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对环境的察觉第4-6节测试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
1.生活中有许多常见的光学现象,下列现象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
2.通过小孔所成的像一定是(
)
A.正立的
B.放大的
C.倒立的
D.缩小的
3.我国建成全球规模最大熔盐塔式光热电站,如图是利用大规模阵列抛物镜面收集太阳能的工作原理图。下列关于太阳光传播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在定日镜面上发生反射
B.经过定日镜后沿直线传播
C.在定日镜面上发生折射
D.经过定日镜后传播速度不变
4.白纸上写蓝字,在蓝色灯光下看到( )
A.纸是白色的,字看不清楚
B.纸是白色的,字可以看清楚
C.纸是蓝色的,字也是蓝色的,看不清楚
D.纸是蓝色的,字是黑色的,可以看清
5.关于光的反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当入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为20度时,反射角是20度
B.入射光线靠近法线时,反射光线远离法线
C.入射角增大5度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也增大5度
D.入射光线垂直镜面入射时,反射角等于0度
6.从岸边看水中的鱼,看到鱼的位置和实际位置不同,下图可以解释的是(
)
7.如图是晚上汽车在干燥的沥青路面和潮湿的沥青路面上行驶时大灯部分光路简图,在晚上开车时( )
A.潮湿的路面更容易发生光漫发射
B.干燥的路面发生光的折射
C.对面无车时,驾驶员看潮湿的路面更亮
D.对面有车时,驾驶员看潮湿的路面更亮
8.一个放大镜的焦距为10cm,张大爷用此放大镜来观察药品使用说明书上较小的文字时,应将此放大镜放在与药品说明书的距离( )
A.小于10cm
B.等于10cm
C.大于10cm
D.在10cm和20cm之间
9.如图,一束光线从空气斜射入水中,在界面发生反射和折射时( )
A.反射角等于60°
B.折射角小于反射角
C.折射角等于反射角
D.以上说法不对
10.关于近视和远视的成因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为远视眼,可佩戴凸透镜矫正
B.乙为近视眼,可佩戴凸透镜矫正
C.甲为近视眼,可佩戴凹透镜矫正
D.乙为远视眼,可佩戴凹透镜矫正
11.如图所示,小万同学将平面镜竖直放置在水平面上,让一支直立的铅笔从平面镜前40cm处,以5cm/s的水平速度垂直向平面镜匀速靠近,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铅笔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大小不变
B.铅笔的像相对于平面镜的速度为10cm/s
C.经过2s,铅笔与它的像之间的距离变为60cm
D.若平面镜顺时针转至图中虚线位置,铅笔的像将与铅笔垂直
12.将一蜡烛放在装有水的烧瓶前,调整蜡烛和烧瓶至如图所示位置,在墙壁上得到清晰的像。该像的性质是( )
A.缩小的虚像
B.放大的实像
C.缩小的实像
D.正立的实像
13.用手机摄像头扫描二维码,如图所示,可快速登录网页,访问网络数据,当手机扫描二维码时( )
A.二维码是光源
B.摄像头相当于凸透镜
C.二维码中黑色部分吸收光,白色部分反射光
D.二维码到摄像头的距离小于摄像头的二倍焦距
14.夜晚,当汽车发出的光照射到自行车尾灯上时,司机看到尾灯反射的光,就能及时避让。如图中有关自行车尾灯的光路图正确的是( )
A.
B.
C.
D.
15.如图所示,在“用‘凸透镜’观察周围的景物”活动中,小科将印有绿色环保标志””的纸固定在墙上,再将一只装有水的圆柱形玻璃杯移到标志的正前方,然后改变破璃杯与标志之间的距离。小科站立时透过玻璃杯和水观察。下列图象中,不可能看到的是( )
A.
B.
C.
D.
16.某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器材做实验。先用焦距为10cm的透镜甲进行实验,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缩小的实像。接下来他改用焦距为20cm的透镜乙继续实验,若不改变发光体和凸透镜的位置,要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调节光屏的方法及光屏上像的变化情况正确的是( )
A.光屏远离透镜移动,像变大
B.光屏靠近透镜移动,像变小
C.光屏靠近透镜移动,像变大
D.光屏远离透镜移动,像变小
17.早在战国时期,我国古代著名教育家、思想家墨子就在研究小孔成像的现象。如图所示,他用蜡烛作为光源,在木板上钻一个小孔,发现光线透过小孔在墙壁上形成一个倒立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孔成像现象能说明光沿直线传播
B.木板上的小孔一定是圆形的
C.保持蜡烛和墙的位置不变,将木板向靠近墙的方向移动,蜡烛在墙上的像会变大
D.蜡烛在墙上形成的像是虚像
18.小明对自动感应门很感兴趣,想了解其原理。他查阅有关资料后得知,自动感应门有两种类型:一种是感应装置接受到人所发出的红外线,将门打开;另一种是感应装置发出微波来感知向门移动的物体,将门打开。以下设计方案能探究某自动门是哪种类型的是( )
A.速度相同的两个人分别向门靠近,观察门的反应
B.门打开后,人在门前静止一段时间,观察门的反应
C.人以两种不同速度分别向门靠近,观察门的反应
D.白天和黑夜让人向门靠近,观察门的反应
19.检查视力时,人与视力表的距离要求为5m,由于医务室房间太小,医生首先将视力表贴在一面墙上,然后在对面墙上正对着视力表挂一大平面镜,视力表到镜子的距离为3m,检查视力时( )
A.人应面对镜而坐,人与镜的距离为2m
B.人应面对镜而坐,人与镜的距离为3m
C.人应面对视力表而坐,人与视力表的距离为2m
D.人应面对视力表而坐,人与视力表的距离为3m
20.多媒体辅助教学以它的独特魅力给课堂教学增添了生机和活力。多媒体教室的投影银幕是用粗糙的白布制成的,投影仪的折光系统相当于一个凸透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凸透镜对光线起发散作用
B.全班同学都能看到画面是因为光射到投影银幕上发生了漫反射
C.全班同学都能看到画面是因为光射到投影银幕上发生了镜面反射
D.镜面反射遵循光的反射定律,漫反射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21.下列各物体,不属于光源的是( )
A.太阳
B.烛焰
C.月亮
D.萤火虫
22.手电筒发出的光竖直向下照射到一个空烧杯底部,光线投射到烧杯底部形成一个圆形光斑(如图中虚线所示),若再向烧杯中注水到一定高度时,烧杯底部的光圈会变为如图中的( )
A.
B.
C.
D.
23.如图所示是光线从空气通过凸透镜的光路图,其中有可能正确的光路图是( )
A.
B.
C.
D.
24.如图所示,一条光线通过凸透镜主光轴上焦点F点射向凸透镜,入射光线与主光轴的夹角为θ,当θ逐渐增大时,入射光线的折射光线( )
A.可能与主光轴平行
B.与主光轴的交点将远离光心
C.与入射光线的夹角变小
D.可能会聚在右边的焦点上
25.有一个点光源S,放在平面镜MN前,若镜MN不动,光源S以速度2m/s沿与镜面成45°角的方向向右匀速直线运动,如图所示,则光源S在镜中的像S′将( )
A.以速度4m/s沿SO直线方向向右平移
B.以速度2m/s沿SO直线方向向右平移
C.以速度4m/s沿垂直于SO方向向下平移
D.以速度2m/s沿垂直于SO方向向下平移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6分)
26.“湖静映彩霞”和“潭清疑水浅”分别叙述了两种物理现象,前句说的是光的
;后者说的是光的
。
27.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
m/s,医院常用到紫外线杀菌灯和B型超声波检测仪,假设紫外线和超声波在空气中传播速度分别为v1,v2,则v1
v2(填大于、小于、等于)。
28.如图所示是小明同学设计的研究光的色散实验。他让一束白光(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发生折射,白光被分解成七色光束,这是光的
现象,在透镜的后面用一张白纸板截住从透镜射出的光线,当白纸板分别在B处时,在白纸板上能观察到
色的光。
29.如图所示是一种反射式路灯,灯发出的光不是直接照射到路面,而是经过灯上方粗糙的反射板的反射后照亮路面。
(1)光在反射板表面发生了
(填“镜面反射”或“漫反射”)现象。
(2)如果把反射板换成平面镜,当黑夜灯亮时,地面上会有灯罩的影子,因为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沿
传播。
30.如图所示是光在空气和玻璃两种物质中传播的路线,由图可知:AB是
,CD是
,(选填“界面”或“法线”);入射角的大小是
度。
31.为了防止森林火灾,在森林里不允许随地丢弃透明的饮料瓶,这是由于雨水进入饮料瓶后对光的作用相当于一个
镜,它对光具有
作用,可能会导致森林火灾。
三、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共24分)
32.为了验证光的反射定律,小明同学准备了一块平面镜、一块画有法线ON的平整硬纸板、直尺、量角器及铅笔。
(1)这个实验还需要的一个重要器材是:
。
(2)小明按如图1所示方式开始实验,在纸板上始终看不到反射光线,原因是
。
(3)小明将一缺角的纸板按如图2所示方式放置,让光沿直线AO入射,接着她以ON为轴旋转缺角纸板,发现无论缺角纸板旋转到哪个角度,反射光都只出现在入射光所在的纸板上,在缺角纸板上没有显示出反射光,此时反射光线的位置
(“发生”或“不发生”)变化,这一现象说明了:
。
33.如图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
(1)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利用玻璃板透明的特点,便于
;
(2)使点燃的蜡烛在两个不同的位置,分别测出物距和像距相等的两组数据,得出实验结论之一:“像距与物距相等”。
你认为这种方法是否合理?
。
理由是:
。
34.在研究凸透镜成实像的规律时,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后,调节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与烛焰中心在
。
如图甲所示,光屏上得到了一个清晰的像。在不改变烛焰和光屏位置的前提下,当把凸透镜移到某一位置时,光屏上再次出现一个烛焰的像。此过程是把凸透镜向
(选填“左”、“右”)移动到该位置的,新出现的像是
(选填“缩小”、“放大”)的
(选填“实”、“虚”)像。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在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记录并绘制了物体离凸透镜的距离
u
跟实像到凸透镜的距离
v
之间的关系图象如图乙所示,则凸透镜的焦距为
cm。
四、作图题(共20分)
35.图1中的F为透镜的焦点,试画出与已知光线对应的入射光线和射出光线。(4分)
36.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在图2中画出物体AB在平面镜MM’中的像A’B’。(4分)
37.如图3所示,小明通过一平面镜看到小猫要偷吃小鱼。图中画出了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但未标出光的传播方向。请你用箭头标出小明看到小猫偷鱼吃时的光的传播方向,并根据光的反射规律画出平面镜。(4分)
38.小雨暑假在体育馆参加跳水活动,她站在水池上方的跳板上向清澈的池水中观察时发现,原本水平的池底看起来却呈“锅”形,正下方的水最深,四周的水逐渐变浅。这是什么原因呢?小雨通过光学作图分析,明白了其中的道理。如图,A为小雨眼睛的位置,B为小雨正下方池底上的某一点,C、D是池底上B点周围的某两点,请用光学作图画出小雨看到池底B、C、D点的光路图,并画出她看到池底的大致形状。(8分)
答案
1-5
BCCD
6-10
DDABC
11-15
BBCAB
16-20
AABAB
21-25
CAACD
26、反射
折射
27、3×108
大于
28、色散
白色
29、漫反射
直线
30、界面
法线
60
31、凸透镜
会聚
32、激光笔
纸板与平面镜不垂直
不发生
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个平面内
33、确定像的位置
不合理
只有一组实验数据,不能找到平面镜成像的普遍规律
34、同一高度
右
缩小
实像
10
35、
36、
37、
38、