉贞随机应之,莫不豁然。及命表又出意外。他日,则天以问循宪,具以实对,因请以己官让之。则天曰:“卿能举贤,美矣,朕岂可无一官自进贤耶?”乃召见内殿,隔帘与语,嘉贞仪貌甚伟,神采俊杰,则天甚异之。翌日,拜监察御史。
(节选自《大唐新语·张嘉贞》)
【注】①下人:下于人,在别人之下。②环堵:四围墙,常形容居屋狭小简陋。③积时凝滞者:长期积累下来的难以解决的问题。?
(1)解释下列句中画线字的意思。
①同舍生皆被绮绣(?
?
?
?
)
②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
?
?
?
)
③还次蒲州驿(?
?
?
?
)
④咨以其事积时凝滞者(?
?
?
?
)
(2)下列各组句子中,画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
?
)
A.
①烨然若神人
②颖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
B.
①足肤皲裂而不知
②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
C.
①时人莫之知也
②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
D.
①则天甚异之
②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
(3)用“/”给下面的语句断句,断两处。
循宪方复命使务有不决者意颇病之
(4)翻译下面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①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②则天以问循宪,具以实对,因请以己官让之。
(5)阅读上面两选段,完成下面填空。(可用原文语句填写,也可以用自己的话概括)
①【甲】文重点写作者在求学过程中生活的艰苦,运用对比手法写了自己与“同舍生”不同的穿着打扮,在这方面作者的态度是________。
②【乙】文中张循宪通过“咨以其事积时凝滞者,嘉贞随机应之,莫不豁然”和“命表又出意外”两件事,发现张嘉贞________的特点。
五、
现代文阅读
10.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
????????高尚的道德就是最大的财富
????????①什么是财富,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无外乎有如下观点,财富就是金钱,财富就是知识,财富就是阅历……严格来说这些观点没有问题,但我认为高尚的职业道德也是宝贵的财富。
????????②比如这个船主和漆工的故事,船主交代给漆工的任务是刷漆,所以漆工只要能认真完成刷漆任务即可,但职业道德告诉这个漆工,这个洞可能会让这艘船沉没,所以道德的力量让他但这个漆工却在刷完漆之后补上这个漏洞。而正是这个不经意举动使漆工不仅赢得了船主大量的额外奖励,而且还赢得了大家的尊重。
????????③德国哲学家康德这样一句话:“世界上惟有两样东西让我们深深感动,一是我们头顶灿烂的星空,一是我们内心崇高的道德。”灿烂的星空就是我们的理想,而实现理想的途径就是要具备崇高的道德。
????????④西汉名相张良在椎击亲王未遂几近穷途末路之时,不厌其烦为一老人穿鞋,而正是陷入绝境的张良依然保持的这份恭敬,让他最终获得绝世才学,成为一个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一代名相。而在张良的成功其实就是道德力量的再现。而当今社会,因何18路人会面对受伤的2岁小依依而见死不救生,因何号称世界一流的动车故障频出,因何会有那么多曾经风光无限的贪官落马?根本原因在于道德缺失。因为道德缺失,所以缺少了同情心,因为道德缺失,所以忘却了自己的职责和使命,因为道德缺失,所以忘却了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正所谓道之不存,德将焉附?
????????⑤吴斌,一个最普通的客车司机,驾驶客车行驶在高速公路途中,意外遭受金属片袭击,在生命垂危的情况下,吴斌用尽最后力气,换挡、停车、拉手刹、打开双闪灯,拯救全车乘客,而这一系列动作完成之后,吴斌倒下了。吴玉兰,一个普通的老师,面对无耻的劫匪,虽头破血流依然,依然保护张659张考生准考证。从这些人身,我似乎看到道德的力量在中华这块大地上茁壮生长。
????????⑥吴斌走了,但省委书记为他留下了眼泪,数万群众自愿去为护送他的灵车,整个中国为吴斌而感动,中国最美的司机的称号将是我们这个民族最大的财富。吴玉兰老师受伤了,但她面对凶残劫匪依然想着自己的职责和使命,她的行为让我们明白什么才是高尚的道德。
????????⑦孟佩杰,从8岁开始,就义无返顾地承担起侍奉瘫痪养母的重任,这一照顾就是12年。在贫困中,她任劳任怨,乐观开朗,用青春的朝气驱赶种种不幸;在艰难里,她无怨无悔,坚守清贫,让传统的孝道充满着每个细节。虽然艰辛填满四千多个日子,可是她的笑容依然灿烂如花。她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捍卫了中华传统道德的底线。
????????⑧高尚的道德就是最大的财富,我们这个社会需要高尚的道德去支撑,建设民主、文明、和谐的未来中国需要高尚的道德,让我们一起呼唤,期待高尚的道德能占据每一个的心灵,高尚的道德能够在中华大地上茁壮成长。
(1)选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选文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请举一例说明其作用。
(3)第④段中画线的三个句子能否颠倒顺序?请你说明原因。
(4)下列各项中对选文内容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那个油漆工不仅认真完成了刷漆任务,还补上了船上的一个漏洞,因而赢得了船主大量的额外奖励。
B.实现理想的途径就是要具备崇高的道德。
C.张良、吴斌、小依依等人的事例都证明了道德的力量正在中华这块大地上茁壮生长。
D.财富可以是金钱,可以是知识,可以是阅历,也可以是高尚的道德。
(5)选文第③段有什么作用。
(6)请你为本文补充一个反面的事例。
六、
综合性学习
?
11.
请你参加“找寻语文课本里的中国”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下面的一段文段,引发了同学们对于“师生在校如何相处”的讨论。你与同学们讨论这个问题时,会说些什么?请把你的发言写下来。
“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12.
“孝”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孝敬父母是学校的育人目标之一。学校准备进行以“孝”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1)你在生活中做了哪些孝敬父母的事情,请你写出三条。
(2)在“如何孝敬父母”的主题班会上,同学们进行了激烈的讨论。现在轮到你发言了,你想说点什么呢?请用简明、连贯、得体的语言写下你要说的话。
七、
写作
?13.
请以“你是我最_______________的人”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1)请你从“贴心”“感激”“牵挂”“欣赏”四个词中选择一个,把题目补充完整。
(2)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
(3)内容充实,文章不少于600字。
【参考答案】
A
D
D
D
5.余幼时即嗜学,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6.
勤,艰,梅花香自苦寒来
7.
略
8.
死了父亲的孩子,有时,已经,洗
C
以读书为乐,因感恩慈母,承担家庭责任而读书,囊萤映雪,悬梁刺股
9.(1)①同“披”,穿,②破,③停留,住宿,④咨询或询问
D
(3)循宪方复命/使务有不决者/意颇病之
(4)①因为(我)内心有足够值得快乐的事,就不觉得吃的穿的不如别人。
②武则天拿这件事询问张循宪,张循宪全部按实际情况回答,于是请求把自己的官职让给张嘉贞。
(5)①“略无慕艳意”或根本不羡慕(用自己的语言概括时大意相近即可)
②才能超群(扣住“才能”来概括,大意相近即可)
本题主要考查的是提炼议论文的论点。中心论点是议论文中作者主要表达的观点,是高度概括全文的简单明了的一句话,从句式上看中心论点是个判断句。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中心论点即作者的主要观点,归纳概括中心论点要注意论点的概括形式:一是完整的句子;二要是一个肯定的陈述句。中心论点可以在文章的开头提出,也可以在论证后归纳得出,有的文章的标题就是中心论点。如本题是围绕“高尚的道德就是最大的财富”来展开论述的,因此“高尚的道德就是最大的财富”即为中心论点。(2)本题考查的是分析常见的论证方法及其作用。议论文的论证方法有:举例论证、道理论证、比喻论证、对比论证。文中举了船主和漆工、张良、吴斌等人的例子来从正面论证观点,因此有“举例论证”;而且还运用了名人名言,并从正反两方面去论证,因此还有“道理论证,对比论证”。
本题考查的是文本的论证思路。第④段中画线的三个句子,结合后文,即可明确它们是一一对应关系,这样就能明确答案了。
本题考查的是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
ABD.表述正确;
C.表述不正确;小依依的例子是从在说明“道德的缺失”带来的后果。
故选:C。
本题考查的是语段的作用第三段既对前面举的例子进行了总结,又表明了自己的立场,后文并以此为纲,所以在文中起着“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本题考查的是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只要所补充事例能从反面论证中心论点,而且事例有说服力、语言简洁即可。
如:在商业领域,如果不坚守良知,就会害人害己。三鹿奶粉事件、三鹿奶粉不坚守商家的道德,不良产家见利忘义,制造假货坑害消费者。作为学生考试时候作弊,没有坚守公平的道德底线。
答案:
高尚的道德就是最大的财富。(1)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引用论证)、对比论证。如文中(4)段,采用了对比论证的方法,突出论证本文的中心论点一一高尚的道德就是最大的财富。(2)不能,因为这三个例子和后面的分析一一对应,所以不能颠倒顺序。(3)C(4)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5)示例:“范跑跑”不坚守为师者的职业道德,在四川大地震中,不顾学生的生命危险“临阵脱逃”,这种行为有悖于教师的职业道德。
11.【示例一】师生相处时,老师应尊重学生,尽量避免厉声训斥,态度温和更易被学生接受。
【示例二】师生相处时,学生对老师应心存敬畏,就如宋濂遇到老师批评时,毕恭毕敬,“不敢出一言以复”。
12.(1)示例:给父母洗脚,帮助父母做家务,努力学习等。
(2)示例:真正的孝,就是替父母分担辛苦。少空谈,多帮忙,使父母少为自己操心费力。生活上要自强自立,学习上要勤奋刻苦。多帮助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如整理打扫房间、洗衣服等。
七、
写作
(本题共计
1
小题
,共计15分
)
13.
【答案】
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