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 四年级下册美术 第2课 快乐的新年 教案(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沪教版 四年级下册美术 第2课 快乐的新年 教案(表格式)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5.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教版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21-03-25 08:58:2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教学设计方案
学校
班级
四年级
学科
美术
课题
快乐的新年
教时
2课时
日期
第1、2周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春节民俗特点,学会表现人物动态以及有主次的安排画面构图,能表现有主题、有层次的画面。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讨论、绘画等方法,学习组织画面以及添加场景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观察人物动态之美感受新年的欢乐,体会浓浓的亲情,增强对中国春节民俗活动的了解。
二、教学重点:主题突出并有主次的安排画面。
三、教学难点:人物不同的动态造型。
四、教学准备:
教具:各种人物动态造型、福字、春联、年夜饭、舞龙舞狮场景等小稿
学具:涂色工具、记号笔
五、制定依据:
1、内容分析:
本节课是以主体性绘画创作来表现快乐的新年,通过“过年”这个主题词进行展开构图,在了解春节民俗特点之余能学会用不同的人物动态表现有主题的画面。
2、学生实际:
由于本单元的第一课学生已经用多种方法表现了新年里的烟花,也感受到了新年的快乐,也体验到了创作的乐趣。因此对于本课的学习,形成了良好的铺垫作用。这时候与学生一起交流新年的快乐能有效地激发起他们的共鸣。
有个人学生也许对于过年没有特别的感受,可以适当的增加视频,通过视觉和听觉的双重结合,能更好的了解新年时的喜庆活动,激发学生的绘画愿望,也增强对中国传统节日习俗的感情。




时间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约5分钟
回忆与交流
(一)回忆欣赏
1.过年
2.回顾过年场景
3.视频欣赏——过年时各种热闹的场景
(二)交流小结
1.教师小结:美丽的烟火属于欢乐的春节,但其实在春节(过年)期间,我们还有很多有意义的民俗活动,例如吃年夜饭、贴春联、贴福字、走亲访友、舞龙舞狮的表演等等。
2.揭示课题——快乐的新年
1、引发学生回忆过年场景
2、学生互相交流过年时最开心的事是什么
通过视频资料回忆过年的场景.
通过多媒体介绍唤起学生的回忆.
通过温故上节课的烟花想起过年的场景,再加上视频的回忆欣赏,唤起更多学生对过年美好的回忆并激发创作欲望。
约10分钟
欣赏与讨论
选择主题
1.你想创作哪个春节的主题
2.
PPT播放主题画面
3.议议:以(挂灯笼)主题画面为例,画面中有哪些主要的创作元素?
4.思考:在拼贴组合时要注意哪些问题?
5.教师小结:在拼贴组合画面的时候应该先人物、后背景、先前面、再后面,这样才能够比较清晰的表现出层次和遮挡。
学生说出春节的主题
生:放鞭炮、贴春联、吃年夜饭等
生:人物、灯笼……
小组试一试:选择小组内现有的场景图片,拼贴成一幅有主题的新年场景。
对比:(无次序的拼贴和有主次的安排画面)
通过欣赏丰富多彩的主题画面,小组摆一摆各种场景小稿来确定有主题、有主次的画面,为创作作好铺垫。
通过温故上节课的烟花想起过年的场景,再加上视频的回忆欣赏,唤起更多学生对过年美好的回忆并激发创作欲望。
根据现有的场景图片,培养学生自己整合图片,使之变成自己想要表现的主题新年场景
约15分钟
尝试与创作
(一)尝试绘画主题
(二)尝试人物动物动态绘画(以人物动态纸质模型为辅助工具)
教师拼一拼:根据某一主题(挂灯笼),利用人物动态纸质模型拼贴。
(二)根据上一环节拼贴的主题画面,完善
小结:在尝试绘画人物动态时,表情更夸张,动作加上一些主题道具,更好的完善主题画面。
上色(运用明亮、鲜艳的暖色调表现过年欢快的氛围。)
根据自己想拟画的主题,先前后主次关系的拼贴
学生做一做:根据自己设计的主题,人物动态造型是怎样表现的。
学生试一试:根据自己设计的主题用纸质模型拼贴出人物动态造型。
学生秀一秀:其它学生猜一猜是哪个主题场景的人物动态。
学生改一改:根据学习后,相应的修改自己的人物动态造型。
全班看一看:各种主题的人物动态造型(表情和道具)
学生画一画:根据拼贴创作的设计稿,尝试用记号笔变为主题画面。
通过尝试绘画人物动态以及前后主次关系来进一步完善创作的主题画。
通过教师示范以及学生试一试用动态纸质模型拼贴等方法,让学生一步步的添加主题画的人物动态,并且在这过程中完成整张作品。
约5分钟
欣赏与评议
1.出示评价要求:
画面主题是否突出
画面是否有前后主次关系
人物动态是否明显
2.展示交流:小组折叠书展示,推荐其中最棒的画来交流创作心得。
小组制作:小组粘贴各自的作品,形成“快乐新年”的折叠书
通过欣赏、评价师生之间交流创作心得。
通过集体制作折叠书进一步增强小组凝聚力,并且让每个学生都得到展示的机会,增强全班学生的自信心,同时在最后小组交流优秀作品时,是对学生用美术语言进行表达的一次很好的锻炼机会。
时间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约30分钟
想象与创作
学生绘画:教师巡视指导。
学生作业
约5分钟
展示与评议
教师点评并小结
1、在作品上自评
2、选择相应评价区域展示自己的作品
3、评价他人的作品
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反思
重建
反思:
重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